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目标导学: 构建“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新样态

2024-06-07鲁珍袁锦明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10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导学课堂教学

鲁珍 袁锦明

[摘要] 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基于无锡市南湖中学开展的“素养目标导学”课堂教学实践,从用什么导、怎样导、怎样保证导到位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高质量实施,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 素养目标;导学;学为中心;课堂教学

为真学而真教,这是教学行为的原点,是教学哲学的真义。因此,课堂教学应当回归到对“教(学)什么”“教(学)到何程度”“怎么教(学)”和“教(学)得怎样”的原点问题上来重新思考。近年来,无锡市南湖中学开展“素养目标导学”的教学探索,以“三单”迭代推动“学为中心”课堂变革,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实践的创新,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高质量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在推进“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教学变革中,强调学生的体验、体悟,强调学生的深度参与,从“教”走向“学”,从“代学”走向“助学”,已成为学校教师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和价值追求。

“素养目标导学”是指以教师叙写的单元、课时素养目标为学习导航,以教师编制的由预学单、辅学单和拓学单组成的“素养目标导学案”为学习载体和引擎,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以“自学、合学、展学”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课堂反馈与评价机制”为保障,按“素养目标—真实情境—核心问题—主体活动—持续评价”的教学流程展开,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导引下主动学习,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形态。

一、素养目标统领教学流程

“素养目标导学”指以学科素养目标来统领教与学的过程。因此,确定和叙写学科素养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明确的指向、体现清晰的思路、进行针对性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科素养目标的确定和叙写,首先需要教师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清晰理解和把握学科的本质和要求。其次要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师用书,并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综合考量目标的设计和叙写。

在素养目标的设计和表达上,可运用“三步句法”进行叙写,即“通过……【过程】,获得……【结果】,形成……【表现】”,这样叙写出的素养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测量,并且有结构、有层次,能够以问题或活动支架的形式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科素养水平。以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季美景”的单元素养目标叙写为例,教师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设计出如下目标:

(1)熟读四篇课文直至成诵【过程】,积累自然景物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在情感与精神成长的关系【结果】,感受祖国的奇美景观,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对祖国江河山川、四季美景的热爱之情【表现】;(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重音、停连,运用语言赏析卡片多角度赏析字词句段与标点【过程】,能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能透过语言分析概括作者直接或含蓄表达的感情【结果】,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表现】;(3)通过同伴互助与小组合作,开展诗文朗诵会展示活动【过程】,梳理写景抒情类文章中写景与抒情的规律和方法,并能运用到语言实践【结果】,提升形象感知和思维能力【表现】;(4)尝试设计“我的四季”主题作品展【过程】,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多种表现手法,撰写描绘无锡四季之景,抒发自己真挚情感【结果】,体会自然之美,表达生活之美、语言之美【表现】。

目标导引教学就是以明晰、准确的素养目标做导引,教学活动紧密围绕素养目標展开,依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基于素养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以素养目标统领教学流程,以目标优化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教学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过程是否与制定的素养目标保持一致,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达成素养目标。

二、“三单”迭代建构教学范式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三单”迭代发展为载体、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为指引,学校依托江苏省规划办系列课题和无锡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素养目标导学”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探索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的课堂教学操作范式,丰富了“素养目标导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1.明晰了“学为中心”的内涵意蕴

“素养目标导学”课堂的内涵意蕴可概括为“一主张”“两中心”“三特征”。“一主张”即“为真学而真教”的“真学课堂”的教学主张;“两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三特征”即以助学为原点、以素养为导向、以情境为载体。“素养目标导学”课堂的最终旨归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幸福成长和终身发展。

2.探索出“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

“三单”是实施“素养目标导学”的真学支架,是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学案,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三单”在学校整个课堂改革过程中迭代发展,先后称为“预备单、活动单、检测单”和“预学单、辅学单、拓学单”。

学校尝试构建“素养目标导学”的初期课堂教学样式——依托预备单呈现结构定目标;依托活动单知识为例找方法、变式训练悟方法;依托检测单当堂训练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用“方法线”(暗线)带动“知识线”(明线)。在开展一系列师生活动的过程中,“知识线”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形成知识内容结构,“方法线”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最终方法程序结构,教师的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

