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美学视域下微景观改造方案研究

2024-06-17陈淼淼张艺能

村委主任 2024年2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

陈淼淼 张艺能

摘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本质上离不开“乡村美”的内涵。文章以晋江市张林村微景观改造项目为例,从设计实践中探讨如何用“美”编织乡村微景观。提出乡村美学视域下微景观改造方案的研究策略,以期为建设和美乡村注入新活力,并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美丽乡村;和美乡村;乡村微景观;乡村美学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2-0148-04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 文章标识码:A

在现代化建设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石。不同时期对“美丽乡村”的内涵有不同理解,其最终目标是解决好人与环境的问题。

1 乡村美学的内涵

乡村美学是人民对乡村的审美倾向。与城市不同,乡村具有自然之美、地域之美和质朴之美。乡村远离城市的喧嚣,承载着人们对宁静、质朴生活的向往。乡村更是村民生存和精神的家园,是其代代传承的根和魂。在不同阶段,乡村美的理念上侧重点不同,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从关注乡村主体的回归逐渐转变为构建美好的农村综合体[1],都离不开“美”字。因此,如何将“美”融入乡村建设中,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村民的审美能力,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乡村美学视域下微景观改造存在的问题

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人居环境是关键。乡村微景观是人居环境提升的有效突破口,是乡村文化的展示载体,是乡村的多功能场所。建设乡村微景观工期短,能极大提升农民幸福感。

据实践调研发现,闽南地区的许多村庄在实施微景观改造项目时,村民的土地边界意识强烈,导致土地争议频繁发生,造成项目落地困难。此外,村庄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导致邻里关系不和谐。在部分乡村微景观建设较为丰富的村庄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村民委员会或施工单位为了迅速取得成效,对空间改造粗放,导致出现了大量雷同的景观,缺乏细腻的美感和地方文化特色。同时,多数村民的景观审美水平有待提高,对美学和经济价值的意识相对薄弱。

在乡村美学视域下,应当运用美学原理,结合村庄自身特色,打造具有文化性、美观性、创新性、实用性和落地性的美景。通过应用乡村美学,提升村民的综合素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促进和美乡村共建[2]。现以张林村微景观改造的实践项目为例,分析方案理念运用到景观节点中改造的具体情况,探索微景观改造方法,以期为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3 晋江市张林村微景观设计实践

3.1项目概况

张林村隶属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位于泉南15km处,周遭小山环绕,丘陵起伏,附近有磁灶窑址旅游景点。村庄总人口近万人,是晋江市本地常住人口较多的村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薯、花生等。

近年来,张林村以美丽乡村为抓手,采用“微系列”营造方式,向村民借地造景,陆续建设多处微景观,村庄整体人居环境有了不小的改善。但村庄微景观设计手法粗放,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未被有效挖掘,景观精致度有待提升。同时仍然存在一些脏、杂、乱的闲置空间,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该项目地块位于距张林村村委会300m左右的村主干道旁,交通便利。地块面积约160m2,场地内有4棵龙眼树,以及一座从20世纪60年代留存至今的水渠。改造前场地杂草丛生,废弃石块乱堆砌,场地内圈养着鸡鸭,每当村民从这里路过都能闻到阵阵恶臭,使长期居住在这附近的村民苦不堪言,场地改造前现状(见图1)。

3.2项目设计主题与构思

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本方案保留了场地的水渠和龙眼树。以“渠水长流,精神永存”为设计主题,将“水”字形态和“红飘带”党建元素相融合,运用到景观平面构图设计。同时结合各主题节点,打造集文化宣传与休憩功能于一体的舒适空间。在设计中,运用了闽南古厝剪影、特色老物件滴水兽、农耕水车、潺潺渠水、四季农耕劳动剪影等设计元素,这些元素贯穿整个设计,使得整个空间连贯、统一。以农耕水渠遗址为景观视点中心,将设计元素如同叙事般展开,唤醒村民的农耕记忆。同时,设计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整体空间的流动感象征着张林村不断进取的奋进精神,处处体现着乡村美学(见图2)。

4 项目特色与实施效果

本项目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提炼景观设计元素,运用美学原理,例如,线条、形式、颜色、比例和纹理等,实现微景观设计的平衡,增强景观空间美感。将声、光、形等艺术形式有机结合,为游览者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此举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审美能力和村庄的整体形象,同时让村民重新认识自己的村庄,激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3]。微景观项目成为邻里间的聚集地,家门口的小公园,联系干群关系、邻里关系的纽带,乡村治理“村民说事、干部理事、党员评事”的载体。通过打造精美的微景观,这里成了一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村民的家乡自豪感。

4.1“渠水精神”景墙节点

“渠水精神”景墙节点位于微景观地块入口处,砖砌体景墙的外观利用闽南清水红砖贴面和红色筒瓦漏窗奠定整体风格基调,搭配醒目的金色钢构党徽和红色钢构飘带点景。作为景观序列的开端,开门见山,使游览者眼前一亮,不禁被流畅的线条和明亮的色调所吸引。“渠水长流,精神永存”直入正题,传递正能量(见图3)。

