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高中数学生本课堂*
2024-06-13崔绪春
【摘 要】圆锥曲线与方程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圆锥曲线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研究它的概念及其标准方程,二是研究其性质。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具身认知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体悟、探索、实验以及迁移,实现自主探究学习、深度学习,从而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打造生本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数学;椭圆;具身认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5-0041-04
【作者简介】崔绪春,江苏省清江中学(江苏淮安,223001)教师,正高级教师。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指人类思维和感知过程不仅来自于大脑神经系统,还与身体的运动、肌肉和感知器官的活动密切相关。具身认知理论启示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训练手段去体悟、探索、实践,从而促成探究学习、深度学习。[1]下面笔者以苏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椭圆概念”教学为例,阐述“具身认知”理论下的高中数学生本课堂的实践探索。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圆锥曲线不是用规律推理形式,而是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即用方程的解来表征几何结论,这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椭圆概念”是圆锥曲线章节起始课,由于椭圆与双曲线、抛物线是同构的,研究好椭圆的概念及其标准方程,对本章后续知识的学习具有基础性与示范性作用。教材中直接给出椭圆定义,学生容易“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对椭圆几何属性的认知不够透彻。因此,教学中笔者参考教材的章节导入内容,尝试依据历史上数学家对于椭圆几何性质的探究,带领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几何本质,经历完整的椭圆概念生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椭圆等圆锥曲线的现实背景,感知椭圆等圆锥曲线在解决具体问题和表述现实世界方面的作用;
2.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通过“旦德林双球”实验,引导学生抽象、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并能够用恰当的自然语言、符号语言进行表征。
二、教学流程
(一)课堂引入:看一看
播放视频:“天问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师:“天问一号”在苍穹中划过了一道优美的曲线(如图1),这条轨道曲线叫什么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了解了我国的火星探测工程,了解了圆锥曲线的航天应用,在引入新课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问题提出:说一说
师:卫星运行的轨迹是椭圆。生活中还有哪些椭圆?请举例说明。
生:油罐车横截面,阳光斜照下篮球的影子,斜削火腿肠截面,鸡蛋的纵截面……
师:同学们善于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举的例子都很好!但是你能确定这些例子都是椭圆吗?是不是只要把圆压扁一点就是椭圆呢?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才是椭圆?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上述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对话,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然而然产生这些问题,引导他们从数量关系上定量地去思考椭圆,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三)实验感知:想一想
师:同学们,“跟着感觉走”明显不行,我们必须从数量关系上定量地去思考椭圆的定义。如何从数量关系上定义椭圆?椭圆有什么性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上很多数学家深入探究,通过数量关系描述了椭圆上的点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数学家走过的历程,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1.知识预备
如图2,在一个圆锥内,上下放置两个小球,容易得到:它们与圆锥侧面的公共点形成两个圆,我们把这两个圆记作圆C1和圆C2。[2]
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以下问题。
【问题1】圆C1与圆C2所在平面平行吗?
【问题2】取圆C1与圆C2之间的线段PQ,让PQ与圆锥母线平行,请问PQ与两小球相切吗?
【问题3】若将线段PQ保持与圆锥母线平行,绕着圆锥的侧面转动一圈,线段PQ的长度变不变?为什么?
2.椭圆几何性质的探索
操作1:如下页图3,在图2基础上,用一个平面斜截圆锥得到椭圆形交线,并让椭圆所在平面与两个小球相切,记切点为F1,F2,在椭圆上任取一点M,连接MF1,MF2。
操作2:如下页图4,现在过点M作之前那样的PQ,由之前得到的结论:MF1,MP都与上方小球相切,所以│MF1│=│MP│(切线长相等),同理,│MF2│=│MQ│。
师:通过观察推理可得,当点M在椭圆上运动时,MF1,MF2分别与上下两个小球总相切。现在,让我们想一想刚才的问题“能否用数量关系表示椭圆上的点的运动规律?”请同学们按照小组,继续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4】除了线段PQ的长度之外,在椭圆所在平面内,还有什么几何量是不变的吗?
