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那些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小事”
2024-06-14李会雪
李会雪
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
(一)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人在发火动怒或极度兴奋时血压波动剧烈,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而引发心源性猝死。长时间存在悲观、压力大等负性情绪,也会造成长期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心脏缺血,显著增加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因此,要注意避免过于激动,保持心态平和、乐观,有心事要及时向他人倾诉或寻求帮助,以释放压力。
(二)睡眠、起床需注意
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心脏负担过大,增加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因此,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至少为6小时,尽量不熬夜,夜班人员一定要及时补足睡眠。睡觉时打呼噜严重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所致,该病会导致睡眠中反复呼吸暂停,易引发心肌缺血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存在严重的打呼噜情况,要到呼吸科检查,若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要积极进行治疗,减少心源性猝死引发因素。
早上醒来时人体各个器官还未完全苏醒,猛地起床会对心脏造成较大负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血压容易急速升高,心源性猝死发生可能性显著升高。因此,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醒来后可稍稍舒展一下四肢,休息十几秒后再缓缓坐起、起床。
(三)洗漱需注意
如果不认真刷牙,牙龈下生物膜中的细菌会进入体循环,导致短暂的菌血症和全身性炎症,诱发房颤、心衰、心肌损伤等心脏疾病。因此,每天要好好刷牙,定期进行专业牙齿清洁,有牙周病要积极治疗。
饥饿时血糖过低,容易晕厥;饱餐后血液集中在胃部,心脏缺血;长时间处于密闭、缺氧环境,容易导致心脏缺氧,这些都容易诱发心源性猝死。所以要避免饥饿时或饱餐后马上洗澡,洗澡环境要透气、不闷热,洗澡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以下,避免洗澡时间过长、搓擦过于用力。
(四)避免长时间加班或娱乐
连续加班会导致交感神经长期过度兴奋,增加心脏负担。工作时,每1~2个小时需要休息5~15分钟,以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于紧张。另外,有的老人打麻将经常忘了时间导致久坐,要注意每1小时离开牌桌休息10分钟左右,以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加上输赢时情绪大幅变化引发血压剧烈波动,易诱发心源性猝死。
(五)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主要措施。香烟中的尼古丁可破坏人体动脉内壁,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还会引发冠状动脉强烈痉挛;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大幅减弱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导致严重心肌缺氧,这些都可诱发心源性猝死。每天饮酒量超过100毫升会使心率加快,而酗酒可升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进一步增加猝死的可能。
(六)注意调整饮食
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造成血流速度减慢,形成血栓,诱发心源性猝死。暴饮暴食会使过多的血液流向肠胃,导致供应心脏的血液显著减少,增加猝死可能,因此,尽量避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保持每餐只吃七八分饱,避免暴饮暴食。
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减弱,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在三餐之间吃一些豆制品、水果等。饮食要注意低脂(脂肪的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低盐(每日摄入盐量不超过6克)、低糖,适当多吃绿叶蔬菜、水果和对心脏有益的食物,如鱼类、黄豆、菠菜、茄子、胡萝卜、黑木耳、茼蒿、黑芝麻、燕麦、大蒜、洋葱等。不吃或尽量少吃牛肉干、熏肉、香肠等高盐食物,以及冰激凌、炸鸡等高脂食物。机体缺水会使血液浓缩、黏稠,血液流速变慢,易导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造成心源性猝死。因此,应注意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2000毫升。可选择白开水、矿泉水、淡茶水等,尽量少喝甜饮料,不要口渴时才想起喝水,出汗较多或腹泻时需及时补水。
肥胖会加重心脏负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心脏病的发生概率增加100%以上,进而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可能性。因此,肥胖人群应管住嘴、迈开腿,控制体重,体重指数应不超过24,男性腰围最好保持在90厘米以内,女性腰围最好保持在80厘米以内。
(七)防治便秘
多数便秘老年患者上厕所时会因突然用力或过于用力造成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将血管壁上部分钙化斑冲进血流,堵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进而造成心源性猝死。因此,老人可通过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来预防和缓解便秘,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如麻仁润肠丸、开塞露等)帮助排便。
合理运动
男性40岁、女性50岁以上进行初次锻炼,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以及存在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一定要到医院做运动负荷评估检查,经医生指导后再开始运动。
普通人初次锻炼应从低、中强度开始。每天15:00~21:00,人体血压、心率、应急激素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进行锻炼较为理想。劳累、疲惫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心脏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会增加心源性猝死发生可能性。运动中出现胸闷、胸痛、头痛、头晕、心动过速、异常疲劳等情况,可能就是猝死的先兆症状,必须马上停止运动,若休息后症状未得到缓解,紧急拨打120求助。另外,最好结伴运动,一旦猝死症状严重或失去意识,可有人及时帮忙拨打120。
中老年人应避免速度快、强度大的运动,否则易诱发心肌梗死导致猝死。建议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项目,每次40分钟,每周4~5次,运动以无疲劳感、稍稍出汗为最佳。若患有基础病,适当控制运动时间及强度。
防范气温骤变
寒冷刺激会导致体表血管痉挛,影响血液循环,心脏需加强工作保证血液供应,负担加重,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可能性升高。因此,大风、降温天气应注意防寒保暖,室内温度应至少18摄氏度,老年人在必要时可预防性服用药物,以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夏季天气炎热,如果室内空调温度过低,从室外进入室内温度骤变,心脏压力增大,也会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风险,因此,夏季不要将空调温度调至很低。
管理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血压增高可增加心脏负荷,易诱发心源性猝死,因此要按时服降压药,并注意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冠心病患者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要立即服用,若服药后症状不缓解,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高黏稠血症患者血液黏稠,血小板易聚集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诱发心源性猝死。因此,应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适量多喝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定期体检
中年人最好每2年进行1次体检,老年人应每年进行1次体检。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应经常复查心脏、测量血压,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早发现、早治疗。当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心脏相关的检查,以减小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风险。①在精神紧张或身体劳累情况下,突然出现左胸部或胸骨后疼痛,有时累及肩、手臂或颈部,可伴有出汗。②在公共场所或上楼、爬山时,特别容易感到氧气不足、呼吸不畅、心悸、胸闷。③体力活动时存在气短、呼吸困难、心慌、疲劳。④脉搏过缓或过速反复出现。⑤精神紧张、寒冷、饱餐时有胸痛和心悸感。⑥睡觉枕头低时有憋气感,需要高枕卧位。⑦性生活时经常有胸闷、胸痛或心悸感。
结语
在猝死发生后5分钟内如未进行有效救治,患者就会发生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因此,医学上有抢救猝死患者的“黄金5分钟”之说。发现患者昏迷后,周围的人需尽快按压患者胸口进行心肺复苏,口对口吹气做人工呼吸,为医护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