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游客乡愁与村民幸福的悖论与出路
2024-06-17严春飞
摘要:留住游客乡愁与提升村民幸福感,是发展乡村旅游、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明确了游客乡愁表现的三个维度,即对乡村景观的记忆、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对乡土文化的情结,同时也梳理了村民对幸福感知的四个维度,主要包括生活质量高、乡村产业旺、乡村景观美和基础设施好。留住游客乡愁与提升村民幸福感存在三大悖论:一是景观悖论,二是发展悖论,三是文化悖论。在实践中,要注重活化乡村景观风貌、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活用乡村文化资源。
关键词:乡愁;幸福;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2-014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G249.2;F592.3 文章标识码:A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空心化”现象层见迭出,部分传统村落甚至在慢慢消失。据统计,我国自然村以每天百个左右的速度消失。这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乡村旅游是提振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涉及游客与村民两大主体力量,以及游客的乡愁与村民的幸福两大维度等。如何破解两大维度间存在的悖论之忧,为其探寻出路,是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逃避的问题,亟待重视与解决。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广州市从化区A村作为研究案例地,通过与当地游客与村民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收集相关资料。此次访谈的有效对象共20人,其中游客10人(皆为目前在城市定居,曾在乡村生活过),当地村民10人。分别对游客与村民进行编码为A—J与A1—J1。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游客对乡愁内涵的理解”“影响游客乡愁的因素”“村民对幸福的感知因素”和“游客的乡村旅游行为对村民生活的影响”。全部访谈音频整理为文本后共计50 047字。
本研究主要运用扎根理论自下而上的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概括出新的命题和范畴,从而构建新的理论框架。主要采用“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的步骤分别对游客和村民的访谈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编码分析。整理访谈资料时,建立了“游客的乡愁表现的三个维度”“村民对幸福感知的四个维度”两个维度构成的编码系统。以编码系统中的各个概念作为研究的根本依据,对访谈资料进行不断归纳总结,从大范围不断缩小到小范围,直至建立起实质的理论。根据对访谈资料的文本分析,最终形成如表1和表2所示的编码结果。
2 研究结果分析
2.1游客的乡愁表现的三个维度
乡愁,顾名思义就是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是一种现代人对以往农村家园美好生活场景的眷恋和向往[1]。由表1可知,游客乡愁主要表现为对乡村景观的记忆、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对乡土文化的情结三个维度。
2.1.1对乡村景观的记忆
乡村景观是承载乡愁的基础符号,既包括自然景观,又包括人文景观。大部分受访游客在提及“乡愁”时,都谈到了对以往乡村景观的记忆。游客渴望在乡村旅游过程中重现记忆中熟悉的乡村景象,抒发乡愁情感。游客对乡村景观的记忆主要分为两大基础符号,一是空间感官符号,涵盖传统村貌中的乡村小道、农田、一花一木、家禽、古树、古屋、特色美食等内容。如游客F说道:“见到一花一木,就会想起家乡的事情。”二是抽象主观符号,包括绿色、开阔、祥和、安静、静谧等内容。如游客H谈道:“当我置身于那片田野,所目睹的绿意之美,无疑是我一生中所见过的最动人的色彩。”要留住游客的乡愁,就要留住乡村景观。
2.1.2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乡村生活由多种基础符号组成,以村民为中心而展开的一系列生活情景。当代乡村生活场景为唤醒游客乡愁提供了依据。游客乡愁表现为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村民日常劳作场景的怀念。如摘果子、种水稻、插秧苗等场景,正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描述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粘在土地上”的乡土本色。二是对村民日常生活场景的怀念。如房前屋后的忙碌场景、村前村后的“熟人社会”、茶余饭后的活动场景等。如游客B说道:“走在小巷子里,看到老人坐在榕树底下聊天的画面,让我想起以前的乡村生活。”
2.1.3对乡土文化的情结
每个乡村都有独特的乡土故事和文化历史,蕴含独特的乡风、家风和民风。整理访谈资料时发现,游客乡愁受到长期稳定的乡土文化要素影响,包括村规民约、家谱族谱和民风习俗等。在过往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大多依靠约定俗成的“礼”“友善”等加以调节,而非法律。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联系贯注了深厚的情感,唤醒了游客对于人间温暖和人性美好的向往。而游客对故乡眷恋也是表达了对家族族谱相关的宗祠文化的认同,传达出一种落叶归根的强烈愿望。如游客C所言:“中国人都是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感觉,要真正解决乡愁的话,就是回到老家。”此外,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乡土节庆等活动为都市游客群体提供了寄托乡愁情感的重要载体。部分游客表示会参加特定的传统节庆活动,如参加九月九重阳登高活动,“沉浸式”体验乡村旅游。
