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2024-06-19周昳涵葛笑如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三农重点

周昳涵 葛笑如

摘 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解决好“三农”问题,推动中国乡村全面振兴,关键也在党,需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党领导农村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乡村发展提供了良好镜鉴。党的领导确保“三农”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有助于在全局中解决“三农”问题,确保“三农”政策的科学有效性,为深化农村改革注入持久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并做好规划落实,加强农村基层各类组织建设,打造“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强化对“三农”发展的投入保障。

关键词:党的领导;“三农”工作;依据;意义;重点

党领导农村工作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更是职责使命所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多年的历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正是由于党正确领导了农村工作,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才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积聚了最强大的动力,打下了最深厚的基础。新时代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一、党领导农村工作的历史必然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村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农业占国民经济的相当比例,这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独特且重要的地位。谁占领了农村、谁赢得了农民、谁发展了农业,谁就把握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搏。因此,“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一)领导农村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党内一批先驱者就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实现农民翻身解放,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经过持续顽强的斗争,把农民从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社会排斥中解放出来。中共二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就深刻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最忠实的同盟军;“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暂时陷入了低潮,党果断把革命工作的重心转向农村,建立根据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打击外来侵略者和一切反动势力,在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成功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最终实现了亿万农民的翻身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党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城市,但农村依然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根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进行纠正,调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提升,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逐渐稳定。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继续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基层撤社建乡,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推广村民自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消农业税,意味着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彻底终结……新时代以来,党一如既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和美乡村,推动农村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因此,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统筹谋划、扎实解决“三农”问题,始终牢牢把握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权,这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二)党领导农村工作具有政治优势

党领导农村工作具有政治优势,是由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把党的意志、方针、路线、政策落实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农村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必然包含和体现在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上。

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政治优势,是通过党的组织优势实现的。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和社会组织,建立了如中国共产党一般“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组织体系。根据中国共产党最新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 804.1万名,农牧渔民党员2 603.2万名,全国29 619个乡镇、490 041个行政村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9%。严密的组织体系,使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能够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到农村最基层,调动整合各方面资源要素,致力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是党领导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之源。

(三)党领导农村工作为世界乡村发展提供良好镜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中国革命与中国农民、农村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敌强我弱的劣势中成功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为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党领导的农村改革实践对于乡村发展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和重生。中国农村近百年发展历程和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镜鉴。据《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报告,2013年以来,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开展精准帮扶,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从当年的“赤脚医生”到今天农村社区的保健医生;从当年的社队企业到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从个体农户家庭精耕细作的传统到双层经营体制的转型;从当年农业农村农民支援工业和城市发展,到今天城市反哺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农村发展为世界提供了很多成功案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发展中大国能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问题。我国干好乡村振兴事业,本身就是对全球的重大贡献。”

二、党的领导对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领导农村工作贯穿于党100多年的奋斗历程,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20世纪90年代,“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是当时最写实的概括。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也具象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领导对推进“三农”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一)党的领导确保“三农”工作的正确方向

“三农”工作发展方向就是在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可以避免在推动“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去政治化”的方向性错误。避免方向性错误,首要在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在农村就是坚持土地的公有制,即农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大力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这是因为“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加强集体经济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多次强调,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些底线必须坚守,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避免农村改革发生方向性的错误,还要确保农村文化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从意识形态上来看,就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坚决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思想在农村地区的传播和对农民的影响,杜绝歪风邪气、陈规陋习,提倡移风易俗,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于乡村,坚守并促进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发展。

(二)党的领导有助于在全局中解决“三农”问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三农”工作要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局中去考量,才能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党的领导,有助于在全局中解决“三农”问题。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高瞻远瞩的宽宏视野和胸怀,既能把握当下中国发展的重点和协调性,又能立足国家民族发展的长远目标,统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的繁荣进步放到整个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统筹安排”。从目前的现实发展来看,“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基于此,党提出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论断,这是在现代化全局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新理论思考。

(三)党的领导确保“三农”政策的科学有效性

党的领导确保制定出与中国农情相适应、科学有效的“三农”政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注重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就开展了湖南农民运动、湖南社会各阶级、兴国土地等一系列调查;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更是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党一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这保证了党制定的“三农”政策符合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和农民的真实诉求,保证了“三农”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新时代以来,中国乡村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村治理、风俗文化、精神面貌、生活品质等方面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些年党的‘三农政策是对头的,农村工作的路子是对头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三农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党的领导为深化农村改革注入持续动力

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最早的改革就是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的。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新的攻坚阶段,农村改革同样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大力推动农村改革走向纵深,包括再次延长新一轮土地承包期,推动“三权分置”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等等。每一项改革都触及农村重大利益的调整,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党对“三农”领域改革的领导,既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激活了农村社会活力,激发了农民内在动力;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守了底线和原则。

