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诗人逛名楼

2024-06-19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4年20期
关键词:名楼望湖永济市

诗人的笔下,不仅有名山大川,还有亭台楼阁。课本中,我们和王昌龄一起在芙蓉楼送别了辛渐。接下来,我们跟着其他诗人开启一场名楼之旅吧!

第一站——散花楼

登锦城散花楼

〔唐〕李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散花楼又名锦楼,是由隋文帝杨坚的第四个儿子杨秀所建,是成都四大名楼之一。宋末元初,散花楼毁于战火。今天的这座散花楼,修建于1993年,共有四层,楼阁的八角翘檐高高挺立,朱红色的花窗透着古朴风范,为车水马龙的现代化都市增加了几分古香古色的气韵。虽然它从建成到今天,不过几十年时间,但散花楼这个名字却久经历史浸染。当我们看到“散花楼”这三个草书大字后,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千年前,汇聚在这座名楼之中的繁华与才情。

第二站——岳阳楼

岳阳楼记(节选)

〔宋〕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矗立于湖南省岳阳市古西门城头,临洞庭,吞长江,气势雄伟。其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的阅兵楼,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它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其中唯一保持着清代原构的史迹。因其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风光之秀、建筑工艺之巧、词章歌赋之佳而闻名。但岳阳楼真正名闻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后。

第三站——鹳雀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最早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是北周权臣宇文护为了镇守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市),建造的一座戍楼,作为军事瞭望之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登上楼顶视野开阔,白云缭绕,有凌空而小天下之感,所以名为“云栖楼”。因此地有一种嘴尖腿长、羽毛灰白色的鹳雀鸟经常成群地栖息于楼上,又被人们称为“鹳雀楼”。

第四站——黄鹤楼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孙权在黄武二年修建,最初是用作军事上的瞭望守戍。登楼眺望,四周美景尽收眼底,有着“天下绝景”的美誉,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唐朝著名诗人崔颢来到黄鹤楼游览,被黄鹤楼的仙人传说吸引,他吊古怀乡,写下了《黄鹤楼》这首千古佳作。

第五站——望湖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处绿树掩映、岩峦烘托、飞檐凌空、典雅古朴的楼阁。北宋乾德五年,吴越王钱俶为了储藏、借阅经书,就在当时的昭庆寺前,新建了一座附属楼,取名为“看经楼”。到了宋朝,人们发现登上此楼凭栏远眺,西湖碧波如镜,湖中三岛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闪烁于湖水之上,优美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于是就改名为“望湖楼”。望湖楼因苏轼的《六十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而声名大振。

猜你喜欢

名楼望湖永济市
永济市鑫麦康面业股份有限公司
望湖楼下水如天
久别情
永济市财政局:学党史办实事 转作风树形象
雷雨
四大名楼
永济市:深入基层传达学习《条例》和《准则》
画中有诗
书法作品欣赏
历史文化名楼肩负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景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