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百科全书式学者戴震
2024-06-21黄宗慈
黄宗慈
我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唯物论哲学家、科学家戴震,是安徽徽州屯溪隆阜村人。他生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死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
戴震十岁时,父亲送他到村中私塾里去读书。塾师戴荪和,是戴震的族叔。平日教戴震很耐心,可是戴震读书,勤学好问,有时为了一个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弄得老师无话可答。如老师和他讲《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下时,他就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是“孔子之言,曾子述之”呢?又怎么知道这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呢?老师回答说:“这些都是先代大儒朱熹所写的注解上讲的。”戴震听了就问老师:“朱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南宋。”于是他又问:“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说:“东周。”于是他接着又问:“宋朝相距周朝有多少时候?”老师说:“将近两千年了。”戴震就接着追问:“宋朝和周朝相距年代既然这么遥远,朱熹怎么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这位年过六旬,须发皆白的乡塾老师,虽然被学生问得无言可答,但他并不生气,还表扬这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
戴震十八岁那年,由于家境清贫,随父到江西南丰去贩布,接近了穷苦人民,知道了寸丝尺布,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遇着穷人家要买几尺、几寸布去替儿女做鞋袜的,他都不怕麻烦,常以“不谋厚利,但求心安”为训。
由于戴震平日抱着“处处有学问”的思想,勤学好思,在贩布期间,常帮助父亲算账,开始对数学感到兴趣。二十二岁那年,他就写成《筹算》一书,后又在实践中经过增改,将原书更名为《策算》。(按“策”在当时,是经商算账用的一种竹制筹码,系我国古代乘除开方用的一种算具。)
戴震经常处在贫困之中,但仍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写《屈原赋注》时,父在外经商未归,家中已经断炊。恰好他家和戴子良开的一家面铺相隔不远,子良常把打面条余下来一些零星面屑,积聚起来送给他补助日食。
戴震后来虽然受到当时徽州婺源东乡江湾著名大儒江永的薰陶,获读江永所著《群经补义》等书,益自奋勉,日久博学能文,但在科举场中却屡试不利。他对此毫不介怀。他自己尝言,“仆十七岁时,有志闻道”。而这个“道”,就是在“通民之欲,体民之情。故学成,而民赖以生”。他认为“道”与“欲”是辩证的统一的。“凡事关乎民生日用者,均谓之道”。他反对朱熹的所谓“穷天理,灭人欲”。他认为“欲者所以遂民之生。灭欲,何生之有?”戴氏这些议论,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在当时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时,他敢于提出相反的见解与之辩难,堪称十八世纪我国思想界一颗灿烂的明珠。像戴震这样杰出的人才,六次入京参加会试,都是屡战屡败,名落孙山。最后,乾隆看重他的学问,赐他一个进士出身,授予一个庶吉士的头衔。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清政府下令编纂《四库全书》,派戴震任纂修官,使他有接触大量图书的机会,丰富了自己的学识。他所纂修的为天文、算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的书籍。这工作干到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他终因积劳成疾逝世于北京。
封建时代里的读书人都热衷于走科举道路,屡试不第,就灰心丧志,没世无闻。可是戴震在当时却热心研求自然科学,在数学方面,写了《策算》《勾股割圆记》;在地理学方面,写了《金山志》《水地记》;在天文学方面,写了《原象》《迎日推策记》《续天文略》等书,给我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可贵的是,他把“治学”与“劝农”联系起来。他研究纂修与农田水利有关的《河渠书》时,曾亲自访问农民,参加劳动,仔细观察灌田蓄水的工作。在他写的题为《赢旋车记》里,写了下面一首赞美这种车的四言诗:
我稼我穑,时惟尔翼,我恬我息,时惟尔力。
篝车穰穰,佐我康食,铭尔之劳,终古不忒。
热情赞美劳动人民创造水车的智慧和效用。
戴震在北京逝世后,遗体运回休宁隆阜故乡,由家人把他安葬在屯溪市南七八公里的几头山上。解放后,人民政府怀念他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把原墓加以修理,镌竖丰碑,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之一,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