2.2村民对幸福感知的四个维度
经过整理访谈资料,梳理出村民对幸福感知的四个维度,包括:生活质量高、乡村产业旺、乡村景观美和基础设施好(见表2)。
2.2.1生活质量高
大部分受访村民都认为物质富裕、精神富足、治安良好、医疗水平高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目前该村村民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包括民宿、农家菜、水库垂钓等,以及农业经济,包括三华李、柿子、砂糖橘等,来增加收入。村民还表示举办一系列的文化节庆活动对丰富自身精神生活、提高自身幸福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村民D1谈道:“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唱歌的,这样我会感到比较快乐。”另外,确保村民的安全也是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关于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该村周边交通基础设施、电网网络日趋完善,大幅缩短了时空距离。大部分村民对此表示满意。但是该村目前医疗设施不够完备,卫生所的药品不够齐全,因此,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水平,保障村民身体健康,今后仍需长期努力。
2.2.2乡村产业旺
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村民幸福感的重要基础。目前该村重要的产业有:“生态+文旅产业”、农产品产业、休闲农业产业等。受访村民表示,乡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拓宽收入渠道,但目前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不高,产业模式较为单一,产业附加值低,销售渠道受限。如村民A1说道:“我们这里的农产品还是初加工而已。”为此,改变单一产业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是目前该村振兴的重要着手点。
2.2.3乡村景观美
大部分受访村民表示乡村景观美应包括生态美和居住美。第一生态美。绿水青山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村民的幸福是建立在良好生态和优美环境基础上的幸福。如村民I1自豪地说道:“我们村梨花成片成片的,开花的时候,非常美丽。”要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就不能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不能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村民而言,其既希望生活的村子生态宜居,又希望生活周围绿色环保、没有污染。第二居住美。如村民E1提到:“我当然是想住在新房子啦。”当前该村整体上都实现了拆旧建新,只保留一小片区的古屋、祠堂老屋供游客参访。
2.2.4基础设施好
完善基础设施,有利于提升村民的幸福满意度。近年来,该村在道路修建、增加公共交通、增强电网分布、新增公共娱乐休闲设施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建设成效显著。一方面,为当地村民和来往游客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物流,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如村民J1表示:“一日有几趟车,老人家坐车还不用钱,那多幸福啊。”
3 游客乡愁与村民幸福之间的悖论
3.1景观悖论:游客对乡村景观的记忆与村民追求的乡村景观相悖
一是为了留住美好乡愁,游客渴望见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景观,但往往又和村民所追求的乡村景观产生悖论。例如,在古屋的留存问题上,游客希望看到以往的古屋风貌,但是村民为了改善住宿条件而选择拆旧建新。村民E1说道:“我们这条村子原来有很多古屋,现在拆旧建新,游客就相对少了。”当古屋渐渐被新建的房子所代替,游客的乡愁便少了一些承载物。又如,游客希望看到乡村小道、田野作物等景观,然而村民则希望修建公路,改善交通运输。二是以商业化活动为导向的乡村景观会变得拥挤、嘈杂。这与游客记忆中的绿色、开阔、祥和、安静、静谧等乡村景观相悖。概言之,游客希望看到的乡村静态景观是具有故土性的,村民则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打得上现代化的标签,从而产生景观悖论。
3.2发展悖论:游客的乡村生活记忆与乡村产业的发展相悖
一是乡村人口外流发展导致的乡村“空心化”现象与游客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产生悖论。目前,乡村大部分人群到城市务工,尤其青年群体。游客的乡愁面临乡村发展主体缺位的难题。二是乡村现代化产业发展模式对游客的乡愁也产生较大影响。为了留住乡愁,游客希望看到乡村的日常动态场景,如田野劳作、现场手工制作等。而村民则为了追求产业经济利益,将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三是商业化的产业发展趋势,导致人情淡漠现象严重,使游客越来越体会不到乡土人情。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转变,加上人口的快速流动,使得记忆中的“熟人社会”逐渐成为历史。
3.3文化悖论:游客乡愁情感与乡村文化的传承相关
