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村庄的锦绣诗篇
2024-06-12郭烨
洒戛竜,一个位于文山市西北部,与蒙自相接的多民族村庄,隶属于文山市德厚镇德厚村委会,国土面积5.47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全村居住着汉、壮、傣等民族234户1014人,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是昆明至文山、天保口岸的必经之地,是文山市面向昆明的北大门。洒戛竜村里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诞生了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
带着对洒戛竜的好奇和憧憬,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搜索模式:关于“洒戛竜”和“德厚”之名的由来,关于洒戛竜“四个第一”红色历史的由来,以及承载诸多红色传承和文化的红色村庄如今的模样,带着一串串的问题,我走进洒戛竜。
一
据老人们回忆,在明朝景泰年间(1450年前后),当年的摆依族来到文山西北部,开垦了这块宝地,并命名为“洒戛竜”,意思就是“大河边的寨子”。而據文山县志记载,(摆依)古为西双版纳的茫蛮,为避战乱、灾祸或谋生,明代、清代由西、南入文山地区到有水源的半山区定居。这与老人们的口头相传不谋而合,因此,“洒戛竜”的存在距今已约有五六百年之久,而当年的摆依族也就是现在文山地区的傣族,地名也是由摆依族语言得来的。
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加之又是交趾古道的途经驿站,人马流量的增多,使洒戛竜逐渐成为重要的大驿站,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此谋生经商并定居下来,与本地的摆依族和其他民族通婚生子,人口增加后,村子逐渐从观音山北侧向东扩张。之前河沟两边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地方也被外商开发出来,建起住房商铺合一的楼房,专门经营洋货。一时间,曾经的荒野之地,商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人们在河沟两边砌起石阶锁住雨季的洪水,旱季无水时,这河沟又成为繁华的街市。当年众多的四川人曾在这里建成过一条街,人们称之为“四川街”,至今仍能看出原样旧貌。
1910年4月1日,随着滇越铁路的建成通车,交趾古道愈加兴旺热闹起来,来来往往的马帮及过客络绎不绝,连军队都频繁过往,几倍几十倍疯狂增长的人马流量,让昔日井然的洒戛竜沸腾起来,马店、客栈、饮食店、流动食摊处处可见。人满为患让这里的服务能力不堪重负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窥见了商机,于是除了相关衣食住行的买卖,各种卖艺的、耍猴的、卖狗皮膏药的都涌来淘金,甚至有人开起了赌场和鸦片烟铺。一时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杂七杂八人员的渗入,不但响马盗贼猖獗,流氓文化也盛行起来,贫苦百姓受尽欺凌,道德水准屡遭践踏,曾因繁华热闹被喻为“小香港”的洒戛竜,成了流氓坏蛋的逍遥宫,每况愈下的地方治安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当时的地方政府虽有治理,但没有公学学堂,教育的一片空白,使治理收效甚微。于是有人把这归结为是因地名不吉利所致,说洒戛竜的“洒”与“傻”“杀”同音,“戛”则是指兵器“戟”,一番牵强附会的分析后,“洒戛竜”这个地名竟然被解读成了“傻子操戟杀人”。于是“洒戛竜必须改名字才能好转”的胡诌八扯,竟然得到包括当时地方官员在内相当人数的认同。1930年底,当时的区长王子和召集了街上和下寨有名望的老人陈子鉴、段嘉谷、甘书锦、张希平等商议更名之事。一番讨论后一致认为要改一个能提升地方民众道德水准的名字,促进地方民众道德品质的提升,让每个人能成为“德行厚道”之人,故取新名为“德厚”。
1931年初,文山县府回复同意更名,于是从1931年3月起,洒戛竜正式更名为德厚,洒戛竜旧名停用。但更名后的德厚,并没有什么改观,地方混乱、匪患猖獗的形势照样存在,穷苦人民依旧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乞丐满街、饿殍遍野的惨状照旧,希望通过更名提升民众道德品质,从而“德行厚道”的预期落空,往后多年,德厚的世风依然故我,混乱不堪。
直到1950年文山解放,新中国着力推广发展教育和文化,随着人们道德水准的逐渐提升,“德行”慢慢回归“厚道”,德厚人民最终才从精神上真正开始改变命运。
二
洒戛竜大院原来是一座文庙,主要是用来传播儒家思想的一个文化圣地,1927年,李国栋受同学段嘉谷的邀请来到这里教书,和这里的人民群众共同开启新式教育,这里又成为一个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地方。
