自动力:绘就教育数字化的未来图景
2024-06-23邱磊
邱磊
今年3月,教育部在京举行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暨“扩优提质年”启动仪式。人工智能与教育进入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发展,尤其是Sora、ChatGPT、区块链等人工智能(AI)的出现,人类生活渐渐透出一股“未来风”,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从宏观教育层面看,教育的数字化、信息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建立新优势的突破口;而从微观层面讲,在信息化的大潮下,每一个孩子均是时代的“土著”,他们或畅游,或汲养,或淹溺,但独独不能忽视。如何让自己乘风而起、一展抱负,而不是因循守旧、错失发展良机,成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或许,时代越是风起云涌,教育的智慧越是需要向经典回溯。百余年前,在同样处于转型期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竭力喊出教育要回到个体、回到经验、回到生活。究其核心,乃是挖掘孩子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自创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中华大地的矻矻求索中,也有类似认识。他意识到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依据已有经验,凭借个人兴趣,利用已掌握的方法自觉行动、自主探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才是生命成长的不竭源泉。他称此能力为“自动力”。
自动力在教育数字化时代有着特殊意义。比如,学生可能利用ChatGPT替代自己做作业,这会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减弱;学生可能会有技术依赖,导致逻辑推理、知识建模、理性决策等自主思维能力渐渐减弱或丧失;学生可能会忽视人与人的交往,导致心灵封闭,情感与社交能力苍白;等等。这些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公平、教育伦理等问题,均可归结为学生自动力的缺位。实际上,教育信息化之下,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方法的途径大大拓宽了,学生在网上冲浪时,几乎可以找到一切他们想找的东西——加上后发优势,这种能力或敏感性反而超越了成年人。这就是数字时代的自动力。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提到理想的学习应具有清晰的目标分解(目标系统)、及时的进度反馈(反馈系统)、多层多维的持续训练(监测系统)等。学生为什么喜欢玩游戏,甚至不眠不休?因为其完全符合上述原理。
这就能理解,为什么项目化学习(PBL)、沉浸式学习能异军突起,认同度越来越高。数字时代的自动力,让孩子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借助一根网线,实现孟子说的“万物皆备于我”。在此时代,学校与教师不再是资源的垄断者,他们的任务转向对学生品格、思维、心理的塑造与引领。当然,知识并非不重要,而是作为上述目标的客观载具或刻意学习的外化形式。而且,面临真正挑战的未必是学生,反而是教师——过去的做题、讲题、考题,劳力大于劳心;如今真正比拼的,是如何在学习科学、心理(脑)科学、信息科学等跨学科的集体加持下,培育核心素养,劳心大于劳力。每一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所善所能,寻找一条自主、自立、自强的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换句话说,“自动力”对师生的成长均具有必要性和启示性。
未来已来,时不我待。站在风口的这一代人,既何其幸运,又何其任重。让我们重识与践行自动力,共同绘就教育数字化的未来图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