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关系探究
2024-06-09孙羿东青岛市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文/孙羿东 青岛市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引言:
造价预算作为项目立项和实施前的基础工作,不仅是对工程费用的估算,更是对项目整体的规划和组织,合理的造价预算能够为项目提供经济保障,为后期的工程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建筑工程结算作为工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不仅仅是对工程的经济核算,更是对工程各个方面的总结和评估,结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最终经济效益。与此相关,成本控制作为确保工程经济效益的手段,对工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控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工程管理提供了更为精细和实时的数据支持。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1.1 造价管理的概念
造价管理涵盖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竣工以及后期维护和运营,强调了在不同阶段都需要进行有效的造价管理,以确保项目在各个阶段都能够达到经济目标[1]。造价管理需要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详细的计划,包括预算的制定、资源的配置等,同时,要组织团队协同工作,确保各项活动按照预定的经济目标有序进行。造价管理强调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协调和控制,协调涉及到各个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而控制则涉及到对预算的实时监控和调整,以及对项目整体进度和质量的控制。造价管理强调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财务资源等,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益和竞争力。造价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合理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确保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1.2 造价管理的基本流程
一是,造价预算。在项目启动阶段需要进行项目立项并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工程范围、技术要求、工程地理环境等,利用已有信息,进行对项目各项费用的估算,涵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根据费用估算制定详细的造价预算,包括工程量清单、工程项目单价、费用总额等。进行预算的内部审核和管理层审批,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根据预算制定的指导方针,项目开始执行并实施相应的费用控制措施。
二是,造价结算。在项目完成后对实际工程量进行测定,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对工程项目单价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单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根据工程量和单价编制最终的结算表计算总造价,进行结算的内部审核,经相关方审核通过后进行管理层审批。项目的结算款项根据合同约定进行支付,涉及到工程各方的结算权益。
三是,成本控制。制定详细的成本计划,包括各个项目阶段的成本预期和分配,利用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对项目的实际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成本风险。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成本计划优化资源配置,以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运行,对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制定成本报告,为决策提供依据。在项目结束后,总结成本控制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项目提供经验借鉴。这三个步骤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循环的管理体系,确保了对项目造价的全面管理和控制,在整个流程中,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密切协作,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
2.造价预算的重要性与实施
2.1 造价预算的定义与特点
造价预算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启动前,通过对工程各项费用的系统估算,制定的项目经济计划,其是对建筑工程总体经济投资的预先核算和规划,为项目的经济管理提供了基础和指导。造价预算是在项目实施前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其通过对项目各个方面的费用进行合理估算,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经济计划和指导。造价预算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确保全面、系统地考虑到项目经济成本的各个层面。由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价预算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及时调整和应对变化。造价预算为项目提供了一个经济的基准,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预算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偏差,进行调整和优化。造价预算不仅是一个计划工具,更是一个管理工具,其为项目的经济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数值目标,有助于团队明确任务和目标。
2.2 造价预算的作用
造价预算提供了项目在启动和规划阶段的经济计划,有助于明确项目的投资规模和资金需求,通过对各项费用的估算和预算的制定,项目团队可以合理规划和控制资源的使用,确保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经济控制。预算提供了对整体费用的估算,为决策者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使其能够在项目规划和实施阶段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预算还使决策者能够比较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从而选择最符合项目目标的方案。通过预算项目管理者可以明确每个项目阶段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等,以便更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预算为项目提供了经济目标和约束条件,有助于项目管理团队规划执行步骤,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3]。
