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与李斯特《鳟鱼》音乐符号之比较

2024-06-12李泾

艺术大观 2024年9期
关键词:鳟鱼舒伯特李斯特

李泾

摘 要: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是其众多艺术歌曲中较为著名的一首,深受演唱者喜爱。而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也是其众多改编曲中较有意义的一首。通过两类《鳟鱼》作品中音乐符号的比较研究,探索分析其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由此引申出优秀作品的音乐符号随着西方音乐史的演变所产生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关键词:艺术歌曲;钢琴改编曲;舒伯特;李斯特;音乐符号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9-00-03

在舒伯特众多的艺术歌曲中,《鳟鱼》是流传至今为演唱者所喜爱的作品之一。舒伯特的后辈李斯特,是19世纪以来伟大的钢琴改编曲作曲家之一,其中包括了大量舒伯特声乐作品。同样是《鳟鱼》,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和舒伯特艺术歌曲在创作的思想和方式上会有怎样的联系,又有怎样的不同?李斯特又是怎样将《鳟鱼》这首艺术歌曲改编成钢琴作品的呢?在这种改编的方式上,二者之间的音乐符号又有怎样的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和变化体现出19世纪怎样的一种意义呢?通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和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音乐符号的角度进行比较,从而体现出同样题材的作品经过不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在音乐符号发展中形成的意义所在,为钢琴合作艺术和钢琴演奏该作品提供了参考依据。

一、两类《鳟鱼》乐谱版本选择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乐谱版本选择

舒伯特的《鳟鱼》作为一首艺术歌曲,其声乐部分的歌词是带有寓意性和社会矛盾性质的,歌词的原作者“对当时的现实极度的不满……常常带有辛辣、讽刺的意味”[1],而钢琴伴奏织体的创作又为声乐部分增加了艺术上的灵感,如其中的带休止符六连音的“模仿湍急的水流声”[2],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诗歌、声乐旋律、钢琴伴奏织体三者的艺术性结合。对此,选择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由彼得斯音乐出版社出版授权的《舒伯特艺术歌曲集》[3]作为本文的乐谱研究版本,原因有三:第一,彼得斯音乐出版社是国外较为权威,且使用较为普遍的版本,使用其版本就世界来看具有一定权威性;第二,编者为著名歌唱家费舍尔-迪斯考,使用其编订的版本从声乐角度来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第三,这也是国内引进且使用较普遍版本之一,在国内具有较大的权威性。

(二)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乐谱版本选择

根据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出版社授权的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李斯特钢琴全集·改编曲Ⅲ》可知,李斯特一共改编出了两个版本,“第一版出现的最早日期可能是1844年,这首改编曲(指第二版)最迟完成于1846年”[4]。而两种不同的版本的出现说明了李斯特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改编为钢琴作品时也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对此,选择布达佩斯出版社授权的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李斯特钢琴全集》[4]中的《鳟鱼》作为乐谱研究版本,原因有三:匈牙利是李斯特的故乡,也是研究李斯特音乐作品较权威之地;两个版本的改编曲《鳟鱼》都在同一分册中,为分析研究带来方便;这也是国内少数权威引进,并且包含钢琴改编曲的版本,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二、两类《鳟鱼》音乐符号比较分析

虽然两类《鳟鱼》在体裁上是不同的(舒伯特的是艺术歌曲,而李斯特的是钢琴改编曲),但是就音乐符号的比较中,它们之间却又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对它的共性比较和差异性比较上,具体如下。

(一)共性比较

有两种共性比较,一是同一个作者所写的作品的情况下,即两个同一体裁的作品之间的钢琴演奏符号共性比较;二是不同作者所写的作品的情况下,即不同体裁作品之间的音乐符号共性比较。

1.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两个版本共性比较

作为同一个作曲者,同一个体裁的作品,由于创作年份的先后,必然导致两个作品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联系在乐谱中的表现如下。

