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与无形
2024-06-16丁诗颖
丁诗颖
公共艺术作为当下“艺术圈”的大热词汇,具有独特的公众性与在地性特质,公共艺术学科也具有广大的包容性。作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者,张燕根教授无疑是当前公共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公共艺术创作与教学多年,通过大量艺术创作的经验,形成了个人符号明显,具有高度审美情趣的创作风格,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出符合当下公共艺术学科前进发展的艺术主张。
公共艺术是一门服务社会与公众的学科,起到连接“天时”“地利”“人和”的作用,凝聚着社区文化精神。极大地影响着其所在社群、城市、国家的公众视觉感受及内在体会。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地标建筑或精神堡垒,象征着城市的文化名片并带给当地公众极高的文化自信。公共艺术作品相较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大多长期摆放在公园、广场、商业街、社区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或作为城市地标、精神堡垒等坐落于城市中心、交通汇集、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片区。公共艺术是审美的、多元的、变化的,不能简单地将公共艺术定义为单一的形式或固定的内容。近年来,国内科技、医疗、教育等水平飞速提升,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富足,对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步提高。日常的生活环境,社群文化在公众生活中占比越来越高。在这种社会发展的趋势下,公共艺术作品的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
张燕根教授作为中国公共艺术学科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显现出了极高的艺术审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均可以看到张燕根教授的长期作品和个人展览,为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的输出做出了贡献。从张燕根教授的艺术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的创作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在公共艺术教学中,他也提出艺术是无界的,不受学科、地理、国籍、文化、语言、财富等的限制。美是简单的,是直接的,是震撼心灵的,是没有规则与范式的,是由心而发又回归灵魂的。
公共艺术家是空间的导演
如果将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比喻成一场盛大的演出,那么空间是舞台,作品是演员,而公共艺术家就是这场演出的总导演。张燕根教授的公共艺术作品绝不是简单的艺术家在抒发和宣泄情感,不是个人沉浸在幻想中的自娱自乐。他的创作是平衡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艺术与实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个人追求与公众诉求、城市建设与学科发展后的成果。
“广义的公共艺术即所有的公众可以欣赏或参与的艺术形式,包括歌剧、音乐会、广场舞、电影、视觉传达、美术展等一切与公众发生关系的艺术行为;狭义的公共艺术通常指的是为某公共空间设置的艺术作品,作品大多为视觉艺术作品如雕塑、壁画、装置、实用性艺术造型等。”公共艺术最直接的认知形式可能仍然局限于城市雕塑的范畴,但事实上,公共艺术有其无限的精神内涵,是不能用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去概括和解释的。“公共”,决定了创作者不能仅以自我意志作为创作的主导,要将个人审美适用于公共审美,个人意志适用于公共意志,个人表达适用于公众表达。创作者要为空间中的环境、人群、历史、文脉及发展方向等因素考虑。从时间维度来看,公共艺术作品所代表的区域、城镇乃至国家的积极形象是不可忽视的。
张燕根教授创作的《溢美流光》于2020年建成,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五象新区云英路。作品造型有流动之感,似水自下而上流动,静态的雕塑造型却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该作品极具现代之感,与周围的商业空间相辅相成,和谐共生。打破了传统公共雕塑的刻板印象,以不断变换的视觉效果给来往行人以心灵的放松和思维的愉悦。周围建筑的灯光在夜晚映射在作品之上,更添神奇与魔幻。
公共艺术的视觉语言与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作品处于环境当中,视觉效果是公众对于该作品的第一印象。视觉效果直接地展示了公共艺术作品创作的风格、传达的信息、表达的情绪等。从公共艺术学科的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角度出发,公共艺术作为存在于空间环境中的艺术形式,不仅调节了作品周围环境的氛围,也对周围群众的精神产生极大的影响。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会促进公众正向情感的产生与转变。
张燕根教授创作的《阅江阅水阅世界》于2019年建成,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江沿岸,作品总高9米。造型流畅、简约、饱满,形态有眺望之感。纯洁的白色与空间中的蓝天、绿草、碧水相得益彰,调节了区域空间的视觉氛围,并丰富了空间层次。阳光通过镂空的花纹照射在地面上,在空间中和谐、突出,富有趣味。该作品选用了广西地区壮族传统文化元素中的蚂拐及壮锦,与所处地域的历史人文息息相关。这件作品不仅视觉上壮丽辽阔,并且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使观者不仅能感受到视觉的震撼,也能体会到来自内心的文化共鸣。
以美的法则造境赋美,以善意之心修行寓意
“一个好的作品要不同文化的人都能够体会得到它的美,特别是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我认为不仅仅是现在的人们喜欢,要未来的人,甚至年龄更小的人也能够喜欢去接受它。”
张燕根教授的艺术创作不仅局限于对美的追求,更是对人类、社会、自然的深度思考。他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始终秉持“以美的法则造境赋美,以善意之心修行寓意”的艺术态度。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求,更要通过艺术的语言与形式赋予空间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他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力求将自然、地理、人文与艺术等元素完美融合,通过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与设计方法,打造出一个个令人陶醉的艺术作品。他在创作中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融入艺术创作中,从路边的植物,到随手捏皱的牛奶瓶,都为其的创作思路提供灵感,使得作品既具有生活的真实感,又不失艺术的想象力。同时,他还注重色彩、线条、形状等视觉元素的运用,通过巧妙的组合和对比,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让人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张燕根教授在创作中始终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人类命运,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对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灵魂之间关系的探索与反思,引导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他的作品常常带有一种深刻的哲理和智慧。通过艺术的形式,倡导人类应该珍视生命、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共生。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美好的赞美,同时也呼吁人们关注现实,积极面对生活。
张燕根教授的公共艺术作品也体现了他对人文关怀的深刻认识。他善于从公众的视角出发,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对人类情感的关注和思考。他的作品往往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这种人文关怀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我们无法知道将来的艺术会是什么样子,任何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都不会成为艺术的最终顶峰,但每一种艺术都是观看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一种只有站在神圣的山峰上才能看到的景象。”
张燕根教授的公共艺术作品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文社会的关怀。他的作品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审美品位,更为观众带来了心灵的洗礼和升华。他的艺术创作实践,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期待张燕根教授能够继续以美的法则和善意之心,创作出更多具有深刻内涵和人文关怀的公共艺术作品,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