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创作的创新策略

2024-06-12凌映娅

艺术大观 2024年9期
关键词:影视艺术新媒体时代创作

凌映娅

摘 要:在当前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影视艺术创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影视产业模式受到了颠覆,观众的消费习惯和审美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影视创作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影视艺术创作,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策略来适应这一变革。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创作的创新策略,重点关注故事表达的创新、视听语言的创新、多元化的叙事形式等方面对当代影视艺术创新策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影视创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挑战,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影视艺术;《去有风的地方》;新媒体时代;创作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標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9-00-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传统的电视机播放模式逐渐被在线视频平台、移动端观影等方式所取代,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观看影视作品,这为影视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受众群体。年轻一代观众更加注重作品的新颖性、创意性和多元性,他们对于传统叙事方式和表现形式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影视创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创作更具创新性和多样性的作品,以吸引这一群体的关注和认可。此外,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影视艺术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全新的表现手段。观众可以参与到影片中,与故事发展产生互动,这使得影视艺术创作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时代下,观众对影视作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影视创作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题材和表现形式,而是更加关注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创作出更具有广泛吸引力的内容。从题材到风格,影视作品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其一,新媒体平台为观众和创作者之间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形式,观众可以更加直接地参与到影视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促使影视创作者更加注重与观众的沟通和互动,提高了作品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其二,新媒体时代的影视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和电影院,而是通过多种新媒体平台进行跨平台传播。观众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观看影视作品,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拓展了观影的场景,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影视艺术带来的乐趣。其三,新媒体时代的影视创作越来越注重数据分析和市场反馈。通过大数据分析观众的喜好和行为,影视创作者可以更精准地把握观众需求,调整创作方向和营销策略,提升作品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其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影视创作者可以借助各种创新技术来丰富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例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影视艺术带来更加丰富和沉浸式的体验,拓展了影视创作的特性和边界[1]。

二、《去有风的地方》中包含的影视艺术

(一)《去有风的地方》的影视概述

《去有风的地方》是一部由丁梓光执导的田园治愈剧,于2023年1月首播。该剧以云南为背景,讲述了辞职后来到云南短住的许红豆与放弃高薪回乡兴业的谢之遥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有风小院结识的各色租客们的生活点滴。

故事开篇,观众见到的是忙碌城市中的许红豆(刘亦菲饰),她因种种原因辞去了在大城市的工作,前往云南寻找一段安宁与宁静。在这里,她邂逅了谢之遥(李现饰),一个原本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因对家乡的热爱而选择回归乡村创业。两人在偶然间相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间慢慢产生了情感纠葛。在有风小院,许红豆结识了一群各有故事的租客,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在剧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他们之间的相处、互动,为剧情增添了趣味和温情。除了爱情线索之外,《去有风的地方》还通过各个角色的生活故事,探讨了乡村振兴、家乡情怀、人生价值等多个主题。剧中通过对乡村生活的刻画,展现了一种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揭示了乡村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和挑战。《去有风的地方》通过精美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营造了一种田园风光和宁静氛围,给观众带来了视听上的享受。导演丁梓光运用了多种镜头语言和节奏控制,使得剧情更加丰富有趣,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起伏和人物成长[2]。

总体而言,《去有风的地方》以其温暖、治愈、田园浪漫的风格,成功吸引了观众的关注与喜爱,成为2023年现象级的电视剧作品。

(二)《去有风的地方》中的影视艺术特征

1.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是影视艺术中非常重要且引人注目的一部分,电视剧《有风的地方》,通过主人公许红豆和谢之遥之间的爱情线索,展现了一种浪漫而真挚的情感,区别于传统撒糖偶像剧的悬浮,许红豆与谢之遥的感情推进更注重烟火气和现实可信度。他们的爱情故事不仅体现了爱情的甜蜜和温暖,更深入探讨了两个人在面对生活困难和选择时的内心挣扎和成长。这种情感表达不仅触动了观众的心弦,也使得剧情更加立体和丰富。

除了主角之外,剧中还有各色租客和村民,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和故事。剧集用不小的篇幅打造群像看点,尤其是对老中青幼四代女性的刻画,温情又高光。通过“有风小院”这一场域的设置,旅居客与原住民构成了小镇解压群像,当观众跟随许红豆的视角云游大理,不仅看到了美景,更收获了社交情绪的滋养,最终达到心灵的放松和治愈。

2.视听语言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作为一部具有田园治愈风格的影视作品,在视听语言方面展现了许多独特的艺术特征。镜头下的云南风景如画,翠绿的田野、清澈的溪流、蓝天白云,都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这些通过精心构图的画面不仅具有观赏性,更营造出一种温暖、舒适的氛围,与剧情主题相得益彰。

声音作为影视剧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塑造角色形象、拓展故事层次和渲染画面氛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剧中的配乐多样而精彩,根据情节的变化和角色的心理状态,选择了不同风格的音乐来增加氛围和情感表达。例如,在浪漫情节中使用轻柔动听的旋律,营造出甜蜜的氛围;民族风音乐、童谣等适时的加入,既契合了当地特色,也让观众在感受角色的情感波动之余,潜移默化产生对“诗与远方”的期许。剧中运用了丰富的环境音效和配音,使得场景更加真实感人。例如,鸟鸣、风声、水流声等自然音效的运用,使得田园风光更加生动立体,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最后,在剧集的剪辑和节奏控制上,《去有风的地方》也展现出了导演在视听语言方面的才华。镜头的切换和画面的流畅过渡,使得剧情节奏紧凑而不失节奏感,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观影体验。节奏控制的巧妙运用也为情节的发展增加了张力和吸引力,让观众更加沉浸于剧情发展和角色命运中[3]。

