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视域下的古诗教化功能探究

2024-06-08

中学语文 2024年14期
关键词:诗教教化古诗

刘 心

“诗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教化民众的方法,古诗具备重要的教化功能。有人曾提出批评:“古代诗歌的伦理学意义是后人强加的。”其实不然,从更大的范畴来考虑,这里的“伦理学意义”指涉的就是古诗的“教化”功能,出现此类批评的原因大抵在于有些人混淆了古诗的本质及功能。诚然,诗歌的本质并不是教化,诗歌的目的也不在于教育人、陶冶人。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活动,应当是“情动而辞发”或是“诗言志”,教化功能则是其衍生出的正向功能。因此,后人对其伦理功能的挖掘,正是一种资源转化,不能说是强加意义。那么,思政教育视域下古诗教化功能的具体内涵包括哪些范畴呢?这一问题需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诗教”内涵。

一、传统“诗教”及高校思政教育视域下的“诗教”内涵辨析

1.中国古代的传统“诗教”内涵

“诗教”在中国源远流长。《尚书·舜典》中记载,早在三皇五帝时期,舜帝就命乐师以诗乐教导子弟,使其“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春秋时期,孔子论《诗经》的教育作用:“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首次提及“诗教”概念。汉代,《诗经》位列“五经”之首。可见中国“诗教”历来广受重视,一直到近代才日渐式微。

对于“诗”的教化功能,历来论述颇丰。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价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指出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孔子在《论语·阳货》中也以“兴观群怨”强调了“诗”的实用特征。同时,孔子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是孔子声明学以致用的主张,也从侧面说明了诗在政治和外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备实用功能,这是“诗”的“智育”功能的体现。而《毛诗序》载:“《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1]描述的即为诗歌的“德育”作用,正因如此,“诗教”也广受统治者推崇,起着政治功能。从传统“诗教”中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诗歌主要体现为“美育”“智育”和“德育”三种价值。

2.思政教育视域下的“诗教”内涵

以思政教育为出发点的古诗教化功能的内涵与古代“诗教”的内涵有别,古代“诗教”传统主要指向“美育”“智育”和“德育”,而“思政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古诗的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德育”方面,是传统“诗教”的其中部分体现,指向对学生的道德教化、立志教化和政治教化。

二、“诗教”应用于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由古诗的情感本质所决定

钟嵘《诗品序》中解释了诗歌产生的原因,“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2],激动的感情表现在诗歌中,故诗歌成为内在情感的外在表达形式。而《尚书·虞书》中也曾论及“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里的“言志”与《诗品序》中所谓的表现激动之情一样,都是“动于内而形于外”。同时,“言志”也概括出诗歌表情达意的本质功能,它能激发诗人与读者的内在情感共鸣,当“言志”之诗与抑扬顿挫的音律配合之后,就如同《礼记·乐记》所谓的“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诗”与“乐”皆属“动于内者”,二者配合的效果必然比外在的“礼”的规定更易感化人心。杨万里的“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是成语“废寝忘食”的最好注脚,足见诗歌“动于内”的感人效果。可见,以“诗教”作为思政教育的手段,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并且,古代“诗教”的成功也说明其在当下的可能性。清人刘毓崧在《古谣谚·序》中说:“千古诗教之源,未有先于‘言志’者矣。”[3]说的就是“诗”在政教方面的独特功能。

2.由信息时代的现实需要所推动

“诗教”作为“千古政教”的源头,它的德育价值值得借鉴。当下思政教育主要是以思政课为主阵地,但普遍存在教学枯燥、学生混学分等问题。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此指示了解决方向:“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4]要对语文或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诗教”不失为当下突破困境的重要抓手。

三、思政教育视域下古诗教化功能的具体体现

1.道德教化功能——树立古诗中道德楷模,奠定养成正确价值观之基石

首先,古诗为道德养成作铺垫。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提出立德必先养心,又因“言由心生”“诗言志”,古诗表情达意的本质功能决定了它是“养心”的重要原料。

其次,良性的人格是养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心理基础。以往的人格培养往往用力于显性的外部道德灌输,很少关注道德教化的内化性和自觉性,而古代诗歌树立了众多具备良性人格的典型,成为具备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功能的优秀教材。

中华传统诗歌中,有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借青松之刚劲自勉,全诗于兄弟情谊不着一字却自成对从弟之勉励;有郑燮《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岩竹顽强执着的品质给人以生命的感动;有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写凌寒而开之梅花,虽是咏梅,却是诗人“孤高绝俗”之品性的写照;还有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风骨铮铮的梅花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忍无畏的战斗精神。以孔子所谓“诗可以兴”的理论来审视上述古诗,“兴”在孔安国看来是“引譬连类”,在朱熹看来是“感发意志”,其实各有其理,这类古诗都是诗人以多情的目光观照自然,与自然界的山水树木、雨电风霜的某些特性产生碰撞,进而激发出的动人的火花,诗人在观照自然的同时也在观照自己的内心,而读者在品读这些诗作时,也在观照自然、感受诗人的意志,更塑造着自己的品格。

