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南全民艺术普及创新方式对接公共文化服务供需

2024-06-16田建

百花 2024年3期

田建

摘 要:供需对接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在追求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度的背景下,以何种方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对接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进行研究,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化”发展新路径,通过聚集多种资源、吸纳各方力量实现供需高效对接。学校以搭建空间、内容生产与群众孵化子平台的方式,达到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大幅扩大服务范围、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效果,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关键词:供需对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民艺术普及

一、实践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文旅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渭南市为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繁荣群众文艺,激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提供了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先后出台《渭南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渭南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及考评办法》等文件。在地方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在原培训部的基础上成立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学校先后与市妇联联合开办“秦东美丽女子学堂”并荣获陕西省“2015—2017年度全省公共文化群众文化品牌”;与社会青少年艺术培训机构联合建立教育联盟;与市教育系统共同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启动素质教育”的免费培训平台,被渭南市侨联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19年被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集体”,2020年被省妇联评为“三八红旗集体”,2021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的创新实践,成功探索出了具有渭南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化”发展路径,打造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新方式。

二、实践举措与成效:以“平台化”发展促供需对接

供需对接关系是指“供需双方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与服务供给和服务需求密切联系的关系”。[1]平台可视为一种联结、开放、共享的模式,在加快资源聚集的同时加速供需双方匹配,在合作中实现共赢,且培育出互助共生的良好生态。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坚持“以群众需要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办学宗旨,从群众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出发,以开放的姿态为群众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平台,并吸纳群团组织、专业人员、艺术家、陕西省杂技团、渭南市职业技术学院、市妇联等多方力量参与平台建设与发展,实现资源快速流动与聚集,供需之间高质量匹配。学校通过举办群众文艺社团活动、教学成果展及艺术培训普及等方式,形成空间营造、内容生产与群众孵化的子平台,探索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新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下文将从空间营造、内容生产、群众孵化三个方面来阐述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的创新实践。

(一)空间营造:激发群众活力,丰富群众体验

公共文化空间理论将空间划分为物理空间、活动空间、制度空间三个层次,分别指代公共文化设施系统、公共文化活动系统与公共文化保障系统。[2]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进行了三层空间的构造。第一,物理空间打造。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于2015年在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培训部的基础上成立,学校占地4500多平方米,除17个不同类别的培训教室外,还配有多功能会议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大众书吧、馆藏书画展厅等诸多功能场馆,且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第二,活动空间营造。学校可承纳规模1000人的文化艺术培训或群众文艺社团活动,为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活动空间。第三,制度空间构建。对于学校的建设,宏观上渭南市先后出台了《渭南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渭南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渭南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及考评办法》等文件,微观上培训学校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系列管理制度》等文件。

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空间营造的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物理空间打造上,依托各类培训教室、功能场馆以及诸多社会合作联盟(分馆),通过不同的功能定位满足了公众的多样公共文化需求,丰富了群众的文化体验。第二,在活动空间营造上,学校为文化艺术培训活动与群众文艺社团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场地支持,充分满足了群众情感互动的需求。第三,在空间的合理使用上,为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培训和活动的举办秉持合理高效的原则,通过预约登记等方式对教室进行科学编排,为场馆正常运转提供保障。第四,在群众参与上,因为场馆面向社会群众免费开放,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本,有效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

(二)内容生产:深挖群众需求,提高供给质量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生产对接的是群众的多样需求,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培训学校通过力量吸纳、专业化指导来进行内容生产。第一,力量吸纳具体体现在群团组织规模的壮大上。培训学校主动走进各群众社团,对其团队规模、活动质量等进行详细摸底,对相对成熟的40余个团体建档立册,组成文化志愿者团队,实行社会文艺团体星级管理,引导团体积极参加公共文化服务演出。第二,通过专业化指导,提高群团组织的供给质量与能力。培训学校在团队管理、技艺指导、组织活动等方面给予专业辅导,着力打造群众文化队伍和活动品牌。培训学校实施的公共文化“四进零距”工程品牌活动,被评为国家创新项目;与市妇联联合开办的“秦东美丽女子学堂”,荣获陕西省“2015-2017年度全省公共文化群众文化品牌”。

