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2024-06-18牛春雨瞿讯莲
牛春雨 瞿讯莲
[摘 要] 着重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究,通过调研分析得出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维度差异性较大、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不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较落后及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等问题。总结提出以多方助力改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维度差异性、提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质量、更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丰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优化建议,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4-0017-04
2019年,国家提倡加强国民心理健康教育,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以大学生心理素养提升为重点。目前迫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比较重视专业技能教育与就业指导,促使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呈现明显的功利性与工具性,这种情况与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中提倡的全面培养人才、促进学生正确发展价值观等教育观点背道而驰,不符合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当高职院校学生面临毕业与就业抉择压力及个人生活情感困惑等综合性问题时,产生自我否定、情绪失控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出现轻生想法,对家庭、学校与社会都带来不良影响[1]。因此,高职院校需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这对高职院校培养全能型、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一、“三全育人”的概念及特征
“三全育人”是在加强改革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会议中提出的新时期教育理念,主要指全员、全程与全方位育人[2]。“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是国家对教育的创新变革,既是对现阶段高校教育体系中各学科规划与教学资源、教育载体等方面的全方位、综合性变革,又是国家对未来教育格局规划、教学体系创建、教育标准的全新优化调整[3]。其具体特征如下:
其一,“三全育人”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院校需对学生的主体意识重点关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宣传的意识[4]。
其二,“三全育人”具有开放性。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方式与学习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积极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意识[5]。
其三,“三全育人”具有序参量特征。序参量是要求高职院校有效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据,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结构与内容,促使学生在高职学习生涯中得到个性化、全面的培养,助力高职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心理状态及生活习惯[6]。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性
(一)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一致的教育地位和教学方式,职业教育对社会人力资源结构及国民教育体系开发具有积极作用。职业教育是国家为传承专业技术,促进就业、创业以及培养多样性、全能型人才的主要方式,而高职教育则是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人才职能的主要途径,所以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7]。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促使人们心理问题的出现率不断增高。生活及社会环境等的不断变化,部分学生因学业与就业压力出现心理疾病,一方面给学校与家庭造成严重的困扰与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对国家培养专业型技能人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为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供有力支持,又为高职院校培养技能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二)有效落实大学生思政教育要求
2020年,教育部等部门在如何快速创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的会议中明确提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师、其他学科教师、辅导员及行政教职人员等全校教职人员的带领作用。规范、有效地发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同时该会议还提出要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查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以及前瞻性要求。将高职学生当前思政教学工作的核心规定作为重点任务充分说明,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健康向上、阳光开朗、自信自强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深入落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助力高职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高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发展
具备良好、积极、正能量的心理素质是新时期高职学生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部分高职学生因缺乏正确、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使自身在学业、家庭以及情感等方面产生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自卑、焦虑、失控等不良心理问题。同时多数学生缺乏正确调节情绪的能力,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导致出现严重的轻生、厌世、自暴自弃等逆反心理,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更会阻碍学生对职业理想的追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调节自身情绪,正确自我疏导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良好的健康生活心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利于学生重新对人生进行清晰定位,寻找自身价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促进学生保持健康、良好的学习状态以及稳定的情绪,为自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现状调研
(一)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线上问卷形式,共收集有效线上问卷2000份,包括滁州市2所高职院校中各年级段学生2000名。其中参与调研学生中男生占据51.75%,女生占据48.25%,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占据72.5%,来自城市地区的学生占据27.5%。此次调研问卷为自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调查问卷,包含30题,主要调研方向侧重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维度差异性较大
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显著问题是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维度差异性较大。结合实际调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从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的调研结果看,城市地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比农村地区学生更高。主要因为地域关系影响,农村地区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或者在自主拥有手机等互联网智能设备之前,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了解方式多为当地教师、朋友、父母以及相关书籍等,且农村学生的父母学历普遍不高,同时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以及地区医疗水平不足,所以农村地区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获取机会相比城市学生少。其二,据调研可知,社会各界近年来对性别文化课题的讨论与关注热度比较高,人们逐渐开始重视与认可女性,让女性群体的社会地位持续升高。我国很多高校在妇女节等女性专属节日期间不定期地进行策划并开展很多关于女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活动,但在对高校男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上花费的精力与时间相对较少,促使高职女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要比男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高。
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不完善
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大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调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近几年高职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让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已经不能充分应对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主体仍是专业心理教师及辅导员,没有真正体现出“三全育人”理念的主要内容。其二,高职院校与家庭进行联动的次数比较少,学生自主学习与管理的水平比较低。通常教师都是在学生出现特殊情况时才会主动联系与沟通学生的家庭成员,因此教师与家长联动的前置意识比较缺乏,促使家庭成员对学生的在校情况与心理状态没有充分了解。其三,高职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能力上还存在不足,高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构成仍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为主。另外,高职辅导员及其他各科教师由于教学背景不同的影响,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化、专业化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而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就是以学生个体生活及学习状态的及时处理与掌握为主,针对高职学生群体性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增加,而其他学科教师和教职人员的实际工作都是比较关注自身学科教学及岗位工作,没有将自身岗位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力结合。
3.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比较落后
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还处在开始阶段,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比较落后。结合实际调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只是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校园安全管理范围之内,缺少系统性规划及统筹探讨。其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少三年有效贯通,仅仅是在大一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教育及辅导,而大二及大三学生会因学业、职业规划、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变化,导致心理出现压力大、焦虑等不良问题,校方却忽略了对大二与大三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心理疏导。目前高职院校缺少针对性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方案,没有创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阶段性工作体系,缺乏实质性的心理教育内容。其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工作没有显著的育人效果。虽然国家大力推动思政课程改革,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中,但并没有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及观念上的认同感比较缺失。
