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幻思维浸润其间
2024-06-11吴平华
作者简介:吴平华(1977—),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本科,一级教师,备课组长,研究方向:走读作文。
科幻故事习作是一种想象类作文。笔者对教材单元习作进行梳理发现:想象类习作共有11次,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对童话故事的大胆创编;二是对别人故事的再造想象;三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四是对现实生活(未来生活)的感受、思考与想象。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科学精神”单元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就属于第四类想象类习作,它规定了想象的方向和合理性。
在《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习作导读课后,笔者布置了一项片段习作:写写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笔者发现学生片段习作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文学体裁混淆;二是科学想象缺失;三是故事奇绝不足。究其原因是学生习作的底层缺乏科幻思维引导。
于是,笔者第二课时的作文讲评课中,采用了比较同类情境、借助思维导图、修改细节描写的教学手段,期待科幻思维在学生笔下汩汩流出。
一、比较同类情境,激发科幻联想
本课的单元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要求学生写一个科幻故事,把自己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课本中有三幅插图:大脑可以直接从书本上拷贝知识;在火星上生活;用时光机穿越时空回到恐龙时代。习作要求是在想象中注入“科学元素”,以学生了解和熟悉的科学知识、科技成果为基础,展开大胆想象,进行“接近联想”,完成一篇科幻故事的创作。
(一)寻找素材科幻味
课前3分钟,教师播放飞船进入太空的视频,屏幕上用数据展示飞船的速度,以及飞船离地面的距离。播放的同时,教师指引“请跟随小闫同学的飞船穿越到2085年”创设科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未来科技。出示小闫同学的两段故事片段。
片段一:一大清早,我手中多了一个按钮,我好奇地按了下去,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2085年。我四处张望,发现了刚刚睡醒的朋友,朋友也望着我,我们俩互相说了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的,他和我不一样,他并没有什么按钮。这时我看到地上的按钮写着四个大字“双人穿越”。我很不好意思,为打破僵局说道:“我们去玩吧!”他爽快地答应。
片段二:一大清早,我翻身起床,发现手中竟然多了一个红色圆盘。这是干什么用的?我好奇地转动了圆盘,啊——,我眼前出现了一个超大电子屏幕,电子屏占据了整个房间……我慢悠悠地坐上飞船,飞船腾空而起,飞出了窗口,飞向云端。是无人驾驶飞船!正当我欣赏蓝天、白云时,2分钟不到,“老鹰”就落地了。“主人,你穿越到2085年,你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说完,“老鹰”就离我而去……
师生共同分析小闫同学书写的故事开端(见片段一),发现故事中缺少科学元素,不够新奇。学生提出收集科幻故事、观看科幻影片、阅读科幻小说等建议。学生修改自己的片段,增添科学元素,课件中出示现代科技资料:3D图像、纳米架构、液态切片技术、大规模海水淡化、移动支付、脑细胞团培育、加速的光合作用,DNA……便于学生参考。再次出示小闫同学修改后的文章,寻找增添的科幻色彩。
学生反馈后共发现三处科幻味:一个超级大的电子屏;无人驾驶的“老鹰”飞船;接近光速的飞行。通过“发现—修改—对比”三步,让学生体会习作片段平淡乏味的原因,学习增加科幻色彩的方法,以提高捕捉科幻习作素材的敏感性。为下一步修改打下基础。(见片段二)
(二)增加素材新奇感
科幻的生命力在于它不停地創造出“传统”,又迅速地打碎它,以更新的面目出现。确定科幻故事的“科学元素”是首要思考的。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初次尝试科幻创作,往往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进行“幻想”;二是大胆想象,分析优劣,选定要写的科学技术后,大胆想象其未来发展的态势,分析其特征和优劣,制造故事的“矛盾冲突”。
有了科学元素,并不代表能写出故事的新奇感。教师出示小鲍的习作,学生阅读后发现小鲍同学笔下的飞船没有更新换代。如何修改?
