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机制构建探究
2024-06-12闾四文李芷萱
李 进,闾四文,李芷萱
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2.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人才发掘、培养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 年国内共有高职院校1489 所,在校学生1670.9 万人,同比增长5.08%[1]。基于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深远影响,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尝试探索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机制,强调借助机制创新,实现优势资源共享,丰富职业教学场景,通过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理念创新,满足新时期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要求。
一、高职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系统梳理高职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导教师形成正确认知,把握关键环节,为后续教育机制创新和教育路径构建提供方向性引导。
根据相关机构测算,2024 年国内将会出现2400万人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缺口。为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问题,职业院校要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有序调整办学理念,优化教学机制,不断增强教学活动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正确处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着眼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在实践教学中,越来越多的院校尝试通过劳动教育逐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习体验,加速技能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推动高职教育模式有效转型,凸显教学活动的应用属性和实践价值。具体来看,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无疑可以有效缓解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结构需求侧之间的矛盾,不断延伸教育教学场景。通过必要的校企合作等手段,可以解决学生实习机会少、实践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帮助学生深入企业,在实践中用好用活理论知识,培养职业归属感,感受劳动价值与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逐步增强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胜任力。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能密切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教师结合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使用需求,立足知识内容,解构通识教育机制、完善学科教育平台、健全专业教育模块、探索创新创业体系四个环节。通过四个环节的联动,形成更为灵活的高职人才课程培养机制,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持续强化,构建起“就业有岗位、深造有基础、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前景”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二、高职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中,在各类因素影响下,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和短板,为科学应对教学困境、解决问题,教师要深入总结现状,廓清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要求。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适应性偏低
结合以往经验,高职院校在开展系统性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实现对人才的有效培养,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追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发挥主体作用,将劳动教育引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劳动实践,搭建新的教育场景,为理论知识转化和劳动意识培养创造条件[3]。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仍旧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没有采取必要举措调整劳动教育内容,导致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脱节,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具体来看,高职院校设置的劳动课程倾向于理论教学和经验传授,没有很好地将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联动起来,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同时缺少相应的劳动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场所,课程资源的不充分、不全面,在无形之中影响了劳动教育整体质量。同时,高职院校劳动课程多由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担任,部分教师缺乏对产业、行业的必要认知,在劳动课程内容选择和方法创新方面缺乏经验储备,使得劳动教学适应性不强,影响了其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效果。
(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内容性缺失
高职院校在日常办学环节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举措,通过理念调整、模式优化、内容改进等方式,将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统筹考量,更好地解决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4]。产教融合作为高职院校重要教学手段,通过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将产业活动与课程教学衔接起来,构建起引进—创新—输出的教学流程,探索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高职院校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基础上,消除学生与企业隔阂感,为后续企业人才招聘、职业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来看,多数高职院校仍旧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作出必要创新,使得专业教学出现刻板、单一等问题,加大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难度,极易引发抵触情绪。例如,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路径选择不当,在合作企业选择、教学资源发掘等方面存在不足,忽视了企业人才需求,对企业人才需求预计得不充分、不全面,使得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缺乏好的思路和好的方法,没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内容调整与充实。这种情况无法得到有效应对,势必妨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水平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兼容性不强
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对于职业型、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各高职院校立足实际,着眼于劳动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尝试对二者进行融合,探索协同育人模式,搭建职业教育新平台。但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立足劳动教育、产教融合特点制定相应教育教学举措,没有进行必要的顶层设计,使得部分教学举措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兼容多元化课程教学目标任务,因此阻碍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高职院校没有与关联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导致企业劳动资源、技术资源与高职院校的人才资源缺乏联动,阻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
三、高职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机制的构建路径
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机制构建环节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目标牵引,坚持资源协同,采取必要方法举措,构建职业教育新形态。
(一)完善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总体思路
为实现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的有效对接,高职院校要坚持思想牵引,立足实际,在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总体目标前提下,规划协同发展总体思路,明确协同发展基本要求,突出协同发展总体要求,引导高职院校、企业、教师、学生融入系列教学活动中,避免劳动教育缺乏可行性[5]。具体来看,高职院校应当做好经验总结,着眼教育现状,做好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制度顶层设计中,要注重教育活动之间的关联性,确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施范围,细化参与主体,将学校、企业、行业、社区和家庭纳入到劳动教育活动中;通过主体多元化,延伸职业教学体系,打造多方联合培养机制,更好地模拟劳动教学场景,发挥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要求塑造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追求,使学生对职业进行正确的选择。着眼这种实际,高职院校要利用产教融合,引导企业深入嵌入到劳动教育中。
