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报刊角度重读香港文学

2024-06-12张帆刘小新

华文文学 2024年2期

张帆 刘小新

作者单位:张帆,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小新,福建省社会科学院。

摘 要:赵稀方教授的《报刊香港》从报刊角度展现了香港百年文学风貌,深入探讨了香港的文学体制、文学流变、文学思潮、文学生产、文学观念等重大问题,在报刊史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香港文学史的整理和定位,标志着大陆地区对于香港文学史研究以及华文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华文文学史的书写上实现了方法、理论、范式、内涵等几个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在文学史范式的更新、贯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文学史与文学思潮、重建香港文学的主体性与特殊性、香港文学的史料建构、理论意义的彰显、重建冷战文化视野等方面为香港文学史重写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学术空间,进一步推進了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成熟与发展。

关键词:赵稀方;《报刊香港》;重写文学史;香港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24)2-0116-06

作为华文文学研究界的领军人物,赵稀方教授《报刊香港》的出版,无疑是华文文学研究界的一大盛事,是华文文学研究界的一项重大成果。华文文学经过40多年、几代学人的辛勤耕耘,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气象:第一个是我们又到了一个重新出发的阶段,从“大同诗学”“整合诗学”“文化中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华文文学研究不断地拓展理论视野,丰富理论维度,推进理论创新,积极回应时代发展的重大问题。第二个是华文文学研究学科经过前期的深厚积淀,目前在语言表述和学术表述上已经达到了成熟、雄浑的境界。赵稀方教授的《报刊香港》从报刊角度展现了香港百年文学风貌,深入探讨了香港的文学体制、文学流变、文学思潮、文学生产、文学观念等重大问题,在报刊史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香港文学史的整理和定位,标志着大陆地区对于香港文学史研究以及华文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华文文学史的书写上实现了方法、理论、范式、内涵等几个方面的创新与突破,体现了华文文学在思想、风格、气韵上扎实稳重、成熟丰满、内敛大度、自在从容的精神气质与正大气象。

从华文文学研究的总体脉络来看,《报刊香港》从观念更新和史料发掘、历史和理论的双重视域来重新书写文学史,为香港文学史及世界华文文学史的重写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早期的华文文学史书写经常是在资料掌握不全,线索把握不清,文本解读不够充分,重要作家的研究也不够的时候做的,所以存在的问题很多。《报刊香港》在史料的整理与发现、作家作品的重新评价、文学观念的重新阐述、文学思潮的重新认识、理论观念的重新建构、方法视野的重新理解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文学史重写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学术空间,进一步推进了华文文学学科建设的成熟与发展。

一、文学史范式的更新

自1980年代开始,文学史重写的实践就贯穿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每一次文学史的重写,都与社会思潮的涌动紧密相连,并开启了文学史范式的更新。《报刊香港》在史料发掘的基础上,融通了审美批评、理论思辨与历史考据等方法、视角,纠偏了传统文学史偏重审美批评的范式,将文本的美学、主题分析放置在报刊考据所还原的具体时代情境与文学语境中对照、阐释,同时也引入了后殖民主义、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理论视域,建构了开放、多元的方法与体系。不仅体现了史料学对于重写香港文学史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通过香港文学史的重写对史料进行了再阐释、再历史化、再理论化,开拓了香港文学史研究的多重范式。

首先是历史意识的更新。文学史作为文学的历史研究,同时体现了文学与历史的双重变奏,赵稀方教授在《香港文学研究已成气候》中认为,“福柯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标志着现代史学观念的改变,也即从研究‘讲什么?转变为研究‘怎么讲?‘为什么这么讲?对于香港文学研究而言,这意味着一种研究方法的变化,一种对于香港文学建构过程的自觉。”①这一段话,体现了赵稀方教授对于文学观、历史观、方法论等观念演变的敏锐把握与充分自觉。在这样超越性的历史意识之下,《报刊香港》着墨于香港文学话语表述的呈现,从聚焦于文本内部,展开到塑造文本的整体时代精神。一方面对香港文学的史料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与开掘,从报刊文章的主题、叙事技巧、美学等方面描绘了香港百年文学的面貌。同时也深入香港百年来的政治变迁、意识形态、社会体制等时代话语,通过报刊对时代的呼应与背离,探析香港文学萌发、繁荣、转折等各个阶段的深刻内涵与时代意义。