1927年3月,李国栋回蒙自探亲时,经蒙自地下党负责人杜涛介绍在蒙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进入文山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第一位共产党员。随后,李国栋受党组织派遣回到洒戛竜,继续以教书为掩护、以学校为依托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下半年,李国栋在学校建立云南省第一个少年儿童团组织——洒戛竜劳动童子团,教育他们“勤读书,多识字,学道理,为穷苦人民争出路”。随后,中共云南省特委陆续派党员向镇弼、严英俊、杨立人、颜享璧、严英武等到文山地区开展兵运、农运工作,于1927年12月成立了文山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洒戛竜支部,严英武任支部书记。自此,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点燃,文山的革命工作在这里呈燎原之势展开。
洒戛竜党支部成立后,严英武带领支部委员们在洒戛竜小学开办农民夜校,培养农运骨干,于1928年1月23日(正月初一)成立了洒戛竜农民协会;随后又在小塘子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少数民族农民武装——小塘子苗族农民武装游击队。当时的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省委委员吴澄等先后到洒戛竜、小塘子检查指导工作。王德三经过调查研究后,编写了云南省第一部向少数民族宣传革命道理的《苗夷三字经》,这部经典之册是党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文献,在后来的民族政策宣传、指导组织群众发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30年底,中共云南省委机关遭到破坏,白色恐怖笼罩全省,王德三、吴澄、李国柱等革命前辈更是为文山革命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写下“一片丹心为革命,誓将头颅报中华”的铮铮誓言。而云岭大地上的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吴澄,与革命伴侣李国柱双双就义,牺牲时,吴澄已身怀六甲。
革命先烈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的革命事业孕育了宝贵的红色基因,也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2009年7月1日,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将这里正式命名为云南省第一个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成为全省、全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文山州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如今我们缅怀革命先烈,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是对先烈们的最好告慰。
三
一早从文山出发,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探访这个有着厚重历史和红色传承的村庄。
车还未停稳,一幅青瓦白墙的水墨画就映入眼帘,青瓦下、白墙上醒目的红五星和红色徽标,再次拉满我对这个村庄、对洒戛竜的无尽好奇心与探索欲。入村的岔路旁,一块刻着“洒戛竜”的石牌掩映在翠绿盎然的绿植和竞相开放的花丛中,与错落有致的一栋栋青瓦白墙房屋融图成画。
洒戛竜是中共云南党组织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实行有组织有领导的云南土地革命斗争的始发地。这块红色的热土上,诞生了“四个第一”——文山州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云南省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少数民族武装游击队、云南省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儿童团组织、云南第一部向少数民族宣传革命道理的经典之作《夷经》。“四个第一”的红色史实,成为洒戛竜建设红色美丽乡村项目的依托,同时也是文山市将洒戛竜村打造为文山州一个农村党支部红色文化教育实训基地、云南省第一个《夷经》纪念馆、云南省第一个儿童红色文化沉浸式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四个时代先锋的底气。