(二)扩充职业教育主体
结合以往经验,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协同机制构建过程中需要与政府、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形成政府主导+学校驱动+企业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为教学活动高质量开展营造良好氛围。从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行业建立协调对话机制、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企业主导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等方面构建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新模式。具体来看,政府在整个过程中要全方位支持高职院校开展系列教学活动,运用各种渠道宣传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性、必要性,借助这种方式,引导企业、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排除错误观念影响,形成正确理念,为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6]。政府还需要立足职业教育改革要求,采取必要举措,持续优化产教学研的外部环境,加速教育融合。例如,某地方政府着眼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主导本地高职院校与创业服务中心开展合作,签订共建“双创”协议。依据协议,高职院校可以与创业服务中心关联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加速产教融合进程。在产教融合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基于实际,共同丰富劳动课程内容,延伸劳动课程界限,形成精英实习生培训计划,探索“企业培训+职业拓展+岗位实践”的高职教育模式,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更为稳定的联系,确保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性。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调整旧有观念,配合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产教融合等教学活动。具体来看,企业要注重与高职院校的沟通联系,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完善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劳动课程体系[7]。这种共同办学结构,使得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例如,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选派教师和技术人员组成教学团队,联合介入学生实习、实训等活动,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产教融合的教育优势。在共同办学中,企业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组建办学数据库以及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便于高职院校调整教育方案,将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起来。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在办学过程中,该院校与该地区玻璃陶瓷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共同申报项目,由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实践基地,选派实践指导老师,高职院校根据科研要求,选派学生参与项目,并组建起相应的教师团队,辅助学生利用实训实践基地完成科技研究项目。从实际效果来看,该科技项目取得较大成绩,同时在实训实践中学生专业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有85.3%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到合作企业任职,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问题[8]。
(三)持续完善协同教育机制
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要结合企业人才需求,采取有效举措,定向完善协同教育机制,改善劳动环境。具体来看,高职院校要正视劳动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立足二者教学活动暴露出的问题,有序开展劳动课程。在劳动课程教学中,既要立足专业特点,还要着眼学生情况,设置必要的劳动技能学习目标,依托学习目标驱动,确保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劳动教育任务。高职院校对协同教育机制的完善,要创设必要的实习实训机会,为产教融合营造劳动氛围[9]。以某高职院校为例,该院校与煤炭企业共建煤矿实景教学培训基地,基地面积3000 多平方米,涵盖1个中厚煤层综合采集工作面,1 个综掘工作面,1 个采区配电室,以及采煤机、输送机、液压支架、掘进机等配套设施。该院校借助该实景教学培训基地,向矿业专业学生和信息专业学生展示采煤工作面作业场景,高职院校学生充分融入学习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实景教学培训基地同时作为企业新职工培训手段,帮助新职工快速熟悉工作场景,了解工作要求,加速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机制的完善。在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采取有效举措,鼓励、支持、引导学生进入企业内部,参加劳动实践;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塑造并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高职院校要完善协同机制,在选择相应学习内容、确定学习难度的同时,还应当提升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归属感,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理论以及职业技能迁移应用[10]。例如,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针对参与岗位实训、实习的学生,组织“学习劳模”“大国巧匠”等评选活动,对典型人物事迹和优秀案例进行广泛性宣传。借助这种方法,在学生中建立起崇尚劳动、劳动光荣的劳动价值文化。通过对劳动教育与产业融合协同育人参与主体、参与方式等要点的梳理,引导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通过资源联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高职院校还应当主动地探索校内劳动资源与产教融合的新方法,借助校内劳动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保证劳动教育覆盖范围。例如,某职业院校借助校内闲置土地,开辟花圃,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参与花圃建设,学生在植物选种、栽种、培育以及收获中,既能够积累农业相关知识,提升知识学习与应用的满足感,又通过自身行动,美化校园,改善环境,增强劳动满足感,助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四)补齐高职院校课程短板
高职院校对于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协同,要持续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补齐短板。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较为抽象化、书本化以及概念化,对学生而言,缺乏必要的时代性和生动性。高职院校需要采取必要举措,激发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兴趣,逐步在劳动教育中增设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将劳动教育融入现有产教融合课程之中,形成“劳动教育+”的教学方式,构建“劳动教育+专业知识”“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等多元化课程体系[11],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思维。高职院校应当组建起高素质师资队伍,促进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的协同发展。在实际工作开展环节中,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到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以良好的岗位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高职院校要组织、鼓励、选派教师进入企业开展专职调研或者挂职锻炼,使教师在上述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课程教学案例,保证教学内容的鲜活性以及指导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就业形势,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配合教师顺利完成劳动教育、 产业融合等课程教学活动。
为适应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对产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当调整目标方向,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以劳动教育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切入点,通过丰富教学路径、创新教学体系、盘活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借助教学模式创新,补齐职业教育短板,增强职业教育总体水平,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