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防雷检测服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024-06-18邹立武孟俊郭水连
邹立武 孟俊 郭水连
收稿日期:2023-11-20
DOI:10.19850/j.cnki.2096-4706.2024.07.009
摘 要:为动态实时掌握企业防雷安装信息,提高宜春市气象部门防雷检测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设计了宜春市防雷检测服务系统。该系统基于微软公司推出的新一代脚本语言Active Server Page.NET(ASP.NET),整体架构采用B/S形式的两层架构。系统能够显示企业的防雷工程信息,分析出防雷工程不合格的设计,及时给出指导意见;按照检测情况,系统能够跟踪防雷检测报告的进展情况,方便查阅和及时获取报告。
关键词:防雷检测;防雷工程;检测报告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4)07-0038-04
Analysis and Desig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tection Service System in Yichun City
ZOU Liwu1, MENG Jun2, GUO Shuilian1
(1.Yichun Meteorological Bureau, Yichun 336000, China; 2.Zhangshu Meteorological Bureau, Yichun 3312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dynamically grasp enterprise lightning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information in real time, improve the servic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tection by the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of Yichun City, a lightning protection detection service system in Yichun City has been designed.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Microsoft's new generation scripting language Active Server Page NET (ASP. net), it adopts B/S two-layer architecture in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The system can display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of enterprise, analyze the unqualified design of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engineering, and provide timely guidance.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situation, the system can track the progress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tection reports, making it easy to access and obtain reports in a timely manner.
Key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detec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report
0 引 言
宜春市位于雷暴多发区,年均雷暴日多达50多天。宜春市因雷击造成的建筑物及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事故屡有发生,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危害,据不完全统计,宜春市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随着防雷检测业务开放,越来越多的防雷检测企业进入宜春。为了降低和减少我市雷电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强和提升防雷检测服务的质量非常关键且必要。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普遍应用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气象行业也充分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来改善和提高气象信息的精准度和时效性[1]。采用Web技术,实现了跨平台和不同语言的应用集成,气象服务智能化势在必行[2-5]。
本文设计一套宜春市防雷检测服务系统,更加高效、科学地提高防雷检测服务系统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建立信息化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防雷检测信息化平台,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存储和分析,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与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和技术,提高防雷检测服务系统的整体水平;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检测服务方案,包括检测项目、检测周期、检测方式等,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1 系统的架构
系统采用B/S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防雷检测服务系统架构
