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理念的有效策略

2024-06-18陈美玲

新教育·科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陈美玲

【摘要】运用观察、案例研究和文本分析等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及《小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结果表明,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巧用教材促进读写结合以及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有效提升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理念;有效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既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好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小学生作文依然存在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情、虚情假意等问题。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具备强大的语言实践力和广泛的迁移性,最终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其着眼点就是要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要从“教师之教”转向为“学生之学”。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谈谈几点思考。

一、立足生活素材,拓展作文教学内容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抒发出真实的身后的情思来。”小学生的作文,要以他们自己的生活实践为根据,学生只有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才会引发情思,只有亲身实践才会有丰富的体验,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是最好的作文素材。

1.观察实践,感知生活,锐化学生的感知力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观察实践是一种重要教育策略,旨在通过锐化学生的感知力来促进其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依据鲁迅先生关于观察在创作中重要性的观点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观察实践在作文教学中应用效果。首先,观察作为获取信息和启发思考的关键手段,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帮助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周遭的人、事、景、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不仅包括视觉观察,也应涵盖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多感官体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世界,形成丰富、立体的认识。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具体细节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原始材料。例如,在观察天气变化时,学生不仅记录云彩的形状和颜色,还要注意记录下周围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反应等,这样的练习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通过观察实践,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对细节的敏感度和描述能力。这样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语文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2.参加活动,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小学生最直接的生活实践是日常参与做家务。洗衣、做饭、擦地板、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都适合小学生做。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生活技能并有所感悟。例如:笔者布置六年级学生周末为家人做一道菜,要求学生做菜前要先通过查资料、问长辈等方式弄清楚所需材料及如何操作,做菜时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随后组织全班学生交流,他们便能围绕“食材准备”“操作过程”“实践心得”等方面谈得眉飞色舞。于是,笔者趁热打铁让他们写下来,不到40分钟,许多孩子已经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里面不乏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劳动能够创造美好的生活”“原来做菜也是一种艺术”“我尝到了劳动成果的甘甜”……可见,学生多参与家务实践,写这方面的题材便能有感而发。

(2)踊跃参加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充实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并引导学生踊跃参加。比如:足球、象棋、南音、大合唱等各种社团活动,又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拔河比赛、作文竞赛等各种赛事,还如:“你说我猜”“猫捉老鼠”“太公钓鱼”“踩气球”“抢椅子”等各种游戏……笔者常常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活动前,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参加活动的时候要全身心投入,没轮到自己的时候要仔细观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留意周围的声响,用心感受;活动后,及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并写在日记本上。学生在亲身体验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就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教师、家长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拓宽生活圈子,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如义卖活动、植树造林活动、环保宣传活动、小小志愿者活动等,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越多,就会获得越丰富的见闻、感受和体验,就能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就越具体,越生动。

二、发挥阅读教学价值,增强作文教学质量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阅读、思考、表达,自语文学习看,这是读写一体。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积累语言智慧、语言经验、语言知识。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必然发展。

1.巧用教材,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作为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长期以来被誉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精选文章,文质兼美,具有很高的可模仿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写作范例。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发现并指导学生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作者的选材立意、文章结构、表达技巧及语言运用等方面。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通过引导学生细致品读并分析文中的人物描写,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基于观察的外貌描写的重要性,还能激发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法来创作自己的作文。将教材中的写作技巧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写作技能是“以读促写”策略的关键。通过模仿文中的详略安排、使用修辞手法等,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和丰富的修辞手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描写自然风光的能力。“以读促写”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语文能力培养的方法。实践证明,通过巧妙利用教材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从而实现从读学写、迁移运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其语文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

2.优化阅读,丰富积累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只有大量地输入 ,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输出。“厚积”方能“薄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说明了良好的写作基础需要有大量的阅读作为依托。那么,如何真正落实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首先,要激发阅读兴趣。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如榜样激趣、“现身说法”激趣、活动激趣等。以活动激趣为例,可以先布置学生读故事书,再举行讲故事比赛,好胜心将会驱使他们认真阅读,从而达到以赛促读的目的。

