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民间故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法

2024-06-16王小红

甘肃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民间故事实施策略

王小红

【摘要】如何有效组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活动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认真思考的课题。文章基于教学实践,简述小学语文民间故事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并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民间故事单元为例研究小学语文民间故事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间故事;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9—0123—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要强化课程资源整合,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诸多小学语文教师们也纷纷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笔者结合实际案例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过程深入反思,基于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等维度提出了小学语文民间故事单元的整体设计与实施的新思路和创新性策略,以期助力小学阶段的学生们逐渐建立起单元知识体系,理解单元主题含义,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点面结合”教育模式,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链接与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有关的课内和课外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挖掘教材内容与这些知识的内在逻辑,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并能够更好地了解单元的内容[1]。

从知识教学的层面来看,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们挖掘同一单元或不同单元各板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他们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对语言知识、技能等灵活迁移和使用。从主题意义教学维度来看,在单元教学中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外,教师还要协助他们主动发掘出单元话语所传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单元课文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一次又一次探索,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故事单元的总体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材的编写特征,设计教学目标

统编版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强调,要使用好这一版本的教材,必须要树立全局观,要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整套教材的知识架构、能力训练板块,要在教学设计中实现整体教学目标与每个课时教学目标的高度统一。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明确教材的编排特征,并以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

仔细研读教材便可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载体为民间故事,实践载体为读、说、写。本单元选入了《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两篇精彩绝伦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感人且充满了浪漫色彩,充分表达了我国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课文中,语文要素“了解文本内容,有创意地复述故事”是对“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的升华,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使其将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形象。为了高效实施这一语文要素,编者又在两篇课文后设计了相应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口语交际”板块旨在促进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表达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交流平台”板块对创意讲述的方式系统整理和归纳。为了落实“提炼重要资料,简要叙述”这一语文要素,教材课本后面又编排了相应的思考题。“快乐读书吧”板块旨在帮助学生衔接课内外的阅读资源,让学生们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

总之,该单元的各个内容板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紧紧围绕着“民间故事”的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听故事、读故事、画故事,来逐步学习讲故事和写故事的能力。结合教材的编排特征以及新课标要求,单元目标可设计成如下:

1.能够正确地辨认出24个生词、1个多音字,能默写出25个生字和32个词语。

2.能够快速阅读整篇课文,理解其内涵,把握其特征。

3.学会整合、提取故事中的重点信息,厘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并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故事梗概。

4.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创造性地复述、续写、仿写。

5.能够自主阅读“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课外书目和民间故事,按照课内学到的人物分析方法去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能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二)聚焦任务情境创设,提升单元探究深度

在“课程实施”这一部分,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验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并综合运用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来提升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这一理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的乐趣[2]。因此,在确定了民间故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针对其单元学习内容制订一个更加贴近学生知识基础、学习经验的情境任务计划,把这个单元的相关文本和资源都整合到一个学习框架之中,这样才能推动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

对于本单元而言,“讲不厌的民间故事”既是单元主题又是一项核心任务,教师可以此为大任务整合三个子任务来教学。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文学习、字词认读、口语交际、创意写作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可“听老一辈的故事”“举办‘猎人海力布民间故事会”“策划《牛郎织女》系列连续剧”三大子任务,并以“重温老一辈的故事、收听(看)线上民间故事、听邻里乡亲讲‘猎人海力布故事、‘海力布讲自己的故事、石头的内心独白、探讨‘我想分几集、编制剧情指南、开展趣味小创意活动”等八个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神奇的故事情境,与故事主人公来一次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心声,从而深刻感悟民间故事的魅力。

第一个任务是“重温老一辈的故事”,这一学习任务将“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做了一个前置,设计“听老一辈讲故事、复述一个‘我最喜欢的故事”两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家乡民间传说,阅读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从而感受民间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个任务是“举办民间故事会”。孩子们天性活泼,喜欢看故事、听故事、讲故事,教师可以从线上入手引导学生听(看)故事,然后引领他们“回归课本”,逐步完成读故事、故事创意写作等学习任务。教学中利用“听邻里乡亲讲‘猎人海力布故事、‘海力布讲自己的故事、石头的内心独白”三个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迅速熟读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以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去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让学生从中掌握民间故事的特征,感受即兴表达的乐趣。

第三个任务是“策划民间故事系列连续剧”。《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最经典的民间故事之一,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因此教师可借助策划《牛郎织女》系列连续剧的形式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任务主要分为“探讨‘我想分几集、编制剧情指南、开展趣味小创意活动”三个学习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学习故事续写、仿写、创编等文学创意写作方法。

