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2024-06-18邓秀华
[摘 要] 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共通的价值导向和同样的实践基础。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具有落实职业教育目的、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锤炼大学生优秀品质的价值。解决学生劳动教育意识淡薄和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可以通过构建劳动教育“五线融合”育人平台和“四维”评价机制等途径加以解决。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劳动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3-0013-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历史进入新时代,我国逐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更需要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是我国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然而,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导致劳动差异变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产生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的消极态度,从而阻碍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20日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新时代高职院校要以劳动教育来培养工匠精神,为高职院校加强和落实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契合度分析
(一)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通过劳动使人成了“万物之灵长”,成了自然和社会的主人,因而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进步,不断地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劳动既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如住房、粮食和交通工具等,又可以创造精神财富,如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是任何一个民族、任何时代都无法阻挡的。同时劳动是人类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这一观点是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共同的理论基础。要理解这一观点,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的内涵。所谓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创新精神,是一种精雕细镂、一丝不苟的精益精神,是一种心无旁骛、抟心揖志的专注精神,是一种我为人人、顾客至上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必须通过劳动这一实践活动来实现。而劳动教育就是通过具体的实践劳动培养劳动意识和提高劳动技能,通过“干中学,学中干”,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工匠精神的培养要通过劳动教育来实现,指引劳动者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既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又实现了人的自我价值。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共通的价值导向: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
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价值导向是相同的,都认为劳动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创造一切价值和财富的源泉。从本质上来说,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既需要丰富的物质财富,也需要丰富的精神财富;既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科学技术人才,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所以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同时,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双丰收,我们还需要培养“崇尚、诚实、热爱、辛勤劳动”的劳动精神,通过劳动培养人积极的创造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而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可以说工匠精神是劳动教育价值目标的升华,劳动教育中劳动精神的培养是工匠精神的基点,两者同向同行。以工匠精神引领学生的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更深刻地领会劳动目标,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凝练学生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在精益求精的劳动技能训练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三)共融的实践基础:劳动实践
不管是劳动教育的开展,还是工匠精神的培育,都离不开劳动这一实践基础,否则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劳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纽带,劳动教育是在劳动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劳动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人在教育中发现了劳动的魅力和地位,增强了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认同。工匠精神从个人层面来说,是一种认真、敬业精神;从企业层面来说,是一种创新、执着的企业家精神,这些精神的培育都需以劳动教育为载体,通过劳动这一社会实践来生根发芽。因而劳动教育的发展、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必须通过劳动实践来磨炼和提升。
二、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落实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各种职业人才的需求。具体的职业教育目标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方面的职业素养目标;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职业技能目标;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创新能力目标。这些目标的培养主要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见习、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同时这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广阔平台、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要想让这种职业教育取得实效,需有效借鉴“三教”改革、“三全育人”等理论,注入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元素,让大学生自发主动地参与劳动实践,磨炼意志,从而把他们锻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高素质接班人。
(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需要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以劳动为逻辑起点的劳动教育和劳动一样都具有其社会属性。正是通过劳动这一媒介,人与人之间才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人的价值才具有社会意义。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不畏风雨,艰苦奋斗,通过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他带领石油工人创造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奇迹。新时代中国航天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劳动创造了奇迹,让异想天开成为现实,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不同时代的青年都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爱国之情,都在履行他们的社会责任,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三)能够锤炼大学生的优秀品质,成就幸福人生
人类社会走过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正在向智能时代转型升级。时代的变迁,劳动的分化,新时代大学生越来越受智能化电子产品、短视频等娱乐软件的影响,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大学生的诱惑极大,导致他们不想劳动,不爱劳动。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需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他们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成风化人”,实现理实一体化育人目标。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不断融合社会各行各业、各社会机构的实践劳动资源,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锤炼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劳动教育,磨炼了大学生的顽强意志,提升了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了其就业、创业的信心,从而成就了大学生美好的幸福人生。
三、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意见》明确指出,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劳动教育意识淡薄,价值引领不足
首先是劳动认知不足。劳动教育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不仅仅指劳动实践这一单一的体力活动,还包括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在调查中发现,65%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就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认为劳动与自身品德的锤炼关系不大。其次是劳动习惯差,缺乏劳动精神。大学是学生真正开始独立生活的阶段,宿舍是学生劳动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场所。以整理宿舍内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喜欢整理内务”的学生仅占38%,52%的学生认为是被逼无奈才整理内务的,75%的教师对学生整理内务的满意度是“差强人意”。学生根本就没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
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引领。劳动教育一般重视劳动技能的提升,轻视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有劳无教”“劳教分离”的现象较为普遍,没有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有83%的教师只关心学生是否参与劳动,只有15%的教师关心“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的培育”,2%的教师持“劳动可有可无”这样一种态度,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没有实现“劳教并举”的目标。
