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南部农村企业“一村一品”经济模式发展探析
2024-06-11李佳怡潘园园
李佳怡 潘园园
摘要: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一村一品”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举措。文章立足于吉林省东南部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吉林省东南部农村企业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吉林省东南部农村企业“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的增收致富渠道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一村一品”模式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而生,是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的重要举措。如今,“一村一品”模式已然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要想稳定“一村一品”经济模式的发展,让“一村一品”经济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该经济模式健康且有序地实施,就必须对“一村一品”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吉林省东南部农村企业的发展现状
吉林省东南部发展农村企业的条件优势
吉林省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受污染程度较小,农产品资源丰富,种类多,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巨大。当地一些企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大力开展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以及旅游活动。比如,集安市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这里的鸭绿江水质优良,无污染,非常适合植物生长。集安山葡萄选用优质高山葡萄品种,因抗病性强,果粒均匀,颗粒饱满,口感甜美,汁水丰富,含糖量高,产量大且稳定,成为吉林省通化市的知名特产;通化市利用稻米品质好、品种多的优势,集中精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大米品牌,如辉南县、柳河县、通化县主要生产优质富硒、火山岩和贡米水稻产品,因此当地实施“通字号”精品米品牌战略,用品牌占领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产品在中高端市场中的占有率。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不仅特产众多,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除独特的自然风光外,还有众多的人文历史景观,如杨靖宇烈士陵园、高句丽墓葬群等。
吉林省东南部农村企业的发展现状
吉林省东南部各地区立足于各地特色产业,因地制宜,依托国家政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地域品牌。
通化县打造独具特色的人参品牌,延伸了人参产业链。通化县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快速发展人参相关产业。得益于通化市的优质土壤,山头村建立了人参种植基地。再加上高标准的种植管理技术,相关企业得以快速发展。同时,通化市将人参花作为市花,大力弘扬通化地区的人参文化,这一举措扩大了人参产业的影响力,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品牌优势。企业以人参为原料,相继开发出人参药、饮料、保健品、化妆品、食品五大系列人参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挖掘了人参的价值,完善了产业链,打造了独特的农业品牌。
桦甸市立足于当地的农业产业资源优势,规划以工业思维和产业理念谋划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在此背景下,农产品加工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其中,吉林出彩农业生产的“吉粮”品牌大豆油,持有“低烟”“去味锁香”专利技术,产品成为大庆石油、鞍钢集团、吉化公司、首农集团和军供粮油指定食用油,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省市;金牛牧业公司生产的“桦牛”品牌牛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和ISO9001、ISO22000、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省市,产品成功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指定产品。当地还有“眼镜小猫”瓜子、“品田谷”酸菜、“吉元”松子等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柳河县安口镇委员会坚持走农业发展道路,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柳河县大力发展大榛子种植、苗木等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经过多年努力,大榛子产业已覆盖全镇16个行政村,安口镇先后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榛臻特色示范镇等国家级、省级荣誉。此外,园丰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是吉林省唯一获得由中央九部委颁发的林业系统类“国家级合作示范社”荣誉的合作组织。
吉林省东南部各地区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向海外,不仅振兴了本土特色产业,还提升了吉林的知名度,为全省甚至全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吉林省东南部农村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村企业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城市电商营销常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与城市电商多样化的市场营销方式相比,农村电商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营销模式单一的问题。
农村企业缺少文化内涵,品牌化不足
1.农村品牌杂而不闪
中国农村特产产品的优点是时间不分四季、供应连续,空间不分南北、应有尽有,缺点则是同质化严重,标准不统一,数量有限。小农户是农产品品牌打造的主体,大部分企业是中小微企业,导致产业集中度较低。此外,部分经营主体的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2.农村品牌有而不响
一些地方存在“重生产轻品牌打造”和“重评比轻产品培育”的问题,缺乏实施长期计划成效的耐心和决心。一些经营主体对品牌内涵、品牌形象、文化挖掘等方面不够重视,过于关注产品本身,不注重品牌打造。在此背景下,乡土品牌的同质化问题严重,无法有效吸引消费者,在销售市场上未能获得较高评价。
3.农村的品牌宣传推介形式过于简单
在推广“乡镇品牌”和“地方品牌”方面,一些地方举办了多项宣传推广活动,但对数字媒体、互联网、物联网等的应用不够充分,导致农产品品牌的影响范围有限。
4.农村品牌保护机制不完善
如今,各地政府虽然重视打造和推广乡村品牌,但忽视了对乡村品牌的授权、监督和管理,未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出现了乡村品牌被“泛用”、被未授权过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滥用”等问题,导致原创品牌在市场上失去话语权。
农村产品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当前,乡村农业发展还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例如,产业链较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流产业发展不充分,从产地到餐桌需要较长周期;二是农产品衍生品开发不足,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不高;三是产业整合率低,难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吉林省东南部农村企业的发展策略
