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施工要点梳理
2024-06-15刘晶晶
刘晶晶
在社会发展理念以及社会经济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对文化建设工作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持续提升。古建筑文物作为我国历史财富主体,在开展古建筑保护工程期间实施全方位施工管理也尤为重要,能够让由于施工管控力度不足或者不全面致使文物损坏或者价值降低等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得到有效控制。基于此,文章就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的施工关键点以及存在的弊端展开必要分析,并针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展开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建筑行业也具有较为丰富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经验,大量古建筑文物工程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为有效保证相关工作开展的全面性以及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成效和质量,古建保护工程相关标准和要求日渐严苛。结合工程项目实际要求以及具体内容而言,古建保护工程相较于其他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难度和压力较高,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期间所受影响因素较为多样。以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特点作为依据和基础,针对施工管理要点开展全面深入分析,以此为行业实现高效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必要支持。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施工关键点
结合某市三坊七巷的保护实例,由此可知,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所应用的施工策略和方案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该省文物保护管理相关条例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和基础,并与该市自身具体状况进行有机结合而制定的施工办法。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则需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结合文物保护单位所制定的相关管理条例,使用人或者单位应对古建筑文物提供必要保护和修缮工作。就我国大多数地区而言,均有向市民开放古建筑文物的情况,但是由于天气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建筑木架发生腐烂或者开裂问题,为有效保护并控制古建筑物损坏程度,使用单位应进一步提升对日常检查工作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并定期开展修缮管理工作。
大型架构或者更换用材等技术要求如下:
就木材含水率而言,梁、枋等构建用材含水率应严格控制在25%以下;桷类构件以及板类构件等相关用材含水率应控制在18%以内;桁类构件含水率应小于20%。
对于木构件斜率来说,梁、枋以及斗拱类等诸多构建的斜率,应严格控制在18%以内。
针对部分木材需开展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工作,保证其整体强度能够充分满足工程要求和标准。例如木材的重量或者色泽相较于同类型材料具有明显差异,木材的年轮平均宽度达到6毫米以上等。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存在的弊端
制度完整性欠缺。古建筑文物保护与开发工程相较于其他工程项目在本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开展相关工作期间,应针对古建筑工程项目所具备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考量。这就要求在实际施工期间对于设备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等对古建筑文物自身文化价值以及历史价值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进行有效管控。就现阶段发展状况而言,由于行业内部相关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绝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作业期间相关参考依据不合理、不明确,主要以完成工程需求为目标,而对古建筑文化特殊性质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严重欠缺。
资源投入不科学。古建筑文物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财富,但是工程整体盈利能力水平偏低,行业对其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缺失,致使工程资金投入不科学、不合理问题发生。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从本质角度出发是文物开发与保护领域相结合的工程项目,绝大多数建筑方对相关建筑知识掌握和了解不够深入全面,自身整体专业水平较低,致使资金投入整体合理性和科学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表1为部分古建筑工程项目与一般房屋建筑项目的费用构成对比,并得出以下结论。相较于一般工程项目来说,古建筑项目费用构成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伴随工程项目的不同,其费用构成比例也存在较大差异。此种费用管控难度也是造成古建筑文物工程实际作业期间资金投入科学性、合理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的原因之一。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施工管理要点
提升前期准备工作力度。为保障工程项目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期间更具完整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可凭借适时提升对前期准备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的方式,实现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实施管理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这一需求为出发点,可提出如下几个要点:
在项目工程开展正式施工作业前期,针对项目具体状况展开综合考量,针对施工现场开展严格科学环境勘察以及地质勘察工作,并以相关勘察结果和数据信息作为依据和基础,完成对工程方案的规划以及调整。特别是针对需求多样且要求严苛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来说,应以施工方的角度对环境具体状况开展全面精准评估工作,并根据勘察相关结论对方案进一步明确。
有效保证相关方案规划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前期准备工作成效和质量的关键前提条件。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核心在于现场施工管理以及技术要点,对于相关施工方案而言,应对技术要点以及验收标准等与工程施工或者管理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规划的重点在于对现场进度以及资源投入的管理工作,为工程项目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高成效完成提供必要支持和强有力保障,同时实现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除此之外,项目在开展实际实施工作期间应进一步提升对外部因素监督管理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结合现场因素具有一定多样性和可变性,这就需要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实际状况开展全面监督以及观察等工作,在外部影响因素发生变动的条件下,也应对工程项目相关施工方案以及管理策略进行适时调整和科学改进,以此为所采取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需求与现场具体状况的一致性和契合性提供强有力保障。