游客乡愁情感往往与乡村文化的发展产生悖论,继而转变为“发愁”。受乡村文化态势影响。近年来,乡村文化在发展的同时,一种以文化服务虚无化、消费文化膨胀化、文化力量弱小化以及文化意识淡薄化为代表的乡村文化现存态势和变化趋势也在一些农村地区显现甚至加剧[2]。这与游客追求的乡土文化情结大相径庭。村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乡村宗祠文化、民风习俗等越来越淡化,将会使乡村逐渐缺失文化元素,最终导致乡村完全失真。如此一来,游客也越来越“发愁”了。
4 解决悖论的对策
4.1活化乡村景观风貌
乡村振兴不是对乡村“推倒重建”,也不是让乡村城市化[3],而要注重活化乡村景观风貌。活化乡村景观风貌,意指在充分保留乡村原有的自然人文景观符号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技术、科技创新等手段大力保护和恢复传统乡村景观风貌,构建出以村民为中心、以“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利用为重点的新型立体乡村景观风貌。对于现存有价值的乡村景观,如古树、古井、一花一草、溪流等,应加以充分利用和保护。否则,一旦这些景观遭到了彻底破坏,村民失去的不仅是一棵树或者一口井,失去的更多是传统村落传承下来的文化符号。此外,村民为了住房安全和住房舒适,选择拆旧建新。为此,建议在房屋的外观设计上尽量保留乡村的原有风貌,留住美好的乡愁。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要注重活化乡村景观风貌,留住游客的乡愁,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4.2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要在发展乡村产业中留住游客乡愁和提升村民幸福感,就要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一是大力支持和创新农业产业发展。乡愁从本源上看是农业文明的产物[3]。农产品是承载乡愁的重要载体之一。可积极探索“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土地流转和统一种植,大力推进乡村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留住游客的乡愁之余,推动村民发家致富。二是坚持绿色产业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多样性的农林产业经济,增加游客的乡愁体验感。三是因地制宜推进“乡愁”农文旅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各地乡村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历史人文和特色产业,融入“乡愁”元素,大力拓展农文旅融合发展空间。如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态、发展绿色生态的新兴产业等。
4.3活用乡村文化资源
活用乡村文化资源,以留住游客乡愁和提升村民幸福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在村规民约方面,既要遏制陈规陋习,又要推进乡风文明传承和乡村治理升级,有效规范人们的道德和法律约束。要积极寻求乡村“善治”模式,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发展。
二是大力培育良好家风。宗祠特有“人本乎祖”的精神渊源与“妥祖睦族”的文化功能[4],是留住乡愁的精神载体。要发扬积极向上的宗祠文化精神,增强宗祠的内聚力,加强人与社会的精神纽带,重塑乡村文化振兴。
三是大力培育淳朴民风。举办民风习俗活动是展现乡村文化的生动形式,也是激发游客乡愁情思的重要源泉,同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传承与保护乡村民风民俗,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引导游客与村民积极参与其中,留住乡愁、提升幸福感。
四是推进乡村现代元素与乡村文化有效结合。大量雷同的现代化元素容易对游客乡愁造成冲击。要进一步重塑乡村文化,既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又要融入传统乡村文化元素,并借以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等手段实现传统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5 结束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过程。未来,要在具体实践中,在游客乡愁与村民幸福之间寻求有效突破路径并实现两者间的良性互动与发展,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5]。
参考文献:
[1]杨俊,莫黛豪,夏捷,等.乡村振兴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乡愁景观的唤醒与重塑——以南宁马山县兰海高速公路沿线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为例[J].规划师,2022,38(09):135-138.
[2]李银兵.文化乡愁与文化乡建:乡村文化的现代性重构[J].中州学刊,2023(08):74-82.
[3]黄振华,陈梓清.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基于云南大理的实践与思考[J].党政研究,2022(02):93-100.
[4]武志伟.乡村治理视野下的宗祠文化重塑研究[N].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21-03-01(131).
[5]习近平.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N].人民日报,2013-12-15(01).
作者简介:严春飞(1996—),女,汉族,广东茂名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