(三)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

这一单元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师可以针对这三大子任务对各个章节的内容灵活调节,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整合和扩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整合课程教学。借助“重温老一辈的故事”“举办民间故事会”“策划民间故事系列连续剧”等三个任务群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民间故事”这一文体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石和关键所在。每篇文本都承载着相应的教学目标,对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课程资源深度整合,可让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更扎实有效。

比如,在上《猎人海力布》这一课时,当他们完成“听邻里乡亲讲‘猎人海力布故事”这个任务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交流平台”中的“角色互换”“调换次序”等方式,让学生变换角色来完成“‘海力布讲自己的故事”和“石头的内心独白”这两个学习任务。也可以把这一节习作中的缩略语作为示例,指导他们根据例句缩略文章中的语句,从而达到练习目的,还可以解读民间传说,为在“口语交际”板块中讲述民间故事作好铺垫。

例如,“将民间故事的情节描述得更加具体”是《牛郎织女(一)》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课后第二题、“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以及“口语交际”的板块都是围绕这一要求展开的。为此,教师可将这些知识、能力训练板块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并设计成“讨论将故事分几集”“编写剧情指南”“开展有趣的创意活动”等学习任务,这样不仅能将整个教学内容高度聚焦,还可以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意表达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2.衔接课内外资源。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整合课堂内和课堂之外的各种资源是非常必要的。在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中,三篇课文的学习形态均体现了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故事中固有的地域特色、剧情上的悬疑和铺垫等方面的元素。然而,作为世代流传的民间故事,其故事密码远不止这些。基于此,笔者在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了《谁当家》《选当家》《三女儿要宝》等课外阅读素材,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鼓励他们成为讲述和创编民间故事的语文能手。

例如,在单元教学“日积月累”板块中,有一首名为《乞巧》的古诗,其描述的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这个节日因为有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而变得更加浪漫。在讲授《牛郎织女(二)》以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学习《乞巧》,让他们在理解了古诗的背景之后,再去学新的内容,从而学会触类旁通。总之,衔接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广度得以延伸。

3.上下联结学习任务。本研究以“民间故事”为研究对象,基于真实的单元情境设计了指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各个学习任务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3]。单篇学习中需要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题,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语交际”技能,使其能够流利地讲好民间故事。而讲好民间故事,又为“民间故事连续剧开演”任务进行了必要的文本准备和语言训练。此外,课前导读中提到的绘制民间故事连环画的要求,在任务“策划民间故事系列连续剧”中得到了实际操作。又比如,在《牛郎织女(二)》课时导入时提出的关于制作民间传说漫画书的规定,已被贯彻于“做好民间题材丛书”的工作中;“开心阅读吧”的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并不局限于某一板块,它与学习任务活动相结合,与整体的学习紧密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及时、随时地阅读、巩固,选择比较,迁移习得的阅读方式,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在每个单元情境中,每个学习任务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层层递进,最终导向实现本单位的学习目标。

(四)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实践性作业

为了将整本书阅读单元作业从“单一书面作业”变为“多元化”作业,实现教学目标由“指向知识与技能巩固”向“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过渡,完成作业内容的课内外衔接,充分体现作业设计的高度、广度与梯度,在本单元开展实践性作业设计时,笔者在“举办民间故事会”这一情境任务的统领下,设计出以下几方面的作业内容:

1.跟着课本去旅游。这个作业属于阅读与梳理故事情节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去海力布故事的发生地内蒙古旅游,要求学生不仅要阅读课本中《猎人海力布》民间故事,还要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高潮,并尝试着完成“救小白蛇、____、知道消息、_____、_____”;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以导游的身份给这个故事写一段话,介绍这个叫做“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最后,游览完内蒙古草原美景,师生到达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文化馆,让学生默读《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并简要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翻开书本去了解。这个作业属于梳理与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聚焦书本中的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以“故事主人公”“经历的磨难”“结局”为线索梳理故事,并概括总结民间故事的特点。接着填写读书记录卡中的“我的阅读报告(整本书)”以及“民间故事小小评论家”等栏目,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并体会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

3.民间故事我乐讲。该作业属于探究与实践活动,笔者将带领学生从广东出发,搜集自己家乡的民间故事,并学会用缩写的方法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简要地介绍给朋友们。同时,笔者还定期组织阅读体验分享活动,让学生以“讲述”“表演”“创意创作”的方式分享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上述三方面的作业内容,突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性。整个作业的设计思路以单元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层层深入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从课本到生活、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历程。

总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聚焦任务情境创设层层深入的学习活动,还要基于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实践性作业。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在轻松且高效的学习任务中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使他们从“知知者”变成“好知者”和“乐知者”。

参考文献

[1]刘晓婷.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3(Z2):45.

[2]陈玮.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2(Z1):17.

[3]段天才.基于整体单元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5):60-62.

编辑:阎韵竹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民间故事实施策略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