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利用路径*
2024-06-10邓洁,蒋纯,周颖,陈茜
邓 洁 ,蒋 纯 ,周 颖 ,陈 茜
(吉首大学人文学院,湖南 湘西州 416000)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和创新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下文简称农遗)是不可或缺的环节。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1]。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专门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写入其中,体现了国家对农遗价值的认可和重视。农遗是经过长期检验的优秀、独特的农业生产经验[2],具有复活性、活态性和战略性等特点[3],在发展生态农业、维护乡村风貌、传承乡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无论是全球重要农遗还是中国重要农遗,它们的五大认定标准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高度契合。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充分保护和创新利用农遗中富含的生物、技术、文化资源,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本土资源价值,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为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增添强力引擎。
1 保护与开发湘西地区农遗的综合价值
截至2023 年10 月,我国已开展了7 次重要农遗的发掘和认定工作,共有188 项传统农业系统正式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湘西州富集有“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湖南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湖南龙山油桐种植系统”四项农遗资源,在遗产密度方面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1.1 生态价值
农遗作为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综合农业系统[5],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如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要求,在水稻耕作过程中,需为鱼、鸭、蛙等生物预留出活动空间,在水土保持、减少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可利用价值[6]。再如,永顺长光村采取油茶和黄金茶、中药材等作物间隔种植的方式,在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的同时又能保持生物多样性。此外,龙山桐花寨活态种植了葡萄桐、米桐等本地油桐品种;保靖黄金茶园内共有明代古茶树718 株,清代古茶树1 300 多株,是农遗在保护古种、保持本土资源多样性方面的典型。
1.2 历史文化价值
农遗植根于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虽处于武陵山区腹地,土家族、苗族先民们却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例如,在东汉至明初时期,当地的茶叶就因品质优良而见于《茶经》《通典》等多类文献中。保靖茶叶因“一两黄金一两茶”的典故,被命名为“黄金茶”。当地人认为饮用黄金茶其实是在品尝茶树古董和民族茶文化。再如,从《子腊贡米序》碑文记载中可知,子腊贡米与子腊村历史一样悠久。外来投资者都认为,贡米最有价值的卖点不是口感,而是蕴含在子腊贡米农遗系统中的苗族文化。此外,永顺油茶和龙山油桐等也多见于地方志典籍。随着历史文化价值的发掘和宣传,上述农产品的品牌底蕴迅速远超当地同类农产品,一跃成为市场追捧的珍品。
1.3 经济价值
农遗中的核心农产品、农业景观等要素,具备独特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在转化为经济收益方面都具有天然优势。如子腊贡米、永顺油茶等产品被列入农遗良品后,逐步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优势,可用于打造高端特色农产品品牌和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此外,保靖县打造黄金寨七大古茶园旅游招牌,紧抓茶旅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发展,将农遗资源作为“农业+旅游”模式的卖点,吸引游客与大自然亲密互动,为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富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湘西地区农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遗是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特色优势资源。近年来,通过多方合力,湘西地区在农遗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湘西地区农遗的发展现状
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惠益共享”原则的指导下,湘西地区四个农遗地着力推动农遗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农遗保护方面,四个农遗地政府都针对农遗保护和乡村治理方面出台了具体文件,发挥了政策指导作用。比如,保靖县政府制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保护若干规定》,以落实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永顺县政府从永顺油茶地方传统习俗中提炼出乡风治理方案,村民也自发制定有《长光村村约》,并严格遵守保护油茶树等林木的约定。此举不仅有利于培育文明乡风,也能助推乡村有效治理。同时,各农遗地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会、座谈会等活动,以提高农民对农遗保护的认知。子腊村农民多次参加有关谷种保护与生态种植技术主题的培训会,加之驻村工作队的日常宣传,转变了村民“化肥农药必须用”的观念,并积极参与恢复传统种植方法。目前,该村已基本实现人工拔草和草木灰除草的原定目标,为优化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助推乡村生态宜居增强动能。