以“非遗+特色农产品+电商”模式打造吉林省农村文化
特色品牌
创新营销渠道,打造特色品牌,改善经营模式单一的问题。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将各类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营销,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区位资源,发展非遗旅游等产业,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非遗旅游产品,以“非遗+特色农产品+电商”的模式打造吉林省农村文化特色品牌。
例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是长白山下第一县,朝鲜族鹤舞在当地流传十分广泛,安图县可以依托当地的“长白山特产”和非遗发展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从而带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实现乡村振兴;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周边地区有一项特色民俗活动——查干淖尔冬捕,当地可以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对这一民俗活动进行宣传,同时积极打造旅游景点和民宿,为游客提供近距离体验东北人文风情、传统文化的机会。安图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等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农产品优势的地区可以依托电商,通过短视频或直播等对当地的各种资源进行推广,推动形成商业产业链,打造“一村一品”和“数村多品”,促进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吉林省实现乡村振兴。
利用民族风俗文化实现“文化+品牌”
吉林省有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可以依托民族风俗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村庄,加强特色文化宣传,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利用传统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同时,聚焦当地特色文化产品和农产品,帮助特色产品打开销路,激发文旅产业的发展潜力。在立足于民族村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放眼长远,坚持特色小镇建设与开发文旅资源相结合,打造特色品牌,激发民族村寨内生活力,促进民族村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例如,东来乡鹿圈子村以前是一个偏僻的小镇,如今已发展成著名的民俗景区和影视拍摄基地,多部电视剧都在此地拍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欢乐中国行》栏目在此地录制了以“过年”为主题的纪录片。鹿圈子村已成为全国10多所高校的教育实习基地,每年接待游客和美术写生师生1万人次以上。鹿圈子民俗村被农业农村部、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评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2014年被住建部录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通化市还可以依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以“党建+红色文化+乡村旅游”为引领,盘活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长廊和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扩大当地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例如,通化市有大泉源酒业历史文化景区,中共辽东特别支部通化分支部委员会旧址、七道沟死难同胞纪念地等旅游景点。当地可以利用好红色资源,擦亮红色名片,大力宣传村落文化,推动当地农村探索出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创新路径。
以乡村特产为依托,深挖当地文化资源,打造新型研学旅游模式
以乡村特产为依托,深挖当地文化资源,打造新型研学旅游模式。例如,以通化县的人参产业园为依托,同时深入挖掘当地的人参文化内涵,打造集看、学、买于一体的研学旅游新模式。还要通过媒体宣传和推广,提高通化县人参产业园的知名度,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加深乡村居民对人参文化的了解,以便为研学旅游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农产品精深加工对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和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在粗加工、初加工基础上,将其营养成分、功能成分、活性物质和副产物等进行再次加工,实现精加工、深加工等多次增值的加工过程,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构建利益链的关键环节,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对于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产品精深加工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口感、营养价值、便携性和储存性,从而显著提高其市场价值。例如,提取农产品中的有效成分,开发出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和药品。对农民而言,农产品精深加工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售价,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有效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减少损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农产品精深加工还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口感、营养价值和便携性的多元化需求。
农产品精深加工可以形成多元化的產品系列,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还可以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将农产品转化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多元化的产品不仅能够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有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比如,吉林省可以在产品包装中巧妙地融入当地红色文化元素,以便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吉林省的农产品加工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着力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吉林省东南部乡村地区要依托自身的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等优势,吸收借鉴国内“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经验,激发农村企业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愿,以推进乡村振兴。
通化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村一品模式开拓吉林省东南部农村企业‘特色+品牌推广新渠道”(项目编号为ts2023011)。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