在这种架构中,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服务器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客户端只需要负责展示数据和与用户交互。采用B/S架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易于维护和升级:该系统建立在小范围的专用局域网使用,B/S架构将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集中在宜春市气象部门的服务器端,客户端只需要负责展示数据和与用户交互,因此维护和升级时只需要对服务器端进行修改即可,客户端不需要进行任何改动;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B/S架构采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可以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并且每个用户之间互不干扰;可以跨平台使用:B/S架构采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通过Web将信息进行发布,用户基于浏览器进行信息查询操作,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6-8]。用户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访问系统,实现跨平台使用。
2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2.1 生产企业区功能
生产企业区功能主要从生产企业防雷安装信息出发,采集经营企业防雷设施的照片、文字等信息,并进行存储和整理;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上传和更新,确保系统中的信息准确、及时、完整;提供查询和统计功能,方便用户查询和统计经营企业防雷设施的相关信息。它负责生产企业防雷安装记录信息,包括添加记录、查询记录、修改记录和删除记录等。
2.2 检测公司区功能
检测公司区功能主要从检测公司防雷检测信息模块出发,及时动态更新检测意见、整改建议、检测报告情况,帮助生产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防雷设施存在的问题,确保防雷设施的安全和可靠。它负责检测公司防雷检测记录信息,包括添加记录、查询记录、修改记录和删除记录等。
3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连接
3.1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维护
数据库系统在防雷检测服务系统中起到了信息存储和管理的重要作用。通过利用桌面数据库,防雷检测服务系统可以创建并维护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能够存储和管理防雷检测业务和防雷检测信息。数据库系统的使用,使得防雷检测服务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信息的追加、浏览、修改和查询等操作。查询结果可以打印或者生成文本文件,这样的操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防雷检测业务处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本文的数据库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Oracle,该数据库系统具有完善的备份功能,可以保证数据库在误删除的情况下被安全恢复,进一步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当出现断电、网络中断或主机损坏等情况造成数据缺失时,可通过手工方法将备份数据上传至本地Oracle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9-11]。
本文根据需求创建了防雷检测数据库,设计其连接方式为“用户名+口令”验证方式。数据库中设计5张表格,分别为:用户表、生产企业表、检测对象表、检测公司表和检测报告表。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和关系。系统的E-R图如图2所示。
3.2 使用PL/SQL连接数据库
PL/SQL是Oracle数据库中一种强大的程序设计语言,它能够实现对数据进行各种操作。在使用PL/SQL时,先配置数据库连接。
打开PL/SQL Developer后,点击File菜单,然后选择New -> Database Connection,进入数据库连接的配置界面。填写数据库的登录信息,包括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密码。
完成数据库连接的配置后,测试连接。点击Test按钮,程序会自动进行测试,连接测试成功,弹出“Connection Ok”提示框。点击OK按钮,保存配置好的数据库连接信息。
3.3 使用asp.net连接Oracle数据库
System.Data.OracleClient.dll是一个动态链接库文件,用于在.NET应用程序中访问Oracle数据库。它提供了一组类和接口,使开发人员能够执行诸如连接、查询、读取和写入数据等操作。通过.NET编辑器实现系统的开发效率,连接Oracle数据库实现管理与存储,实现程序的简易性,实现数据库管理的一致性[12-14]。
在ASP.NET中使用System.Data.OracleClient.dll 时,首先,在项目中添加System.Data.OracleClient命名空间,将System.Data.OracleClient.dll引用到项目;其次,使用System.Data.OracleClient命名空间下的类编写代码,实现与Oracle数据库进行交互,使用OracleConnection字符串指定要连接的数据库名称,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使用OracleCommand执行各种数据库操作。
4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设计主要包括两个功能模块,分别是生产企业管理模块、检测公司管理模块,如图3所示。
各模块主要功能如下:
1)生产企业登录系统,将企业防雷信息上传系统;企业根据审核结果对防雷装置进行维护,直到审核被通过;企业查询并获取检测报告。
2)检测公司登录系统,查看企业上传的防雷信息,审核并给出审核结果;对审核通过的企业,检测公司出具并上传检测报告。
4.2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及界面
4.2.1 客户端与数据库的连接、打开和关闭
Oracle数据库初始化和操作:
string coonStr = "Data Source=orcl;User Id=system;Password=ycqx;Integrated Security=no";
OracleConnection con = new OracleConnection
(coonStr);
//数据库初始化
con.Open();
//打开数据库连接
OracleCommand cmd = con.CreateCommand();
cmd.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qiye where id='" + username + "';
//查询数据库记录
cmd.CommandText = "update qiye set leibie='" + leibie + "' where id='" + id+ "';
//更新数据库记录
con.Close();
//关闭数据库连接
4.2.2 防雷信息更新与上传
生产企业常需更新并上传防雷信息,因此,平台设计更新防雷信息和上传防雷信息的功能,可在表中新增记录后者按id段更新包含关键词的所有记录,以下是实现代码:
OracleCommand cmd = con.CreateCommand();
cmd.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qiye where id='" + username + "';
OracleDataReader odr = command.ExecuteReader();
if (odr.Read())
{
OracleDataReader odr2 = cmd.ExecuteReader();
If(odr2.Read())
{
cmd.CommandText = "update qiye set comp_name='" + qiye _comp_name_t+ "',addr='" +qiye _addr_t+ "',adm_name=”+qiye _adm_name_t+”,tel=”+qiye _tel_t +”,light_prot=”+qiye _light_prot_t+” where id='**';
OracleDataReader odr2 = cmd.ExecuteReader();
odr2.Dispose();
//更新防雷信息
cmd.CommandText = "insert into qiye values('" + qiye _comp_name_t+ "','" + qiye _addr_t+ "','" + qiye _adm_name_t+ "','" + qiye _tel_t + "','" + qiye _light_prot_t+ "')";
OracleDataReader odr2 = cmd.ExecuteReader();
odr2.Dispose();
//上传防雷信息
}}
4.2.3 检测报告管理与查询
检测公司常需更新并上传检测报告信息,因此,平台设计更新检测报告信息和上传检测报告信息的功能,可在表中新增记录后者按id段更新包含关键词的所有记录,以下是实现代码:
OracleCommand cmd = con.CreateCommand();
cmd.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comp where id='" + username + "';
OracleDataReader odr = command.ExecuteReader();
if (odr.Read())
{
OracleDataReader odr2 = cmd.ExecuteReader();
If(odr2.Read())
{
comp _report_status_t=”1”;
cmd.CommandText = "insert into comp values('" + comp _comp_name_t+ "','" + comp _addr_t+ "','" + comp _adm_name_t+ "','" + comp _tel_t + "','" + comp _light_prot_t+ "',”+comp _report_status_t+”)";
OracleDataReader odr2 = cmd.ExecuteReader();
odr2.Dispose();
//上传检测报告信息
comp _report_status_t=”2”;
cmd.CommandText = "update comp set report_status='" +comp _report_status_t where id='**';
OracleDataReader odr2 = cmd.ExecuteReader();
odr2.Dispose();
//更新检测报告信息
}}
4.2.4 系统运行
系统经过调试,试运行期间功能正常。输入系统网址,进入登录页面如图4所示。
在登录页面,输入有效信息进入系统主页面如图5所示。
在主页面,点击相应的功能区,实现系统功能。比如,点击企业信息,可以查询相应的信息,如图6所示。
5 结 论
基于新时期的前提下,信息技术与气象服务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将两者充分结合才能促进气象服务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以及气象服务和防雷检测服务的特点,才能推动两者更好结合,从而提高地方气象服务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舒天,钱媛,朱黎阳,等.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分析 [J].科技资讯,2023,21(1):45-48.
[2] 万文慧,陈维华,刘敏.WebGIS在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1):110-111.
[3] 宋一宁,王晋生,闫春旺,等.基于互联网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5):58-60.
[4] 王新秀,崔劲松,于璐,等.气象业务综合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J].广东气象,2022,44(4):77-80.
[5] 邵国鑫.浅谈移动互联技术在气象业务运维中的应用 [J].信息系统工程,2022(5):112-115.
[6] 国婷婷,宋萍,任广治,等.基于B/S架构的“齐鲁风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J].现代信息科技,2022,6(15):23-26.
[7] 杨怡晨,亢军贤,白博,等.基于B/S架构的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现代信息科技,2022,6(18):40-43.
[8] 檀翔.基于B/S架构的分布式测控技术研究 [J].现代信息科技,2021,5(5):8-12+18.
[9] 高雅隽,周洁晨.基于B/S架构雷电监测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23,40(2):95-98.
[10] 王新秀,杨黎黎,于璐,等.气象预警平台多手段发布的研究与应用 [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1,31(3):216-220.
[11] 胡丽丽.气象历史数据批量迁移技术研究 [J].科技与创新,2022(6):172-174+177.
[12] 阎丽凤,周雪松,吴炜,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平台设计与开发 [J].气象科技,2014,42(5):804-810.
[13] 郭燕娜,陆钊,陈亦寒.基于.NET的智能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31):130-133.
[14] 郑文全,肖鹏,王英.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J].计算机时代,2023(6):157-160+164.
作者简介:邹立武(1986—),男,汉族,江西袁州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气象信息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