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异维A 酸联合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2024-06-13殷桃徐永梓谢艳秋
殷桃,徐永梓,谢艳秋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
痤疮,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粉刺”,是一种好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有损容性,病程迁延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完善,痤疮治疗不断有新的进展。异维A 酸属第一代维甲酸类药物,在痤疮的各个阶段均有疗效,是治疗中重度痤疮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异维A 酸与中医药联用治疗痤疮的效果更好,本文将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1 中医对痤疮的认识
古代医家认为痤疮的发生与外感邪气、内有积热有关。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痤疮的辨证分型逐渐完善,分为肺经风热证、湿热内蕴证、血瘀痰凝证、冲任失调证。现代医家认为痤疮治疗当分期论治,蔡英奇教授[2]认为痤疮早期“热、毒”偏盛,以清热解毒为主;中后期痤疮病程较长,此时“瘀”为主要病机,治疗当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
2 西医对痤疮的认识
目前,痤疮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学者多认为痤疮发病主要与雄激素诱导的皮脂过度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炎性反应及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有关[1],此外,还与遗传因素、免疫反应、饮食习惯和护肤品的使用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对痤疮分级方法多样,痤疮国际分类法依据皮损性质及数量将痤疮分为3 度4 级,为痤疮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了依据。
3 异维A 酸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3.1 适应证 异维A 酸有显著抑制皮脂腺脂质合成和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抗菌抗炎、调节免疫及预防瘢痕形成等作用,在痤疮的各个阶段均有治疗作用,是国内外治疗痤疮常规使用的维甲酸类药物[3]。《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 修订版)》[1]中提出,异维A 酸可作为重度痤疮的一线选择药物,有瘢痕或瘢痕形成倾向的痤疮患者需尽早口服异维A 酸治疗,轻中度痤疮患者有快速疗效需求或痤疮伴严重皮脂溢出者亦可选用异维A 酸。
3.2 用法用量 异维A 酸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但常见皮肤黏膜干燥等不良反应,近年来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发现和报告,表现在精神心理、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内分泌系统、泌尿与生殖系统等方面[4]。由于大部分患者口服异维A 酸出现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相关,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合理选择异维A 酸用量以提高疗效,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推荐0.25~0.50 mg/(kg·d)作为初始剂量,临床可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陈洁等[5]将72 例患者分为3 组,分别予异维A 酸胶囊每日10、20、30 mg 顿服治疗6 周,结果表明每日20 mg 异维A 酸胶囊顿服治疗中重度痤疮较为安全有效。吕永梅等[6]研究表明,间歇疗法(每次10 mg,每日2 次,连续服用3 d 后停4 d)口服异维A 酸胶囊与每日疗法(每次10 mg,每日2 次)口服异维A 酸胶囊疗效相当,但间歇疗法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3.3 与其他口服药比较 现今,系统治疗痤疮的口服药物主要有抗菌药、维甲酸类药物和激素等,异维A 酸作为治疗痤疮的常规用药,近年来许多学者将异维A 酸疗效与其他口服药进行比较。王瑞[7]分别用异维A 酸胶囊每次10 mg,每日2 次和维胺酯胶囊每次50 mg,每日2 次连续用药6 周治疗中度寻常痤疮,前者总有效率为92.9%,后者总有效率为81.4%。唐志凌[8]分别用隔日口服异维A 酸每日20~30 mg 和每日口服盐酸米诺环素每次50 mg,每日2次治疗重度痤疮,研究表明,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8周内异维A 酸组有效率均高于米诺环素组。
4 异维A 酸联合中医药治疗痤疮
4.1 异维A 酸联合中医内治法
4.1.1 中药汤剂 当代医家灵活运用经典方加减或自拟方药临床辨证治疗痤疮,随症加减,灵活变通,因人制宜,有明显优势。中药汤剂与异维A 酸联用治疗痤疮,各取所长,协同增效,滋阴润燥类中药可对症改善患者口服异维A 酸常见的皮肤黏膜干燥,提高患者依从性。
王康民等[9]认为中重度痤疮多为热毒积聚,气滞血瘀痰凝,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为“外科之首方”,适用于痤疮的治疗,临床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联合异维A 酸治疗中重度痤疮总有效率达98.31%。
五味消毒饮长于清三焦之火,汤林杨等[10]认为10 mg/d 小剂量口服异维A 酸可减轻不良反应,临床中西药联用治疗热毒型中重度痤疮第2、4、6 周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单用异维A 酸的对照组,痤疮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
马腾飞等[11]研究表明,结节囊肿型痤疮多病程日久气滞血瘀,当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自拟解毒活血汤联合10 mg/d 小剂量异维A 酸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单用20~30 mg/d 异维A 酸对照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增强疗效,减少异维A 酸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付红娟等[12]临床研究表明,肝肾阴虚型痤疮患者常伴有口干心烦、手足汗出等症状,牡丹皮二至汤滋阴清热、凉血化瘀,联合异维A 酸治疗肝肾阴虚型痤疮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同时可兼顾口服维甲酸类药物常出现的口干、皮肤干燥等不适。