一天,我和好友正在野外露营,谁知一觉醒来,我们竟然穿越到了2322年,我们跟着一个神秘人来到了一间房里,里面竟然摆着一艘飞船,我俩兴奋极了,丝毫没有发觉那个神秘人已悄然消失。飞船窗门打开的那一刻,一个声音响起:“欢迎你们来到2322年,请进入飞船冒险号,我们即将起飞。”我飞快地跑了进去,坐在驾驶位上,好友也紧随其后跑了进来。飞船上的操作按钮并不多。我按下一个正在发光的按钮,飞船的功能和操作方法顿时传入了我的脑海里。我一番操作后,飞船启动啦!(小鲍)
小组讨论100年后的飞船会有哪些变化?学生增添时代感词语,形成表格。学生想象100年后的宇宙飞船,从表格对比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二、借助思维导图,引发科幻遐想
遐想可以使人的思维飞翔,脱离日常生活的限制,达到一个更为广阔和深远的思想境界。科幻故事需要遐想,一波三折的情节往往会吸引读者的眼球。构思科幻故事曲折的情节,是学生科幻习作的难点。针对学生习作中情节平淡无奇,平铺直叙的问题,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聊一聊奇特经历—加一加经历波折—画一画故事情节”这三步,给学生一个习作修改的“支架”,便于学生写出科幻故事的一波三折。
(一)聊一聊奇特经历
六年级学生对于科幻故事并不陌生,他们已看过不少的科幻小说。课前统计后发现,读过刘欣慈的《三体·黑暗森林》的学生将近有80%,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的学生几乎达到了100%。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聊一聊看过哪些科幻故事,哪些故事情节令你印象深刻。交流中还发现学生往往对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情节能说出一两点。
(二)加一加经历波折
写故事需要一波三折,要落实到具体习作中,并在实践操作中修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出示小宁同学的习作故事片段。学生阅读后,同桌交流讨论,小宁同学的习作故事片段只有一个波折,需要添加一个或者两个波折,如闪现了火星飞船或飞来了火星人,这样的情节更能吸引人。
不知过了多久,我来到了一座高山上,山大约四五十米。站在悬崖边,我一跃而起,打开了小型飞翼,随风向远处飘去。一阵飓风袭来,如同狂狮怒吼,我一个不稳,直扑地面,急忙稳住身子也只能朝一个大坑降落而去,眼前只见一片蓝色和绿色的物体。原来是一个碧波如镜的湖和翠色欲流的草木,这些可是罕见景物。整个火星从来没有植被这么茂密的地方,我暗暗心喜。想到此,我连忙从书包里拿出纳米防护罩和一个智能折叠盒,用防护罩罩住整个大坑。(小宁)
(三)画一画故事情节
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可以把故事推向高潮。根据同伴书写片段,预测故事情节,并画一画故事情节图。依据学情、小组合作、想象情节、书画情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片段一:“滴滴——滴滴——”我被闹钟叫醒。“那是什么?”一个巨大钢板立在我的面前。我好奇地触碰了一下。时间仿佛静止,我的身体立马穿梭在一个隧道里,啊?前面竟然是一个大光洞……我晕了过去。
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湖水边,看到眼前躺着几条长长的东西,是蛇吗?不,不,不是蛇,是……鳄鱼啊!快跑呀……(小蔡)
片段二:傍晚时分,我回到了时光机旁,准备享用带来的晚餐。正在这时,我感到背后有一股凉意传来,转过身发现有一头暴龙向我冲来。它的嘴张得很大,露出锋利的牙齿,还传来阵阵臭味。它的表情与我之前看到的恐龙不一样,它恶狠狠地盯着我,嘴里吼出我听不懂的声音。我吓得连滚带爬地进了时光机,手忙脚乱地操作,时光机开始用超快的速度与它周旋。看似笨重的暴龙在我的躲闪中一点都没有慌乱,我左转,它往左;我右闪,它也往右。时光机不断地来回穿梭,暴龙也来回奔跑。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四周变得黑暗。暴龙在晚上视力不太好,只能四处乱撞。(小沈)
请同桌分工合作,最后交流。形成情节图如下:片段一:穿梭隧道——惊遇鳄鱼——一路追赶——爬上树梢——走向丛林——喜见地球人——一起回家(见图1)
片段二:登上时光机——恐龙时代——友好相处——暴龙搏斗——暴龙战败——气候骤变——时光机结冰——火龙相助——平安着陆(见图2)
三、修改细节描写,促发科幻畅想
写科幻故事,除了写出科幻色彩,写出曲折故事情节,最重要的是要把科幻故事写生动。写生动除了要写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外,更重要的是能把故事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具体,并用环境描写来衬托故事发生的场景和气氛。突出细节描写,有助于把科幻故事写得引人入胜。这就需要小作者无拘无束的畅想。
(一)发现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难点。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先从名家名篇中寻找、发现大作家是如何把科幻故事写生动、写传神的。
“如果我做错了什么,对不起。”他对蚂蚁说。罗辑艰难地站了起来,在虚弱的颤抖中,他只有扶着墓碑才能站住。他腾出一只手来,整理了一下自己满是泥浆的湿衣服和蓬乱的头发,随后摸索着,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个金属管状物,那是一支已经充满电的手枪。然后,他面对着东方的晨光,开始了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的最后对决。
——《三体·黑暗森林》片段
通过阅读,学生发现了《三体·黑暗森林》片段中运用了一连串动词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可以让科幻故事入情入境。
(二)修改细节描写
习作是修改出来的。管建刚老师说:“多改重于多写。”语言要改得有节奏感、音韵感,就从细节描写改起。
那个普通的夜晚,我正准备睡觉,突然一只发光的白球出现在我面前。我呆呆地看着它,迟疑了好一会儿,慢慢地伸出手,疑惑地摸了摸。当我的手指刚触碰到它,一道白光一下子笼罩了我,我被照得睁不开眼,等我再次睁眼,发现我和朋友在一辆无人驾驶车上,车内的屏幕上写着:欢迎来到火星地球城,你们是第五批居民,接下来由我带你们参观。(小贾)
四、结语
讲评、修改此类科幻想象类习作,需要教师的“穿针引线”,建立学生與名家科幻故事的借鉴阅读、学生与自己习作初稿的反思阅读,学生与习作完稿后的“读者”阅读,实现“三次阅读”与自主习作表达的“透明对接”,帮助学生顺利迈好科幻想象类习作“最初的那几级台阶”。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