其次是叙事方式的转换。《报刊香港》不是采用传统文学史线性的时间叙述方式,而是渗透了结构性的方法,把香港文学史的深层转换呈现为结构式的转变。如五四新文学时期的新文学与旧文学的冲突,抗日战争时期南来与本土之间既融合又隔膜的关系,1946到1949年期间左翼与右翼之间的对峙与斗争,五十年代现代主义思潮对绿背冷战文学及美元文化的突破,七十年代以来对香港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探寻等层层复杂的结构。香港文学的发展不再只是线性的进步逻辑,而是呈现为结构内在的矛盾与张力,以及断裂与延续。这种叙事方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香港文学史的复杂性提供了路径,也对我们理解和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学史发展变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面对世界华文文学的复杂状况时,我们都应该有这种结构性的深层转换的张力性分析。

二、贯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

文学史与文学思潮

《报刊香港》以宏大的历史图景,打破了传统文学史中以地域为主的路径,贯通了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文学史与文学思潮。指明了香港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独特的地域范畴,同时也是贯通内地与台湾文学创作、思想传播的文化枢纽,更是推动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文学思潮演变的重要阵地。将香港文学的历史阶段进行系统化的,空间内外的整合,形成一种新的历史整体,建立了香港文学史的整体性与逻辑性。

《报刊香港》从抗战时期与1946到1949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两个阶段展现香港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一方面南来文人形成香港文坛的高峰,由于南来作家在香港地区创办的大量刊物,香港文坛勃然中兴,破除了大陆地区战时的思想封锁,成为了战时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中心。如“因为延安文学在国统区遭封锁,香港《大公报.文艺》对于延安文学的报导特别引人注意”②,清晰地展现了香港文学媒介在推动中国文学发展、乃至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报刊香港》也指出两个时期的不同特征。“抗战时期的香港组成了抗日统一战线,文坛相当兼容,各种不同的文学派别和刊物并存,左翼作家与京派、海派、自由主义等各路文人济济一堂,文学创作成绩斐然。”③

香港与台湾文学之间的交流,在文学史上较少为人所注意,赵稀方教授则通过1950、60年代香港、台湾地区现代主义思潮的发生、传播、交锋、演绎,在纵向上衔接了1949年前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主义纯文学传统。横向上,通过《文艺新潮》《新思潮》《现代诗》等刊物上的理论论争、作品刊登、翻译译介,以及刊物发行引发的交流碰撞等,发现香港与台湾地区现代主义思潮互相震荡、同气相求的文学史现象,并指出“香港的现代运动,十分前卫性,和台湾方面互为影响。”④而非传统文学史中所认为的台湾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影响香港文坛,从而在文学思潮与文学实践上提升了香港文学的位置,贯通了香港与台湾文学,進一步强化了中国文学的整体性。

三、重建香港文学的主体性与特殊性

《报刊香港》将华文文学从学科的依附性状态解脱出来,从海外华文文学的视野去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潮变迁与文学生产,从香港文学的独特性、民族性、世界性等方面,确立香港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框架下特殊的价值与内涵。意味着香港文学研究从重视中国文学的整体性视野到突出香港文学主体性与特殊性,实现“‘共同诗学与‘地方知识双重视域的整合。”⑤