4.2北渠节点

北渠节点位于微景观地块中心处。北渠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曾用于连接东山水库进行引水灌溉,系张林村农业发展历程的时代印记,也是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为提升这一旧址的文化内涵,采用黄色鹅卵石铺设成水流状,贯穿整体空间,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劳动人民和金色稻浪。鹅卵石铺装两侧则采用红色与灰色的仿花岗岩PC砖材料,一是材料性价比高且环保,二是材料为本村自产。硬质铺装与墙面彩绘水纹相呼应,配上场地内音响播放的轻音乐,漫步于微景观空间中,给人以舒适的感官享受。同时给予村民“水到渠成”的美好祝愿(见图4)。

4.3农耕剪影墙节点

农耕剪影墙节点设计于场地现状墙体上。墙体底部石砌体结构,中上部为砖砌体结构,整体面积较大,将场地三面环绕起来。改造前外观破旧,视觉效果不佳。本设计采用轻装饰的手法,将四季农耕劳作剪影安装于原墙体上,与主题农耕文化交相呼应。原墙体未进行贴面或粉刷装饰,不仅精简了设计,控制了造价,也贯彻了“少即是多”的美学理念。此外,氟碳钢材质的颜色与原红砖墙体颜色和谐相融,减轻了视觉疲劳,同时也保留了乡土特色,避免了乡村景观城市化。利用树脂瓦装饰墙面顶部,使整体墙面更加完整,提升美观度,同时树脂瓦材料方便安装,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见图5)。

4.4水车节点

水车节点巧妙利用了墙体死角,设计了一个假窗和水车。“窗外”是一望无垠的田园风光画布,凝望窗外美景,近看精致草木,耳听潺潺流水,不禁让人思绪万千、心旷神怡。而龙眼树的枝干分叉口,恰好与水车节点形成了框景,使微空间以小见大,景观层次丰富多变(见图6)。

4.5古厝剪影节点

古厝剪影节点将闽南古厝燕尾脊、闽南红砖等元素巧妙地融入了一面剪影墙的设计中。在龙眼树下放置了石桌凳,为村民提供纳凉话闲的场所。在细节处理上,使用当地传统老物件滴水兽做屋檐的装饰。此外,在墙上挂置蓑衣以及各种农产品,如水稻、花生、辣椒等,这些元素犹如画龙点睛之笔,将该空间打造成温馨惬意的农村后院(见图7)。

4.6次入口节点

次入口节点位于微景观入口放置刻有“奋进张林”字样的景石,景石背后是一个古厝剪影造型的宣传栏,用于村民委员会宣传党建文化。此处既是微景观次入口,同时也是景观序列的末端。村民可以在参观完“渠水精神”景墙节点后抵达此处。在此背景下,宣传栏的内容更易吸引村民注意,能使其仔细研读,从而更好地发挥宣传教育作用。此处一幅画着蓝天白云和卖四果汤阿婆的墙绘店招也格外引人注目。这家四果汤店铺的老板是一位制作古早味四果汤的阿婆,这家小店历史悠久,味道纯正,许多张林村以外的人都会慕名而来。微景观的改造提升了周围环境整体美观度,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村民陈旧的观念。改造后的古早味四果汤彩绘墙,唤醒了村民儿时的记忆,增添了许多烟火气(见图8)。

4.7灯光设计

为满足村民夜间生活的需求,同时考虑场地的实用功能,本项目将灯光设计作为重点改造的部分之一。利用灯带、射灯、草坪灯等不同灯型,打造在夜间有多层次体验感的景观空间。投影仪将水纹状和动态小鱼的光影投射在地面上,虚实结合,增添了游园趣味(见图9)。

5 结束语

乡村美学视域下的微景观,承载着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作用,同时具备为大多数人带来愉悦感受的能力[4]。在打造微景观时,应遵循生态、环保、低碳原则,引入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型表达方式,打造符合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实用场景。精致的微景观能充分发挥其设计价值和社会效能,能带动全村的美学经济[5]。有助于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质量,为乡村振兴擦亮美丽“底色”。

参考文献:

[1]张熙,杨冬江.从“乡村美化”到“和美乡村”——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内涵变化、建设路径及价值探析[J].艺术设计研究,2023(03):69-74.

[2]玄颖.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19):155-157.

[3]刘涛,美丽乡村建设及规划设计—评《新时代美丽乡村与人居环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5):130+166.

[4]巩蕴斐.浅析地域文化下地方高校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115-117.

[5]沈晨阳,李嘉华,杨瑜.乡村美学视域下羌族村寨振兴思考——以北川县玉皇山村规划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04):74-76.

基金项目:2019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JAT191683)。

作者简介:陈淼淼(1990—),女,汉族,福建南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景观改造;

张艺能(1984—),男,汉族,福建安溪人,本科,园林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引领作用研究
关于南京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策建议
衡水市桃城区完成“美丽乡村”规范建档工作
贵州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何打造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