在农遗利用方面,农遗地政府部门通过提供财政支持、招标大型企业、建设产业园等措施,结合农遗地生态环境优良、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当地产业振兴。农民也积极成立合作社、创立个人品牌,部分农民还学会通过抖音直播、经营微店等网络媒体方式提高产品曝光度。目前,黄金茶、子腊贡米、永顺油茶等产品在品牌、规模和单价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以保靖黄金茶为例,截至2023年初,保靖黄金茶全县种植总面积近10 000 hm2,综合产值21.36 亿元,茶农人均增收8 000 元以上,8 万多农民因茶受益、因茶致富[7]。
2.2 湘西地区农遗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遗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的社会背景和现实需求影响下,农遗的创新利用还面临诸多难题。
2.2.1 农遗产业创新理念滞后
在湘西地区农遗产业建设过程中,各农遗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创新能力不足问题。第一,目前农遗地发展多为政府主导而非企业自主经营。农遗发展缺乏主体承担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牌意识,规划好的农遗品牌方案也常常后续执行不力。如有着“可遇满斗金,难得子腊米”之称的子腊贡米,就曾被私人抢注商标。花垣县政府从2017 年开始打官司,直到2021年才拿回商标。此举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阻碍了子腊贡米的品牌构建和价值兑现,对当地的产业振兴进程也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有的遗产地将农遗旅游简单等同于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对农遗所蕴含的深厚农耕文化挖掘不足[8]。同时,农遗产品出现销售品类单一的局面,导致产业发展缺少新的动力与活力。比如永顺油茶产业目前仅开发油茶产品,忽视了茶枯、茶壳等也存在一定的产品开发利用空间。第三,除黄金茶以外,其他三个农遗产业的规模都比较小。村民受田地分散、山地租金低等影响,流转用于农遗产业开发的土地不多。加之存在政府资金支持能力有限和龙头企业实力不足的问题,农遗在产业规模化发展方面还大有可为,而农遗创新利用则更缺主力和动力。
2.2.2 农遗传承受阻
农遗蕴含的传统生产知识与技术具有过程复杂、费时费力等特点。但精细工艺与实际效益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不经济,于是部分手工技艺被机械取代,引发农遗技术体系面临传承断代的问题。保靖黄金茶的传统炒茶技艺,依赖茶农在锅中用双手不断地翻转茶叶来烘干水分。实地调研发现,为扩大经济效益,黄金寨超过50%的茶农已用机器代替手工炒茶。久而久之,这项需要练习才能掌握的技术就可能被淘汰。此外,农遗传承人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现实。当前,掌握农遗技术精髓的传承人年龄普遍偏高,而青壮年往往向城市流动,在较长时段中与田地、劳作的联系不再紧密。一旦老一辈传承人相继离世,那么需要口传心授和练习获得的农遗技术,其原汁原味的文化精髓将真正面临失传的风险。
2.2.3 农遗地生物多样性局部弱化
生物多样性是农遗的核心特征之一。保护农遗生物多样性能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农遗地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时,容易顾此失彼。例如,农遗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核心的农作物,却忽略了单一农作物对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的负面作用,给当地农遗保护和生态振兴工作带来了挑战。自2006年以来,黄金村平均每年新开辟33.3 hm2以上茶林,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16 年的633.3 hm2[9]。期间,当地主要推广“黄金1号”“黄金2号”等少数茶叶品种,虽然有利于产业品质管控,但对种质资源多样化和茶园系统生物多样性不利,还因舍弃传统间种技术而增加病虫害风险。总体而言,农遗地的生态正向效益更为明显,但在单一物种大面积推广以及较多使用现代肥料而影响土壤质量等方面,是对农遗保护和利用存在不利影响的。
3 湘西地区农遗保护和创新利用路径
农遗是有丰富的资源基础、悠久的文化基础、优美的景观基础、深厚的群众基础的优势产业,可以成为、也应当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首选切入点[10]。为解决农遗发展困境,并探索出一条新时代背景下农遗创新利用的路径,文章从转变理念、优化模式、完善机制三个角度提供参考。
3.1 转变农遗发展理念
为顺应经济发展趋势,使农遗与乡村振兴战略能更好地衔接,各主体需要及时转变发展理念。
首先,在生产环节,作为农遗发展主体的农民不能只埋头种地,要注重特色农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通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推进生态振兴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大对政府出台的农遗政策和项目的关注与参与度,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和农业观光项目。如通过开展农家乐团建体验等活动,提高农遗产品附加值,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其次,农遗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企业需要重视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延长产业链,转变产品开发理念。通过整合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开发农业景观,挖掘农遗文化,形成具有多元价值、独具遗产地特色、涵盖三产业的产业模式。再次,弘扬农遗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遗的覆盖面和影响力[8]。通过利用中国重要农遗金字招牌,辅以网络媒体、地方博物馆等多渠道宣传,提高农遗产品知名度。最后,各经营主体需转变“重前期创立、轻后期维护”的品牌观念。各级政府可出台农遗品牌管理办法,对有损品牌声誉的企业实行“红黄牌”制度,并通过召开农遗产业振兴会议、品牌管理培训等方式提升经营主体的品牌构建意识与运营能力。各经营主体通过投资和创新,将农遗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在此基础上,遵守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标准,为农遗品牌构建和乡村产业兴旺提供坚实的质量保证,从而促进农遗地乡村产业振兴。
