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的应用探索
2024-06-12李晶
李 晶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节目中心)
山西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非遗。这些遗产不仅展示了山西的独特地理和历史背景,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然而,面对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传统传承方式的限制,山西省的非遗保护和传承迫切需要采用新的策略和技术支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数据分析、图像识别等技术,不仅可以更加精准地记录和理解这些文化遗产,而且能创新性地提升公众的认知和兴趣,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本文以山西省为例,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活态传承中的应用潜力和实践策略,旨在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1 山西省非遗概述
1.1 主要类别与代表性项目
山西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作为黄河文明的腹地,五千年的历史催生积淀出众多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非遗。山西的非遗涵盖传统音乐、民间艺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间文学等诸多领域,并且数量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展现山西深邃文化传承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关键载体。本文重点从传统音乐、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几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对其保护、传承与传播的方法。
1.1.1 传统音乐
山西省的传统音乐体系,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非遗中占据重要地位。该体系涵盖梆子音乐、晋剧、汾阳梆子、运城大鼓和山西民歌等多种地方特色音乐和戏剧形式,每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1]。从高亢激昂的梆子音乐到融合多种音乐戏曲元素的晋剧,再到旋律优美的汾阳梆子、生动的运城大鼓和反映农耕文化的山西民歌,这些传统音乐和戏剧形式不仅深受当地民众喜爱,而且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吸收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山西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
1.1.2 民间艺术
山西省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风格和深厚文化内涵在中国非遗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涵盖剪纸、皮影戏、木偶戏、农民画等多样形式,展示出山西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纸艺术以精致工艺和民俗内涵广受赞誉,广泛用于装饰、表达信仰,技艺高超且风格多样[2],例如四大菩萨剪纸,不仅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皮影戏以其独特技艺和表演手法而闻名,通过灯光和音乐使皮影在幕布上生动展现故事,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和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木偶戏以精致木偶和生动表演著称,在乡村小镇中尤为受欢迎,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有教育意义。农民画则以鲜明的乡土色彩和独特视角描绘了山西农村生活和社会变迁,表现了百姓对自然社会的深刻理解。
1.1.3 传统技艺
山西省以其丰富多样的传统工艺技术而闻名,这些技术不仅展示了该地区深厚的文化传统,也展现了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晋城黑陶作为山西陶瓷工艺的杰出代表,因其独特形态和精湛技艺受到赞誉。平遥推光漆器,因其采用天然生漆和手工推光技术而闻名,其产品以色彩鲜明、质地坚固和图案细腻著称,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宝”[3]。面塑和木雕艺术则从日常生活和传统习俗的角度展现了山西文化的丰富性。面塑通过生动的人物造型和丰富的民俗内容,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木雕技艺以其精细的雕刻技巧和复杂的造型,特别是在建筑装饰和家具制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此外,山西的传统工艺还涵盖刀削面、花灯等,这些技艺不仅体现了山西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是地方非遗不可分割的部分。
1.2 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
山西省作为中国非遗资源丰富的地区,其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8月,山西省以其18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4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位列全国前茅。山西通过对濒危非遗项目的摸底调研和存目建档,进一步加强了对非遗的保护。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地方层面上也积极推进非遗保护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建立健全保护传承体系,并鼓励支持创新创造,以适应新时代的非遗保护需求,不断提升保护能力和水平。2021年12月发布的《山西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2021—2035年)》明确山西作为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和创新示范的重要区域,规划内容细化为24项任务和9个专项工作,旨在加强系统性保护,提升传承水平,促进融合发展和传播推广。随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山西非遗保护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包括到2025年实现四级非遗名录体系的完善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的全面实施,以及到2035年实现非遗全面有效保护,增强传承活力,进一步在文化传承弘扬、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2023年,山西省启动了包括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民间艺术数字记录在内的13个关键工程,旨在构建民间艺术档案库、资源库、数字博物馆及云上展览馆等数字化平台。以“上党彩塑、炕围画、堆锦、潞绸”等项目为试点,积极推进“山西民间艺术数字舱”建设。此外,将中阳剪纸《猴献桃娃娃》、孝义皮影戏《收五毒》、平遥推光漆器《和乐仕女图》等非遗内容转化为数字藏品推向市场。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山西省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虽然山西省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些挑战从多个方面影响着非遗的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首先,许多传承人年事已高,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足,加剧了文化断层风险。例如,对于技艺要求较高的山西皮影戏,缺乏吸引和培养年轻传承人的有效机制。其次,尽管政府已投入了一定资金用于非遗保护和传承,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然不足,限制了项目操作、传承人培训及活动组织的效果。此外,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广泛参与。然而,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和参与度并不高,这影响了其活态传承和文化内涵的广泛传播。特别是在利用现代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手段进行保护与传承方面,山西省的进展相对较慢,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未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升非遗保护效率和影响力。