2.3 造价预算的编制方法
(1)定额法。定额法是一种基于工程定额的造价预算编制方法,定额是指工程项目中各种工程量的计量标准,包括各种工程项目的单位工程量和相应的费用。预算编制者通过对项目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定额计算,将每项工程的数量与相应的定额进行乘法运算,得到各项费用的估算值,从而得到总造价。定额法适用于工程量较为标准化、各项工程较为清晰、有详细的定额表的项目。
(2)经验法。经验法是通过历史项目的实际经验数据来进行造价估算的方法,预算编制者根据过去类似项目的实际花费情况,结合经验数据和专业判断对当前项目的造价进行估算。预算编制者根据过去项目的实际造价和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经验系数,然后将这些系数应用到当前项目的预估工程量上,得到总造价的估算值。经验法适用于项目的特点较为独特,缺乏详细的定额表或者项目类型相对复杂的情况。
(3)参数法。参数法是通过一些关键参数和指标来进行造价估算的方法,这些参数可以是单位面积造价、单位体积造价、单位长度造价等,根据项目特点选择适当的参数进行估算。预算编制者通过对项目特点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参数,并结合这些参数的实际值进行估算,得到总造价的近似值。参数法适用于具有明显特征、项目特点较为独特、缺乏详细定额的项目。
3.建筑工程结算
结算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后,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实际发生费用进行核算,计算项目最终的总造价的过程。结算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到合同履行、费用核实以及最终经济清算等方面,该过程有助于确保合同各方的权益,同时也反映了工程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经济状况[4]。
3.1 结算中的关键要素
一是,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需要详细列明各项工程的数量和单位,以确保对项目工作的全面覆盖,清单中的数据需要准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结算的精确性和公正性。通过对工程量清单的核实,可以确定工程的实际完成情况,为结算提供基础数据。
二是,单价。单价通常包括直接成本如材料、人工和一定的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利润,单价是结算计算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结算金额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影响。单价的透明度有助于各方了解每单位工程量的费用构成,降低误解和争议的可能性。
三是,变更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范围的变更,可能导致工程量清单的修改,变更管理需要考虑并记录费用的变动,确保这些变更的费用被合理地计入结算金额中。变更管理要求透明、合法,防止因变更而产生的纠纷,需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管理。这三个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结算过程中的核心元素,它们的合理运用有助于确保结算的准确性、公正性,并降低后期纠纷的发生概率。在实际的结算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其他关键要素如税金、利润、管理费用等,这些因素的考虑都需要在结算中得到适当的体现。结算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对于项目的顺利完成和各方的权益都至关重要。
3.2 结算中常见的问题与挑战
工程量清单的争议涉及到工程的实际完成情况、计量单位的确认、计价方法等,可能导致双方在工程量上存在不同的理解和期望,引发争端。为了避免工程量争议,需要在项目启动阶段就明确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标准和计价规则,及时沟通、记录和审查工程量的变更以减少争议的发生。单价调整可能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变动等因素引起,如果在合同中没有规定单价的调整机制,会导致结算金额与实际成本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合同中明确定价基准和单价调整的规则,以应对外部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灵活应对价格波动,通过与承包商或供应商进行合理的谈判达成共识。不善的变更管理可能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范围变更、设计变更等,而这些变更可能没有得到适当的记录和审批,就会导致在结算时变更费用的争议。应该强化变更管理流程,确保变更的提出、审批和执行都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详细记录变更的原因、影响、费用等信息,以便在结算时有明确的依据。
4.建筑施工成本控制
4.1 成本控制的定义与目标
成本控制是一种管理活动,旨在规划、监督和管理项目或业务的成本,以确保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在规定的预算范围内得以实施。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通过有效的计划、执行和监控,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以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成本控制的目标:制定合理和可执行的预算,确保项目或业务在预算内进行,对各项成本进行合理估算,确保项目启动时对成本有明确的规划。持续监控项目或业务的实际成本并与预算进行比较,通过实时数据的追踪,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成本偏离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资源的最优利用避免浪费和低效,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确保项目或业务能够在最低成本下实现其目标。确保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不影响项目或业务的质量和效率,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在经济效益和项目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对于合同项目,确保在合同规定的成本框架内履行合同,包括合同条款的理解、执行和变更管理。通过达成这些目标,成本控制有助于保持项目或业务的可持续性,并确保在有限资源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5]。
4.2 成本控制的方法