洒戛竜村口的“法治文化长廊简介”和后面白墙上的“村民小组村规民约”宣传栏,与村庄房屋青瓦白墙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村规民约》规整醒目:“爱党爱国记心头、遵纪守法促和谐、基本耕地不侵占……”,语言却和谐亲切,将群众普遍关心的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家风家训等内容纳入其中,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没有丝毫的颐指气使和生硬违和。旁边花圃里五彩斑斓的鲜花绿植,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
沿着入村巷道一路向前,青石铺就的小块路干净平整,花台依照地势错落安置在道路两旁,既美观又不影响通行。右手边隔离农家小院的木栅栏上,悬挂着中国历代法治文化名人的宣传简介,还有一块关于洒戛竜干部规划家乡庭院提升打造的台账伫立在醒目位置,与左手边挡墙上的“乡贤榜”相呼应。“乡贤榜”上则醒目地张贴着致富带头人、干部规划家乡代表、党员代表、大学生和退役军人代表的照片及简介,照片中的他们目光坚毅,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对洒戛竜“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庄重承诺。
“这个村子的老百姓有个很好的习惯,每家每户的老百姓都喜欢种花种草,他们将自家的房前屋后要么变成小花园,要么变成小果园,要么变成小菜园,当时政府要求他们每家种10盆花和盆景,但真正种下来每家都不止了……自2021年洒戛竜村被定位为云南最好、最美、最幸福的农村示范典型建设项目后,州委就将其列为书记一竿子插到底的监管项目。这两年,洒戛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关心下,村镇干部带领村民先后在进村路及村内道路两旁种植186棵栾树、支砌花台石块2018米,种植2400平方米沿路地被,改造185户绿美庭院,种植460棵果杧果树……”年轻帅气的德厚镇党委书记曹尹辰边如数家珍地为大家介绍,边指引大家一路走进洒戛竜村。
四
沿着村里的“法治文化长廊”走走停停,一路总有让人忍不住驻足回眸的亮点和风景。蓝天白云下,微风徐徐,鲜红的五星红旗随风舒展,阳光照耀在各有特色、各自成景的农家小院里,照耀在青瓦白墙的房屋墙面上,将那一幅幅中国元素满满的水墨丹青,折射重叠出另一种韵味的江南意境。简约大气的水墨畫,呼应白墙上、门框旁张贴着的红色诗词和对联“红色洒戛竜: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晨起整衣冠,院坝要打理。农活不可放,产业须兴旺。竜里共齐心,民族定复兴。”“土地革命:贫农兵士把田分,夷汉穷人有地耕”“公平正义:夷汉扯平天下平,天下太平得人心”……据了解,这些简单易懂、深入人心的红色诗词和对联都摘自《夷经》,它们突破了文言文与诗词歌赋格律的约束限制,以不拘一格的体裁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用人民群众田间地头或山寨村庄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把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深深刻入民心,让人不得不叹服中国共产党人因地制宜、智慧灵活的斗争精神。
“曾文波,男,傣族,中共党员,博士,文山学院三七医药学院副教授”“杨柳玉,女,生于德厚,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顺着巷道的民居白墙,慢慢认识了解德厚镇飞出的这许多金凤凰,感叹这里的红色传承和红色文化不是一句口号和空话,培养出十位博士的教育底蕴足够让人骄傲和自豪。
当我再一次抬起手机对着一个院落拍摄时,从院子一角传来一句热情的招呼,“这个孃孃进来坐坐嘛!”一位大概六七十岁的大娘笑眯眯地招呼我,原来是在院子里洗菜的女主人,要不是行程匆忙,我真的很想进去坐坐,听她说说关于洒戛竜、关于她家过去和现在的故事。告别大娘继续向前,左手边巷道里又走来一位拄着拐棍的老大妈,见我们一行人匆匆朝前走,老大妈关切地问我们要去哪里?吃饭没有?并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家做饭吃去。淳朴大方的大妈让我们倍感亲切,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温馨和幸福。如果有机会再来,我的心愿就是进小院里赏花摘果晒太阳,和这些老人们闲坐拉家常,然后吃一顿简单生态的农家饭,光是想想都让人惬意而舒爽!
五
走出村庄,踏上沿德厚河修建的生态廊道,逆河而上的左手边开阔视野所及之处,荷叶已在水中圈圈点点冒出绿盘,酝酿着盛夏“莲叶荷田田”的美景,春末时节是没法感受到“荷香百里柳梳妆”的诗意了。但德厚河畔绿意葱茏,高大的枫杨树正值花季,树上开成“钱串串”的黄绿色花串随风飘舞,给人另一番惊喜。缓缓流动的清冽河水,风吹枝叶的沙沙声,河里嬉戏的小情侣,还有枝头欢叫的小鸟,与河道两旁千亩良田的五彩斑斓融为一体,奏响一曲悠扬舒缓的田园交响曲,却又各自成诗成画,正是我理想中恬静美好的乡村模样。也正是洒戛竜村探索实践“红色+环境改善”模式,绘出红色村庄“生态绿地”,从“一处景”变“处处景”,坚持“向绿而行”的成绩单。
