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2024-06-08姜珊珊

全国流通经济 2024年7期
关键词:资本经营企业

姜珊珊

(北京碧水源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2206)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在资本运营中存在着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经营风险、违约风险、财务风险、道德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对企业经营发展埋下隐患。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企业要主动识别和评估资本运营风险,及时采取预防、自留、转移、降低和规避等风险应对方法,优化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力求减轻资本运营风险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企业要将资本运营风险应对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不断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资本运营风险概述

1.资本运营风险内涵

资本运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通过优化配置资源运营现有资产时,受外部环境变化与资本运营主体对环境预判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资本运营未能达到资本增值目的的可能性[1]。资本运营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存在着密切关联,当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增大时,企业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随之增加。

2.资本运营风险特点

(1)客观性

资本运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资本运营主体的意志而转移。不论企业是否承认和意识到资本运营风险,其风险都存在于资本运营过程中。

(2)动态性

资本运营风险受外界环境影响程度较高,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资本运营风险的发生概率与风险大小也会随之变化,这使得资本运营风险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状态。

(3)破坏性

资本运营风险对企业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带来一定程度破坏,随着资本运营风险的增大,风险对企业带来的破坏性越大,如果未能及时识别和应对资本运营风险,则会导致企业发生严重损失。

(4)可预测性

资本运营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企业通过收集分析数据,结合已有风险管理经验,能够对资本运营风险进行评估,预测资本运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帮助企业制定风险应对措施[2]。

(5)可变性

在企业资本运营的不同时期,受市场经济环境、政府政策、企业运营策略等多种因素影响,资本运营风险的发生概率、发生原因以及影响范围也会发生变化,这使得资本运营风险呈现出可变性特点。

3.资本运营风险类别

从宏观层面分析,资本运营风险包括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从微观层面分析,资本运营风险包括经营风险、违约风险、财务风险和道德风险。

(1)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是指因社会文化、宗教、道德伦理等因素引发的资本运营风险。比如,企业在境外进行资本运营时,如果未能充分了解所在国家异域文化、民族习俗等社会因素,则可能出现当地人抵触的运营行为,导致经营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2)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因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指令发生变化引发的资本运营风险。当企业资本运营活动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时,则会造成资本运营失败,并且还可能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执法惩处。

(3)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包括利率、购买力和市场三方面风险。其中,利率风险是当利率发生变化时带来的资本运营风险,购买力风险是因预期货币购买力与实际货币购买力产生较大偏差带来的资本运营风险,市场风险是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导致企业资本运营收益变动产生的风险。

(4)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企业受不可抗力因素、经营方向选择不当、经营行为不适应市场变化影响出现经营决策失误,由此产生资本运营风险,可能会对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5)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企业在资本运营活动中受财务状况不佳、资金链断裂影响而引发的风险。当企业违约风险事项较多、涉及金额较大时,极易发生资不抵债情况。

(6)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因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投融资决策不当造成企业偿债能力降低而引发的资本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划分为融资风险、债务风险和资金使用风险,任何一种风险的发生都会对企业资本运营产生重大破坏。

(7)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企业在资本运营活动中因操作人员为谋取不当得利而作出损害企业利益行为引发的风险,会对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

二、企业资本运营风险成因分析

1.盲目扩大经营规模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保持较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将企业做大做强,稳定企业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部分企业未能考虑到自身的财务状况和潜在风险因素,盲目扩张资本,贸然涉足与企业主营业务关联性不大的行业领域,力求通过多元化、规模化经营提升企业整体实力[3]。但是,这种盲目扩大经营规模的资本扩张方式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当企业尚未建构起完善的资本运营风险治理体系时,可能会加重资本运营风险的危害程度,使得企业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现阶段,企业虽然认识到良好的资本运营有助于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但是却未能准确识别与评估资本运营风险因素,导致风险防范力度较为薄弱。企业经营者在制定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时,未能考虑到潜在的资本运营风险,使企业在实施经营策略的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风险变化,极易出现企业经营行为与市场不匹配的情况,导致资本运营失败。

3.债务结构不合理

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增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资本运营活动,而依靠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满足大量资金需求。为此,大部分企业经常采取融资方式获取资金,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渠道解决资金难题,这就容易出现企业债务结构不合理现象,增加企业偿债压力。当企业出现盈利能力下降时,难以在债务到期日还本付息,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从资本运营实际操作层面进行分析,企业经常采用财务杠杆实现向外扩张,如果遇到市场环境变化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则会增大财务风险[4]。

4.营运能力下降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开展一系列资本运营活动显著扩大了企业经营规模,但是受财务管理不得当、经营策略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降低了企业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比如:企业业务量的增加需要扩大产品产能,一旦出现市场供需变化,则会造成企业挤压大量存货,降低存货周转速度,增加存货成本;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偏低,影响企业价值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企业在投资大型项目时缺少可行性研究与审核,未能及时识别项目实施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增加投资失败风险,导致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目标。