(二)缺乏学校、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的联动机制
《意见》明确规定,把劳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要求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同频共振,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各个院校对劳动教育本质认知不同,实施的效果也不一样。大多数学校所理解和实施的劳动教育主要是学校劳动教育,缺乏学校、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的联动机制。84.3%的学生表示学校并没有布置过假期家庭劳动作业,即使布置了,也不会专门检查和评价。劳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就是学校。但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缺乏创造性和技术性。虽然国家已经明文规定要加强劳动教育,设置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而是依托思想道德与法治、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设置一个专题或一个章节,或者每学期开一两次讲座,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校园劳动为辅的模式开展。校园劳动主要是打扫卫生、摆放桌椅等日常生活劳动,缺乏趣味性和技术性。
学校和社会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动教育联合基地和协同培养机制。有71%的学生表示学校组织的社会劳动实践次数少,一般一学期可能只组织一次外出的劳动实践,而且并不是全员参与,无法达到学校和社会的劳动要素耦合。调查发现,以志愿者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的学校比较多,很多学生参加志愿者是为了得到课外学分,主动参加志愿者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
(三)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劳动教育实施的效果是由劳动教育评价这个指标体系衡量的,离开了劳动教育评价这个“指挥棒”,劳动教育的价值就很难实现。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学校评价过程存在评价内容简单和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评价机制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都有待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往往只关注“打卡、观光式”等显性的行为目标,只评价自己“能评价的”的部分,忽略了对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认为学生劳动“只要参与就好”“基本完成即可”,这种“蜻蜓点水”脱离实际的教育严重偏离了劳动教育的初心,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工匠人”。
在评价的主体方面也存在片面性。在调查中发现,在评价的过程中忽略了最具有发言权的学生主体,而偏重于学校、教师和辅导员的评价。调查发现,只有24.3%的人对学校的劳动教育表示满意,有52.8%的人对学校的劳动教育不满意,甚至有7.8%的人不清楚学校是否开展了劳动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劳动教育的成效不高,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劳动教育的评价过程中,才能真正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价值。
四、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路径
(一)构建劳动教育“五线融合”育人平台
《意见》明确规定,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为了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通过构建劳动教育“五线融合”育人平台,拓宽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线”是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将劳动教育融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专业课程、实训任务等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
“二线”是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落实工匠精神的育人目标。
“三线”是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是劳动教育的目的和保障。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比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通过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又一个胜利是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取得的,让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四线”是将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社会是个大舞台,只有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美德。可以构建学校与社会的联动机制,通过社区宣讲、志愿服务和技术下乡等多种服务活动,营造学校劳动教育与社会服务相融合的教育氛围。
“五线”是劳动教育融入家庭教育。节假日让学生在家中参与家庭劳动,如煮饭、洗衣、浇花、种粮食等,从而体会父母劳动的辛苦,体会父母给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等美德,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二)构建劳动教育“四维”评价机制
“一维”就是围绕课程主体开展评价。在课程设置时我们把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思政等课程,因而考核时既要考虑劳动理念和劳动精神的培养,又要考虑学生劳动实践的参与等。这一层次的评价既有学校教师、辅导员和学校相关机构的评价,还应该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导师、社区负责人等的评价,从而全面综合地考核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
“二维”就是学生自身的评价。通过建立台账,学生把自己日常接受的劳动教育和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等的点滴感受进行台账登记,全方位、全过程记录自己接受劳动教育的成长过程,以期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劳动教育和活动。
“三维”就是围绕社会服务进行考核。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大学生运动会”、企事业慈善活动等社会服务,提高自己的劳动意识,培养自己的劳动精神。志愿服务团队和企事业单位等都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四维”就是对家庭劳动教育进行评价。劳动教育的评价不能仅仅是学校劳动教育,更应该延伸到学生参与家庭劳动教育的情况。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的常态化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础。可以考核学生在寒暑假、节假日等参与家庭劳动教育的情况,从而全方位地考核学生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的培养情况。
(三)创建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为了落实《意见》明确规定的“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这一要求,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学院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和企事业单位等联合起来,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共同创建校内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首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劳动锻炼,让他们明白劳动创造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其次,可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大国工匠、劳模等请进校园现身说教,把优秀的企事业员工请进来传经送宝。学生也可以走出校园,在农村、校外实训基地等参与生产劳动,真实体验劳动生产环境,认识到劳动教育和生产实践的共融共通。最后,可以通过举办劳动技能大赛等将劳动教育、专业实践、工匠精神培育和技能培养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竞技的过程中收获劳动教育带来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劳动教育价值引领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既是专任教师的责任,也是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等的任务。因而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培养劳动教育经验丰富的管理教师队伍、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思政教师队伍和具有劳动精神的工匠教师队伍,全方位、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当然除了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加入这三支队伍,还可以吸收企事业单位和学生家长等优秀人才加入相应的教师团队。为了提升团队劳动教育意识和专业化水平,可以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方面的相关培训,从而更好地将劳动教育实施、工匠精神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形成全员劳动育人合力。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2]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0)[2024-02-14].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3]余俊芳,赵梦静.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路径[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8-72.
[4]邓秀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7):49-61.
[5]韩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6):41-43.
◎编辑 马花萍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劳动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新时代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CLD2023-11)阶段性成果;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都工匠精神的历史变迁、时代表达与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AS08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邓秀华(1976—),女,汉族,四川南部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