除此之外,古往今来的许多诗人以身垂范,以个人品格塑造着中华民族的“国品”。屈原《离骚》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其宁死不改本心的执着品格;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其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吐露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激越呼声,一显诗人与权贵抗争的决绝;杜甫《又呈吴郎》中的“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尽显仁义之心;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千古传颂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传递的是忠诚无私、甘于牺牲的高尚情操;而王国维《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诉说着面对世人的不解、诋毁,依然要“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以尼采的评价而言,这是一种“超人”精神。高尔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那么,读一首好诗,也就是结识了一位高尚的诗人。中华历史长河中,像这样的诗人不可胜数,他们用诗歌书写情志、树立品格,也为后人提供了精神典范。

2.立志教化功能——饱览古诗中仁人志士,激发新时代青年之昂扬斗志

子曰:“《诗》可以观。”这里的“观”除了指观察社会,还可指“观志”,透过诗歌,我们能领略到诗人所传达的精神意志。以往的思政教育常停留于直述道理和要求学生,往往冰冷而没有说服力,古诗中众多的仁人志士担当着正面的榜样作用,是当下教育学生立志的鲜活教材。

(1)志存高远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感叹老当益壮,斗志不减当年;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白了奉献自我的情志;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以少年孙权自比,颇显豪放不羁之志向,这比当下人们常说的“有梦就去追吧”更有感召力;汪洙《神童诗》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为寒门子弟点燃斗志;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中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当下众多学子鲜活的写照。

(2)惜时勤学

古人常以“时不我待”的亲身经验娓娓道出惜时勤学的重要性。如颜真卿《劝学》中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陶渊明《杂诗》中有“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金缕衣》中亦有“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都是古人留下的忠告,并且古往今来也多有以诗歌劝勉他人励志勤学的成功实践,比如王安石就曾在其外孙的书案上写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起到了激励作用。

(3)坚持不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离骚》中表明对理想追寻的坚持,激励着无数后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的壮志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坚忍,是民族文化中能够引发共鸣的榜样力量。

(4)直面挫折

谈及面对挫折的承受力,苏轼、刘禹锡等诗人必是国人学习的典范。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屡遭贬谪,政治失意,他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自我激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他直面人生苦难,在《临江仙·送钱穆父》中直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赠刘景文》中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劝勉好友乐观向上、不可意志消沉。更有甚者,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一反世人遭贬的忧闷而代之以旷达,“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已不止于乐观积极,而是达到了高度的自我解脱,如此起落的人生如果止于“入乎其内”的苦闷失意的表达,苏轼也就不会成为后代人的精神偶像,他是“入乎其内”更“超乎其外”,堪称后代人对抗失意的鲜活教材。

因“二王八司马”事件遭贬谪的刘禹锡,他对待人生困境的态度以一篇《陋室铭》就能说明。《秋词》中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以一曲非同凡响的秋歌向后人传递了积极抗挫的宝贵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更是深入人心。

除了苏轼、刘禹锡等人的作品,值得我们挖掘思想精神的诗篇不可胜数。2018 年,支教教师梁俊带领贵州省石门坎山里的孩子们在中央电视台《经典传唱人》节目上唱了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鼓励山区的孩子要像牡丹一样勇敢盛开,引起了广泛关注,也给予偏远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的信念。这就是古诗教化功能在当代的具体体现。

志存高远,勤学苦练,并做到坚持不懈,不为任何困难所击倒,古诗中的仁人志士为当下的学子做出了正面的引导,因此,以古代诗歌作为思政教育中立志教育的素材,诗人即教师,思政教师不需多费口舌,只需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理解古诗。

3.政治教化功能——领略古诗中民族英魂,增强爱国主义之热情及信念

思政教育中的政治教化主要集中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而中国古代诗歌中不乏爱国主义诗篇。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岳飞《满江红》中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再到陆游《诉衷情》中的“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再到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而后还有鲁迅在《自题小像》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的表达“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诗人们的满腔爱国热情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如曾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他年少时就受到诗教陶冶,母亲王氏为他讲解爱国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为他保卫国家的使命感奠定了基础。具有教化功能的经典诗篇正是这样代代传承,思政教育听起来宏大,其实最简单的路径就是从诗歌开始陶冶情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22AZD068);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 年度课题“大单元视域下学习活动的有效性研究”(项目号:FJJKBK22-10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诗教教化古诗
八旬老校长义务诗教二十年
我与诗教
今朝诗教欣然践 他日根深花自开——诗教心得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