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地理知识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024-06-14常明
常明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公众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在教育领域,增强青少年群体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教育界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地理学科与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因此,高中地理教育需将环境保护意识融入课堂学习中,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地理问题,促进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加强地理学习的效果,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一、环境教育的内涵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利用资源、认识环境污染、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掌握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四方面,要求相关教育者采取有效手段传授环境保护知识以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技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为这是推动人们关注未来、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力量。
地理学科在帮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方面优势明显。第一,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较强,涉及自然、文化与社会等多方面内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地理学科的一大核心内容。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第二,现阶段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教师可以结合气象、水文、人口及聚落等地理知识带领学生深入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更利于学生对环境问题产生全面认知;第三,高中地理知识的实际特点可以和环境教育内容融合,切实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明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综合发展水平。
二、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渗透意义
(一)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以往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教材内的地理知识,以单一、枯燥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点并运用试卷检验学生的地理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模式不具备趣味性,容易降低学生地理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创造性地将环境教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从不同角度带领学生探索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环境问题,在转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某一地区的现实环境问题树立人地协调观念。例如,探讨黄河的治理问题时,学生通过分析黄河上游及中游不同的污染防治策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具体案例学习最新的环保理念,推动学生明确当下的环保形势,深化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例如,在课堂上学习全球变暖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通过利用生活中的点滴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融入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大多数学校都已认识到将环境教育融入课堂学习当中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环境教育内容生硬。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学习内容,极易遗忘,且学生综合利用环境教育知识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二是环境教育的切入点不合理。现阶段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把握不到位,没有结合教材内容将环境教育知识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导致环境教育知识与教材内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难以深化学生对环境保护理念内涵的理解;三是融合教学模式陈旧。进入新的教育时期,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为学生提供新颖、有趣的融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快学生掌握环境教育知识的速度。而现阶段部分高中地理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在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融合教学效率方面存在瓶颈;四是忽视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现阶段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只强调学生背诵、记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降低了融合教学的实效性;五是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现阶段部分高中地理教师仍然以学生最终取得的地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这种陈旧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环境教育学习情况。
四、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渗透策略
(一)结合案例分析环境问题
要想更好地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内心,要积极转变学习观念。在“以生为本”理念的要求下,运用大数据技术广泛搜集优质的环境教育案例,运用有代表性的案例开展学习活动,增强环境教育内容的趣味性、新颖性。除此之外,学生应发挥学习主体地位,主动发现身边的环境保护或环境破坏案例,深化主人翁意识。例如,学习“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时,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案例:某工厂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无视环境保护法的要求,违规排放废气、废水,对地区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在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提高案例讲解的实效性,用图片、视频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工厂违规生产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鼓励学生思考减少此类事件发生量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深入讨论,学生得到了多样化答案,如当地政府要做好监督,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对工厂的教育力度等。
(二)把握好环境教育的切入点
在深入分析、比较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环境教育资源异同点后,我们可有选择地整合相关资源,学生得以接触更加丰富的、新颖的环境教育学习资源。例如,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知识点时,在问题探究部分学生思考如何使“蓝天”常在,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以及所需时间,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经过该单元前半部分的学习,学生对大气层的结构、大气的组成部分以及大气层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有了一定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大气污染及其危害。大气污染的形成既有人为原因又有自然原因,教师在教学白板上向学生展示了多条原因,如季风气候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影响、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以及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等。学生不仅要将上述原因分类,还要在小组讨论中想出更多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小组讨论学习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能加快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要结合学习内容的实际特点多多讨论学习,更好地内化环境教育知识,提升环境保护技能。
(三)创新融合的学习模式
地理学习的模式要注重方式的新颖和有趣,增强学习体验感,这样可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和环境教育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融合学习质量。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可利用“互联网+地理教学”的模式来学习。例如,我们可以将地壳变动、大气运动、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等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使这些知识点更直观、生动地被学生接受。
(四)组织实践学习活动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把握好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生活化环境教育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需多参加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极践行环保理念,自觉承担维护良好环境的社会责任。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周边的工厂、社区调查大气污染情况。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能力品质,为了提高小组合作调查学习的质量,小组长按照组员所擅长的内容为组员安排调查任务。有的学生负责提前搜集资料和撰写采访问题;有的学生负责摄影和整理图片;还有的学生负责整合资料和进行调查汇报等。与此同时,学生可以立足自己的调查结果制作“环境保护宣传手册”,并将制作的手册发放给社区居民,助力学生深入理解环境保护理念的内涵,自觉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