王洋[13]的研究表明,湿热蕴结型痤疮为热邪蕴结肺胃上蒸头面而发病,自拟枇杷清胃饮由枇杷清肺饮化裁而来,以清泄肺胃蕴热,临床用枇杷清胃饮联合异维A 酸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单用异维A 酸。
樊延红等[14]研究表明,汤剂中滋阴润燥药物可降低维A 酸类药物常见的皮肤黏膜干燥不良反应,清热消痤汤清热解毒滋阴泻火,异维A 酸软胶囊联合清热消痤汤治疗中重度痤疮起效快,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高。
4.1.2 中成药 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因其疗效确切、方便携带、口感较好等优势,为多数患者所接受。随着现代中医药科研、临床实践不断地深入研究,多种现代中药制剂用于临床治疗痤疮。中重度痤疮多见痰瘀互结、余热未清,常用中成药或重于清热,或重于活血散结,辨证选用,疗效确切,与异维A 酸联用效果更佳。
李瑞英等[15]研究表明,热毒之邪贯穿痤疮病程,大败毒胶囊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止痛等作用,可有效改善痤疮皮损。临床用大败毒胶囊联合异维A 酸治疗热毒郁蒸型重度痤疮,二者合用较单用异维A 酸起效更快,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更高。
大黄蛰虫丸重用虫类药破血逐瘀、散结通经,治疗痤疮疗效确切,王利霞等[16]用大黄蛰虫丸联合异维A 酸治疗重度痤疮总有效率为80.6%,明显高于单用异维A 酸组的53.99%,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丹参酮为中药丹参提取物,有抑制雄激素分泌,降低皮脂腺活性,抑菌消炎等作用,邵凯等[17]研究表明,丹参酮与异维A 酸合用治疗痤疮可明显改善炎性反应,临床总有效率达94.6%,优于单用异维A 酸。蓝宇频[18]临床观察表明,丹参酮联合异维A 酸治疗痤疮较单用异维A 酸可明显降低痤疮复发率。
解毒痤疮丸有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的作用,可通过减少炎性反应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曾进等[19]将解毒痤疮丸与异维A 酸合用治疗中重度痤疮,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西药,并且能提高痤疮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清热暗疮胶囊为纯中药制剂,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擅长治疗头面部疖肿疔疮,徐坤等[20]临床用此药联合异维A 酸治疗脓疱性痤疮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较单用异维A 酸疗效更佳。
4.2 异维A 酸联合中医外治法
4.2.1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包括毫针刺、拔罐、火针及穴位埋线等多种形式,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达到治疗目的。针灸疗法与异维A 酸联合常用于重度痤疮的治疗,重度痤疮病程较长,皮损出现囊肿、结节,此时痰、瘀为主要病理因素,针灸治疗调节气血、疏经通络,祛邪外出,与异维A 酸中西结合,标本兼治。
重度痤疮中医辨证多属热毒炽盛、气血凝滞、痰湿郁结,唐春蕾等[21]取大椎、肺俞、心俞、隔俞、胃俞刺络拔罐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临床用刺络拔罐联合异维A 酸治疗60 例重度痤疮有效率达93.3%。
温雯芳等[22]研究表明,结节囊肿型痤疮与“郁”“湿”密切相关,中医辨证多属痰瘀互结型,穴位埋线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功效,可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临床取大椎及双侧膈俞、脾俞、肺俞;双侧肝俞、血海、丰隆2 组穴进行穴位埋线联合异维A 酸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高。
火针可通过局部刺激以及温热作用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促进炎性反应消退,张瑞等[23]用异维A酸配合火针治疗重度痤疮,研究表明二者联用可缩短疗程,疗效优于单用异维A 酸。
4.2.2 中药外用 中药外用可将中药制成面膜、药膏,亦可直接煎汤外涂、熏洗,形式多样,中药外用治疗痤疮多选用清热类、活血化瘀类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大多数清热药都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27],活血化瘀类药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中药外用,药物直接作用于皮损处,直达病所,与异维A 酸联用治疗痤疮,可减少口服药量,内外兼顾,安全有效。
沈胡刚等[24]取等量白及、白芷、白茯苓以白养白;等量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丹参清热活血制成面膜外用,联合异维A 酸口服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8 周,皮损明显减少,有效率为95.12%,高于口服异维A 酸及罗红霉素对照组的77.50%。
如意金黄散常用于治疗热毒瘀滞型疖肿,现代研究表明,如意金黄散有抗炎、镇痛等作用,孙建利等[25]用蜂蜜调和如意金黄散涂抹患处,联合异维A酸口服治疗痤疮可有效改善痤疮皮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异维A 酸组。
唐晓翔等[26]取黄芩45 g,丹参60 g,黄柏、黄连、野菊花、苦参各30 g 煎汤取汁外涂治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联合异维A 酸口服治疗痤疮有效率达94.03%,高于口服异维A 酸外用夫西地酸对照组。
综上所述,口服异维A 酸治疗痤疮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较多,小剂量使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中医中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治疗痤疮方法丰富多样,有其独特的优势。现代医家研究表明中医药有调节血清性激素、减少皮脂分泌、抗皮脂腺导管角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印证了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27]。在临床应用中,异维A 酸与中医药联合多用于中重度痤疮的治疗,中重度痤疮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治疗棘手,异维A 酸与中医疗法各有所长、协同增效。二者联用一则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二则可减少异维A 酸用量,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不适,提高患者的接受度。中西结合治疗痤疮,优于单用异维A 酸,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