三、加强和改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着力点

(一)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并做好规划落实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几十个政府职能部门和派出机构。如何把这些部门和机构的涉农工作职能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在多年实践探索中,党取得了工作领导小组的经验做法。通过成立跨部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不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规划、议事协调、督查推进、落实评估等一整套工作机制,协同推进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三农”工作亦是如此。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了党中央(地方党委)领导下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三农”工作中发挥了统领全局、协调推进的作用。

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为例,除协调党和国家各有关单位共同推动“三农”工作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是统领全局和科学规划。“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持续有效开展有赖于党和国家科学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三农”发展的大方针。比如,要加强党对农业发展的规划,制定农业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和任务分工;加强党对农村改革的规划,重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改革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党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揽全局和科学规划之下,真正落实了五级书记共解“三农”问题、共抓乡村振兴的责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作出明确规定:要不折不扣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具体来说,在中央统筹规划之下,省级负责制定与推行农村工作的政策措施,完成重要资源的配置;市级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工作;县级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实管用的工作措施;乡镇和村主要抓好组织实施和具体任务的落实。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要加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网络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在基层农村组织场域中,已经形成了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群众性组织、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有机构成的网络化组织结构。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引领者。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是要优化对乡镇领导班子以及村“两委”成员的选配,完善村级主要领导“一肩挑”的工作机制;二是全面执行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三是支持鼓励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夯实农村发展的经济基础。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仅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而且要建好以党组织为枢纽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这一组织体系中的其他各类组织包括村民自治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驻村企业、社会组织以及红白理事会等农民自组织。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它们可以联系动员农村各个社会群体,贯彻落实“三农”工作的具体任务;同时,汇聚各方力量资源,提升团结服务群众的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要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专职化发展。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实现对村“两委”成员监督全覆盖,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坚决肃清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营造农村基层社会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

(三)打造“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人是组织的主体,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在加强组织建设的基础上,还要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乡村振兴提供必不可少的人才支撑。

打造“三农”工作队伍,最重要的就是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政策千条万条,最终都得靠基层干部来落实。”为激励广大乡村干部干事创业服务百姓的热情和干劲,一要加大从优秀村级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比例,为他们提供职业发展空间;二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三要健全容错机制,对于基层的实践探索给予更多的支持。

打造“三农”工作队伍,还要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进入乡村。革命战争年代以来,我党已经形成了向农村派出工作队、解决特定问题的有效工作方法和经验。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以后,还需要继续从各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把城市各类优质资源引入乡村。这对于乡村产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村容村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大作用。

打造“三农”工作队伍,还要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一是建立县域人才库,联系高等院校和社会教育机构进行乡村人才定向委托培养。二是加强职业农民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适应新科技时代农业产业升级、农村生活智能化的需要。三是加大在外出经商人士,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岗以及退休乡贤中挖掘乡村振兴人才,依托他们的乡情和社会资源,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四)加大“三农”发展的投入保障

首先,要使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并建立持续的增长机制。优化财政供给结构,推动各类资金衔接配合,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链接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三农”领域。用活农村内部资金,拓宽筹集渠道,优化土地资源转化为农村发展资本的改革方案,激发农村内生资源潜力。

其次,要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一体化发展,重点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农民合作的机制,共同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创新赋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推动其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性发展;推动农村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农村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电子政务等服务。

最后,要加强对“三农”发展要素的投入。进一步打破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长期以来农村要素单向流出的格局,引导推动各类优质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在农村经济合作社、农业产业链上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以党建引领农产品市场要素的畅通。在农村治理要素方面,以网格化治理为基础,把基层党组织网络建在网格之中,实现双网融合,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秩序稳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四、结语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是一个农耕文明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早已熟知“无农不稳、无商不活”的道理。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也正经历着从农业古国到农业大国再向农业强国的涅槃重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都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关切。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锚定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再次强调“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不仅是今年加强和改进“三农”工作的最新精神、最新政策依据和最新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而发出的响亮号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求是,2022(7):4-10.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2023)[EB/OL].(2023-06-30)[2023-06-30].https://www.12371.cn/2023/06/30/ARTI1688094366650728.shtml.

[3]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40,261,263,235,262,102,223,18,10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3.

[5]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93.

[6]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03-104.

[7]习近平.习近平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22-12-24)[2022-12-24].https://www.gov.cn/xinwen/2022-12/24/content_5733398.htm.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9]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09(001).

[责任编辑:李伟杰]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三农重点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坚持党的领导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重点推荐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