3.2 优化农遗参与主体的协作模式
创新式传承利用优秀农遗是一项庞大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单方面的努力和单项目的推进不足以完成此项艰巨的使命[11],需要有效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资源与力量,形成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合力[12]。农民是农遗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政府则在农遗保护和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扮演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供保障的角色。企业是农遗保护和创新利用的重要建设主体,需要发挥对接市场的优势作用。专家团队和公益组织则是宝贵的指导和帮助力量,协助农遗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遗的保护和创新利用依赖于各参与主体明确职责,并优化协作模式。
首先,建立有效、稳定的政府和农民沟通的渠道至关重要。如搭建“微留言”官方平台,开展“农遗发展农民议”等活动。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农民可以合理表达诉求,政府也可以倾听民声,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合作机制。同时,政府还可以着重增加农遗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人中的比例,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用以开展各项农遗活动,增强农民在农遗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感受。其次,政府与企业加强协作是实现农遗保护和创新利用的有效途径。政府可以发挥引导作用,向社会诚信企业公开招标,对积极参与农遗保护和创新利用的社会企业给予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通过开展“农遗良心企业”评选活动,表彰突出企业。企业也应承担社会责任,为农遗开发出谋划策。最后,农遗的发展亟需在政府和专家协作模式上加以创新,比如构建“高校专家理论创新+土专家实地指导+政府多方位支持”协作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可以聚合来自农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为农遗创新利用提供理论支持;遗产地土专家拥有丰富的本土经验,能够提供切合实际的建议,保护农遗的原汁原味;政府则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政策保障。各专家也应加强责任意识,用专业优势和实践经验助力政府科学决策,为农遗保护及创新利用提供智力支持。
3.3 完善多元主体协作机制
农遗保护和创新利用需要多方主体参与,各主体必须遵循“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基本原则,处理好农遗核心区和辐射区两者的关系。但因身份、立场和利益等差异,参与主体可能存在意见不一的情况。这就需要完善多元主体协作机制,以促进各方顺畅沟通、有效协调和贯彻落实。
首先,在遗产地的核心区和辐射区之间设置足够的缓冲区。对核心区的传统农业文化予以重点保护,建立定期考察、专家评判、实时修复、动态保护的监管机制[10]。政府依据农遗保护利用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出台规范化、信息化和高效化的监管方案和措施。如通过微信监督小程序、发起监督话题等形式,设立社会监督平台,鼓励公众对农遗保护利用中各主体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其次,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核心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生产效率的农民给予一定补偿,以保持农遗的原汁原味,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最后,完善考核机制也是推动农遗保护利用、提升乡村治理活力的重要举措。开展农遗保护与利用是一项长期工程。各参与主体需与时俱进,形成政府人员、专家、企业家、农户等涵盖多元主体的考核工作队伍,制定考核细则与评分标准,明确相关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实践方向,为最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的同时,推动农遗实现可持续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4 结语
农遗作为活态的复合型遗产,蕴含着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而在当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打造具有多元价值和地域特色的农遗产业发展模式,优化政府、企业、农户、专家等多方联动的合作模式,完善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机制,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遗的潜力。以农村自生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