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课标 立足教材 联系生活 多元评价

2024-06-08沈哲怡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4年5期
关键词:课标教材情境

沈哲怡

【摘   要】梳理当下的生活类习作,发现其存在导向不明、情境虚假、主题陈旧、内容空洞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通过实施“依托课标,彰显学段要求;立足教材,凸显习作重点;联系生活,展现真实情境;多元评价,发挥激励功能”等策略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类习作;课标;教材;情境;评价

综观统编教材,生活类习作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大致涵盖了描写人物、阐述事件、推荐景物以及实际应用四大类,包括但不限于日记、信件、推荐书、研究报告等多种文体。这样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写作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然而,在梳理当前的生活类习作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导向不明确、情境设置虚假、主题陈旧以及内容空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以期提升习作教学质量。

一、依托课标,彰显学段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进行习作命题时,务必紧扣《课程标准》要求,清晰体现能力序列,正确定位习作目标。

例如,《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了“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的要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求学生“写清楚推荐理由”。因此,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份“景点宣传册”。而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同样是写景,对学生的要求有了提高,需要“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为了紧扣《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此单元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习作。

春天到了,学校决定前往南浔古镇展开研学。请你当小导游,根据古镇的平面图,为同学们设计一条研学路线。注意要写出重点游览的景点及其特点,可以使用过渡句,使景点的转换更自然。

通过上述习作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跟着课本去旅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又紧扣《课程标准》,逐步提高习作要求。

二、立足教材,凸显习作重点

统编教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编排了有针对性的习作内容。教师要立足教材,准确设定习作目标,并为学生搭建有效的习作支架,降低习作难度。比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要求学生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学写观察日记。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仔细观察,并试着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基于学情,在习作命题时,教师要把握教材编排目的,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并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一)过程再历与尝试运用并举

命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习作内容进行回顾,重温学习历程,激活习作经验,鼓励学生结合阅读中所学到的表达技巧,阐述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连续观察,并用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因此,可以这样设计习作。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想一想,你连续观察过什么?它有哪些变化?请你先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再写一则印象深刻的观察日记,注意运用书上的表达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对事物变化过程的观察,绘制思维导图,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整体变化,在观察回顾的基础上,运用从教材中学到的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的方法,写下自己的真切體验。这种习作方式既回顾再现了观察的过程,又把阅读中学到的方法付诸行动,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

(二)同类拓展与异类拓展并重

命题时,教师需要聚焦习作要点,注重拓展与提升,不仅检验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应用能力,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表达技巧。

比如,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编《昆虫记》,互相敦促,养成观察的习惯。

法布尔写出了著名的科学读物《昆虫记》,我们也来合作完成一本属于自己班级的《昆虫记》。每个同学都是小作家,请你为感兴趣的一种昆虫写一份研究报告吧。

再如,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拓展观察的范围,既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又让他们更好地迁移知识。

叶圣陶的细心观察,让我们看到了生动的爬山虎;他的耐心观察,让我们看到了灵动的爬山虎。写一写你喜欢并认真观察过的动物或植物吧!比如蚂蚁、蜜蜂、小猫、大狗、向日葵、含羞草……注意抓住这种动物或植物的特点,写写观察对象的变化过程。

三、联系生活,展现真实情境

情境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发展的载体,要具有真实性。所谓真实,指的是情境对学生而言是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教师要联系生活,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设计、开发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真正做到命题情境真实化、命题形式生活化。

(一)设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实中求新

命题时可以教材为依托,联结学生熟知的生活场域,创设习作情境,给学生以熟悉的感受,激发学生的习作期待。

一是可以联系校园生活。下面是一道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题。

怎样改造自己的教室让它变得更好呢?可以改良桌椅、设计图书角、布置展示区,还可以安装一扇人脸识别的门、增加一个可爱的机器人……请你给校长写一封信,写清楚自己的改造想法,让校长支持你。信中不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统一署名“小州”。

给校长写信改造教室,兼具实用性与交际性,既明确了信的阅读对象,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习作难度,以提供改良方案为写作支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创新表达方式。

二是可以联系社会新闻。比如,在结束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结合网上招聘海洋馆讲解员的广告,创设这样的情境。

温州极地海洋世界正在招聘讲解员。如果你去应聘,你该怎样利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让自己入围呢?

教师挖掘现实生活中的习作资源,设计真实而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让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将习作的“知识点”转化为素养的“生长点”。

(二)设根据需要再设的情境——虚中求真

命题时,教师需要转变思路,提高情境的真实性。比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之后,教师可以这样设置单元检测中的情境。

这段时间我们阅读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水浒传》,书中有重情重义的人物,有充满智慧的人物,有善于革新的人物……如果这些人物来到现代社会,他们能在哪些方面作出贡献?适合哪些工作岗位呢?请你为某个人物写一份推荐书,注意写出人物的特长,用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在“让古人穿越到现代”的情境下,教师遵循生活逻辑,引导学生在广阔、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发挥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实现学以致用。

四、多元评价,发挥激励功能

评价生活类习作,需综合考虑习作的目的、对象和内容,从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语言表达等方面着手,旨在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助力任务的完成,促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一)优化工具,准确评价

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设计多元化的评价工具,化解学生习作时的畏难情绪,达成“教—学—评”一致性。除了对学生最终呈现的习作成果进行评价,还可把学生的观察手记、观察数据、思维导图、小组记录、活动日志等作为评价的依据。如教完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教师可设定以下习作评价标准(如表1)。

此类评价工具不仅细化了评价的要求,丰富了评价的维度,还使评价的过程更加规范化,最终促进学生评价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

(二)量化工具,梯度评价

教师可开发量化评价表,从选材立意、语言表达、规范修改等角度进行创新开发,并结合真实学情,设定量化标准,以评价方式推动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以上文提到的写历史人物推荐书为例,针对这次习作,教师可设置以下量化工具(如表2)。

依托此类评价工具,为学生习作、修改、评价搭建支架。在习作的全过程中,学生均可依据评价工具进行自我评价与调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在设计生活类习作时,教师应避免“假、大、旧、空”等问题,明晰要求,立足实际,关注学生需求,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并以评价为支持,激励学生创作,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促使其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与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語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常溪小学)

猜你喜欢

课标教材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