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崩溃前的信号,千万别等发生了才看!
2024-06-14陈晓莉
陈晓莉
脑卒中到底是什么?
(一)概念与发病率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血管破裂出血,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研究,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脑卒中而死亡或导致长期残疾。脑卒中的发病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代谢综合征、心脏疾病、吸烟、饮食不健康、缺乏体育锻炼、肥胖等。
(二)特点和危害
脑卒中的特点主要包括突发性和多样性。突发性意味着脑卒中的发作突然且进展迅速,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多样性是指脑卒中的症状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取决于脑部受损的位置和程度。脑卒中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死亡风险大、残疾和功能障碍、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等。
脑血管崩溃前身体发出的信号有哪些?
头痛: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有些人形容为“爆炸感”或“最强烈的头痛”。
偏瘫:可能是突然失去控制身体一侧的力量,出现一侧面部或四肢麻木、无力或瘫痪。
失语:有些人可能突然出现说话困难、口齿不清或难以理解他人的语言。
偏盲或视力改变:可能出现突然失明、视物重影、模糊或视野缺失。
共济失调:可能出现突然的走路困难、晃动或失去平衡。
眩晕:可能感觉房间旋转或丧失平衡感。
恶心呕吐:可能伴随头痛、眩晕或其他神经症状。
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就是看患者是否出现以下情况:难平衡、看不清、面不正、臂不平、语不灵。这些症状出现时,可能预示着脑血管即将崩溃,应该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预防脑血管崩溃的措施
(一)血压管理
脑卒中患者经常伴随血压升高,当患者高压大于180毫米汞柱常提示脑部血肿增大或预后不良。研究发现,患者脑出血后数小时内进行降压,不会使脑出血的患者病情加重。《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以下简称“《指南》”)建议:高压控制在130~139毫米汞柱之间是最理想的范围。
同时,《指南》还指出:针对脑出血患者血压升高,首先分析致使血压升高的因素,再根据血压值决定是否进行降压干预治疗;当患者的高压在150~220毫米汞柱之间时,将血压短时间降至130~140毫米汞柱是安全的(除急性降压的禁忌证),当患者高压大于220毫米汞柱时,在密切监控血压的情况下持续静滴降压药物,将高压降至160毫米汞柱左右可能是合理的;在降压过程中避免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并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每5~15分钟进行1次血压监测。
(二)血糖管理
机体高血糖状态会使脑卒中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风险增高。研究认为,对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控很有必要,具体使用何种降糖药及血糖控制的目标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低血糖会使脑卒中患者脑部缺血和水肿加重,甚至不可逆。因此,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指南》建议: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控制在7.8~10毫摩尔/升是最理想的范围。应加强血糖监测并予以处理:血糖大于10毫摩尔/升时予以降血糖治疗;血糖低于3.3毫摩尔/升予以口服或注射高糖溶液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急救方法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拨打120)求救就近有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症状和情况,以便他们尽快派遣救护车到达现场。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有需要,采取头部侧倾的姿势,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紧急情况。
安静与安抚:创造安静的环境,保持患者平静,尽量减少刺激,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不要给患者进食或饮水:脑卒中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因此应避免给患者进食或饮水,以防止窒息或误吸。
(二)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溶栓和介入取栓,这两种方法旨在尽快恢复脑部的血液供应。
药物溶栓:通过血管内给予溶栓药物,以溶解血栓并恢复血液流动。常用的药物有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该药可以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血流。
介入取栓:一些特定类型的脑卒中,如大血管阻塞引起的脑卒中,可以通过介入手术来去除血栓。介入取栓通常由经导管的方式进行,在脑血管内植入器械,以夹取或抽出血栓。
(三)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措施
紧急治疗:针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是关键。紧急处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维持适当的氧气供应等。
外科干预:根据血肿的部位及出血量多少制订恰当的手术方案,如动脉瘤破裂或动静脉畸形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要进行外科手术处理;颅内血肿需进行血肿清除等。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可能需要给予药物治疗来控制高血压、减少脑水肿、预防并发症等。
支持性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要接受支持性治疗,包括护理、康复治疗、营养支持等,以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怎样预防脑卒中复发?
脑卒中患者的复发风险很高,年复发率约为1%~5%。《指南》提出了脑卒中复发的几个危险因素:①初发脑卒中部位(脑叶);②年龄>80岁;③出血病灶部位及其数量;④有家族史。
那么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如何才能预防复发呢?一是控制血压。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进行血压监测,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左右是最合理的范围。二是改变生活方式,避免频繁饮酒、吸烟及药物滥用,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慢性有氧运动,如广场舞、八段锦、太极等。三是需行抗栓治疗时,要严格评估患者病史,再行抗栓相关治疗。四是当具有溶栓指征时,可采用抗血小板治疗。五是,合理应用降脂药物,可有效减小脑卒中的发病率。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总的原则:早!流行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脑卒中恢复分为早期(1个月以内)、康复期(1~6个月)、慢性期(6个月以上)。因此,脑卒中患者应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其中8~12周是快速恢复期,可将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至97%。
早期康复锻炼有助于提升患者日后的步行能力。步态异常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最大阻碍。因此,步态训练是患者离床后进行的最重要的康复锻炼,同时可以促进患者的移行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恢复。
偏瘫步行的基本要素:颈部、躯干及患肢能够进行抗阻运动;患肢能够抬起并支撑身体;站立时可以配合健侧肢体进行移动;患肢髋关节可以进行主动及被动运动。根据脑卒中患者离床后患肢的功能状态,按照上述步行恢复要素进行早期步行训练,是临床上简单且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