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2024-06-12温菲菲

中国卒中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心血管障碍脑梗死

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病况,其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较高的残疾率和死亡率。肿瘤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血液高凝状态等内在因素,加上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脑血管事件风险高于一般人群。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与传统脑血管病不同。因此,护理工作需要更具针对性。护理在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系统的护理可以及时识别患者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了解患者病情,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至关重要。

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能因梗死部位、梗死面积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而有所不同。常见的临床表现如下:①头痛。头痛可由颅内压增高、神经精神因素、原发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②头晕。由于肿瘤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头晕的症状。部分患者会表现为突发的旋转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等,可出现冒冷汗的情况,提示病情加重。③恶心与呕吐。如果肿瘤发生颅内转移,或脑梗死后脑水肿加重,常出现恶心、呕吐等。④运动障碍。根据脑梗死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形式的运动障碍,累及大脑皮层或皮质脊髓束,可出现中枢性瘫痪,累及小脑,可出现共济运动不能等症状。⑤意识障碍。部分患者脑功能受损严重,可能会引起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睡,昏迷的程度与梗死的面积以及部位有关。⑥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癫痫等表现。这些症状可能会单独出现,也可能会同时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临床表现并非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的特异表现,也可能出现在其他类型的脑梗死或脑部疾病中。因此,对于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评估,以确定病因并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和特定的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①监测和管理症状。密切注意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或感觉障碍等。定期评估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及时发现并报告任何变化。根据症状提供适当的护理,如协助翻身、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跌倒等。②肿瘤治疗监护。与肿瘤科医师密切合作,了解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监测肿瘤相关症状,如疼痛、乏力、体重下降等并及时报告。了解接受的放疗或化疗药物,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并发症。③心血管风险因素控制。监测并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心血管风险因素。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以促进心血管健康。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④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管理。了解患者使用的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掌握其作用机制、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并及时报告。⑤神经功能恢复。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供言语治疗,帮助患者改善语言障碍。鼓励患者进行认知训练,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⑥心理社会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与社会工作者合作,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和资源。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增强社会支持网络。⑦营养支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提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考虑使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⑧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材料,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教育患者如何识别并应对症状恶化的迹象,鼓励患者参与自我管理计划,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的护理策略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特定的风险因素以及疾病特点。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支持,促进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心血管障碍脑梗死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