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2024-06-11陈禹蒙
陈禹蒙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文章首先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强调改善生态环境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其次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揭示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最后探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农村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五个具体路径。“五个振兴”的提出指明了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进一步阐明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和具体方法。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农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更是实现产业兴旺、打造宜居环境的前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深入挖掘农村生态资源的潜力,结合市场需求,将生态资源通过产业化的方式转化为经济价值,从而推动农村在生态和经济两大领域实现共同繁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农业现代化表现为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表现为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现代化。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服务于工业现代化,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然而,当前背景下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将农村视为一个独立且充满活力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态文明是产业、空间和主体融合发展的基石,不断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才能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为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
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环节,二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可持续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密不可分。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而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确保农村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也为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其次,乡村振兴需要依靠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方式往往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引导农村产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方向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次,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态旅游产业逐渐受到市场青睐。农村地区可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生态旅游等新型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本质上是对传统农村发展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农村发展模式往往忽视生态环境问题,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而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协同并进,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存在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只有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才能保障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成为吸引城市居民的重要因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其次,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引导农村產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方向转变,激发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方式往往伴随着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再次,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对健康、环保需求的增加,生态旅游产业逐渐兴起。农村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这些产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的理念与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相契合,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符合乡村振兴的目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当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补助资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同时,部分地区还实施了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结合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等方式,探索可行的路径和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此外,有关部门通过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使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如水土流失问题得到缓解,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等,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大部分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相平衡的理念,避免了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还有一些地区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清洁能源产业等,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再加上工业废渣处理不当,导致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土壤的生态功能。同时,农村地区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受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水质恶化,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用水安全。此外,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受秸秆焚烧、燃煤取暖等活动的影响,导致PM2.5等污染物浓度升高,影响居民健康。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农村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等,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何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传统产业结构单一
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绿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需要政策、技术、市场、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农村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仍然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和监督体系,导致一些地区面临生态修复成本过高、生态补偿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共同推进的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相关,是新时代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就要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为此,文章提出以下措施,以推动农村焕发新活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政府应制定一套全面细致的政策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保障。该体系不仅要覆盖生态保护的各个方面,还要确保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包括生态保护法规、资源利用法规、环境管理法规等,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法规网络。在责任主体方面,确保各级政府、下属部门以及农村社区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下属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农村社区要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政策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包括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让群众参与监督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度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要采取更有力的治理措施。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引导农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建立有效的垃圾收运和处理体系,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水污染治理也十分重要。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农村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此外,土壤污染防治同样不容忽视,有关部门要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实施土壤修复工程,防止土壤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造成危害。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为促进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和引导农村发展绿色产业。首先,政府可以鼓励农民积极投身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种植以及绿色加工等产业,加快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这不仅有助于农民自身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其次,农村地区可以依托丰富的自然資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这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蓬勃发展,还能显著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激发他们投身绿色产业的热情。最后,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绿色产业的宣传力度,坚定不移地推动农村绿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经济繁荣与生态和谐的共赢。
加强生态公共服务建设和跨部门协调合作
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生态公共服务建设。通过在村内设置生态公益性岗位、组建生态建设专业合作社等,鼓励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完善农村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机制也至关重要。有关部门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衔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因此,农村地区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村治理能力,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让农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