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筒仓滑模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2024-06-09陈德星山东中兴建安建工有限公司山东枣庄277000
文/陈德星 山东中兴建安建工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000
引言:
近几年,机械化施工水平得到快速提升,许多机械化设备都被合理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这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质量。在采用机械开展施工作业时合理应用滑模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机械的优势,减少施工人员对施工开展造成的干扰。
1.滑模技术的优势
能源短缺现象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越发严重,而且这一现象随着时代发展,越发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居民持续增多,城市中建设了大量筒仓型建筑,而在建设这一类型建筑时,通过对滑模技术进行应用,能够降低施工难度,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滑模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通过对油泵压力进行应用,实现对施工中采用千斤顶的操控,保证实际施工中的作业平台在应用期间,可以顺利滑动提升,发挥出施工中采用先进机械技术的作用,而且整个施工开展时,采用的机械设备不会占据大量空间,施工开展不受施工现场约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可以提高施工效率[1]。采用滑模技术开展施工作业,可以减少模板消耗量,保证后续混凝土灌注作业能够持续开展。开展浇筑作业时,不需要预留施工缝,这也简化了施工流程,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应用需求。总而言之,滑模技术在具体应用时,采用的结构简单,各项设施操作起来较为容易,效果好,其在筒仓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2.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应用工序
2.1 填充施工
填充作业通常都是采用具有叶片风扇的筒仓鼓风机进行,施工开展时,施工人员要将采用的材料放入振动斗中。通常来说,采用的鼓风机内都会设置水连接设备,开展后续施工作业时,施工打开喷水设备,用水加湿吹入物质。对于施工中采用的鼓风机,采取电驱动方式控制,而施工中采用的材料,可以利用运输机,将其全部都倒入鼓风机料斗内[3]。
2.2 装袋作业
筒仓通过对动力输出装置进行应用,完成驱动填充作业,在这一期间,随着填充不断前移,设置的转向装置起到的作用就是控制袋子转向,通过对装载机和大型齿轮阵列进行应用,将材料放置在袋内。正式填充前,施工人员要将袋子放置在装载机内[4]。需要施工人员注意的是,由于采用的袋子具有弹性,袋子尺寸要略大于转载机滑槽,目的就是确保后续装载材料顺利,降低施工难度。施工中采用的筒仓袋要处于关闭或折叠状态,避免空气进入,这主要是由于,后续施工开展时,要释放压力,拆卸装载机时,这会威胁施工人员生命。
2.3 卸货作业
塔筒内设置的卸料机起到的作用就是通过旋转方式拾取材料,采用的装卸设备,在垂直定位上利用电动绞盘完成。施工人员将鼓风机设置在筒仓内,开展施工时,采用鼓风机,可以将施工区域内空气全部吹到管内的一层,从而为后续施工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支持,与此同时,为了确保管道能够保持润滑,可适当引入少量水。
2.4 仓壁滑模
筒仓滑模要在基础环梁区域,开展模具组装作业,整个作业开展要从上部逐渐向环梁底部进行,在位于平台环梁位置处时,采取空滑方式处理,然后针对平台开展相应施工作业,待施工结束后,继续进行滑升,同时,在这一期间,要进行漏斗及下部分平台施工作业,整个施工开展期间,作为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每一处细节控制,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5]。施工结束后,这对施工期间采用的滑模模板,应当依据施工要求,适当改装,改装后,再滑升,整个滑升过程必须缓慢进行,抵达仓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针对施工采用的混凝土,要采用泵送运输,而对于需要运输到滑模平台的混凝土,则应当利用灰浆车运输。需要施工人员特别注意的是,不得将材料堆放在筒仓滑模中,以免影响施工开展。
2.5 漏斗施工
对于施工中的漏斗壁,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可以达到要求,一般会利用将钢模板作为材料,依据设计要求组装,不得为了降低组装难度,或者减少施工成本,私自修改组装方案,避免最终制作的漏斗质量不达标,无法满足应用需求。漏斗上部分斜板,采用竹胶板制作,通过模板拼装方式,预留孔洞[6]。施工人员在开展混凝土施工前,要做好预留孔和预埋件各项内容检查作业,整个浇筑作业要采取转圈方式进行,浇筑期间,应当将每一次层浇筑高度控制在约1.0m。
3.筒仓滑模施工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
3.1 中心偏移现象与处理
实际施工期间,受外界因素影响,千斤顶座横梁凹凸不平、操作平台发生倾斜、模板组装不合理,更换已经安装好的模板,都可能会引起中心偏移现象,一旦发生中心偏移,势必会对后续施工开展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如果施工期间遇到大风天气、发生碰撞,或者浇筑混凝土时并未均匀改变方向,一直沿着同一方向开展作业,都可能会引起中心偏移现象,这会降低施工质量。针对上述现象,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调整:
3.1.1 通过人工方式调整操作平台
工作人员对施工中的操作平台,可以通过提高操作平台方式,让模板结构可以缓慢倾斜轴线设计方向,使中心偏移能够适当回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计算,确定施工现场采用千斤顶的调整量,依据制定好的计划,缓慢倾斜平台。
3.1.2 利用铁片垫千斤顶底座
以偏移量最大方位为基点,轴线为穿过中心线点的延长线,将1-2mm 铁片对称布置两侧千斤顶底部,将其作为垫子,让千斤顶可以缓慢恢复垂直,通过持续调整,回移偏移,完成调整后,将垫在千斤顶底部铁片抽回。
需要工作人员注意的是,调整偏移期间,针对出现偏移,但并未超出规定要求的中心偏移,为了避免调整时控制不当,受调节过大影响出现反向偏移问题,可以暂时不调节。但需要指派专人对偏移情况进行观测,并且要及时做好相应检查工作,一旦通过检查发现偏移量有扩大趋势,要及时调整[7]。调整偏移必须缓慢进行,不得出现生硬,或者过急情况,以免由于控制不到位,出现急弯,情况严重时,将会导致操作平台出现损坏,无法满足应用需求。
3.2 垂直度不达标现象与处理
滑模施工是一种连续成型施工技术,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一项主要优势就是速度快。支撑杆可以起到保护施工作用,通过对其进行应用,对后续施工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开展滑模施工期间,要把控结构垂直度,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调整。具体调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观测结构垂直情况,确定结构出现的偏差,以及实际偏差的方向。工作人员利用观测图能够明确垂直度偏差情况,将基准点构建在第一层,完成每层滑空后,通过经纬仪完成相应测量工作,依据基准点位置,向上引测铅垂线,确定垂直偏差,依据得到的数据,做好后续调整工作。
(2)开展滑模垂直纠偏作业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纠偏:第一种,外力纠偏法。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就是在围圈固定钢丝绳和倒链,另一端在固定在楼板预留孔洞区域,固定后,要做好检查工作,保证固定区域不会出现松动现象,其原理就是通过对方向外力进行应用,完成偏差纠正,采取这一方法纠正时,整个过程必须缓慢进行,并且在纠偏期间,要随时监测纠偏程度和纠偏数值,不得为了追求速度,快速纠偏,以免出现硬弯现象。第二种,千斤顶升高法。该方法指的就是,如果结构某侧垂直出现了偏差,平台同侧势必也会发生偏差,在这一情况下,可以提升位于偏差一侧千斤顶,通过这一方式,抵消出现的偏差量,完成垂直偏差纠正作业[8]。
3.3 裂缝现象与处理
裂缝现象是筒仓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出现的裂缝有竖向和水平两种不同类型,前者的形成通常都是因为采用的撑杆承受了超出了其可以承受的荷载。因此,施工人员要全面分析施工情况,依据分析结果布置支撑杆,确保其投入使用后,不会发生超出负荷现象,并且在施工期间要科学控制滑升速度,做好保护工作,保证不会产生竖向裂缝。后者出现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新浇混凝土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其粘结力低于滑升力。
(2)模板组装难度大,实际组装时,施工人员未做好相应控制作业,这一情况的存在,致使组装模板出现倾斜,这会影响其应用。
(3)设计模板存在不合理情况,刚度无法满足应用需求,一旦受外力影响,模板会变形,加大滑升阻力。
(4)混凝土出模强度偏高,混凝土与模板间粘着力与混凝土凝结力相比过大,可见,施工人员要控制混凝土出模强度,依据施工情况,明确提升时机。水平裂缝会诱发结构出现大量细微裂缝,这些细微裂缝的出现,将会导致混凝土保护层遭受侵蚀,这会影响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若情况严重,会导致结构出现断裂问题,危害巨大。
3.4 扭转故障与处理
扭转是筒仓滑模施工期间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这一故障的出现,一方面会影响筒壁,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结构中布置的钢筋出现扭曲现象,降低结构性能。一旦施工期间出现上述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千斤顶扭转。
3.5 漏油问题与处理
漏油是现阶段筒仓滑模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漏油主要出现在千斤顶与油管连接位置,一旦漏油,混凝土断面容易出现作业缝,这会降低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因此,要控制好施工中采用的各种设备,投入应用前,要检查其性能,尤其是对于施工中应用的液压装置,要做好超压检测工作,确保最终投入应用的所有元件,性能都可以满足应用需求,一旦发现元件性能不达标,要第一时间调整,不得采用劣质元件。
3.6 粘结现象与处理
筒仓滑模施工期间,如果受天气、施工人员等因素影响,出现施工间隔过长,或者模板清理不彻底,存在杂质等现象,这会加大滑升阻力,致使混凝土保护层出现疏松、脱落等各种不良现象。实际施工期间,为了避免阻力加大,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处理:
(1)加快施工速度要结合施工材料情况,以及施工稳定性而定,保证滑升速度能够处于最佳状态。若受外界因素影响,施工出现了中断,要做好施工保护工作。
(2)稳定滑升时,要控制两次升高的时间间隔,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在温度较高情况下,应适当增加滑升次数。