3.导演手法

在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中,导演丁梓光运用了多种精湛的导演手法,赋予了影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观赏性,导演巧妙地安排了故事的起伏和高潮,通过合理的剧情铺设和情节安排,使得剧情张弛有度又不失治愈气质,偏散文化的叙事亦更契合观众观剧动力,形成别具一格的生活流美学风格。在镜头语言上,导演善于运用各种镜头语言来丰富画面表达,如运用特写镜头捕捉角色表情的微妙变化,运用宽景镜头展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实拍了很多原生态的动物景观而非购买版权素材等。这些镜头语言的运用不仅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好地在都市剧赛道上为剧集贴上了差异化标签。此外,导演善于引导演员塑造角色,使得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演员在他的指导下表演自然流畅,能够真实地展现角色的情感起伏和成长,导演对演员的演技把控能力,使得剧中的角色形象更加立体生动,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三、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创作的创新策略——以《去有风的地方》为例

(一)故事表达的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创作面临着日益多元化和挑战性的观众需求,因此故事表达的创新成为影视创作者必须重视的方面。传统的影视作品往往局限于少数经典题材,新媒体时代要求创作者更加多元化地选择题材。可以挖掘当下社会热点、民生问题,也可以尝试新奇有趣的故事背景,从而吸引不同背景和喜好的观众。例如《去有风的地方》是在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下,探索了“乡村振兴”命题的创新化表达,以更诗意化的审美、更青年化的视角,实现个体的心灵治愈与时代议题双向奔赴,润物细无声地引导观众理解、肯定、参与到时代建设中。

此外,在影视艺术特性上,大部分影视作品按照固定的角色模式和发展轨迹进行,新媒体时代需要对角色塑造进行创新。可以塑造更为复杂多维的角色形象,突破传统的英雄或反派设定,探索更加真实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借助跨界合作和跨文化交流,可以为故事表达注入新的元素和视角,与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创作者合作,可以为故事创作提供新的灵感和创意,也有助于拓展观众群体和市场。与此同时,影视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应当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性探索,新媒体时代的影视作品可以更深入地挖掘社会现实,反映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4]。

(二)视听语言的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影视创作者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先进技术和艺术手法,不断探索视听语言的创新之路。通过创新的视听语言,影视作品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传递情感、展现艺术价值,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关注和认可。

其一,可以利用先进的摄影技术如无人机拍摄、特效合成等,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场景,增强影片的观赏性和沉浸感,通过色彩、构图、画面设计等手法,打造独特的视觉风格,凸显作品的艺术性和个性化。其二,运用精准的环境音效如自然风声、水流声等,增强场景的真实感,让观众身临其境,利用声音特效、混音等技术,打造独特的声音效果,提升影片的戏剧性和氛围感。其三,可以委托知名音乐人或团队创作原创音乐,量身定制符合影片情感和节奏的配乐,增强情感表达和观影体验,在此基础上尝试不同音乐风格的融合,如电子音乐与古典乐、民族音乐与流行乐等,创造多样化的音乐氛围。其四,可巧用人工智能,突破技术壁垒。当今数字媒体时代,AI 大模型技术正逐渐成为视频产业革新的关键驱动力。充分发挥AI和传统影视从业者各自的优势,将共同推动影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多元化的叙事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创作面临观众需求多样化、信息传递速度快速化等挑战,观众更加习惯碎片化的信息获取和非线性的思维模式。影视创作者可以尝试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通过闪回、跳跃式叙事等手法,增强作品的新颖感和探索性,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思考。传统的影视作品只有一个主要视角来讲述故事,而新媒体时代可以尝试采用多角度视角的叙事方式,可以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呈现同一事件,或者通过不同时间点的视角来揭示故事的多层含义,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复杂性。

在当代影视剧中,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影视作品可以进行互动式的叙事。观众可以参与到剧情发展中,通过投票、选择、互动游戏等方式影响故事走向,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此外,针对观众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影视创作者可以采用碎片化叙事的方式。比如,制作短视频、微电影、剧集短篇等形式,将故事内容精炼到短时间内传达,吸引观众快速获取信息,增强作品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性和分享性;还可以结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叙事,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叙事体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角色的日记、音频访谈等内容,拓展作品的叙事维度并丰富观众的参与感。

四、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对影视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影视创作者不断探索创新策略。本文从故事表达的创新、视听语言的创新、多元化的叙事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故事表达方面,创作者可以挖掘多元化的题材、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等方式,增加作品的新颖感和吸引力。视听语言的创新则体现在影像、声音、音乐等元素的创意运用,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艺术手法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情感共鸣。另外,多元化的叙事形式可以通过非线性叙事、多角度视角、互动叙事等方式,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观影体验。综合上述创新策略的合理应用,影视创作者可以更好地满足新媒体时代观众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艺术与商业的有机结合,推动影视艺术创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诗若.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创作的创新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23):235-237.

[2]王可.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艺术创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出路探索[J].新聞研究导刊,2020,11(07):104-105.

[3]侯鹏超.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创作的发展路径[J].艺术大观,2023(22):97-99.

[4]姬粉粉.浅析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叙事策略[D].河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影视艺术新媒体时代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互联网+”时代下的影视艺术教学研究
试论影视艺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从电影《大鱼》看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
浅谈影视艺术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连贯性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