4.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高职院校在设定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过程中缺少特色教育内容,具体包括人格培养、情感教育以及专业心理辅导等。现阶段,高职学生仍旧在被动接受常规化心理健康课程,并没有真正地改善不良心理问题和不正确行为习惯。其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学生课程规划及排课上还是以主修专业为主、文化课程为辅的传统课程形式,院校过多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成绩,新课程开展均是围绕学生专业学习程度进行规划,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十分匮乏,缺少解决学生实际中出现的各种复杂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其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比较陈旧,仍以传统授课及教学讲座为主,在心理知识讲授与心理辅导上缺乏技巧,过于形式化。这样的教育形式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无法真正地让学生与教师有效沟通,达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四、“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优化措施
(一)多方助力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维度差异性
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维度差异性较大,应当凝聚多方力量改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维度差异性。其中,多方力量包括校内外教职人员、上下领导层和朋友等,既可以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又能够达到校内校外融合发展、上下齐心以及师生共育的应用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其一,充分挖掘及争取校外知名的精神疾病医疗机构与其他高校优质资源,与其进行深度合作。同时邀请知名精神疾病医师、心理教育专家等专业人士进入校园开通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师生宣教、家庭沟通、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其二,高职院校可通过校园内各类总结会议、汇报及反馈工作等场合,积极宣教与传播重要的会议精神,促使师生与领导的思想达成统一,形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需要针对男生群体以及农村地区学生进行针对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体验活动。
其三,充分发挥心理宣教人员、心理辅导专员以及寝室信息管理人员等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中的显著作用。实现学生将心理健康知识带到平时生活及学习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
(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质量
积极调动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能动性,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质量,充分体现“三全育人”理念。建议高职院校创建“1+2+N+1”心理健康全员育人教师队伍,具体如下。
第一个“1”指院校领导队伍。院领导队伍要创建全员、全方位参与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实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保证。“2”指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与高职辅导员相结合的育人队伍,是队伍的核心。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具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与充足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且有多年心理辅导经验,既能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进行,又能够对其他学科教师与教职人员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有效培训,有助于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高职辅导员是学生在校内生活与学习中直接接触的精神带领者,很多高职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后都是通过辅导员率先发现并有效解决的,所以高职院校要重点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使辅导员可以在一线工作上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排查、跟踪与服务。“N”指其他学科教师与高职行政岗位的其他教职人员队伍。该队伍成员不仅要积极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深入学习,还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仔细、及时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有学生产生不良心理问题时,需要立即告知校内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或者辅导员,对该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最后的“1”指高职学生自身队伍,是队伍的主力。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宣教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较优秀的高职学生以及学生干部等。小组成员可以在院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帮助下邀请国内知名心理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座谈会,对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成员的心理健康专业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与辅导,提升高职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让骨干队伍成员及时发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进行妥善处理,避免问题恶化。
(三)积极更新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用效果的另一个有效举措就是高职院校积极更新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开展过程中,既需要依靠专业心理健康教师解决学生的学业压力及生活压力,又需要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其一,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可以在校内宣传板等公共区域张贴心理健康教育书面宣传单页,促进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情况,自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另外,可以创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体系,推动全校教职人员共同加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其二,高职院校定期组织科学、合理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活跃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氛围,教职人员可以通过主动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的形式,舒缓学生的不良情绪及心理压力,同时为学生安排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其三,高职院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其中成员包括全体教职人员、骨干学生以及学生干部等,并且由辅导员与教务人员共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各项工作内容的规划者,同时结合高职学生干部的意见积极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心理辅导为主,并结合情感引导、人格培养等形式,激发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内在动力。同时调整及优化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干预的应对措施,健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四)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显著问题是模式比较单一,忽视了“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性,高职院校需要全方位了解与掌握学生的需求情况,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添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具体而言,其一,可以新媒体为切入点,每年在校内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微电影创作大赛,学生可通过课余时间自主选材及利用智能设备拍摄与主题相符的微电影作品,在比赛最后由全体师生在所有影片中评选出最佳影片,并给予作者一定的物质奖励,既可以丰富学生校内的实践活动,又能够推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其二,高职院校可以在每年9月开学季期间举行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加深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熟知程度,促进高职学生正确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三,高职院校创建心理健康宣教社团,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选材、排练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情景微短剧,在院校重大活动期间进行展演或定期巡演,既能提升高职学生的信息承受能力,又可以改善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提高心理素养。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学生由于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产生各类心理问题,十分影响身心健康,促使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强,但因为自身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有一定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这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具有应用意义,也更加有助于提升国民的心理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宋伟.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3,11(6):60-62.
[2]赵文斌,赵世航,冯会利,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河南农业,2023(27):23-24.
[3]高兵兵,廖丽娟.“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学校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J].四川劳动保障,2023(8):110-111.
[4]姚又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模式研究:基于“三全育人”动态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8):187-189.
[5]陈俏,吴志兵.“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品位·经典,2023(15):142-145.
[6]孙鹤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5):103-105.
[7]顾文婕,姚莹.“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国养兔杂志,2023(3):46-48.
◎编辑 马燕萍
①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21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编号:2021kcszsfkc 286);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承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任务项目“‘三全育人典型学校”(编号:2021tsqyr01)。
作者简介:牛春雨(1966—),女,汉族,安徽全椒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育人、课程思政。
瞿讯莲(1997—),女,汉族,安徽天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