如何重新定义香港地区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赵稀方教授香港研究的核心关怀。赵稀方教授指出:“晚清以来的中国近现代文学从此一分为三,内地左翼文学成为主流;台湾则相反,为右翼文学所控制;惟有香港这个‘第三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香港依然维持左右文坛二元对立的格局,纯文学及现代主义传统持续发展,传统通俗文学更得以‘中兴,这些都是内地和台湾无法做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香港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延续。”⑥这就意味着他不再从中心与边缘、主流与支流的视角去定位中国现代文学与香港地区文学的关系,而是整合了“共同体诗学”与“地方知识”的双重视域,从报刊进入香港文学的历史现场,既在中国文学的总体历史脉络中定位香港文学,将香港文学置于五四新文化、左翼、抗战、现代主义等总体文化思潮之下。同时,又从香港文学的具体历史中重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既充分肯定了香港文学的特殊性与地域性,同时又从香港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中发现整体性与普遍性的意义。香港文学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整体中的一个独特的支流,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内涵、形式的延续与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报刊香港》既在中国文学的源流中重新发现香港文学的价值与意义,更在香港文学中重新认识中国文学的起源,探索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

赵稀方教授选择五四新文学这一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切入香港文学,质疑已有的文学史论述架构对于香港文学特殊性的遮蔽,“已有的中国内地学者所撰写的《香港文学史》,无一例外都是香港‘新文学史。这些《香港文学史》沿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新旧文学对立的框架,却没有注意到香港的特殊性”⑦,这段话体现了赵稀方教授以香港文学的异质性与特殊性,重构中国文学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现代转型。五四时期的新文学以“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为主体,开启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在这一新旧文学对立的框架中,旧文学被视为封建、落后的文化象征而遭到批判。但是《报刊香港》通过香港地区报刊对于五四新文化的反应、吸收与区隔,以及香港地区新旧文学之间的不同关系,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现代转型问题进行再阐释与再反思,提出了另一种历史意识。

一方面,《报刊香港》通过新发现的刊物《英华青年》等刊登的小说、社论等,指出“在晚清和辛亥时期,香港都站在了中国历史的最前沿。在‘五四政治爱国运动中,香港同样积极响应”的事实⑧,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香港地区的媒介反响及其文学表现,表现五四时期爱国主义、反帝国主义思想在香港地区的传播。另一方面“在新文化运动上香港却并没有响应内地,而是呼吁新旧兼容,融合中西”⑨。他以《小说星期刊》的文言文学为例,指出旧文学具有的凝聚中华文化共同体、批判殖民主义和崇洋媚外、兼收并蓄新旧两种思潮、反思通俗文学等现代性意义。香港地区报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弘扬,以及旧文学形式的繁荣,反映了香港地区有别于五四新文化新旧文学对立的思潮观念,即在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压迫与危机之下,采取有别于内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策略,试图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路径下,形成一种新的香港文化主体性,这不仅是对五四反殖民主题的延续,更是“给我们重新思考五四激进主义提供了一个契机”⑩。

可见,《报刊香港》通过海量报刊的梳理,回到香港历史的现场,厘清传统文学史观对于香港文学存在的盲点,恢复香港文学在中国文学版图中鲜明的地域性与价值内涵。

四、香港文学的史料建构

这本著作对世界华文文学文学研究史料学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世华文学研究,除了理论建构,还有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史料建构。刘俊教授认为《报刊香港》是在进行报刊考古{11},张桃洲教授认为:“这部厚重的论著以史料见长,透过丰富的报刊资料,构建了另一种香港文学史,有别于时下多以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为对象、框架的香港文学史。以报刊为对象,能够更好地勾画与呈现文学发生的场域、文学生成的过程和促动文学发展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关系,以便读者更深透地把握和理解香港文学史的脉络与特征。”{12}