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通过内容生产所取得的效果如下:第一,通过主动走进群团组织,有效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第二,通过对相对成熟的团体建档立册,有效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力量;第三,通过专业指导,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能力;第四,场馆为渭南市社会文艺社团提供免费服务,大大激发群团组织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增添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

(三)群众孵化:增强服务保障,扩大服务范围

孵化器概念本质并非是一种共识,同时也不是富有灵活解释的边界物,但其最终以孵化为导向。[3]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一种孵化器,它以群众孵化为基本导向。群众孵化是采取一定举措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和培养的过程,因此培训是群众孵化的关键所在。培训过程包括培训服务顶层设计与培训服务具体实践,其中培训服务顶层设计包括培训服务模式的设计与培训管理制度的设计。

1.培训服务顶层设计

培训服务模式的设计。培训服务模式是培训理念、培训课程等要素功能作用的具体化。培训学校采用“培训+成果展”的培训服务模式。第一,在培训理念上,学校旨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充分巩固培训成果,促使培训成果持续性发挥作用。第二,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学校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分设20多个专业,于每年春、夏、秋三季开设三个阶段的培训班,培训班的数量达200个。第三,在培训成果的巩固和持续性发挥上,学校在每年春、秋季培训的基础上,举办“年度群众文化艺术培训成果展”,展示学员优秀艺术作品来巩固培训成果,通过线下展演和网络直播的形式,将每年的教学成果向公众展示。

培训管理制度的设计。培训管理制度是培训工作开展的根本保障,包括培训管理职责划分、培训教材管理、培训纪律管理规定等内容。培训学校在管理职责划分上,施行“班主任+文化志愿者+评审”的培训管理制度,实施校长责任制,由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委派校长,培训班班主任由学校工作人员担任,对培训班进行日常管理;在培训教材管理方面,培训学校吸纳和邀请全市各艺术领域专业人才和市文化艺术中心业务干部作为文化志愿者进行教学,设计合理教案,印制培训教材,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教案和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评审,以此提升培训专业化程度。

培训服务的顶层设计,提升了培训服务的获得感,不仅体现在培训管理者与专业人才中,更体现在群众之中。对培训管理者与专业人才而言,“班主任+文化志愿者+评审”的培训管理制度,确保了培训服务的效果。对群众而言,“培训+成果展”服务模式的施行,真正实现了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角色的转换。培训学校重视培训成果的转换利用,艺术普及的目的是用而不是学,学校不仅给广大群众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更给他们创造了展示的舞台,每年度举办的春、秋季“年度群众文化艺术培训成果展”,促使学员走到群众中,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文化活动的参观者、参与者,变成文化工作的建设者、创造者。

2.培训服务实践

培训学校的培训服务实践,充分体现了以群众为导向的核心宗旨,呈现出多元与灵活的特征。多元主要体现在培训课程多元与培训服务渠道多元上,灵活主要体现在公众参与培训的灵活上。

(1)培训内容多元

第一,培训课程多元体现在培训板块的划分、培训课程的设置、培训班型的划分上。首先,在培训板块的划分上,学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和年龄阶段划分出6大培训板块,即针对普通群众的“市民文化讲堂”、针对妇女的“秦东美丽女子学堂”、针对老年人的“三贤学堂”、针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文化干部培训基地”、针对少儿的“阳光美育培训基地”、针对社会文艺团体的“星级团队轮训”。其次,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将群众意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广大群众喜爱的文化艺术课程,培训学校在每学期末,都会发放学员意见征询表,根据群众意见确定开设的课程。每学期开学前,学校进行招生宣传,提前公布培训课程目录,群众按需“点菜”,即从目录中直接勾选服务项目,并填写服务场所和服务时间,培训学校收到订单后着手进行“配菜”,流程清晰,便民惠民。最后,在培训班型的划分上,划分出初级班、提高班、精修班、名师班,层层进阶,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进行课程进阶选择。