(1)引子连接主题时音乐符号的共性

李斯特在创作钢琴改编曲《鳟鱼》时无论哪个版本都在引子上进行了改编,尤其是引子连接主题的部分,都用的是一段华彩段,而且这种华彩段又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二者几乎是先以下行的方式过渡到主题的,这种主题过渡都是先以三连音的形式进行。说明两个版本虽然在引子华彩过渡主题时有着音符上的差异,但是在连接主题的形式上却有着较大的共性,这种共性并不是指音符上100%的对应,而是一种形式上较高的相似性。

(2)创作结构上的音乐符号共性

两个版本的钢琴改编曲《鳟鱼》中,虽然二者的创作内容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第一版114个小节,第二版115个小节),但是在结构布局上却又是十分相似的。基本上都可以看成以引子、三段A段主题旋律、B段主题旋律、再现部分A段的主题旋律、尾声五个部分组成。在结构上不同的是,其中的一些华彩变化的加入,这种结构上较大的类似性可以看出李斯特在创作两个不同版本时对音乐结构的布局在总体上是不变的,由此产生了结构创作上的音乐符号共性。

2.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与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共性比较

虽然二者之间的作品体裁是不同的,但是从改编曲的角度来说,其存在的共性问题显然是存在的。经过分析比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旋律的音乐符号共性

由于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素材来自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因此李斯特在创作这首作品时保留了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中的主题旋律。经过对三个作品的观察分析,艺术歌曲《鳟鱼》中的歌唱旋律和钢琴改编曲《鳟鱼》中的主题旋律走向和发展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具體音高和音符节奏上的区别。所以,李斯特在创作其改编曲《鳟鱼》时可以看出有遵照原艺术歌曲创作意图而写的。

(2)钢琴伴奏织体符号的沿用

从李斯特的改编曲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很多的音乐符号旋律音型来自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钢琴伴奏织体中的音乐符号,如各个乐谱中带休止符的六连音音型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这种音乐符号音型实际上是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钢琴伴奏织体的主要音型,李斯特将其沿用到自己的改编曲中作为其中的一种素材,说明在其改编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音乐符号沿用是有自己的意图的。

(二)差异性比较

根据研究,两类《鳟鱼》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性问题必然也是十分突出的,主要差异具体如下。

1.速度与表情符号

先说一下李斯特的两个版本的速度与表情记号,第一版所写的相关记号是“Allegretto scherzando con capriccio”,意为“小快板,诙谐地却带有随想性质的”。而第二版所标注的相关记号却是“poco vivace”,意为“稍活泼的”,由此可以体现出两个版本在速度表情上与演奏时表情基调上的明显不同。那么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速度和表情记号是怎样的呢?事实上,这首艺术歌曲曾出现过五版,五版在速度和表情记号的标注都大不相同。而大众所熟知的,也是笔者所遵照的版本为第四版,其相关记号为“Etwas lebhaft”,意为“有些明快的、有些活泼的”。

由此可以看出,三部作品之间在速度和表情记号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李斯特在改编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作为自己的钢琴作品时,有自己的创作意图以及创作思考存在。

2.力度符号

这里所说的力度记号差异,主要是在其力度记号的类型以及整体创作的力度范围方面。有关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的力度记号除了在第60小节有个短暂的f记号,以及第65—66小节有个渐强和渐弱记号外,其余都是以“p”和“pp”记号为主的。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第一版《鳟鱼》开头是以“p”记号开始的,然后从第54小节起变为“f”记号,又从第63小节起变为“ff”记号,最后在第104小节中我们又看到了“pp”记号,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力度布局。第二版《鳟鱼》在力度的总体趋势上是平穩的,即使是“ff”记号也是比较短暂的,但是在这版中李斯特较多地使用了“ppp”记号,在这点上突出了与第一版之间的力度记号差异性。

3.织体符号

由于李斯特钢琴曲《鳟鱼》是一种改编曲,因此织体记号上的差异便成为其作品改编上的主要差异。比如,主题旋律开始时,这些伴奏织体和原来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中的钢琴伴奏织体上就有着很明显的不同。另外,由于改编曲自身所具有的炫技性特性,在一些伴奏性质的织体上又有着改编曲中独特的织体音型,如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第一版中第63小节和第64小节的音型。

