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及质量措施
2024-06-20李苏明
李苏明
摘要 为提升公路建设质量,应通过试验检测技术,获取公路路面结构检验数据,全面评估路面结构的质量。依据试验检测结果,调整路面施工方案,保障路面施工质量。文章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内容、常用检测技术展开研究。同时,基于某公路工程,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思路,以及提高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强化公路路面质量管理力度,发挥路面试验检测的技术价值,确保公路项目高质量完工。
关键词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 U41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4)12-0127-03
0 引言
沥青混凝土是公路路面常用材料,可满足公路运营期间的车辆行驶需求。沥青混凝土结构检测是加强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技术可检测路面结构的抗压性、压实度、防水性等,为公路路面施工提供真实的参考数据,以优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设计,保障公路路面建设质量。
1 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内容
路面试验检测包括路基、路面基层、面层等内容。路基检测包括压实度检测、弯沉检测;基层检测主要为抗压强度检测、压实度检测、弯沉检测;面层检测包含材料检测、压实度检测、厚度检测、弯沉检测。面层压实度检测方法为马歇尔试验,厚度检测方法为钻孔,检测频率均为1 000 m2抽检1点。面层材料检测时,沥青、粗集料是试验检测的关键,具体检测项目、要求、方法如表1所示。
2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技术
2.1 路面弯沉
2.1.1 激光弯沉仪测定法
应用激光路面弯沉测定仪测定路面弯沉情况。在车辆后轮安装测定仪,车辆离开测点后,路面回弹,将提前固定在地面上的硅光电池升起;激光器发射激光束,获取电流值;根据电流值获取硅光电池的上升路径,然后计算电池回弹后的路面实际变形值,以及路面的回弹弯沉值[1]。激光弯沉仪测定法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中的适用性较强,检测方法简单,设备操作效率高。
2.1.2 弯沉仪自动测定法
弯沉仪自动测定法是基于自动化技术,应用自动化弯沉仪实时检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弯沉情况。可在无人控制的基础上,高精度检测路面弯沉值。启动测定仪后,该测定仪可自动牵引移动;弯沉测定梁可先固定在车辆底盘前端地面上,随着车辆的移位测定仪自主移动,记录车辆双轮缝隙通过后测定的梁拖动后的数据信息,以及相应检测参数。反复测量后,综合分析路面的弯沉情况。承载车辆应为单后轴、单侧双轮组载重车,车型分别为BZZ-100、BZZ-60,弯沉测定所用的标准值参数见表2所示。
2.2 路面平整度
2.2.1 直尺检测法
应用3 m直尺测量路面平整度。该检测技术多用于施工、竣工环节。施工环节可直接在接缝处应用单尺检测,竣工时则需每200 m设置1个测点,连续用5尺测量。检测时,首先应清洁地面,去除杂物,将直尺直接放置在车道轮迹带上,目测观察直尺的底、路面间隙[2];然后通过塞尺测量路面间隙的最大值,读取测试结果,记录相关数据。高速公路平整度检测项目,可用连续平整度检测仪,沿线持续检测车道。在高速公路施工环节,3 m直尺同样多用于接缝处的单尺测量。
2.2.2 平整度激光测定法
平整度激光测定法对测定车辆有所要求,需选用装有陀螺仪、加速度计、激光传感器的车辆,且车辆装有数据处理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分析、管理功能。测量时,将检查完毕的车辆按额定速度在路面行驶,车辆底盘的激光传感器自动测量路面数据,然后根据激光束发射信号,计算路面平整度数据。测量过程中,距离信号、车辆测定信号误差可消除车辆行驶时的颠簸数据,输出真实的平整度信息。测定车辆数据处理系统可转换模拟信号,记录行驶过程中的数字信号,进行统一分析后,可使施工方了解路面平整度。
平整度测定的关键指标为抗滑值,可应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以评定潮湿状态的沥青、水泥路面抗滑性能。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D——路面表面构造深度(mm);D——路面摊铺后砂石平均直径(mm);V——砂体积(25 cm3)。
2.3 路面损坏情况
2.3.1 摄影测量法
摄影检测法是基于高速摄影原理,测定路面病害。测前需在车辆上安装高速摄像机,固定摄影角度,摄影机需正对路面;然后行驶车辆,观测各区域病害,记录摄影结果;最后分析摄像数据,确认路面有无损伤。
2.3.2 探地雷达技术
应用探地雷达测试路面病害,在测定车行驶过程中,探地雷达发射电磁脉冲,无线电波接收电磁脉冲反馈信号。测定车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检测数据,检测数据多为介电常数,用于监测路面的各层结构,计算路面结构的厚度、含水量、损害位置,为施工人员提供详细指导,使其及时规避路面病害,以预防沥青路面出现裂缝、脱空等病害[3]。
2.4 路面材料试验检测
路面材料试验主要是针对沥青的试验检测项目,试验方法包括沥青针入度试验(T0640—2000)、沥青延度试验(T0605—1993)、沥青软化点试验等,具体要求和试验项目如表2所示。
3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应用案例
3.1 项目概况
某公路工程,线路全长为156 km。面层由沥青混凝土摊铺而成,分别为厚度6 cm的粗粒径混凝土和厚度4 cm的AK-16A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碎石组成的水泥稳定粒料,厚度为17 cm。投入运营后,该公路路面出现车辙、裂缝等病害。为预防病害扩大化,保障公路交通安全,需通过公路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全面检测公路病害。为不破坏原公路结构,拟采用探地雷达、弯沉仪联合检测沥青的路面结构[4]。
3.2 试验检测技术方案
(1)洒水处理后,应用探地雷达检测路面。探地雷达型号为VX1821,主机型号为GeoScopeIV,检测功率为50~3 050 MHz,每8 s发射1次雷达电磁波。雷达发射进入面层后,病害区域的电磁脉冲信号将发生变化,根据异常值,采集可反馈结构脱空、积水等病害的数据信号,并转换为检测信息,而后生成检测结果。
(2)应用弯沉仪检测地面的稳定性,获取路面回弹弯沉值。基于《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生成路面弯沉值测量曲线,评定病害严重程度。①确定测点,计算落锤力,建立平面坐标系。②逐步增加测试力,记录弯沉值,绘制弯沉值曲线。测点无病害时,斜向曲线延长后会穿越坐标原点;测点有脱空等病害时,斜向曲线则无法穿越坐标原点。