【问题5】当点M在椭圆上运动时,点F1,F2的位置不发生变化。能否用语言描述一下:椭圆上的点应具有怎样的性质呢?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得到椭圆的性质: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其中两个定点叫作椭圆的焦点,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即:│MF1│+│MF2│=│MP│+│MQ│=│PQ│= 定值。
3.了解数学史
师:同学们,这个数学实验是19世纪比利时数学家旦德林给出的,旦德林在圆的切线与圆锥等领域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就,闻名世界的“旦德林双球”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我们要学习数学家旦德林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是因为通过一平面截圆锥面,可以得到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所以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才被称为圆锥曲线。
【设计意图】通过圆锥背景下的“旦德林球”,探索并发现椭圆的本质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了解椭圆发展史上旦德林的经典证明,体会数学家巧妙的数学方法——构造法,并进行数学文化渗透。
(四)数学建构:画一画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研究出了椭圆的几何性质,即椭圆上的任意一点满足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数量关系。反过来,满足这一数量关系的点的轨迹是否是椭圆呢?下面我们来画椭圆,看看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是否为椭圆。
活动方案:(1)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板、图钉、细线;(2)用图钉固定好F1、F2,把细线两端固定在图钉上,用笔撑直绳子,同桌两人共同配合,让笔与绳之间是自由运动的,这样转动一周,画出的图形就是椭圆(如图5)。
学生在活动探究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6】画椭圆时,PF1,PF2的距离之和为什么要大于点F1,F2之间的距离?
【问题7】为什么这样画出来的图形就是椭圆?
师: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2a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作椭圆。两个定点F1,F2叫作椭圆的焦点,两个焦点间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当2a =│F1F2│时,轨迹为线段F1F2;当2a<│F1F2│时,轨迹不存在。
【设计意图】通过画椭圆的活动,学生对椭圆的本质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更直观地体会了椭圆定义,为后续研究椭圆标准方程作铺垫。
(五)知识应用:做一做
例1:若动点M(x,y)到定点F1(-4,0)和F2(4,0)的距离的和为10,则动点M的轨迹为( )
A.椭圆 B.双曲线 C.线段 D.圆
变式1:动点M(x,y)到定点F1(-4,0)和F2(4,0)的距离的和为8,则动点M的轨迹是 。
变式2:动点M(x,y)到定点F1(-4,0)和F2(4,0)的距离的和为6,则动点M的轨迹是 。
变式3:方程[x2+(y+4)2]+[x2+(y-4)2]=10表示的曲线是 。
【设计意图】通过几道题目,学生进一步明确椭圆的定义,在概念的辨析中增强学生对椭圆概念的理解与记忆,为后续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作铺垫。
(六)反思提炼:悟一悟
(1)同学们,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大家有哪些收获?
(2)诗歌欣赏:
椭圆
偏行已是欲离辙,浩瀚星空藉此歌。
一种相思天注定,月盈之夜两心合。
三、教学反思
(一)基于具身认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上述教学基于“具身认知”理论,通过椭圆性质探究、画椭圆等数学实验,让学生沿着数学家的思路探究、归纳椭圆的概念。教学以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为主,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观察发现、积极思考的习惯。这个过程既发展了学生数学概括、抽象能力和合作意识,又落实了教学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当视觉、听觉、直觉、身体都共同作用时,学生脑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深度,让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二)突出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本节课突出学生主体,所有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和“再创造”的。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的思想是开放的、灵活的,能产生更多的“生成的东西”,能体验到更多成功感和愉悦感。这种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相比,有以下优点:以学生为中心,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3]
(三)设计链式问题,促使学生思维创新
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笔者为了让学生理解旦德林双球实验,突破难点,精心设置了7个问题,形成了问题链,步步相连、逐步推进,这不仅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加深学生对椭圆本质的认识,同时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巩固了学生对椭圆概念的理解,有效地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像一根链条,每个问题都是链条上的一环,环环相扣,步步相依,由浅入深,拾级而上,呈现梯度性。这样能够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拓展学生的数学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昱蓉.具身学习: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J].当代教育科学,2017(9):7-10.
[2]徐迪斐.“圆锥曲线”起始课教学设计[J].中国数学教育,2015(10):2-8.
[3]崔绪春.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上如何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J].中学数学,2014(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