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改革的建构性教学实践分析
——以宁波财经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2024-06-12滕秋玲
高 君 滕秋玲
(宁波财经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高校面向全校本、专科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围绕宁波财经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团队的教学创新实践展开,通过对课程改革发展进行回顾,依据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课程教学中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思路与措施,最后总结课程创新实践的成效并进行反思,进一步完成对课程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把握。
一、课程改革发展回顾
围绕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形式经历了从理论讲授到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相结合,再到专题教学的发展历程。教学内容主要以提升价值判断为导向,突出授课内容的经典性与地方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社会,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做出适当的判断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获得感为导向,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依托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借由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政策解读、朋辈示范、实地参观等形式进行理论传授和价值引领。在考核指标的建构上,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突出过程性和全面性,既考核知识,又考核能力;既注重期末卷面成绩,也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强调提高能力的基础上,更关注品行的修养。
二、课程教学中面临的痛点
近年来,宁波财经学院致力于构建“大思政”立德树人格局,持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根据教师教学总结和学生反馈,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痛点问题:
(一)课程的高阶性不足
该校大部分生源来自省内(江浙地区民办高校皆存在此情况),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接触过思政课程,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基础性课程,课程知识点偏重常识,理解难度较低,学生在掌握知识点要义上没有挑战性;教师在经历多轮备课、授课后,对授课涉及知识点已基本掌握,部分教师备课流于形式;课程知识点体量大,鉴于课时有限及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多集中于课本知识点释义和逻辑联系的讲解;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记忆,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相悖。课程主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增强使命担当,形成符合社会期待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增强独立思考、解决人生实际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提高合作创新本领。因此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程高阶性,特别要着重解决学生学理视角单一、思维视角狭窄、思辨能力不强、缺乏责任担当等问题。
(二)教学渠道过于单一
基于课程的理论性质和教学要求,思想道德与法治在课堂的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围绕传统思政课堂教学课时有限、互动不足、缺乏理论深度等问题,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组建多维度教学渠道。尽管在理论讲授课外专门设置了研讨实践课,但部分研讨实践课流于形式,简单地把老师讲课换成学生讲课,即形式上“翻转”,名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际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程与当下逐渐普遍起来的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融合度有待提高,必须进一步提升师生互动的即时性和有效性,拓宽多维度教学与互动渠道,让课堂教学情境设置和资源建构更贴近学生生活和需求。
(三)学生获得感不强
学生普遍认可需要有专门课程引导学生群体更好地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但面对社会层面实际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教材和课堂讲授中的“道理”显得空洞且浅显,学生无法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思政理论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学生通过死背硬记掌握的内容无法有效应用于实际,不能有效地提升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习得感不强。因此,有必要通过丰富的交互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将新热点、新案例融入课堂,把“有意义的事”讲成“有意思的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将本课程知识“为我所用”。
三、解决痛点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一)创新思路
教学创新改革的底层逻辑,就是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建构主义思想指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即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因而,学习不是由教师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习者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且学生并非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从主体习得层面出发,重视学生反馈,不断构建贴合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加强学习者建构知识体系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同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加强相互交流和质疑,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即构建知识能力的提升。所以,学习者主动学习是最重要的,在如何促进其主动性上,外部引导很关键。教师可在教学情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设计、建构上起到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一个文化、价值多元的时代,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 后,借助网络平台,展现出更加立体、丰满的形象。当代大学生普遍注重个人观点和情绪的表达,爱好广泛,对传统美德和主流价值观,以及国家和集体的认同度很高。高校教师必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征,仅依靠教师单纯的讲述或一味地照本宣科作用不大。
