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分总”单元整体视角下高中数学课堂架构与思考

2024-06-23盛其丽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盛其丽

课题信息:平度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教师专项课题“单元整体视角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

批准号为 PDJK2023D008.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后就备受关注,但通过“单元整体”的教学思想设计一节课的研究还比较少.文章通过“总分总”方式,即通过总体建构学习路径、分步解构学习活动和总体重构学习结果三个环节架构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从“学习”转向“学会学习”,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总分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超越课时教学的、以真实的整合性现实情境或主题统领的单元整体教学[1].为了有效避免知识的碎片化和割裂,还应将“单元整体”的教学思想落实到每章、每节的教学中[2].课程需要单元整体架构,具体到一节课也需要用“单元整体”教学思想进行架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条理,从而发展核心素养.笔者在探索中发现,可以通过“总分总”方式架构每一节的课堂教学.“总分总”方式由总体建构学习路径、分步解构学习活动和总体重构学习结果三环节构成.下面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为例,详细介绍每个环节是如何设计与操作的.

1 课堂实录

1.1 总体建构学习路径

教师:上节课我们建构了形如y=Asin(ωx+φ)(其中A>0,ω>0)的函数模型,下面我们应该研究这个函数的什么内容?

学生(全体):图象与性质.

教师:从解析式来看,函数y=sin x就是函数y=Asin(ωx+φ)在A=1,ω=1,φ=0时的特殊情形.能否借助我们熟悉的函数y=sin x的图象与性质研究参数A,ω,φ对函数y=Asin(ωx+φ)的影响呢?

学生(全体):应该可以.

教师:因为我们习惯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进行研究,但函数y=Asin(ωx+φ)中含有三个不同参数,你认为应按怎样的思路研究呢?以前研究过含有参数的函数吗?

学生1:类比以往研究二次函数的思路,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先让A,ω固定,φ变化,研究φ对函数的影响.

教师板书:y=sin x→y=sin(x+φ)→y=sin(ωx+φ)→y=Asin(ωx+φ).

设计意图:让学生类比熟悉的二次函数图象的研究路径总体设计函数y=Asin(ωx+φ)图象的研究路径,即先从熟悉的函数y=sin x的图象入手,之后通过控制变量,按照先研究参数φ的影响,再研究ω的影响,最后研究A的影响的思路进行研究.只有总体建构了研究路径,后面的研究才有方向.

1.2 分步解构学习活动

1.2.1 共同探究,明晰研究思路

探索φ对y=sin(x+φ)图象的影响.

教师:不妨取A=1,ω=1,当参数φ变化时,函数y=sin(x+φ)的图象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参数φ的变化对函数y=sin(x+φ)图象的影响?

学生2:取φ=0和φ=π6时,函数y=sin(x+φ)的解析式从y=sin x变为y=sinx+π6,图象是将y=sin x的图象

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教师:图象是由点构成的,因此图象的变化实际上是图象上点的变化,而根据之前学过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图象上的点是由筒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得来的,所以我们考虑,能否借助筒车的匀速圆周运动来解释这种变化?考虑:

(1)筒车的匀速圆周运动中,A=1,ω=1,φ取不同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设以Q0为起点的动点到达圆周上任意一点P的时间为x s,在单位圆上将起点Q0绕点O1旋转π6到点Q1,则以Q1为起点的动点相继到达点P需要多长时间?

(3)设点P对应的函数y=sin x图象上的点F的坐标为(x,y),则点P对应的函数y=sinx+π6图象上的点G的坐标是多少?

(4)你能借助点P在两个函数图象上对应点的变化来解释函数图象的变化吗?

教师追问:我们通过几何画板演示一下,起点Q0绕点Q1旋转-π6,π3,-π3,对应的函数图象的变化.根据上面的研究,你能归纳出φ对函数y=sin(x+φ)图象影响的一般化结论吗?

学生3回答.

教师:很好!请做一下牛刀小试1.

牛刀小试1:把y=sin x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哪个函数的图象?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教师:谁能总结一下上面问题的研究思路?

学生4:先从φ的物理意义,即初始位置入手,解释点P在两个函数图象上对应点的变化导致函数图象的变化,然后给出φ的其他特殊值,归纳出φ对函数y=sin(x+φ)图象影响的一般化结论.

教师:总结得很条理清楚.也就是说研究思路为“确定函数解析式中要研究的参数→根据参数在圆周运动中的物理意义→得到图象上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给出函数图象的变换情况”.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并不熟悉研究思路,因此通过φ对函数y=sin(x+φ)图象的影响的研究以及教师的引导,师生以共同探究的形式完成,让学生了解研究某个参数对函数y=sin(x+φ)图象的影响的研究思路,为后续研究另外两个参数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搭建支架.

1.2.2 小组合作,强化研究思路

探索ω(ω>0)对y=sin(ωx+φ)图象的影响.

教师:探索完φ对y=sin(x+φ)图象的影响,类比刚才的研究思路,你能给出当参数ω(ω>0)变化时,函数y=sin(ωx+φ)图象变化的研究思路吗?

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之后小组合作1分钟,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根据上面的研究,请做下面的牛刀小试2.

牛刀小试2:为了得到函数y=sin(3x-π6)的图象,只要把y=sin(x-π6)的图象上所有的点横坐标,纵坐标.