3.3 检测结果分析
该项目共检测出8处病害,集中在公路第一、第二车道连接处。根据检测数据可知,该区域车流量较大、自然降雨多,车辆持续加载后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内部出现空洞、脱空现象,引起裂缝、车辙问题。内部病害的最大尺寸为13 m×2 m,容易影响该路段车辆的使用年限,需派遣专业公路养护队伍,按照路面试验检测结果处理病害,确认、修补以维护公路行车安全、延长公路寿命[5]。
4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保障措施
4.1 重视路面试验检测
为提升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应重视施工、竣工、养护、运营等环节的试验检测,加强路面试验检测管理。
(1)合理选用试验检测设备、相关仪器,提前调整试验仪器运行参数,校准仪器,使其保持稳定状态,以获取真实、准确的检测数据。
(2)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试验检测标准操作仪器,规范检测流程。注意改善试验检测环境,减少环境影响。采集数据时,应完整读取仪器显示屏数据,避免遗漏、误读,并按规范进行数据保存和记录。
(3)健全试验检测管理制度。为采集安全、可靠的试验检测数据,应通过管理制度,监督路面试验检测流程,明确各环节的人员责任,落实质量控制工作。
(4)详细对比分析各项数据信息,准确评估路面施工质量、病害情况,使施工方主动预防、及时干预处理,保障公路整体质量。
(5)加强试验检测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使其学习沥青路面试验检测技术、试验方法,了解相关试验检测原理,掌握试验检测应用要点,以确保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相关仪器设备,保证路面结构试验检测过程的专业性。
4.2 优化路面沥青混凝土配比
优化沥青混凝土配比,合理控制水泥、粗集料、砂石等材料质量和占比,重视材料质量的检测、筛选,确保材料规格、质量符合公路路面施工标准。可用马歇尔配比设计法,调整沥青混凝土配比方案,筛选出最佳的配料方案,沥青表面密度、孔隙率、饱和度、间隙率需满足路面施工要求。比如,为提升沥青黏附性,矿粉粗、细程度应严格要求,所选矿粉应干燥、含水量不超过1%,亲水系数小于1。配料时,0.075 mm以下的矿粉应大于75%;粗集料规格约为5~10 mm、10~15 mm;配料孔隙率为3.5%~5%左右;粉胶比为0.9~1.5。
4.3 规范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1)摊铺环节。配置好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后,应用专用泵送车辆运输。入场后检查混合料各项参数,如含水量、坍落度等,无误后开始摊铺路面结构。采用多台摊铺机同时作业,注意控制好摊铺机间距,摊铺方法应一致。摊铺结束后,采用专用热熨斗熨平接缝。摊铺期间应合理控制摊铺机速度,保持匀速行进;速度过慢时,会导致熨平板上下浮动,影响摊铺厚度,容易引起路面不平问题。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 m/min范围内,而改性沥青混合料及SMA混合料则宜放慢至1~3 m/min。
(2)压实作业。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所用设备包括钢筒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双驱双振压路机等。该项目采用静质量≥25的轮胎压路机和小型振动压路机,以及3台双驱双振压路机。正式碾压前,可在试验段分析合理碾压的次数、时间,试验段长度为60 m。经试验,实施初压2次、复压5次、终压2次的碾压工序。各阶段碾压作业需同时进行,不得随意掉头、停顿。由于温度会影响路面压实度,施工期间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且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温度应符合要求。普通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应≥90 ℃,改性沥青混合料≥100 ℃。
碾压结束后,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要求,试验检测路面压实度。压实度检测关键指标为沥青路面现场孔隙率,检测内容包括碾压当天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密度值、现场孔隙率。普通密级配沥青,上中面层现场孔隙率应在4%~7%以内,最小极限值为3%,最大极限值为8%;下面层现场孔隙率为3%~8%,最小极限值为3%,最大极限值为9%。
5 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可提升公路施工质量,使其压实度、抗滑性等安全性能符合车辆安全要求。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公路工程技术规范、检测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规范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试验检测流程,准确获取检测数据,为路面施工管理提供依据;使建设方基于试验检测结果,完善沥青路面施工方案,从材料制备、摊铺作业、路面检测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提升公路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东.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23): 135-137.
[2]赵德东.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21(3): 108-109.
[3]陈付, 姜德永.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施工技术[J]. 公路, 2020(6): 100-103.
[4]周志刚, 周建雄, 罗根传, 等. 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加速加载试验模拟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 2019(7): 1-9.
[5]钟彪. 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与应用[J]. 中外公路, 2018(6): 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