其次,要指导阅读方法。“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好方法事半功倍。阅读方法的指导要渗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如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是指导学生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情况下该采用精读法,什么情况下该采用略读法。还要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如: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可以借助关键词句快速默读等等。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提高阅读效率。

此外,还要督促检查。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教师必须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才能使课外阅读落实到位。例如:每天布置学生在家里读课外书不少于1小时,课堂上,就要随机抽查,可以让他们谈谈阅读的书名、文章的主要内容、精彩的故事情节、主人公的形象、读后感受等,通过学生的发言就能知道他们是否有阅读课外书。对于有认真阅读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对于没阅读的学生,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想办法把他引进书海里,发现他们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这样一来,既能激励自觉读书的孩子,又能鞭策自控力不足的孩子,使课外阅读真正得到落实。

三、依托评价体系,强化作文教学成果

大量研究者指出,评价是根据学习目标与学生学习规律,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系统收集与分析学生学业表现的相关信息,推动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调整教师教学方向与行为。基于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作文评价,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写的目的。

1.构建多元化主体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评价建议提出:“过程性评价应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作用。”作文评价不应是教师一人包办,而应是师生参与,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交流互动的过程。

首先,教师赏识性点评,示范指导。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生作文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在点评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引导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找出作文中的闪光点。例如,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在描写、运用修辞手法或语言表达上的亮点,并通过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来给予积极反馈。同时,同学间的互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能增进同学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修改和提升,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同伴的作品中发现可改进之处,并学习如何使用正确规范的评改符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学会从他人作品中学习和借鉴,还能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作品,从而逐步提升写作技能。教师的赏识性点评和示范指导是提升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对写作的热情,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也能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次,让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互评互改作为一种互动性评价方式,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学生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促进写作能力的共同提升。互评互改策略要求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快速浏览,形成对班级整体写作水平的认识。随后,将学生的作文按照不同水平分发到各小组进行评改,这种差异化的组合旨在使学生能够从不同水平的作文中学习并互相借鉴。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评价支架,如评价表格和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专业和建设性的评价。在互评过程中,学生被鼓励用规范的符号标注作文中的亮点和不足,例如,用三角号标出好词,用波浪线标注优美句子,用规范符号修改错别字或病句等。学生还需进行批注和星级评定,并可以使用表情符号如红花、红旗、大拇指等进行情感化的反馈,使评价过程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小组内的互评不仅促进了个体学习,也增强了群体间的交流和合作。小组间平等的竞争关系和群体评改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不仅提高了评改效率,也促进了写作技能的整体提升。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识别和吸收同伴的优点,也鼓励他们发现并改正自身的不足,从而在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互评互改作为一种高效的互动性评价方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施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写作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在写作上取得进步,也能在评价过程中体验合作与竞争,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发展。

2.开展多种方式展评,激发写作热情

首先,教师应在作文评改结束后,公开表扬那些写作优秀或有显著进步的学生。表扬可以是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肯定,也可以是对其写作态度和努力的认可。通过课堂表扬,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还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学习榜样,提高写作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创设多种展示平台,让学生的作文得到更广泛的展示和认可。这包括将优秀作文张贴在教室的展示栏上供全班学生阅读和点评,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公众号、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学生的作品。如通过美篇、微信公众号或短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的作品能够跨越校园,接触到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力。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和帮助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写作竞赛或作文征稿活动,获得的荣誉和认可将是学生写作动力的重要来源。通过这些外部的激励,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到写作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还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作文展评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有效策略。通过公开表扬、创设多样化的展示平台和鼓励参与外部写作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形成爱写作的良性循环,从而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持续写作的习惯和热爱。这种策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写作能力提升,还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推动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提高。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阅读积累,从读学写,迁移运用,踊跃地参与生活实践,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还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使学生爱写作文,写好作文。

【参考文献】

[1]吴欣歆,管贤强,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9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5.

[3]于漪.于漪全集4:(语文教育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484.

猜你喜欢

生活化理念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探究
生活化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侧重习作讲评,观照“后作文”教学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作文教学中有关“审美”的探讨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