过足了绿美乡村的眼瘾,自然离不开生态美食的品尝,一行人走进德厚河畔的农家乐,新鲜的时令蔬果与自家腌制的腊肉是绝配,当天捕捞的稻花鱼和小龙虾更是让人停不下筷子。曹尹辰书记向大家介绍:洒戛竜以周边千亩良田为依托,利用德厚河畔丰富的水资源、平坦的耕地优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农业科技公司租用村民土地种植蔬菜,带动村里70户86人实现户均增收2400余元。同时引进社会资本,实施稻渔(稻+虾)绿色种养示范项目500亩,延伸带动周边村寨实施稻渔项目2000余亩,带动群众增收300万元。投资7000万元实施200亩“鱼菜”共生智慧农业项目,为红色研学添加科普价值,在亲子活动、乡村旅游和餐饮上发力,为群众增收注入更强大动力。原来,我所萌发的小小心愿早已在地方政府的规划实施之中。
六
走进洒戛竜革命遗址,拜访这个普通却神圣的四合院,听讲解员娓娓讲述革命前辈们在这里工作、生活、开展革命斗争时的峥嵘岁月。大堂正厅的浮雕,代表的正是那个时期进入文山开展革命斗争工作的热血青年:第一任省委书记王德三、云南省第一个女党员吴澄、洒戛竜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严英武、进入洒戛竜开展革命活动的第一位共产党员李国栋;围绕在他们周围欢呼雀跃的少数民族,代表了党领导下组建成立的洒戛竜劳动童子团、洒戛竜农民协会和小塘子武装游击队,同时它也代表着在党领导下的民族团结。群雕两侧镌刻着出自《夷经》的一副对联:“工农兵一条心,土地革命世界新”,正是洒戛竜大院的主题和核心。
在二楼劳动童子团上课的教室里,坐一坐当年少年英雄们坐过的条凳,抬头之间,仿佛看到李国栋老师正在上面传导革命道理。为了更快更好地将革命的火种播撒下去,他将爱国家、爱民族,反对地主恶霸、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道理编成简单易懂的顺口溜和小故事,一句句教学生唱“穷人苦,穷人苦,衣烂无钱买布补,肚饿无粮下锅煮……要不苦,勤读书,多识字,学道理,为穷苦人民争出路……”教他们唱《国民革命歌》《劳动歌》“走向前去啊,曙光在前,同志们奋斗,用我们的刺刀和枪炮开自己的路。勇敢上前稳着脚步。要高举着少年旗帜,我们是工人和农人的少年先锋队。”歌谣经过学生们的口,在洒戛竜农村的贫苦农民中广泛传诵,革命的火种播撒到了文山大地的各个角落。
在建立劳动童子团的基础上,党支部还在高年级学生中成立了学生会,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协助学校的管理,同时培养学生骨干,教育他们成为党组织宣传的得力助手。每天下午放学后,李国栋就带领着学生们上山砍柴,既减轻家庭负担也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九一八”事变后,李国栋组织“抗日救国会”,带领学生上街宣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发动群众抵制日货、没收烧毁商贾贩运的日货;通过这些活动,密切群众关系,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各民族的革命斗争意识,为党组织在这里发展壮大、建立工作据点打下了基础。
在当年劳动童子团上课的教室里伫立片刻,耳畔仿佛传来铿锵有力的歌声“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一声、两声,一遍、两遍,逐渐震耳欲聋汇集成海——“事业大,人数多,团结斗争怕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再次告诉你,什么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七
随着洒戛竜支部建立一百周年时间的临近,建成“集弘扬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生态康养为一体的最幸福村庄”目标愿景就显得尤为迫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接下来就是如何行动如何干的问题。在文山州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关心下,洒戛竜定好了红色“调子”,将32名洒戛竜村在外在职干部和8名退休干部充实到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全力以赴推行“镇干部+回乡干部+村委会干部+党员+农户”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党员干部带头做好各项工作,包保到户,走好项目建设的“路子”和“步子”。
今年77岁的段德华,已从文山市水务局退休20多年。他告诉我们,他出生在洒戛竜,当年段氏家族从大理分支来到这里后就一直居住这里,如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他现在已是四世同堂。说起年轻时吃不饱饭的苦日子,段德华对当年赖以果腹生存的黏头饭(一种野生的山药)、玉麦麸(玉米壳用石灰浸泡后碾成粉做成的食物)仍然记忆犹新,因此格外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他告诉我们,他的大儿子儿媳都已退休,孙子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工作。大女儿嫁在街上,种了很多年三七,日子很好过,在文山买的新房子都价值几百万,现在昆明嵩明种了100多亩三七。小女儿在文山电力公司工作。