诸如这种织体记号的差异性还有不少,但是无论织体记号的改动形式如何,这正好体现出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并不是“照搬照抄”式的钢琴缩谱,而是由其针对钢琴本身的特性专门创作的一种独奏作品。

综上所述,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和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即使是两个不同体裁的作品,但是在音乐符号的比较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出其中的共性所在,但是李斯特毕竟不是舒伯特,他有他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思想,因此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鳟鱼》显然不是将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直接混缩成钢琴缩谱进行呈现的,它是一种带有创作炫技内容和艺术思想内容的钢琴作品。

三、两类《鳟鱼》作品音乐符号表现的传统继承与时代内涵

根据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与李斯特两首钢琴改编曲《鳟鱼》中音乐符号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比较,可以看出这种音乐符号的改编正好是体现出一种传统继承性,同时作为一个作品个体,又能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特性。在此论述一下其中音乐符号所带来的传统继承与时代内涵。

(一)传统继承

舒伯特在这首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织体记号也在钢琴改编曲中被继承下来,形成了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中的创作元素之一,即使这种创作元素可能只是借用了织体上的节奏型,但也能体现出李斯特在创作作品时的这种创作思考上的选择性。除了主题旋律和钢琴伴奏织体的继承,其他一些细微的音乐符号,如调式调性、节奏等,都可以体现出同题材作品音乐符号演变下的传统继承性所在。李斯特创作这样的改编作品中所利用的继承性既是对前人作品的一种尊重,又是向大众介绍前人作品的一种推广方式。

(二)时代内涵

首先,体裁的变化。李斯特在钢琴作品创作中对西方音乐史有着十分大的贡献,因此,艺术歌曲体裁变成了钢琴独奏作品题材,正好体现了作者作品创作的个性,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作品创作中的一种时代内涵所在,李斯特将其改编成钢琴作品是符合当时浪漫主义时期的情况的。其次,织体个性。由于将合作音乐类型的音乐符号组合成钢琴独奏音乐符号,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必然在其创作织体上体现出十分复杂的一面——既有不亚于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结合的层次性,又体现出李斯特钢琴作品本身炫技的一面,使之变成了体现李斯特“时代内涵”的钢琴作品。

因此,我们很容易地看出,同样是《鳟鱼》作品,其音乐符号经过创作者的改编,既是对前人的传统旋律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将自己创作个性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合乎时代的创新精神,“充分显示出他作为钢琴大师即兴演奏的高超技巧,同时体现出他所持的浪漫派观念”[5],体现出优秀作品中的音乐符号随着西方音乐史的演变而形成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展现。

四、结束语

将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和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音乐符号比较研究做如下总结。

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和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音乐符号的共性和差异性比较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共性特征分两类:在李斯特钢琴改编曲中有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引子连接主题的华彩、结构上的音乐符号中有着较大的共性特征。而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和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鳟鱼》之间又有着主题旋律和钢琴伴奏织体上的共性特征。差异性特征中,体现在速度与表情记号、力度记号、织体记号、结构记号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出李斯特在创作《鳟鱼》作品时的时代个性。

两类《鳟鱼》作品音乐符号中呈现出的共性和差异性问题,使得我们可以看出优秀的作品在音乐符号中随着西方音乐史的发展会有一定的演变,并经过作曲家之手,体现出了音乐符号的传统继承与时代内涵,即传承与创新。这种音乐符号的演变是一种延续,一种发展,一种合乎时代的个性。

参考文献:

[1]沈峻弘.舒伯特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车阳.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特点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8.

[3]周正.舒伯特艺术歌曲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4]尹尔·苏约克.李斯特钢琴全集·改编曲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5]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鳟鱼舒伯特李斯特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我请鸽子来吃饭
年年有“鱼”
闽南山区养殖鳟鱼的技术要点
聪明的鹰
聪明的鹰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保持肃静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