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电子技术合作教学路径

2024-06-20高俊峰

中国新通信 2024年6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中职院校互联网+

摘要:在中职院校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潜能、能力和素养。因此,中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有必要借助“互联网+”,优化和完善合作教学的模式与路径,改变传统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多元化的创新和实践,大幅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文章以此为基点,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中职电子技术合作教学的价值和应遵循的原则,然后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中职电子技术合作教学路径,旨在让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融合,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实现学生对电子技术等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合作教学

一、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电子技术合作教学价值

(一)有利于降低学生的理论学习难度

在“互联网+”环境下,中职电子技术教师实施合作教学可以帮助降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难度,让他们更直观、具体地理解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促使学生开展更高质量的课程学习实践[1]。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如EDA技术、虚拟仪器、微课、智慧课堂等,教师可以展示各种知识点,优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流程,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以积极、有趣的学习心态完成课程学习,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致力于全面发展学生。

(二)有利于细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过程

中职电子技术教师基于“互联网+”展开合作教学,有利于细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过程。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教师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帮助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升操作技能的掌握,并深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2]。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不断丰富和创新实践操作,实现多维度指导,进一步提升自身技能素养和操作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电子技术合作教学路径

(一)课前环节

1.全员参与资料的搜集

在课前教学阶段,教师基于“互联网+”指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参与资料的搜集。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各小组成员可以分配不同的任务,协同合作完成所需资料的搜集,丰富并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

举例来说,在教学“脉冲的基本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展开合作探究。学生根据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小组内部合理分工,完成相关学习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如一个学生搜集脉冲概念的实验电路微课视频,另一个学生收集常见脉冲波形的图形资料,还有一名学生搜集有关矩形脉冲波形参数的解释说明微课等。学生完成搜集后,将资料发送到小组合作群进行分享。教师根据各小组整理的资源进行汇总和总结,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励学生,促使他们审视实践操作过程,激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的课堂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在知识搜集中提升自身能力,还可以共享和借鉴他人的成果,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集体讨论,预习新课

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课前合作学习时,应鼓励学生进行集体研讨,多维度地预习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即将授课的内容提出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展开线上交流和互动,通过互联网方式完成预习任务[3]。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讨论并解答问题,集思广益,使学生的智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举例来说,在教学“功率放大电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课前自主化的交流与讨论,完善他们的预习过程。教师可以在在线学习平台上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功率放大器的特殊问题是什么?学生根据自身知识基础展开讨论与交流,阅读教材,深化对功率放大器特殊问题的理解,分析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要求,并尝试利用互联网技术支持搜索提高功率放大电路效率的方法。学生将讨论结果整合到课内教材知识中,优化学习内容,发挥智慧,引领学生完成更高质量的合作实践和探索,提升教学效果。

这种集体研讨和多维度预习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更加便利地分享想法和资源,共同促进学习的提高和进步。

(二)课中环节

1.利用互联网创设合作学习情境

在电子技术课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创建合作学习的场景,通过微课视频、图片资源等方式为学生介绍即将学习的知识点,优化课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活动,从而促进高质量的课程学习[4]。

举例来说,在教学“CMOS集成逻辑门”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展示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如CMOS逻辑门的基本概念、实现原理、设计流程等,帮助学生清晰了解课程要点。通过微课视频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为之后的学习展开奠定基础。教师还可以展示CMOS逻辑门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合作学习的氛围。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质量的课程学习。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利用互联网有效化解重点难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化解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抽象的概念可以转化为具体的图像,静态的知识点可以呈现为动态的形式,枯燥的讲解也可以转变为各种形式的合作实践与探索,帮助学生更具体地理解重难点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举例来说,在教学“RC波形变换电路”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究电容器的充电速度与电阻和电容器的关系,这是一个较为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学生一起制作相关的曲线图,如图1所示。在制作曲线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合作交流,演示曲线图的绘制过程,同时展开相关知识点的探索。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曲线图绘制后,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1)电容C越大,VC上升就越慢;电阻R越大,VC上升就越慢。

(2)R和C的乘积为RC电路的时间常数“t”,充电时间可以用“t”来衡量,t大则慢,t小则快。

如此,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便完成了这一课程的探究,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RC电路的理解。此外,在利用互联网科学设计任务活动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践任务活动,进一步细化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知识探究的效度与力度。通过任务活动的设计,激励学生完成高质量的实践操作,体现他们有效学习的过程。比如,在教学“半导体二极管”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支持组织学生完成任务活动,如下所示:

活动一:识别半导体二极管。教师为学生展示微课资源,让学生能够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并了解常见二极管在实物及符号上的区分方式。借助资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不同型号的二极管进行研究。

活动二:了解二极管伏安特性及电流方程。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具体图表详细地分析伏安特性曲线及所涉及的参数和含义,细化知识点的分析。

活动三:为学生展示半导体二极管和电子设计辅助软件相关参考资料,完成对二极管型号、性能及参数等相关知识的调研,并形成实践调研报告。

通过这些任务活动,学生将根据自身认知完善学习过程,增强自身的主动性,提升整个学习活动的效益。

(三)课后环节

1.课后线上讨论,巩固复习效果

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同时,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课后学习环节变得至关重要。借助互联网,教师可以拓展学生课后实践调研的方式和路径,组织线上讨论,以巩固学生的复习效果。通过上传教学课件、重难点解说微课视频、音频资料等至在线教学平台,让学生有目标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差距,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惑[5]。以教学完“半导体二极管”为例,教师可以将课堂上实践探究的活动内容细化,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针对这些活动,设计相应的知识完成标准,让学生据此自我评价,了解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线上讨论与交流,分享自己的疑惑和不足,共同学习并巩固知识。在复习、巩固后,学生可以进行竞赛与合作,共同完成一套练习题,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的批改功能进行自我检讨。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学生不仅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也科学地审视自身的课后学习环节,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这种结合“互联网+”的方式可以激励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在线讨论、自我评价、共同学习和竞赛合作等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活力和参与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持续提升。

2.课外拓展延伸,提升综合能力

中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外拓展和延伸时,可以通过推送企业专家的专业点评和学习建议来引导学生完成多维度的实践调研,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企业专家的专业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了解课内知识的实际应用,并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师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到线上学习平台,创建交流讨论群和作品展示区。在这个平台上,企业专家可以提供与实践操作相关的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学生完成任务后,可以向企业专家提出问题,专家也可以就学生的合作探究结果进行解答和点评,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这种方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实践操作维度,还丰富了他们的课外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协作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全面提升自己,助力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环境下,中职电子技术课程的老师有责任创新和优化合作教学路径,以激活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应该意识到在“互联网+”环境下展开合作教学的重要性,同时,需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入手,全面实施合作教学的路径和模式,丰富学生的实践探究成果,从而实现学生的深远发展。

作者单位:高俊峰 富阳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东玲.电子技术课程的合作学习式教学模式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4):78-80.

[2]游静.“互联网+”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周刊,2021(36):11-12.

[3]朱旭芳,王肖君,潘丽.分组合作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20,7(34):76-79.

[4]黄荣新.项目式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中职电子技术实训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1):168.

[5]马知远,朱旭芳,吴苏等.合作式教学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4):216-217.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中职院校互联网+
浅谈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如何建构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