三、资本运营风险应对流程与方法

资本运营风险应对是指在企业针对资本运营活动中产生的风险所采取的预测、防范、控制、处理等一系列措施的总和。资本运营风险应对的目的是有效控制风险,降低风险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企业实现资本运营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1.资本运营风险应对流程

资本运营风险应对流程与一般类型风险应对流程基本一致,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环节一,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对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预测企业资本运营潜在的风险因素,采用风险评估方法测算风险各项指标,为提早制定风险防范策略提供依据[5]。环节二,风险成因分析。企业对已经发生的资本运营风险进行成因分析,从多维度出发确定引发资本运营风险的关键因素。环节三,风险防控。企业在资本运营风险识别、评估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制定和落实风险防控对策,完善资本运营管控体系,减轻风险带来的影响。环节四,风险损失处理。企业制定一整套的资本运营风险事后治理措施,在短时间内有效处理风险造成的后果,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损失。

2.资本运营风险应对方法

企业在应对资本运营风险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五种方法。

(1)风险预防

在资本运营风险应对中,风险预防属于积极主动的应对方法,在风险尚未发生前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消除风险隐患或降低风险破坏性。比如:企业通过风险防范教育与培训,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调动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企业结合风险评估预测结果构建风险防御体系,保障资本运营活动正常开展;企业制定风险应急预案,投入充足资源防范风险发生。

(2)风险自留

在资本运营风险应对中,企业对不可避免、在承受范围内、损失不大的风险采取自留控制方法。风险自留属于被动、事后应对方法,在风险自留时需做好坏账计提准备、预留应急资金等措施,并配合风险控制策略降低风险自留后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

(3)风险转移

在资本运营风险应对中,企业将风险转移到其他承担主体,避免风险对企业造成影响。风险转移不会直接作用于风险本身,不会改变风险性质、风险大小,而只是实现风险承担主体转移。如,在企业融资阶段追加担保人,一旦企业因经营不善无法偿还债务时,担保人可承担债务偿还风险[6]。

(4)风险降低

在应对短期内难以消除且有风险扩大可能性的资本运营风险时,企业可以采取风险降低策略,做好风险事前控制方案,强化事中监控,落实事后评估,重点防范次生风险,减轻风险损失。

(5)风险规避

对已经出现的资本运营风险,企业可以采取风险规避应对方法及时止损。这种风险应对方法属于消极应对,虽然能够减轻风险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但是风险已经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故此,在应用风险规避应对方法时,要考虑其适用范围,一般在风险巨大、应对策略失效、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采用风险规避应对方法。

四、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的应对策略

1.强化资本运营风险治理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资本运营管理在经营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调整核心内容、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等途径规避资本运营风险发生。第一,企业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将此项工作放在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发挥出风险管理在控制资本运营风险方面的作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活动时要以长期发展战略作为指导依据,进一步明确战略内容,确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始终保持稳步发展。与此同时,企业要不断提升资本运营风险管理意识,并将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纳入长期发展战略中,使全体员工重视风险管理。企业可将风险管理成效与薪酬和绩效考核等制度相挂钩,借此来调动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主动配合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7]。第二,监事会作为企业的常设机构是内部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监督、检查各项业务活动,避免企业利益受损。为确保监事会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要持续提升监事会成员的素质,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如财务知识、法律知识等,以便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企业要对监事会成员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通过增加外部监事的数量对业务执行的合法性作出客观评判,以此来降低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第三,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资本运营风险会不断发生变化,企业要强化风险管理培训,通过培训了解更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对技术方法合理运用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以此来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应对资本运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2.完善市场预警管理机制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组建优秀的运营管理团队,并建立市场预警管理机制,以此来规避各类风险,使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一,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借助风险预警体系监督资本运营风险。企业可以合理利用PESTEL 模型对外部经营环境进行分析,识别对企业经营存在冲击的风险因素,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的影响。企业要不断完善风险预警体系,设立风险预警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开展风险调研工作,根据企业资本运营情况确定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和处置措施,以便风险来临时能够从容应对[8]。第二,企业应设立风险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按照企业资本运营状况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模型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利用模型和指标识别资本运营风险,对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风险应对和处置措施,减轻企业损失。风险管理部门应对政策层面、行业层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企业经营状况准确预测资本运营风险。第三,企业在投资决策前要获知投资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经营、负债、盈利等,投资时要密切关注现金流的使用情况,并全面分析投资对象的资金配比和收益,一旦发现投资对象有较大的财务风险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投资风险。此外,企业可将投资对象的经营状况作为调整投资策略的重要依据,要求投资对象及时公布财务信息,如有必要企业可安排专人参与投资对象的股权现金流管理,提高现金流的利用效率,增加投资收益。