2 人工智能在山西省非遗活态传承中的应用
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与非遗发展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拥有丰富民俗资源和庞大非遗资源的山西省,迫切需要探索结合现代科技的新路径。只有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山西省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才能在新时代实现质的飞跃。
2.1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技术,属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语言学交叉的学科,为理解与生成人类语言开辟了新途径。在山西省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NLP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开拓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而且会极大丰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管理和创新性传播方式[4]。
首先,NLP技术通过语言识别和文本分析,可以有效地将山西的口述历史、民间故事等文化资料转化为数字格式,便于存储、检索和深入研究。其次,文本挖掘和语义分析技术可以揭示资料中的文化模式和知识体系,构建知识图谱,为研究人员提供宝贵的资源,以加深人们对山西非遗的理解。借助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山西的非遗内容可以创造性地转化为教育材料、展览解说词等形式,再通过智能人机交互等方式将非遗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不仅能增强公众对非遗保护的意识,还可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兴趣。最后,通过建立多语言的机器翻译系统,山西非遗的相关内容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语言,推广到全球范围。这不仅可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理解,也可以为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全球共享和永续发展提供支持。
2.2 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在处理和分析大规模非遗数据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价值。这些数据涵盖文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样化形式,能够揭示非遗项目的继承脉络、发展动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数据分析技术中的文本挖掘和内容分析技术可以深入分析文化遗产资料,识别核心主题和模式,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情感分析则能够评估公众对特定非遗项目的看法和偏好,为传承活动的定向优化提供参考。图像识别和视频分析技术在非遗资料的自动化管理和技艺传承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精确识别晋剧面具和山西刀剪等特有非遗项目的图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助力构建详细的资料数据库,还能通过图像分析揭示其历史变化和地域特征。此外,视频分析技术则可以通过分析传承人的技艺展示,识别关键动作和技巧,提炼技艺精髓,这对编撰教材、制订学习计划及推动文化创新具有重要影响。
2.3 图像生成技术
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模型(如Midjourney和DALL·E),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表现方式。这类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和分析非遗中的图案、色彩和样式,从而学习其特征和规律,并生成具有非遗风格的新图案,提升非遗文创产品研发与创作的效率。以四川的“人工智能新锦绣”项目为例,它利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模型将用户提供的照片或图案转化为蜀锦、蜀绣样式,然后由手工艺人在蜀锦面料上进行绣制。这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辅助的设计方法不仅将设计时间从数天或数月缩短至几分钟,还能智能生成多样化的图案纹样,确保每件作品的独特性。通过这种方式,蜀绣得以广泛传播,使传统非遗焕发新生。
在山西省众多的非遗中,传统手工艺、民间舞蹈和戏剧等通常以表演艺术的形式存在,这些形式通过传统手段难以保存。利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模型能够根据已有描述或图像资料生成高质量的视觉内容,为建立非遗的视觉档案库提供了有效手段。这不仅有助于遗产的记录和保护,也便于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此外,这些模型生成的图像可以广泛应用于教材、展览板和互动应用的制作中,使得非遗教育和普及工作变得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模型的另一大优势是能够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图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同时可以开辟非遗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新途径。比如山西非遗传统木雕技艺,就可以通过DALL·E模型转化并融入现代时尚的设计元素,变成具有创新风格的全新木雕设计。这样的技术应用不仅能够开拓更广泛的市场,也可确保文化精髓得到传承和延续。
2.4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R)技术和增强现实(AR)技术,作为数字技术的前沿,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VR技术通过创建一个完全虚拟的三维世界,提供沉浸式体验,让用户犹如身临其境地参与虚拟旅游或体验传统技艺。而AR技术则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使得非遗的学习和体验更加生动和互动。
比如我国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团队曾在机场、高铁站搭建香云纱艺术装置。参与者可佩戴VR设备,体验香云纱制作工艺的染晒五大工序。摄像头通过捕捉参与者的动作,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生成纹样,最后通过激光雕刻在香云纱上。参与者完成所有体验后,还可获得一份亲身体验过的非遗产品。
山西可以借助VR技术,使观众越过地理界限,虚拟游览山西省如晋祠、五台山等著名非遗地点,大幅拓展非遗项目的观众范围,使山西的丰富文化和历史走向世界,促进文化的国际传播。在教育领域,AR和VR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极具互动性的学习模式。通过AR技术,学生能够近距离学习山西传统舞蹈等技艺,每个动作和表情都可以被精确捕捉,极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VR技术则能够创建虚拟的工艺体验室,如山西面塑、剪纸技艺的模拟环境,让用户能够在虚拟世界中亲手尝试并掌握这些独特的传统技艺。此外,结合VR和AR技术记录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展示和制作过程,不仅可为学习者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还能基于这些仿真体验评估和优化非遗教学方法,确保技艺的准确和高质量传承[5]。
3 结语
非遗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而人工智能代表科技的前沿创新。将非遗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以为山西非遗的活态传承开启新的视角。这不仅有助于各类非遗项目的更好保护与传承,提高公众关注度,还能为非遗产业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应注意技术应用的适当性和文化敏感性问题,尊重和保护原有文化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以及如何确保技术创新在非遗保护项目、事业与产业发展中积极且持续的推动作用,以期实现山西非遗的超常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