第二,培训服务渠道多元具体体现为线上培训、公开课堂、联合培训、主题讲座等方式。首先,在线上培训方式的开展方面,培训学校创新服务模式,打破地域空间限制,创办了“渭南有艺,十分有约”文化志愿者网络微课堂线上课程,目前已制作完成100集。其次,在开办公开课堂方面,自2019年开始,培训学校开设了“群众文化艺术公开课堂”,先后举办模特表演、剪纸、摄影、绘画等公开课,使培训走出教室,走进公园、广场和社区。再次,对于开展联合培训,培训学校和陕西省杂技团、渭南市茶文化协会、渭南市职业技术学院搭建培训共享平台,开设仿唐舞、东方舞、茶艺等艺术培训。最后,对于举行主题讲座,培训学校根据群众文化需求和学校教学实际,每季度举办一期,讲授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培训课程的多元丰富了培训内容,推进了供需有效对接,并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不仅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让群众自觉远离了酒桌、牌桌,在引领老百姓奔向文化小康的同时传播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培训学校所采用的“菜单式”服务,提高了培训服务的精准性,为群众搭建起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文化艺术平台,促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群众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培训渠道的多元为开展社区教育及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合作平台和新思路。“渭南有艺,十分有约”文化志愿者网络微课堂,被评为2021年度渭南市全国科普日特色活动。

(2)培训服务灵活

培训服务灵活主要体现在时间规划、服务范围上。在时间规划上,学校从2015年起实行错时延时服务,根据群众时间需求分设白班、晚班、双休日班3种班次。在服务范围上,不断延伸全民艺术培训的服务半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具有明显的社区性[4],培训学校计划在社区、企业开设培训学校分校。2021年10月,培训学校结合工作实际,与渭南开放大学签订了合作共推社区教育发展框架协议。

延时错时服务的功用在于能够让群众选择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接受培训,解决了群众“上班没空接受培训、休息时间没处培训”的困扰,为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不仅提升了培训服务的灵活性,也提高了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服务范围的延伸使群众得以更便捷地接受培训,扩大了培训服务覆盖面,有效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更大范围的普及。

三、启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化”发展

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的实践给予我们的关键启示在于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化”发展,以“平台化”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平台化”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是通过提供供需对接的平台,将各类资源与多方力量聚集于平台之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快速精准匹配,进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平台化”发展以尊重公众多样化、差异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需求为导向,通过平台吸引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内生式发展。那么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化”发展?

首先,需要社会力量与资源的吸纳,以共赢为纽带吸引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不同的参与主体进入平台中有不同的价值诉求。针对网络媒体平台,可通过项目合作、资源整合等方式吸引其加入,通过网络媒体提升平台的影响力和对社会力量的吸引力;针对群团组织和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了解其特质与价值诉求,以购买服务、专业辅导、场馆空间等资源来带动,进而使平台中融入特色资源。

其次,为平台运行提供保障。各方资源进入平台后需进行整合,因此平台应设计合理的顶层制度以及高效的资源应用方案与项目。

最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角色的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角色实现从产品服务提供者向价值创造的服务者转变,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以通过价值共创的方式,与各力量之间形成互利共赢关系,从而构建资源获取、资源整合、内容生产、内容供给、服务获取、效果反馈的循环圈,依托吸纳多方力量、多种资源的平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的新方式,进而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参考文献

[1] 淳于淼泠,李春燕,兰庆庆.新公共治理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关系的三重建构[J].图书情报工作,2019(3):38-44.

[2] 耿达,田欣.公共文化服务规划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逻辑[J].图书馆,2021(11):1-8.

[3] 王路昊.是共识还是边界概念:基于扎根理论对学术期刊中“孵化器”的定义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4):146-153.

[4] 胡志平,许小贞.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何以精准:社会企业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25(6):1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