完善古建保护工程监管体系。现阶段业内针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相关管理体系,整体完整性有所欠缺,加之工程项目特殊性的影响,致使现场管理工作整体成效、质量以及权威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及时改进并科学创新,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是实现项目施工管理成效和效率得以提升的关键。
工程项目在招投标以及承包发包阶段而言,需针对后期工程监管相关工作进行全面深入地考量。充分利用约定工程管理手段,并对第三方监管参与形式和路径进行进一步明确,以此为构建多方制约的现场管理策略打下坚实基础,以此让“一家独大”或者“职权合一”的监管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得到有效控制。
有效提升现场监管工作整体规范性和可行性,充分结合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相关需求和标准,并针对工程项目碎片化展开综合考量,这就需要各分项分部工程在实际施工作业期间借助规范报送体系以及构建管理团队等手段,从而让部分项目在实际开展期间,监管监控工作的全面性得到有效保证。
就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而言,可以此特性作为依据和基础制定专项验收方案,对各分项分部工程在实际施工作业期间的质量关键控制点进行科学评判,同时以此为依据,完成质量验收标准和要求的制定。以此,为各环节均充分满足验收要求和标准且所遵循的验收体系和标准的精准性、合理性以及全面性提供强有力保障。
现场监管体系应实现自身职能得以全面施展和充分发挥,可由建筑方、监理方以及施工方协同完成监管团队构建工作,凭借专项检查以及不定期检查,让现场监管工作成效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例如,针对工程项目质量整体安全性以及工程成本等诸多指标开展全面监督管理工作。
科学管控资金。在开展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作业期间,不可预知的问题时有发生,要想进一步提升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这就要求对施工整体开展全面控制工作,须针对相关技术以及方案开展深入分析和论证,然后针对各项技术方案以及材料选取等开展严格对比,以此为实际,施工期间各环节均能完全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提供必要支持和强有力保障。首先,在开展实际施工作业期间,应全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操作规范所提出的要求和标准开展。在开展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实施期间,应对各工序相关作业流程,开展精细划分和科学设定,同时对相关技术方案和措施进行合理调整和科学创新,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负责。其次,需针对施工现场开展全面勘察和精准测绘工作,然后以文物建筑自身特性为依据和基础,结合现场具体状况完成施工方案制定工作。最后,在开展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实际施工作业期间,应充分结合各历史时期建筑特点以及结构形式等对技术措施和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同时,在以充分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各项施工作业。
全过程技术管理优化对策。结合实际发展状况来看,技术管理的进一步明确,能够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平稳、高效开展提供正确引导和必要保障,以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特殊要点作为依据和基础,针对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技术管理工作应与工程项目整个过程建立紧密联系,从项目策划到竣工交付均需要相应的技术管理体系进行辅助和支撑。充分结合现场施工环境整体技术水平不足或者缺乏技术支持等现状,可要求设计方协同开展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及相关设计规划,也可借助专家团队或者工程咨询方获取技术保障,以此为实现项目顺利平稳高效开展提供必要支持。
前期技术方案制定工作完成后,对施工管理应用的实际状况开展全面监督工作。待到工程项目进入正式施工阶段,在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下,致使技术方案存在一定局限性,其应用成效和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在项目开展实际施工作业期间,也应进一步提升对外部因素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以外部因素的变动为依据进行实时调整和必要改进,以此让工程项目管理期间技术方案与现场具体施工相关需求不一致等相关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得到极大降低。
由于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具有一定特殊性,现阶段工作部分内容整体完整性、可行性欠缺,对于此类特殊需求而言,可借助小范围试点施工或者构建信息模型,完成方案可行性论证等手段,从而让所选用的技术体系能够充分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除此之外,进一步加快共享技术库构建进程,进一步丰富有关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技术的管理要点。
工程资源控制管理要点。建筑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作业期间所需的工程材料、机械设备以及劳务人员被统称为工程资源。由此可见,在开展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期间,工程资源全面控制在其中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针对行业现阶段发展状况以及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相关特殊要点,对工程资源控制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点。
就工程材料质量控制工作而言,需从前期材料采购工作入手进行必要改进和优化,对项目所需材料,性能等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进一步明确,以此让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材料能够充分符合项目需求提供强有力保障和必要支持。除此之外,也应有效保证材料进场统筹工作质量和成效,特别是针对用量少且处于核心工序的材料,应根据材料的生产以及运输周期等条件状况提前统筹进场。
针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基础工人同样需开展管理工作,应有效保证工人自身技术水平、专业性以及施工经验能够充分符合现场施工需求,以此实现对工人科学配置,凭借技术交底以及考核等工作,为工人自身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和施展提供强有力保障。针对工人自身安全意识以及安全保障能力开展必要教育和培训工作,而对于高空作业或者特种设备操作,需坚持持证上岗的工作原则。
在近几年持续高效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古建筑文物保护措施逐渐向多样化方向靠拢。凭借规范化、标准化手段的合理运用让古建筑文物价值得到充分施展和深入挖掘,为进一步加快社会思想构建进程以及新时期精神消费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提供多样化渠道。行业发展脚步日渐推进,在未来发展中会有更多更具先进性和有效性的技术以及管理理念与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以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作为媒介和桥梁让我国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全面呈现。
(作者单位:山西省文化遗产勘测与保护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