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4-06-18李凯玲
李凯玲
关键词:口述史;口述史教学;初中历史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促进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口述史料教学可以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历史情境的新视角,这种“亲身经历的历史”灵活展现了历史的生动性。学生在进入口述历史情境后,会主动生成对历史的认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感知历史,获得相应的历史信息。
一、口述历史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
(一)有助于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的意识,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教师在口述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其他类型的历史资料来印证口述历史,可以帮助初中生逐步形成多源互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学生在口述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和观点,说明历史事实,也是口述史料发挥其功能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在要求。另外,口述史料的辨析、口述史料的研读、口述史料的历史细节教学等,都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二)有助于丰富历史教学史料,提升教学质量
如果仅靠文字记录,有些历史事件会因为当时没有留下文字记录而无法记录。因此口述历史就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的出现印证了文字记录的可靠性。口述史的出现有着迫切性,它作为记忆资料,突破了历史记录和文物留存等方面的限制,是历史的“活化石”,通过讲述的方式将历史进行还原和记录,尤其在近代史的研究中,口述史料的价值尤为重要。由于近代战争环境的特殊要求和近代技术条件的限制,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遭到破坏,一些史料又尚未公开,因此历史研究和教学可用的史料就更为有限,尤其在我国近代史研究较为薄弱的领域。某些历史亲历者、见证者的口述正好可以还原历史真相,而对那些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历史亲历者、见证者的口述可以弥补不足,还可以相互印证。将口述史料作为课程资源运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史料,帮助学生关注细节,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认知历史事实,感知历史真相,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质量。
二、口述历史如何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口述史料作为史料的一种,它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导入阶段时也有多种方法。口述史料可作为生动的教学资源直接导入亦可以此为基础进行问题导入。将以文字形式或视频呈现的口述史料呈现在多媒体上,让学生自行阅读史料,使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过渡到本节课所讲内容中。课堂导入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力。口述史料的当事人基本是那段历史的当事人、见证者,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对那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讲述,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通过口述史料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西安事变》一课教学中,可以选用《张学良口述历史》中的相关内容,从真实的历史情境入手,让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学习更感兴趣。教师在《抗美援朝》一课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课后搜集的抗美援朝老兵的谈话资料,让学生从了解“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事”入手,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激情。
(二)史料教学,提升课堂质量
口述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方法有:一是使用口述史料来补充课本知识。初中历史课堂中我们所学习的历史事件往往是体现国家发展历程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往往是对国家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比如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而口述史料中有许多小人物站在自身的视角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具体历史细节的描述,从而为学生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供重要的补充。二是使用口述史料进行史实验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史料相互印证,如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的互证,给予学生探究历史真相、辨析史料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三是将口述史料用于探究活动。相比于传统的课堂传授,探究性的历史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性更加突显,学生会主动收集、分析史料。对此,教师可以设置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比如“抗美援朝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抗美援朝中除教材中提到的邱少云、黄继光等人,还有许多未提及姓名的志愿军,进而让思考到底什么人才是“最可爱的人”。
参考文献:
[1]杨姿红.论中学引入口述历史教学的意义及其方法[J].凯里学院学报,2017,35(04).
[2]房宝强.口述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