从更为朴素的方式来说,赵稀方教授的《报刊香港》是在做田野作业、田野调查,他在这方面付出的学术辛劳和所取得的成效令人钦佩。本书对香港的刊物进行了翔实的考据,在《小说香港》之外,形成了另一个谱系,详细考证了《遐迩贯珍》《循环日报》《中外小说林》《英华青年》《小说星期刊》《大光报》《伴侣》《铁马》《岛上》《红豆》《天光报》《文艺青年》《大众文艺丛刊》《华商报》《虾球传》《新生晚报》《经纪日报》《自由阵线》《人人文学》《今日世界》《中国学生周报》《诗朵》《文艺新潮》《新思潮》《香港时报》《好望角》《海澜》《当代文艺》《大公报》《海洋文艺》《四季》《大拇指》《罗盘》《素叶文学》《诗风》《诗双月刊》《诗网络》等数十种香港杂志刊物,不仅为华文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大量的第一手史料,甚至通过报刊史料证伪了香港文学史的一些既有问题,如戴望舒附敌事件等。

赵稀方教授自述道:“按照新历史主义的说法,历史只能由文本来呈现,近现代以来,报刊无疑是最第一手的文本材料。从文学史来说,一手报刊显然是学科的基础,国内的香港文学史已经出版了不少,其中也不乏涉及报刊之外,然而从整体上主要还是以作家作品为框架,并未建立实证的报刊基础。”{13}《报刊香港》开掘了被传统文学史视为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星期刊》的文学史价值,通过《小说星期刊》与《伴侣》上刊登小说数量、类型、题材、文体的对比,指出《小说星期刊》在这些方面的创新,以及与五四思潮反封建、反压迫之间的关系,从而质疑传统文学史中《伴侣》是“香港新文坛的第一燕”的说法,将香港早期白话文的源流追溯到《小说星期刊》。

五、理论意义的彰显

赵稀方教授的另一本书是《历史与理论》,代表了他在研究香港文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维度:历史的维度和理论的维度。这两个维度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了他鲜明独特的思想体系。在历史化的维度上,《报刊香港》展现了文学研究一定要回到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的历史条件之下的方法论,并且把所有的作家作品跟史料都放到历史条件下来揭示。《报刊香港》一直在强调历史语境和文化场域,拒绝单纯地、割裂地解读某个文本、作家或刊物,而是秉持“返景入林”的研究方法,就是把“景”放入“林”中,将香港的文学、文化看成是一个整体,以思潮来贯穿全书。

在理论化的维度上,《报刊香港》的研究具有广阔的理论视野,运用了丰富的理论工具撬开所有的史料,在史料与理论相互印证的过程中,开启了双向的理论空间,既进一步深化了史料的阐释,同时又从容地利用史料去修正理论,展现了赵稀方教授深厚的理论造诣。理论化对于这本书来讲,能给予我们很多启迪。赵稀方教授也借助详实的报刊史料厘清了本土主义的问题,他指出:“学界在谈论70年代以来香港本土派兴起的时候,的确只以也斯、西西为代表,以《我城》为主要作品。《报刊香港》对于自《中国学生周报·诗之页》,至《大拇指》《罗盘》,再到《素叶文学》的本土派报刊线索做了详细梳理,并且追溯到了更早的1967年古苍梧编的《盘古》和1970年关梦南和李家昇编的《秋萤诗刊》。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以《诗风》《诗双月刊》《诗网络》为代表的新的不同类型的本土派。也就是说,香港本土派并非铁板一块,既有认同本土的一派,也有认同中国文化、融合中西的一派。这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辨析香港本土主义,是很重要的一条线索。”{14}这些理论问题的提出与探讨为未来的香港文学研究开拓了巨大空间,在历史化和理论化的结合上,本著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启迪。