3.健全资本运营风险防控体系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因此要高度重视资本运营风险,健全防控体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加强风险防控,使资本运营风险始终处于可控范围,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第一,现金流是企业稳定经营的根本保障,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同时确保现金流稳定也是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重点工作之一。由此可见,现金流对于企业而言尤为重要,所以企业要做好现金流风险控制,可将控制的重点放在经营成本上,在保证各项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支出,增加企业收益,从而使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取到更多的现金流,当企业现金流充足时便可用多余的资金开展投资项目,将现金流转化为经营利润。第二,企业在实施并购战略前要全面了解被收购企业的具体情况,包括财务、制度等方面,据此拟定合理可行的收购方案,使被收购企业能够与收购企业之间实现完全融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资本运营风险。第三,当企业闲置留存的融资资金数额较大时,不但会导致支付的利息增加,而且还会影响到现金流的稳定性,由此将会造成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企业应当通过估算的方法控制闲置留存融资资金的数额。同时要保证融资资金的规范使用,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应遵循多元化的原则,如果企业采取举债经营模式,则要保证所选融资渠道的融资成本最低,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对短期借款的占比进行控制,这样不但能够使融资现金流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还能避免企业因短期偿债压力过大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发生。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结合中长期发展规划,遵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制定投融资方案,设计能够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融资规模,通过对融资资金的高效利用,提升融资回报率。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使用融资资金进行投资前,要做好投资项目的调研工作,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开展投资可行性分析,杜绝盲目投资[9]。

4.提高企业综合盈利能力

企业生产经营是以盈利为目标,盈利质量持续提升表明企业对盈利风险的控制比较到位,若是盈利质量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则说明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盈利风险。对此,企业应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综合盈利能力。第一,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盈利越多,员工能够获得的收益越丰厚,换言之,企业盈利关系到每一名员工的收益。基于此,企业要引导员工树立盈利意识,明确绩效与盈利之间的关联,完善薪酬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企业盈利风险,提高盈利水平。第二,企业资本运营作为高等级的经营活动,它的开展与实施将会产生各种风险,通过审计能够发现这些风险,从而使企业可以针对风险制定应对策略,从而使风险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因此,企业要强化审计工作,借助内部审计控制资本运营风险,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为确保内部审计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应使审计工作贯穿资本运营的全过程,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处理,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第三,企业应当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降低固定支出,并不断提升资产的利用率,发挥出有形与无形资产的作用,逐步优化资产结构,保持资产结构的多元性,使企业从中获得更加丰厚的资产回报。为防止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的情况要对流动资金的占比合理控制,给资本运营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提高运营活动效果,第四,企业要把握住投资的机会,将主要的投资放在收益率较高的项目中,提高资产和现金流的利用效率。企业在融资方面要综合考虑,在长期融资的基础上兼顾短期融资,并通过调整资产结构达到控制资产负债率的目的,以此来确保企业的资本运营活动始终处于高盈利的水平。

5.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融资能力是企业融通资金水平的真实反映,企业融资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长期获取优质资本的额度,企业资产结构风险的控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能力。企业在资本运营风险的控制中要制定合理可行的融资方案,不断拓展融资渠道,以此来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一,资本市场给上市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企业在资本运营中可以将定向增发的融资方式作为首选,在融资的同时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也可通过融资租赁、自筹资金等方式降低财务成本。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受经济、政策、参与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引起股票市场波动,如果股市的波动过大,则可能导致企业筹资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当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由此会给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带来不利影响。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并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选取最为适宜的融资模式,以此来降低资本运营风险。第二,闲置资产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类资产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企业可以采取出让闲置资产的方式进行融资,这样不但能够使现有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而且还能使企业快速回收资金,保证现金流充足。对于企业而言闲置资产属于低效资产,这部分资产过多会影响经营效益和财务状况,将闲置资产出售能获得资金,利用这部分资金可以改善企业的主营业务或是进行投资,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这种融资方式在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时应用效果最佳。第三,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要不断扩展主营业务,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相关产品。同时,企业还要抓住资金的获取渠道,在获取资金的各种方式中,吸收政府资金无疑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企业在吸收政府资金投入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并掌握与投资或是补贴有关的政策,围绕政策拟定资金申请方案,通过对相关政策的合理利用,企业可以获得政府更多的资金支持,利用这部分资金,企业能够研发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

五、结语

企业在资本运营中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强化资本运营风险治理、健全资本运营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市场预警管理机制、提高综合盈利能力和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等策略,提升企业对资本运营风险的应对能力,从而构建起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消除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发展实力。

猜你喜欢

资本经营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VR 资本之路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