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儿庄:文旅融合焕新生

2024-06-15张媛媛

山东画报 2024年5期
关键词:台儿庄大运河运河

张媛媛

运河悠悠,历经数百年,“千帆竞发,帆樯如林”的漕运盛景早已消失不见。但在山东境内,还有一段运河,拥有京杭大运河段最为完整的运河文化遗存,留存着“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运河风貌剪影。这就是台儿庄运河古道。

台儿庄这座城市与大运河,相依又相生。有人说,这里是南方的北方,是北方的南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给了它不一样的际遇,让它既有江南的温婉,亦有齐鲁的厚重。历经了气象万千的繁盛和战火的洗礼,大运河台儿庄段仍然流淌不衰。如今,台儿庄古城伴随着源远流长的运河文脉,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条“活着的运河”

台儿庄与大运河的故事要追溯到明朝初年,那时黄河水患频发,山东南段运河常因洪水和泥沙淤积而无法行漕。为保护漕运畅通,明代的统治者选择“避黄行运”,迁移运河河道以远离黄河,尽可能减少黄河带来的影响。大运河台儿庄段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挖掘的。这段运河是以自然河道泇河为基础开挖改造而来,古时常以泇河之名代称。

当泇运河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时,往来的商人汇聚于此,周边地区的人们也迁居于此,台儿庄因此走上了兴盛的道路。由于地势的起伏,从台儿庄至微山湖以东的韩庄运河道上有台庄、侯迁、顿庄、丁庙、万年、张庄、德胜、韩庄八座船闸。为了减少船闸的开关次数,船只必须“组团”过闸,这使得有些船只不得不在此处多留一段时间。很多码头应运而生,如王家码头、骆家码头等,有些至今仍在古河道两旁,让人们能一窥当年运河两岸的繁华盛景:古码头、古驳岸上,货工与店主忙忙碌碌;月河街、顺河街等商铺林立的古街道上,人头攒动……《京杭运河史》曾记载:泇运河开通后,每年过境台儿庄的漕船、商船1.2万余艘,通过漕粮400万石。

1959年,京杭运河流经台儿庄城区内的河段改道城外,裁下一段全长3千米的运河故道。运河的再次改道,使台儿庄的城市建设逐步向西部新区发展,古城街区成了被历史遗忘的角落。避开了工业化进程和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改造,古河道、古驳岸、古码头,古街巷、古民居、古商铺,都得以保留,成为历史的活化石。2014年6月,台儿庄的3公里古运河河道(月河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座复兴的古城

台儿庄因运河而繁盛,后却因战火而被毁。很多人与这座城的初相识来自于历史课本上那场知名的战役。2008年4月8日,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

2009年8月,台儿庄古城正式开始建设,为完美重现这座运河古城的历史风貌,台儿庄从全国各地召集了36支古建筑队伍、2万多名工人、800多名老工匠。古城对每一座建筑的重建标准都十分严苛。建筑砖块间的灰缝,一般古建不超过10毫米,而台儿庄古城的要求是不超过5毫米,凡专家审查不合格的一律推倒重来。天后宫的建设者均是泉州工匠,庙前的几根浮雕蟠龙石柱,费尽周折从泉州运来;晚清鲁南民居“保寿堂”的雕刻极为繁复,请了20名工匠,雕了3个月才完成……

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内仍保留着那段长达3千米的古运河河道及明清繁荣时期的街巷、码头等遗址。古城再现了当年南北交融、商贾云集的盛况。一座名叫“久和”的客栈,跨越历史的长河,从清康熙年间走来。它曾见证过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史,现在依然沿用着旧时的风格,白墙黛瓦,马头出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双利会馆红砖红瓦,风格明艳张扬,石窗户更显独特,屋顶正脊呈中间凹陷、两端微翘的优美曲线,是古城内闽南民居的典型代表。在古城的中心位置,有一座七层高的楼,被叫作“复兴楼”,寄托人们对这座城的希冀。丹麦旅游专家彼德森曾说:“我梦寐以求的中国大运河就该是这个样子。”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旅回响

城的复兴,在一砖一瓦里,也在绵延了千年的文化里。台儿庄古城因运河而扬名,在复建时他们把运河作为主要文化基因,将十几种沿运非遗项目引入景区,对演出形式内容进行全新打造。古城的街巷,每天都会轮番上演威风锣鼓、柳琴戏等非遗演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古城的文化不只藏在这些表演里,还在穿行于水道间的摇橹船里。在这里,摇橹船不仅是一项旅游项目,更是运河文化的精髓和灵魂。船妹子是传播文化的使者。一船一橹一伊人,一水一城一梦乡,听船妹子将大运河的故事娓娓道来。

古城里运河故事多,多到可以变成一座博物馆。在中国运河招幌博物馆里,形态各异的店铺牌匾和招幌,让人宛若“穿越”回百年前的运河集市。这里复原了10余处京杭大运河流域内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店铺,展陈了各式招幌600余件、招徕市声80余种。

“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夜幕下的古城格外热闹,听,这喧嚣好似是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带着数百年前的荣光。大运河虽然不像长江黄河那样气势磅礴、澎湃汹涌,但生生不息的运河水却蕴含着一种无穷的力量,给城以力量,让它蓬勃向上,越来越好。

在这里,运河与城相伴了400余年,一起繁荣,一起沉沦,一起重生。未来,它们依旧会静静地陪伴着彼此,共同见证着台儿庄的“新运河时代”。

猜你喜欢

台儿庄大运河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又见菜花黄
——忆台儿庄大捷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放歌大运河
遇见“大运河”
台儿庄大捷后盲目决战谁担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