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共育的美好
2024-06-16
编者按:最美的声音,是家校同频的回响;最好的教育,是家校共育的互动。2024 年,我省将“开展1 万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今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在全省14 个市州启动“向阳花”行动,掀起了一股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培养科学教子理念的热潮。《科教新报》、新湖南湘学频道即日起联合相关市县(区)教育局推出家教周刊,邀请教育专家、一线教师、优秀家长等,分享育儿心得、传授教育好方法,掘引教育“活水”,浇灌出满园花香。本期内容围绕“共育”这一话题,邀请攸县教育人分享该县校家社共育的故事和经验。
家长如何协助老师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名师来支招
“某某家长,请您到学校来一下,您的孩子又打架了……”为人父母,可能最不愿意接到老师这样的电话。当孩子总是“犯错”,家长该如何协助老师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呢?
一、读懂孩子内心的无助。经常打架的孩子,可能是不知道怎么与人友好相处;沉迷手机的孩子,可能是对学习感到迷茫……父母应该读懂孩子内心的无助,不要一看到孩子犯错就火冒三丈。
二、与老师并肩同行。有家长很不理解:喊家长去学校是听老师训话吗?这样想可能导致“5+2=0”的效果。
小A 学英语有困难,老师要求他每天记5 个单词。小A 在校5 天完成得很好,周末回家却不再坚持。帮助孩子成长,如果父母不配合,有可能让老师的努力付之东流。与老师并肩同行,才能最大力度帮到孩子。
三、矫正是持之以恒的过程。孩子不良行为是逐步形成的,矫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孩子改变。
学不好英语的小A 需要理解与鼓励,父母先共情:“你总打瞌睡,是不是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很沮丧、很无力?”再鼓励赋能:“我看到你在认真记单词,为你点赞!”
与孩子商讨矫正的步骤,孩子更愿意配合。我们从小A 感兴趣的历史学科着手,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小A合理规划时间;与小A 约定好养成课前预习、认真听讲等习惯。渐渐地,小A学习自主性提升不少。
孩子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时,有的父母会十分愤怒:“你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这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可能会导致他自暴自弃。
成长是螺旋式的,循环往复是正常现象,父母只需与孩子一起来探寻:“之前我们做得好的地方是?现在什么原因没有做到?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继续坚持下去?”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也是一个引导孩子学会持之以恒的过程。
张敏艺
攸县文化路小学心理教师兼攸县心育教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攸县心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攸县教育局家庭教育讲师
共绘同心圆
错的,不一定是孩子
攸县皇图岭镇中心小学 何艳兰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虽然教学生看似轻轻松松、头头是道,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我也常常感到困惑不解,束手无策。
我的两个孩子年龄相差较大。在我看来,哥哥应该懂事、听话,他俩一闹矛盾,我总是简单粗暴地批评哥哥。长此以往,哥哥变得不满、叛逆,妹妹也愈发娇惯。
2023 年,攸县家校社共育遍地花开,我进入皇图岭镇中心小学担任分管此项工作的副校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在组织活动的同时,我与家长们共同学习,“修炼”育儿本领。
最大的收获是学会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孩子发生矛盾时,我对女儿不再是无原则的迁就,对哥哥不再是僵硬的评判,而是摆事实、讲道理,确保公平公正处理。现在,两个孩子偶尔仍会有小闹剧,可我不再厌烦和冲动。我和孩子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兄妹两人更信任和依赖我了。
我将这一方法用在学生身上。课堂上孩子偶有吵闹、调皮,我第一反应不是责骂,而是用平和的心态去引导。渐渐地,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
反思一下,教育过程中,错的不一定是孩子,而是我们教师和家长。学会理性接纳,你会发现一切都不是事儿。
一名留守儿童妈妈的自述
攸县联星街道 刘欢(家长)
我和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留下小明和爷爷奶奶在老家一起生活。每次在电话里听说他又和小伙伴打架了,学习成绩不理想,我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学校推送的家庭教育线上课程让我看到改变的可能。我了解到,孩子的种种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父母的缺位。便暗下决心,无论多忙,都要参与到小明的成长中。我调整了工作时间,利用晚上和周末与小明电话或视频,让他感受到,爸爸妈妈和他相距遥远,但心永远在一起。
我积极参与学校线上的家庭教育培训。在小明老师的帮助下,我远程给小明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线上监督他按时完成作业。小明的变化让我感到惊喜。他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和团队合作,变得更加懂事。在家里,他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还耐心地教村里的小朋友做作业。每次回去,看到小明和村里的孩子一起玩耍的身影,我的内心便充满幸福和满足。
我感激老师的付出,也更加坚信,家校合作是帮助孩子成长的“金钥匙”。
搭建共育桥梁
攸县交通路小学 曾志田 杨玲华
攸县城关镇珍珠巷的学生小华是留守儿童,成绩一直不理想,十分迷茫和自卑。班主任周芳决心帮助这个孩子重拾自信。
家访:打开心扉的第一步。周末,周芳踏上家访之路。她耐心与小华的爷爷奶奶沟通,让他们理解教育的重要性。看到小华没有学习场所,便为他布置了一个简易书桌。离开时,小华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课后辅导:点亮智慧的灯塔。回到学校,周芳为小华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她鼓励小华参加科学俱乐部,让他在实践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心理疏导:播撒自信的种子。小华平时总低着头,不敢与人交流。周芳用名人励志故事鼓励小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还安排小华担任小组长,让他在组织活动中找到自信。
家校共育:搭建成长的桥梁。周芳邀请爷爷奶奶参加家长学校,鼓励他们开展亲子阅读,让爷爷奶奶成了小华学习的支持者和忠实伙伴。
一个学期后,小华的变化让人惊喜。一次班级演讲,他自信地站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赢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小华的故事,让城关镇珍珠巷的家长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也让更多家庭看到了共育的希望和美好。
局长谈家教
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格局
攸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何纲华
近年来,攸县以补齐家庭教育短板为核心,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思路,着力打好“机制组合拳”,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格局。攸县被授予湖南省首家“全国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协同育人工作入选株洲市“十大改革创新案例”和“教育品牌建设典型案例”。
一是优化协同育人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19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强化协同育人人才保障机制。组建了县、校、社区三级家庭教育讲师团队,打造了一支600余人的共育队伍。三是精化协同育人培训宣教机制。开发了20 个版块150 项本土化主题家庭教育课程,编写校本课程读本近50 册。借力北京三宽教育科学研究院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开放网络课程300 余节,注册家长7 万余人,在线听课200 余万人次。四是深化协同育人融合实践机制。遴选25 所协同育人试点校,辐射48 所学校、幼儿园。建设182 处村(社区)家长学校等,打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