生5: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3,纵坐标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探究φ对y=sin(x+φ)图象影响的过程,发现学生要自己独立完成此研究还是有困难的,所以探究ω(ω>0)对y=sin(ωx+φ)图象的影响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这样既避免了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带来的尴尬,也避免了师生再次共同探究带来的重复,同时还在原来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强化了问题的研究思路,也为后续学生独立探究A(A>0)对y=Asin(ωx+φ)图象的影响做好了铺垫.

1.2.3 自主探究,应用研究思路

探索A(A>0)对y=Asin(ωx+φ)图象的影响.

教师:现在,你能给出当参数A(A>0)变化时,函数y=Asin(ωx+φ)图象变化的研究思路吗?

学生独立思考2分钟并回答.

教师:根据刚才的探究,请做下面的牛刀小试3.

牛刀小试3:把y=sin3x-π6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可以得到函数y=2sin3x-π6的图象.

学生6: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

设计意图:经历师生共同探究φ对y=sin(x+φ)图象的影响的研究思路的梳理,以及小组合作探究ω(ω>0)对y=sin(ωx+φ)图象的影响研究思路的强化,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自主地运用前面学习的研究思路探究A(A>0)对y=Asin(ωx+φ)图象的影响,将学会的研究思路及时地应用到后续的知识学习中,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

1.3 总体重构学习结果

教师:同学们能总结如何从正弦曲线y=sin x出发,通过图象变换得到y=Asin(ωx+φ)的图象吗?

学生7回答.

教师:实际上就是我们刚才研究的三个参数对y=Asin(ωx+φ)图象影响的结合.最后,同学们来应用一下,请做例1.

例1  画出函数y=2sin3x-π6的简图.

学生8:就是我们在牛刀小试3画的函数的图象.

教师:对,上述3个牛刀小试画图的过程就是画函数y=2sin3x-π6简图的过程.三位同学的间接合作已经完成了例1.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9:也可以用以前所学的“五点”作图法来画图.

教师:很好.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思考还能按照其他图象变换顺序画出函数y=2sin3x-π6的简图吗?

设计意图:总体建构研究思路,并且通过不同活动形式分步解构学习内容后,接下来需要将前面解构的零散的知识点进行重构并加以综合应用.因此,先让学生整体梳理参数A,ω,φ对函数y=Asin(ωx+φ)(其中A>0,ω>0)图象的影响,再让学生应用梳理的知识解决例1.当然,例1的解决实际上在分步解构环节的三个牛刀小试中已经完成.这样,不仅在理论上让学生学会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还从实践上教会了学生如何操作,大大分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

2 几点思考

2.1 整体把握研究路径

研究一个问题前,需要先弄清楚研究问题的路径,只有从整体上建构了研究路径,后续才能一步一步进行研究.本节课研究三个参数对函数y=Asin(ωx+φ)图象的影响,原则上按照怎样的顺序研究都是一样的,但为了突出研究的主线,让学生能熟练操作参数A,ω,φ对函数y=Asin(ωx+φ)图象的影响的研究路径,教师可以说“不妨按照φ,ω,A的顺序进行研究”.避免因为研究顺序的不同给学生带来障碍,达到“削枝强干”的目的.

2.2 活动递进,目标进阶

明确研究路径之后,接下来就是解构研究路径,通过一个个活动逐个突破,从而达到教会学生研究思路的目的.由于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的研究思路,因此研究φ对y=sin(x+φ)图象的影响时,采用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探究的活动形式,目的是先教会学生研究某个参数对函数图象影响的思路.研究ω(ω>0)对y=sin(ωx+φ)图象的影响时,由于学生刚学会研究思路,还不能完全独立完成研究,因此采用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目的是强化学生研究参数对函数图象影响的思路.研究A(A>0)对y=Asin(ωx+φ)图象的影响时,学生已经经历了师生共同研究、小组合作,对研究思路已经很熟悉了,所以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形式,目的是真正教会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达到对学生培养目标的不断进阶,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

2.3 由分到合,加深认知

研究完参数A,ω,φ对函数y=Asin(ωx+φ)图象的影响后,接下来需要将刚才逐个击破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再从总体上重新构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因此除了将知识点综合外,也可以打乱参数的顺序,让学生体会参数顺序的变化对函数图象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构建的知识更牢靠.除了知识的重构外,还有练习的重构.比如例1,画出函数y=2sin3x-π6的简图,实际上将三个牛刀小试合起来,就完成了例1.这样的好处,一是避免了由于参数顺序不同给学生研究带来的障碍,从而无法突出本节课的主线;二是可以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采用第二种方法,即“五点”作图法完成,让学生对比两种方法的优劣;三是让学生课后研究参数顺序不同带来的不同变换方式,既增加了本题的开放性,又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将这个问题研究透彻.通过对知识和练习的由分到合,不断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让学生感觉像爬阶梯一样不断地收获新知,产生获得感与成就感.

“总分总”方式无疑可以使建构的知识更趋向于结构化,并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学习知识的方法与路径,从而学会用“专家思维”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记住“专家结论”.这样也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从“学习”走向“学会学习”,切实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初霞,王红梅,石秀芹.“总—分—总”式单元“学习图谱”的实践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5):53-58.

[2]谢树亮.“总-分-总”的教学流程避免知识碎片化[J].中学生物教学,2018(15):66.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