课程教学痛点能否有效解决,和能否建构匹配符合课程需要、学生知识经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资源和渠道,以及课堂教学情境设置能否吸引学生有关。教师从传统传递知识的权威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并完成任务。必须在尊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交互式教学形式,营造典型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探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将理论“掰开揉碎”融入学生实践,使课程起到有效价值引领、发挥立德树人的根本作用。
(二)核心创新举措
1.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把握知识内在逻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基于课程发展需要,教师须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科研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增强思政课内容选择上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和话语温度。借助各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将各专题课程内容化整为零,围绕核心知识点和核心教学问题,将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串联。时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安排学生参与到备课环节,提供和整合与核心知识点相关的热点话题或经典案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批判性思维讨论热点背后的价值、立场,进而链接到相关核心知识点,理解、分析和把握针对关键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解决办法,锻炼、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2.多维度拓宽教学渠道,打造师生、生生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四大专题模块,课程团队在结合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考虑到教师研究专长、地域资源、校本文化及各专业特色,调查研究学生的生活实践特点,掌握学生的关注点,打造相关主题的教学设计,有效利用“云班课”“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多渠道地向学生推送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进行自由分组和自主择题参与到活动中,真正实现“现实教学空间+虚拟教学空间”的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师生、生生通过多渠道互动,进一步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实现教与学的目标。
3.紧扣社会热点,设计多样化情境和创新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获得感。培训教师善于运用“问题链”“案例库”“互动场”的能力,有效甄别当下网络和社会中碎片化、个性化、泛娱乐化信息,并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优化教学资源和情境设计。在研究学生普遍关注点和兴趣点,如躺平、佛系、恋爱、创业等热点话题的前提下,结合不同专题模块,设计几条经典“问题链”,创设相应情境,突出问题逻辑,通过开放式、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四、教学创新实践的成效及总结反思
(一)教学创新的成效
1.学生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总体评价明显提升。通过课程团队收集的实践数据表明,教学改革创新后,师生交互迅速加深,在双向激励驱动下,不论是课堂氛围、教学效果还是课下师生交流都更为密切。通过师生座谈、学生评教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发现,2019 级学生在课程满意度评价中,“非常满意”仅占18.99%,在2020 级中上升到28.78%,而在2021 级的占比达到了40.67%;“不满意”数据则从2019 级的9.39%降至2021 级的1.34%,可以说有了质的提升。
2.学生对思政理论的探求兴趣增加,思辨能力提升显著。随着改革创新实践推进,学生在入党、再深造、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等方面活跃度明显提升。更多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与老师、同学产生交流的比例从2019 级的31.79%上升至2021 级的75.61%。从平时的作业中也可看出,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将教材中的重要论断与命题和社会现象结合起来,主动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与思考,形成较全面的观点与看法。近几年,学生越发能主动通过调查、讨论、分析、辩论提升自己高级思维,其思考越来越有深度,洞察力、创新力、分辨力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3.学生获得感增强,学习成果评价机制更完善。课程团队以成果为导向,建设多样化考评机制。一方面,将学生在线上线下活动中的参与度、配合度、投入度等表现纳入成果评价;另一方面,将学生志愿服务、入党志愿、社会实践、评优评先等表现体现在实践评价中,进行多维度综合考察。在融合评价模式的推行、要求和影响下,学生的实践成果越发突出。例如,心理情景剧《蓝气球》荣获2019 年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剧大赛一等奖,获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荣誉称号,在2021 年学生团体的“青鸟探巢”项目获年度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二等奖。
(二)教学创新实践的总结反思
一方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受到大学生广泛欢迎,显著提升学生的“抬头率”、专注度和参与度。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全新的教学场景和话语空间,为精准教学提供技术支撑。教师能及时把握学生兴趣点、当下社会热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变化情况等内容,促使教师及时修改教学安排,使课程始终保持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
另一方面,随着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攀升,掌握和使用相关技术的难度不断降低,有较高推广价值。探索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指导推进对教学情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的设计、建构和升级,推进相关理论在不同科目中的融合实践,可丰富不同课程教学方法论体系。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实践,切实关注学生主体,运用个性化、多样化教学方法,建构更丰富的教学情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沉浸感。同时充分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验证自己的观点,遵循内因决定外因,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能力,将协作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推进师生在课程教与学各节点达到全面贯通,推动“大思政”格局的进一步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