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2024-06-11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马翠花
○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马翠花
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文化传承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并明确指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红色资源,以确保红色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弘扬。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众多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勇敢奋斗、无畏牺牲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高等教育机构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当充分利用其红色资源,传承和培养新时代青年的红色基因,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信念,增强他们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一、聚焦红色主题,深挖校史资源
河北农业大学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更是一部充满爱国精神和为民服务的奋斗史。自建校之初,学校便以传播知识、启迪民智、振兴农业为其教育宗旨。在120 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北农业大学记录了许多红色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反映了学校与爱国运动和革命历史的紧密联系,还彰显了学校红色基因的深厚内涵。
学校致力于深度挖掘并有效利用其丰富的校史资源。例如,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是全国唯一举办留法勤工俭学班的高等院校。1924 年,河北大学农科(即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1935 年,河北省立农学院的学生积极参与并支持“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在抗战期间,许多河北省立农学院的学生勇敢投身于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中,其中包括王文仲、张承训、李德纯、蔡尔滨等。
学校建立了1600 平方米的校史馆,引入多媒体设备,播放包括“口述农大”在内的历史影像,使校史更加生动。这些举措不仅让历史故事更加生动鲜活,还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温度和深度。此外,河北农业大学还将校史文化纳入研究范围。学校围绕典型事件和杰出人物编撰并出版了系列校史文化丛书,如《农大史话》和《农大印记》等,丰富了校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并为师生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思想灵感和精神动力。这些不仅增强了校史文化的内涵和深度,还为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选树先进典型,讲好英模故事
河北农业大学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传承以及严谨务实的校园文化,孕育了众多先进典型。例如,2016 年,李保国教授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以及“太行山上的新愚公”。2011 年,果树9301 班的毕业生群体被刘延东同志称赞为全国大学生的榜样。1996 年,太行山道路上的优秀教师群体以其高尚品格被中宣部誉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此外,还有像李德纯烈士和他的儿子李乃超先生这样的先进典型。李德纯烈士以其生命诠释了那个时代农大毕业生的爱国情怀和坚强勇敢,而他的儿子李乃超继承了这种红色家风,在教育领域以无私奉献和广泛的仁爱赢得了尊敬。
学校将杰出的“大典型”与身边的“微典型”相结合,实现了从深入理解精神内涵到具体行动的完美过渡。学校致力于打造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拥有、共同分享的精神家园。为此,学校编写出版了诸如《太行新愚公》的画传、《身边的李保国》以及《李保国名言录》,并制作了微视频、征集了网络歌曲和诗词,让师生更加亲近和理解典型人物,感受他们的温度和情怀。
此外,学校还组织李保国团队的成员进入课堂和学生群体中,生动讲述与李保国相处的每一个细节,使师生们感受到在平凡中坚持、在坚持中付出与收获的真谛。关于果树9301 班这个先进典型的故事,学校编写并出版了《为了一个永远的约定》,全面展示了这个群体的精神风貌和日常生活。该书被中宣部选为100 种推荐的优秀思想道德读物之一。学校编排了话剧《约定无期限》,展现这个“诚信写大爱”的群体是如何可亲、可敬、可学的。
三、沉浸式体验学习,感悟精神伟力
在沉浸式的体验学习中,重大节庆日成为理解和感悟红色校史精神的良好机会。河北农业大学充分利用这些特殊日子,增强学生对红色校史精神内涵的教育和理解,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有效地发挥了学校红色资源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用好现实场景,拓展红色文化体验路线。学校精心设计了红色文化体验路线,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在校园的东、西区核心位置,建设了包括校史馆、“德润农大”道德实践馆、太行山道路文化园、太行山道路碑廊、李保国纪念广场等一系列文化设施。这些设施共同构成了包括馆、廊、园和广场在内的经典红色文化体验路线,为师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机会。通过这种直观、生动的方式,师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并感受红色文化的伟力,同时,在这种文化熏陶下逐渐形成对特色文化的深刻认知。这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利用重大节庆日,深化学生对红色校史精神内涵的理解。学校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来深化学生对红色校史精神的理解和传承。在纪念李保国逝世一周年、三周年和五周年之际,学校分别组织了全校性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致力于将李保国精神深植于师生心中,而且通过引导师生用具体行动践行李保国精神,激发他们担负起强化农业、创新农业的重要使命。在建党百年之际,学生思政教育品牌栏目“焦点时刻”举办了党史专题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校宣传部长与李保国教授的儿子同台朗诵《您,从未走远》,深情讲述了李保国的故事。这一活动生动展现了李保国作为“共产党人的楷模”的坚定初心和肩负的使命,深深感动了在场的师生。
丰富教学资源,将红色校史融入教学内容。
为了丰富教学资源,学校将红色校史融入教学内容,并建立红色校史资源线上线下共享机制。线下,学校在各个校区建立了校史馆,并不断丰富其历史资料,通过展览的形式向师生呈现丰富多彩的红色校史文化。线上,学校建设了校史馆网络展馆,并拍摄了“口述农大”“知农大”等系列微视频,建立了线上的红色校史资源库,供学生在线学习和观看。通过这种方式,学校有效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了红色校史资源的传播途径,并综合运用媒体和网络平台,以创新的方式传播和弘扬红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发扬和传承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