(3)施工人员要做好模板工作,若现场环境杂乱,应当在全面结合施工情况基础上,调配混凝土配比,确保最终投入应用的混凝土性能能够达到应用需求。
(4)采取分段方式浇灌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出模时,强度能够保持统一。
4.确保筒仓滑模施工安全的合理措施
4.1 滑模防护
(1)进行滑模施工设计时,要确保整个施工期间,结构能够保持安全,稳定性也能够达到要求。
(2)开展滑升模板施工前,技术部门要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出一套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的方案,后续施工开展时,操作人员要严格依据制定好的方案进行,不得出现违规施工等不良现象。
(3)施工期间,要依据组织设计的具体要求,采取分散方式堆载,做好平台上堆载控制,不得出现超载,或者堆载集中等不良情况。
(4)为了避免施工发生高空坠物,发生伤人现象,应当在筒身底搭架保护棚,其高度通常在2.5m 左右,同时,需要将2 层防护材料布置的保护层上部,保证设置的保护棚能够发挥出保护作用。
4.2 外脚手防护
筒仓外部脚手架外侧,要布置安全网,保护施工人员。对于脚手架外侧,要利用剪刀撑加固,其一般会以45-60°倾斜角布置。拉撑间距需要控制在6.0m 以内,在踏步板区域要安装防滑条,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施工环境,以免施工人员跌倒。施工人员要观察脚手板荷载情况,不得出现超载等各种不良现象。一旦发生立杆悬空、沉陷、形变、固定点松动等不良现象时,要禁止继续使用,立即汇报问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未完成处理前,不得恢复施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3 用电安全
(1)若施工期间需要临时用电,要有电工负责该项工作,不得由非专业人士私自处理。
(2)工作人员开展电工作前,必须佩戴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各种保护设备,避免发生触电危害。
(3)安排专人定期对施工中采用的电器、机械设备、线路等各项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必须细致,不得存在遗漏,同时,要做好线路两端漏电防护,以及接地作业。
(4)开展电气作业,最少要有两人在场,其中一人操作,另一人则要做好监护工作,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及时处理,要第一时间汇报给上级人员,由其负责处理。
(5)针对用电内容,要做好相应教育培训工作。施工现场全部用电人员都要学习用电知识,掌握用电过程中的各项保护操作,保证后续用电时,不会出现异常情况,确保操作用电设施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6)先切断用电设施,再搬运用电设备,不得在用电设施通电情况下搬运。
(7)所有施工人员都要掌握用电设施性能与操作方式,确保用电安全。特别是负责管控设备和用电人员,在设备投入应用前,要做好检查工作,保证设备安全、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应用需求。停止施工后,应当立即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避免闲杂人员,随意调整开关。
4.4 安全管理制度
4.4.1 安全技术交底
开展安全技术交底时,双方都要进入施工现场,针对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掌握施工现场情况,针对施工期间涉及的各项技术内容,要做好相应分析工作。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时,为了保证施工顺利,避免发生事故,要逐级向上进行技术交底,而且要通过书面形式上交,得到签字确认后,才能办理各项手续,保证施工开展安全。
4.4.2 班前检查
由专人负责班前检查作业,责任工程师其在工作中主要任务就是检查施工期间的安全问题,其为了做好该项工作,其必须全面掌握施工区域情况;安全工程师在施工期间的主要工作就是督促安全事故,保证整个施工开展安全。
4.4.3 安装验收运输脚手架设备
筒仓滑模施工期间,外脚手架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实际施工开展时,施工人员不仅要依据实际施工情况,落实相应技术,同时,要建设运输安装设备验收安全机制。为了保证运输设备在运行期间能够保持安全,针对施工应用的各种大型机械设备,要及时完成验收工作,对于验收不合格的运输设备,不得应用,避免由于运输设备性能无法满足要求,而影响施工。
4.4.4 定期做好检查与整改安全隐患工作
安全维护工作要定时做好相应检查作业,实际整改期间,要充分考虑人员、时间、经费等各项内容,综合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合理解决措施,完成相应处理工作。每次安全检查作业,都要做好相应记录作业,对于相应的整改工作,也要做好记录,不得存在遗漏,从而为后续工作总结与开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结语:
建筑工程规模扩大,使更多先进施工技术都被应用在了施工作业中,滑模施工技术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其的应用十分广泛。开展筒仓滑模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针对施工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做好施工协调工作,保证施工开展能够严格依据制定好的规范进行,保证施工连续,不会发生中断,为后续混凝土作业连续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