六、以冷战文化视野重新审视香港文学

《报刊香港》的一个突出贡献,是对美援体制下的香港报刊生态的揭示,以冷战文化視野重新审视香港文学,让许多被遮蔽的历史与视野重新浮现出来。冷战文学研究是近年来国际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去全球化、中西重新进入一种新的复杂关系的全球格局下,冷战文学研究能够重新开启阶级、民族、反殖民、反帝国的历史意识与批判视野,并且启迪我们如何在后冷战的情境下寻找具有主体性的文化政治路径。《报刊香港》指出五十年代中国香港作为美国冷战的前沿阵地,其刊物、创作、出版都受到了美援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这一历史时期香港地区刊物在美援支持下的发展、运作、转换,揭示了冷战意识形态的内在历史逻辑。赵稀方教授总结道:“美国新闻处及亚洲基金会资助以致操纵香港的文化活动,正是美国冷战的亚洲部分。……本书所涉及的是美国新闻处及亚洲基金会所操纵的香港绿背文化,可以算得上是对于这部书的有关亚洲方面的补充。”{15}该书对于香港冷战时期报刊的研究,一方面建构了亚洲视野,将中国香港放置在冷战时期,西方对亚洲策略的一环来考察,这样就赋予了香港第三世界文化寓言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揭露了美国对于亚洲地区进行文化侵略与文化控制的历史事实,并清晰地指明清理文化殖民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七、以香港为方法

香港是我们观照、理解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方法。香港从地缘政治、历史、文化角度上,都具有相当丰富与复杂的面貌。在政治上,香港记载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受侵略的伤痕与受压迫的屈辱,而香港的回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香港地区的发展,也为祖国的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文化上,香港不仅是左翼思想的孕育地,也是反殖民主义的先锋,作为中国近代以来首先接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地区,香港也是率先接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地区,其培育出的纯文学理念与都市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化,并持续地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在地理空间上,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已然成为连接祖国内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窗口。香港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长期斗争、交融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了不同于内地的本土文化,而香港反殖民时期所保存的传统文化根脉,既孕育了香港地区独特的人文风景,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因此,如何理解香港地区与祖国内地既异质又统一的关系,是我们进入香港文学的关键。《报刊香港》是以香港为方法,建构重新观察、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香港角度,拓展了广阔的学术空间。正如黄万华教授所指出的:“香港文学由于其一以贯之的开放性,更在深层次上为中国文学建立着某种坐标。香港空间狭小,其文学在数量和某些质上难以提供重大影响,但它有助于揭示中国现当代文学深层次机制对‘重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巨大影响。”{16}

①⑦ 赵稀方:《香港文学研究已成气候》,《名作欣赏》2018年第3期。

②③④⑧⑨⑩{13}{15} 赵稀方:《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19年版,第125页,第221页,第330页,第23页,第24页,第53页,第2页,第275页。

⑤ 刘小新:《文化视域、批评介入与华人文化诗学——答陈韦賰教授问》,《学术评论》2015年第4期。

⑥{14} 趙稀方、王杨:《香港报刊研究:一个被忽略的“富矿”——〈报刊香港〉访谈录》,《文艺报》2019年8月28日。

{11} 刘俊:《“报刊考古”与“历史建构”——评赵稀方的〈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香港文学》2019年10月号。

{12} 袁勇麟、翁丽嘉:《返回历史现场与重写文学史:“〈报刊香港〉与华文文学研究”学术座谈会综述》,《华文文学》2021第5期。

{16} 黄万华:《香港文学对于“重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意义》,《河北学刊》2008年第5期。

(责任编辑:霍淑萍)

Re-reading Hong Kong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On Newspaper and Magazine Hong Ko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Literary Sites by Zhao Xifang

Zhang Fan and Liu Xiaoxin

Abstract: Newspaper and Magazine Hong Ko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Literary Sites by Professor Zhao Xifang, from the angle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reveals the literary features of Hong Kong over the last century, getting deep into such major issues as the citys literary system, literary change, literary trends,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literary concepts, completing the sorting and positioning of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such historical material a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 signpost that the mainland area has delved deeper into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and of literatures in Chinese, and realizing creativity and breakthrough in a number of areas, such as methods, theories, paradigms and contents, opening up a huge academic space, and further pushing the matu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literatures in Chinese for re-writing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in such areas as the renewal of the paradigm of literary histories, writing a history that connects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ree places, literary trends, subjec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a reconstructed Hong Kong litera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ld war cultural perspectives.

Keywords: Zhao Xifang, Newspaper and Magazine Hong Ko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Literary Sites, rewriting literary histories,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