(1)按阶段控制。这种方法将项目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立的成本控制目标和预算,通常,每个阶段的预算都在项目启动时就确定,并在该阶段结束时进行评估和调整。其适用于大型复杂项目,能够更灵活地应对项目进展和变化。
(2)按项目控制。这种方法将整个项目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在项目级别进行成本控制,在项目启动时,制定整体项目预算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其简化了成本控制的层次,更容易理解和实施,适用于规模相对较小的项目,但是,对于大型、复杂项目的成本细节可能不够精确。
(3)按成本要素控制。这种方法侧重于控制项目中的特定成本要素,例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通过分别追踪和控制这些要素,实现对整体成本的控制。其更具精细化,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管理不同成本要素以提高效率。选择适当的成本控制方法通常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复杂性、组织结构和管理需求,在实际应用中,也会结合这些方法,制定适合具体项目的成本控制策略。
4.3 先进的成本控制工具与技术
先进的成本控制工具与技术在建筑和工程项目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BIM 是一种数字化的、三维的建筑设计和管理方法,通过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创建和使用虚拟模型,包括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阶段。利用BIM 模型进行成本估算,可以在设计阶段就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更准确的估算,BIM 可以支持设计优化,通过在虚拟模型中进行实时的成本分析,帮助项目团队在设计阶段做出经济合理的决策。BIM 模型可以帮助追踪设计变更对成本的影响,提供实时的变更管理。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管理系统,用于整合、存储和处理项目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时追踪项目的预算和实际成本,并进行对比分析,帮助管理者了解项目的经济状况,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各个成本要素,提供即时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支持管理层快速做出决策。系统可以有效地记录和管理项目中的变更,追踪变更的成本影响,并确保变更的透明度和合规性。这些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不仅提高了成本控制的精确性和效率,还帮助项目团队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5.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5.1 造价预算与结算的关系
造价预算是在项目启动前对项目成本进行的预估,包括各项费用的估算,结算则是在项目完成后对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预算与结算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通过将预算与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对比,可以评估项目的经济状况,若实际费用超过预算,就需要深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预算与结算之间的差异可通过偏差分析得以揭示,包括正偏差(实际费用高于预算)和负偏差(实际费用低于预算),调整则是根据分析结果对后续的预算或成本控制措施进行调整。偏差分析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解项目经济状况的重要线索,调整预算或成本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偏差分析的结果来制定,以更好地适应项目的实际情况。
成本控制与预算、结算之间有着协同作用,预算的制定是成本控制的起点,其为项目提供了经济计划的依据,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源、预防潜在风险、在项目实施前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成本控制应当从项目启动时就与预算制定紧密结合,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在整个项目周期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结算是项目最终的经济清算,是对整个项目成本的总结和核算。通过结算可以获得项目实际费用的真实反馈。结算的结果为成本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实际费用的偏差有助于总结项目的经济绩效,并为未来项目提供经验教训。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预算、结算和成本控制形成了一个协同作用的闭环,通过对预算的制定、结算的核算以及对实际成本的控制,不断优化项目的经济效益[6]。
5.2 结算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结算是项目实际发生费用的核算和清算过程,旨在总结项目的经济状况并形成最终的财务报告。结算不仅仅是简单的费用总和,更涉及对费用的详细分解和分析,包括各项费用的发生时间、原因、执行过程中的变更、以及与预算的对比等。结算的成本分析为项目提供了全面的经济信息,为后续成本控制提供了基础,通过对结算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成本偏差和潜在的经济风险。
结算提供了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真实经验反馈,通过结算数据可以了解到预算和实际执行之间的差异,为未来项目提供宝贵的实际经验。结算结果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调整成本控制策略的依据,如果结算表现出实际成本偏差较大,可能需要对成本控制策略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结算是项目结束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对结算数据的全面分析,可以总结项目执行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类似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持续改进的方向。结算与成本控制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调整,实现对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
综合而言,建筑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合理的预算和结算,更需要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持续进行成本控制。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成本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