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幼儿园语言教育策略,积淀智慧课堂文化

2024-06-12张惠

天津教育·上 2024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智慧融合

张惠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加速了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之后在2022年1月4日天津市教委发布的《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中更是提出:“转变传统思维,变革传统模式,发挥技术优势,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文件中明确教育发展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要深度融合,为学前教育智慧课堂建设提供了更高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在学前教育阶段,推动多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设轻松愉快、自主表达的学习氛围,构建高质高效的智慧课堂,更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一、相关概念解析

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物化方式,是以培养学生智慧能力为根本目标的,以信息技术为决定力量,以改革学与教方式为根本途径的新型课堂。

多媒体教学具有灵活多变、可控性和交互性强等特点,能增强教学效果,从而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足智慧教育,探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策略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多媒体技术对幼儿主动学习的影响,研究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和方法。

实践中,将多媒体技术与语言教育活动相融合,打破传统的固有模式、空间和思维,逐步积淀轻松愉快、自主表达、高质高效的智慧课堂文化。

二、幼儿园智慧课堂文化的建设

智慧课堂的建设不能止步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更重要的以教师提升、幼儿发展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

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互为生长,形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及幼儿自主表达、教师教学高质高效的智慧课堂文化。

三、探索语言教育活动策略 积淀智慧课堂文化

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明确地提出:“推动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因此,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应用能力是建设智慧课堂的重要保障。

(一)加强研培推动智慧课堂文化的建设

幼儿园依托教育系统建立了“三通两平台”和局域网络,完善硬件设施。建立智能课堂共享平台,以“训前问需+训中实践+训后反思”的研训一体模式,开展日常研训、线上交流,以促同网联动。

“训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教师在信息化应用上的普遍水平以及存在的現状、问题和困惑,开展多媒体处理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多媒体教学应用等基础知识培训。“训中”:以“项目成长小组”为依托,注重教师需求与发展愿望,形成“绘本游戏小组”“诗歌游戏小组”“戏剧游戏小组”等多个小组开展日常语言教育活动,将多媒体技术深度融合。“训后”:教师以“问题呈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来共同研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金山在线文档、智慧课堂共享平台等途径,及时记录问题、在线研讨解决策略、共享教研成果。

(二)多媒体技术与语言教育活动深度融合

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集体语言教育活动的深度融合中,注重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从整合多媒体资源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多媒体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在变革中,注重以幼儿为主体,更加关注主动探究、个性化发展和持续动态的评价反馈。

1.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中,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需求,以文字、声音、动画三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烘托、渲染诗歌欣赏的氛围,促使幼儿入情、入境。在智慧课堂文化的建设中,注重为幼儿创设多层次、交互性、个性化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使幼儿在敢说、会说、有表情地说、创造性地说的语言交流氛围中,获得倾听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前书写能力的提升。

2.支持幼儿自主表达。

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如何使全体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困惑。在智慧课堂,教师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和教学目标,通过和多媒体交互,幼儿自由大胆操作、想象、讲述、表达,通过自主操作,录制自己个性化的音视频,生成有声电子图册,将二维码分享至家长,用任意手机扫码即可收听,调动了幼儿大胆表达的热情,凸显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实现以多媒体为媒介的人机交互。

利用交互白板、希沃白板、剪映、万彩动画大师等信息技术软件,可以根据游戏内容呈现相对应的场景,可移动、可点击、可变换,甚至在屏幕上进行涂涂画画,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人机交互。

(徐德明)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智慧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