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模式下葡萄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06-09李明赵津聪田亚楠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10期

李明 赵津聪 田亚楠

摘要 本项目以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与就业为考核目标,对葡萄栽培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调整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并对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探索,具体包括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和改进考核方式。同时,探究课程改革的特色及创新点。通过课程改革,建立较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拓展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并完善以葡萄栽培学与葡萄保护学理论课及相关实验、实习为核心的葡萄学课程体系。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明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其系统掌握酿酒葡萄优质高产的理论和实践技术。

关键词 葡萄栽培学;葡萄酒产业;农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S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4)10-0128-05

Reform and practice of Grape Cultivation course teaching under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l

LI Ming1,2,3    ZHAO Jincong1    TIAN Yanan1

(1College of Wine and Horticultur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2Ningxia Grape and Wine Research Institute, Yinchuan 750021, China;

3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Ministry of Grape and Wine Education,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This project aimed to assess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success and employment of students. It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pe cultiv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adjusted the goal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ed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including optimiz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reforming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explo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improving assessment methods. Meanwhile,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ve points of curriculum reform. Through curriculum reform,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had been established, and practical internship bases both on and off campus had been expanded. Grape Cultivation and Grape Protection theory course, as well as related experiments and internships, had been constructed and improved as the core of the grape science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e had shown that the reformed curriculum teaching ha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students interest and initiative in learning, and promoted their systematic master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techniques of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wine grapes.

Keywords Grape Cultivation; wine industry; 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al talents

葡萄酒的品質由其原料品质和工艺决定。葡萄和葡萄酒产业迅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葡萄栽培学理论基础,还应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助力葡萄酒产业稳步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开设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培养掌握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社会输送能够胜任葡萄栽培与葡萄酒相关领域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葡萄栽培学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葡萄种植人才培养要求是学生具备独立正确地完成葡萄栽培和收获过程的能力。邵建辉等[1]将葡萄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梳理总结为优良品种、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销售和品牌5个核心点,引导学生将知识灵活应用到其他园艺植物栽培上,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李雅善等[2]对葡萄栽培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师队伍、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改革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

本项目通过对课程不断进行建设和调整,以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与就业为考核目标,对葡萄栽培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调整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并对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探索,具体包括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和改进考核方式。同时,探究课程改革的特色及创新点。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得到师生的认可。

1 葡萄栽培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葡萄栽培学理论知识是较为有效的教学途径之一,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实践中,该课程尚存在待进一步改进之处。第一,教材有待进行多元化更新。当前该课程使用的主要教材[3]较为单一,在提高授课质量的同时,应考虑采纳新教材,将新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第二,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丰富。由于葡萄品种较为多样,实物图片更易于学生直观判断其区别,而当前学生对葡萄品种的认识多来自课本描述,对葡萄特征和栽培技术的描述常采用板书形式,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丰富,以促使理论与实践实现更好衔接与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讨论、互动,提升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三,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实验目的有待进一步明确、验证性实验偏多、实验内容与生产一线的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及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待进一步增加等现状,该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应随葡萄物候期进行调整,促进实验内容与具体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实验目的更加明确,实验设计更具可操作性等。第四,考核評价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往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和实验课程的考核占比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等的考核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2 葡萄栽培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目标调整

葡萄栽培学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让学生掌握优质酿酒葡萄原料生产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来设计。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葡萄优良品种、优良砧木、生理指标特点、枝条修剪和土肥水管理等知识。该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不同的风土条件,研究葡萄的风土适应性,因地制宜地探索与生态环境和品种相对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模式,以达到酿酒葡萄提质增效;土肥水管理主要强调育苗、建立葡萄园、施肥和灌水管理;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强调葡萄的整形修剪和花果管理等;销售和品牌主要强调在葡萄酒品质稳定的情况下,拓展多方销售渠道,并建立特色品牌形象。以上教学思路和理念,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在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培养现代酿酒葡萄生产管理型人才,这也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凝练课程内容,采取多样化授课方法,以及科学设计考核评分体系等。将葡萄产业发展概况、葡萄与葡萄酒的关系及葡萄产业发展动态趋势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葡萄栽培学课堂讲授,围绕优势主栽品种、气候、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等核心要点开展教学,并将其融入授课环节。在教学大纲中,实践课为8学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而实践教学内容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学生掌握栽培学技术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将课堂搬到葡萄园、将实验做到葡萄园、将论文写在葡萄园,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葡萄的生长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掌握葡萄生产环节的重要技术等,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综合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葡萄提质增效的目标。

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重新修改课程教学目标。新的教学目标包含知识体系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4]。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以及优化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教师依照教学目标,对课堂内容和教学设计进行创新性调整,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为教学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野。

3 葡萄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3.1 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为了满足该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教研团队不断修订教学大纲,目前减少了部分理论学时,增加了8学时在葡萄园进行实践训练的实践课。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生产实践经验为目的,学生在学习葡萄栽培技术、葡萄酒酿造技术等内容时,通过基地调研、教师讲解以及自身实践,来提升对葡萄栽培技术的学习和对专业的认知度。用于实践教学的葡萄园区有8个子产区,每个产区的环境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授课教师可根据“立地气候差异明显”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现有教材较为单一,部分图片是手绘,为此,购入新的优秀教材作为参考,并购入葡萄栽培学彩绘电子版图书,重点介绍葡萄生长规律、葡萄形态器官识别描述、土肥水管理、葡萄苗繁育、葡萄园建立、葡萄病虫害防治和局部气候调控管理等内容,补充讲解葡萄栽培学的科技前沿研究、葡萄可持续管理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解葡萄栽培的新技术,如机械化栽培模式、种苗繁育新技术等,充分利用相关课件和视频资料,要求学生掌握主要栽培要点和相关专业词汇,为后续深入学习研究奠定扎实基础。通过不断优化、筛选教材,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兼顾现代技术应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际产区生产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用性更强。