段德华拿着国家发的退休金养老,生活轻松惬意,对于村庄风貌改造和“把洒戛竜打造成云南最好、最美、最幸福的農村典型”工程,他赞不绝口并全力支持,他说“这个工程是真的好!”当时对洒戛竜大院和门口路面进行施工改造时的用水用电,他都免费提供,从没想过要报酬;政府发花草绿植美化庭院他也没要,而是自己掏5000块养老金买来花草改造装扮自家庭院,他说自己是从单位退休的,拿着国家的退休工资,怎么好意思再要报酬和免费的花草呢!而且自家就在洒戛竜大院的门口,无论如何也有责任把院子和周围收拾得干干净净、装点得漂漂亮亮的,美化环境也是美化自己的家,客人来了看见也会为整个村子的环境美、生活好而感到舒服和高兴!段德华说,这两年村庄的红色旅游开发起来以后,变化很大,为村民带来了实惠,他家也在门口开了一个小卖铺,卖点水和小零食,方便大家自己也得了实惠,这些变化也是大家盼望已久的。
47岁的马露珍本是嫁出去的姑娘,因父亲去世后,家里71岁的母亲没人照顾,在外打工的她回到娘家,照管长期身体不好的母亲。村镇领导了解到她2005年就入了党,而且嫁到曲靖富源后,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的她从2007年就被推荐为村支部书记,一直干到2017年,有当村支书的10年丰富经验,于是劝说她在照顾母亲之余,能再为娘家人做点实事。看着家乡的蓬勃发展,马露珍也决心为家乡、为家乡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2023年,她被推荐成了洒戛竜村的党支部书记。同年,村里要公开招选由党支部书记+退休女干部+群众组成的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基本情况熟、热心服务群众的妇女代表,组成一支集宣传、排查、调解、服务为一体的红色“巾帼”服务队时,马露珍又在洒戛竜村1014人中脱颖而出,众望所归地当选为“巾帼”服务队的队长,带领当选出的其他队员,自愿为家乡服务,为村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收垃圾、打扫卫生。“巾帼队”共12个人,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就是她。
马露珍告诉我们,当年嫁出去时,她没有把户口转去夫家,如今她的爱人、儿女都已出外打工,夫家那边也没有什么牵挂了,她将安下心来为建设红色美丽洒戛竜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好事。
她笑着告诉我们,她们一家四个人,分别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女儿在福建,儿子在安徽,爱人在浙江。工作之余,最难过的就是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好在自己的工作顺利,村里的乡亲对她的工作都比较支持,平时带领队员们搞好服务的同时,也听取各方声音,努力起到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的“柔性引擎”作用。她说,村里没事时,她就组织“巾帼队”队员出外去找活干,打短工挣点零花钱,工作生活得充实而有意义。
八
我意犹未尽地漫步在德厚河畔的生态廊道,迎着和煦的春风,阳光透过枫杨树荫时隐时现地洒在身上,身心放松而安然。放眼望向洒戛竜的青山碧水、田野庄稼,望向蓝天白云、静美村庄,微闭双眼感触风拂、鸟鸣、花香、水流、人语,放纵思绪在这里流连,锦绣山河的美好画卷,在洒戛竜这样美丽乡村神韵的点染下,更加的引人神往让人爱恋。
如今,以“红色文化”为引擎、“绿色生态”为依托的洒戛竜,山清水秀,千亩良田与白色打底、红色点缀的村庄相依成景,村庄环境整洁清新,民风淳朴友爱,生态宜居的最美村庄已初具规模;接下来,洒戛竜将围绕AAAA旅游景区标准进行申报,为建成接受红色教育洗礼,感受山村静谧,体验乡土人情的最好村庄而持续发力;未来,洒戛竜将继续依托浓厚的红色文化、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山水资源,建成集弘扬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生态康养为一体的最幸福村庄,向世人呈现红绿交融、农旅协调发展的特色美丽村庄。
曾经,《夷经》教育民众牢记苦难奋起反抗:众苗亲,众夷亲,仔细听,从头一二记在心。从盘古,到如今。夷亲苦处数不清……如今,我们要向革命前辈们庄重汇报:众苗亲,众夷亲,仔细听,党的恩情记在心。从盘古,到如今,夷亲幸福步步兴……
【作者简介】郭烨,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2002年初尝写作,曾有作品发表于《滇池》《边疆文学》《含笑花》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