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域,看见新质生产力
2024-06-14
新质生产力提出之前,“做加法”是各地形容发展叠加效应的惯用说法。而如今,“激发产业与技术的乘数效应”已成为各地的新目标。
当下,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一股强劲的向“新”求“质”浪潮正在各地不断涌动。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新质生产力,基础是创新,核心是优质,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更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课题。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浙江诸暨牢固树立“大抓产业”的鲜明导向,一体推进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争先,重点瞄准智能视觉、航空航天、生命健康三条新赛道,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能级。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广东顺德以旧生新,坚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把技术改造作为制造业当家的关键工程之一,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攻方向,抓实、抓细、抓好工业技改工作,2020年至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备案项目约2000个,累计完成技改投资超千亿元。并且,按照计划,未来3年,顺德还将全力推动超10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超10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
实现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是壮大新质生产力发展载体的有效路径。浙江德清抢抓地理信息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谋划,积极作为,一座地理信息小镇拔地而起,竖起60幢产业大楼,集聚430余家地信相关企业,形成了涵盖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等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是关键。江西泰和锚定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吉安市委打好“十大攻坚战”战略部署,咬定“土、特、产”发力,正在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产业园、环保产业园、泰和乌鸡食品产业园。
……
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力,创新引擎点燃,内生动力激活,县域发展气象一新,高质量呈现新图景。正如泰和县委书记孙英剑所说,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自愿选择的附加题,而是自强增值的必答题;不是因人所好的主观题,而是因地制宜的客观题;不是逆向推导的证明题,而是逆流勇进的求解题。
新质生产力提出之前,“做加法”是各地形容发展叠加效应的惯用说法。而如今,“激发产业与技术的乘数效应”已成为各地的新目标。
乘数效应如何提升?能否在算式中加入更多乘数?极限在哪里?对于新质生产力这样一个全新发展理念而言,这些还都是未知数。不过,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魅力所在,因为未知同样意味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