3.2 改进教学方法

以提高教学成效为目标,将启发、讨论和参与等多元化方法引入课程教学,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转变为师生的互动探讨,由单一的课堂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课前主动预习,带着问题来课堂。更加多样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教学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将学生分成多个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制定实训方案,并进行创新小课题活动,培养其在生产实践中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增加课堂趣味性[7]。在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提问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葡萄品种适宜的土壤、气候和水肥条件,并掌握葡萄不同物候期的管理措施。通过将知识点与实例进行深度融合,增加教学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利用多媒体和雨课堂等教学手段辅助理论教学。通过播放葡萄栽培技术相关视频、在雨课堂平台进行线上互动及在线教学等方法和技术手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中,2019—2020年第二学期通过腾讯课堂、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实施线上教学,进行授课、提问和布置作业等教学活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是本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亮点。将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贯穿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5]。

3.3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科学整合实验内容结构,选择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实验方案突出综合性和设计性,增加葡萄园测土配方施肥、葡萄周年管理等综合性实验,删除部分简单的扦插、嫁接实验,让学生走进生产一线,动手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认知水平。例如,葡萄枝条的引缚,要求根据葡萄架面的空间合理配置,而树体个体之间差别较大,很难使用统一标准去讲授,因此,可在田间根据多样的树体特征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中,理解葡萄栽培学理论知识十分重要。通过文字描述或简单的图片展示,很难让学生获得对葡萄栽培的直观感受,为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的锻炼,在葡萄的整个生长季,增加园田技能训练课时。例如,在理论课堂讲授葡萄坐果率知识时,强调花序花朵数量多,可达2 000朵,而果实采收时果粒在100粒左右,学生可能仅将其作为一个小的知识点进行记忆,而如果是在田间对若干个花序数量进行统计标记,在葡萄坐果后和果实采摘时统计果粒数量并计算坐果率,并对其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则会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

设计葡萄灌溉、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验,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参与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促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根据兴趣主动学习,全面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能力,将葡萄栽培的最新理念、思路和技術等融入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科交流,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3.4 挖掘思政元素

在新教学理念下,专业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载体,承担一定的思政教育任务[6-7]。这个载体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对教学媒介的合理应用。教师要善于挖掘思政元素,有效衔接专业课程知识与思政理论。葡萄栽培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思政内容切入点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该课程思政元素丰富多样,例如,可以从人的自身发展(自我认知、责任担当、理想信念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挖掘,也可以从科技发展、人文素养、家国情怀、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提炼。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专业思政元素及科研动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3.5 改进考核方式

理论课程注重过程性考核,根据平时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主题讨论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测验以及期末考试等对学生成绩进行定量考核。实践课程考核评价主要是对课下自主学习情况、综合性作业和园田实习等进行综合评分,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10%)、实验操作(50%)和实验报告(40%)进行准确评价并计算达成度,其中,自主学习情况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步骤、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实现创新或拓展思路;实验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熟练度;实验报告主要考察报告内容完整、清楚、分析合理,书写规范。

采用专业技能、实验报告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侧重强化对专业技能的考核,重点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数据分析与课程实践报告的撰写,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课题或科技创新活动。考核成绩比例设置见表2。

4 课程改革特色及创新点

第一,调整交叉重复内容,摒弃重复陈旧内容,增加能够反映现代园艺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趋势。调研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在岗技术水平,对教学大纲进行不断调整,灵活安排授课内容,及时调整理论及实践课时分配。通过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确保课程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第二,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全程参与田间管理,保障实验的连续性,提升实践教学水平[8]。实践中,在不同类型土壤葡萄园进行生产管理现状调研和实践操作,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趣味性。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采用具有创新性、设计性实验(实习)的教学模式[9]。该课程的教师具有一定的一线生产经验,对产业生产动态较为了解,并善于用生产实践反哺教学,激发学生对优质酿酒葡萄种植技术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实操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明创造,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

5 结语

葡萄栽培学作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辨识重难点、运用实操技术解决问题是核心教学目标之一。本文以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与就业为考核目标,对葡萄栽培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调整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并对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探索,具体包括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和改进考核方式。同时,探究课程改革的特色及创新点。通过该课程改革,结合现有的先进教学软硬件设施,建立较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方法,组建的课程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葡萄生产全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真正掌握葡萄栽培的基本技能;构建并完善葡萄栽培学与葡萄保护学理论课及相关实验、实习为核心的葡萄学课程体系,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其系统掌握酿酒葡萄优质高产的理论和实践技术。

参考文献

[1] 邵建辉,王淼,白忠彬,等. 《葡萄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 酿酒科技,2021(9):141-143.

[2] 李雅善,南立军,王艳君,等. 葡萄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24):270-272.

[3] 李华. 葡萄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马宗桓,毛娟,陈佰鸿. 新农科背景下“葡萄栽培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1):77-80.

[5] 万丽,李美平,丁献华. 园艺产品营销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现代园艺,2023(11):184-186.

[6] 曾晗,贾艳艳,贺转玲.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8):102-103.

[7] 金珊,李孟园,叶乃兴,等. 茶树栽培学践行课程思政:培养茶学专业学生爱农、惠农、助农意识[J]. 大学教育,2021,10(5):88-91.

[8] 王立新. 关于现代果树栽培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J].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9):164-165.

[9] 李明超,申文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历程及启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4):52-56.

(责编:杨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