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至难而始于易,图至远而始于近
2024-06-19廖心滢
例文
老子尝言,欲求成事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苏轼则曰,希冀成功必“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二者看似殊异,却有着紧密关联:前者是从战术上分析,强调手段;后者是从战略上考量,侧重目标。如果我们将二者作一个融通,恰好是目标与手段兼具——犯至难而始于易,图至远而始于近。
人生在世,欲求成就一番事业,关键在于两点:有远大的目标,能落实于细节。
向最难处攻坚,追求远大的理想,乃成事之帆。人生之路,坎坷艰险,想有所成就,就必须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勇气,克服艰难险阻,一步步接近目标。正因有创造人间奇迹之愿景,谷爱凌才会挑战人类极限,在冬奥赛场上尝试两周空翻转体1620度,逆转取胜,赢得世界喝彩;正因欲求在国防、航天、航海等领域领跑世界,我国科研人员啃起了核心技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才取得一项项惊艳世界的成就……由是观之,若不是拥有实现远大抱负的追求和面对困难时攻坚克难的决心,事何能成?
从容易处入手,落实于细微之处,为成事之桨。华为在追求芯片自给自足时,先是以核心关键集成电路的材质和信息导率为突破口,从易处着手,从细处把握,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我国乡村脱贫攻坚战,因地制宜,对点帮扶,将宏大计划拆分为一个个政策细节,终迈入小康社会。
犯至难、图至远与始于易、始于近,一大一小,看似迥异,实为成事之两端。“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强调的是具有攻坚克难之志与树立远大理想的必要性,是行事之前提与前行之动力;“始于易而作于细”,则为行事的方式与步骤。试想,若无远大目标,即便从易处始而落于细处,亦会因缺乏动力而却步,因迷失方向而迷途;若徒有远大目标,而无落到易处细处近处的处事智慧,亦未免好高骛远而一事无成。故只有将二者结合且使之相辅相成,方可在成事、成功之路上行稳致远。
胸怀理想抱负,不畏难,不惧险,敢于突破。从易处与细处着手,从近处起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犯至难而始于易,图至远而始于近”的态度行事,定可得成事之道,可待理想花开。
评点:文章标题采用交互性的方法,把苏轼所言的“犯至难”的勇气、“图至远”的目标和老子所说的“始于易”“作于细”方法勾连在一起,自然又融合。文章整体文脉清晰,文气顺畅。第一段简单利落表明自己的态度,直指两则观点异中有同的核心问题。中间主体段三个层次安排有条理。先分析苏轼的观点“向最难处攻坚,追求远大的理想”,再分析老子的观点“从容易处入手,落实细微的地方”。两个分论点拟写的落点一为“成事之帆”,一为“成事之浆”,隐含这两个观点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成事”,清楚地回应了本次写作的核心问题“异中有同”。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