鉴于先期“三单”(预备单、活动单、检测单)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边界不清问题,先期构建的“素养目标导学”课堂教学范式存在理科适配度不高的问题,在思维型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又在迭代发展中探索并完善了基于预学单的“激学引突”“启学示标”“自学初探”,基于辅学单的“组学再探”“展学建构”,基于拓学单的“拓学迁移”的真实情境下的“素养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总范式(如下图)。

接着,为凸显各学科的典型学习方式,彰显学科教学特色,各学科组又各自构建了独具学科特色的“素养目标导学”课堂教学范式。例如,语文学科组构建了“创境示标、个体叙写、组内论写、多元评写、二度再写”作文课堂教学范式,以及“激学引突、引课示标、任务初探、任务再探、多元评写、应用迁移”阅读课堂教学范式;数学学科组构建了“创设情境提问题、导入新课示目标、知识为例找方法、变式训练悟方法、当堂检测用方法”代数课堂教学范式,以及“激学引突、引课示标、模型初探、模型再探、模型建构、迁移应用”几何课堂教学范式;英语学科组构建了“情境导入示标、语篇意义探寻、小组讨论交流、语言文体总结、写作迁移应用”课堂教学范式……不同学科的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彰显学科特色的学科实践,让“素养目标导学”这颗种子在教、学、研等多个领域生根、发芽,最终收获满园。

3.丰富了“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采用“三三”策略(“三让”“三化”“三问”),旨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是通过“三让”,重建教学关系。“让角色”,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从学习的“观众”变为“运动员”;“让时空”,将思考时间、表达机会、体验过程、认识反思还给学生;“让精彩”,问题让学生提出,现象让学生探究,结论让学生表达,方法让学生总结。

二是通过“三化”,重构教学设计。即知识问题化,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把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问题;问题情境化,在真实情境中对将学问题的重构或重述;情境方法化,将单纯的知识性学习转变为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的习得。

三是通过“三问”,精评真学效果。即教学者审问——这节课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学习者自问——是否想学?是否会学?是否做到坚持学?观察者诘问——让学生动起来了吗?让课堂活起来了吗?让效率优起来了吗?

三、多维评价保障学习效能

如果把“素养目标导学案”比作种子的话,那课堂评价相当于水分、养分和阳光。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評价对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与发展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最终旨归。教师在课堂上贯彻“评为学而做,学以评为手段”的以“学为中心”的评价理念,建立“以评促学”的联动机制,实现“教—学—评”活动的一体化。

1.以评价先行为原则

传统的课堂评价一般都是安排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且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常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一种“以终为始,评价先行”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即评价设计要先于教学设计,将评价任务置于学习过程的设计之前。“素养目标导学案”的核心要素依次包括:学习主题、课标要求、素养目标、评价任务、“三单”(预学单、辅学单、拓学单)、学后反思等。评价先行有利于提升素养目标的达成度,可以让学生带着评价任务去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基于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决策,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以学习表现为依据

传统的课堂评价注重对学生个体评价,而“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评价则更加注重对小组团队的评价。学校设计了晋级式的小组课堂评价实施细则,详细列出自主评价的要点清单,供师生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参考,课堂教学过程中按“自主独学”“组内互学”“班级展学”“师生评学”“反馈拓学”五个维度实施过程性评价,每节课由专人将评价分计入“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表中,汇总数据作为评定优秀小组和各种月度之星的重要依据。

3.以多元评价为方式

“素养目标导学”的课堂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共评来实现。学生自评——在基础知识的预学环节结束后,教师会及时出示参考答案,让学生开展自评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反思,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生生互评——在重难点知识的辅学环节中,学生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展示,合作学习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评议,开展生生互评活动;师生共评——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由各组派代表就小组探索得到的结果向全班作汇报,此时教师和其他组同学积极参与评价,共同构建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初中专项立项课题“初中校素养目标导学的学科教学变革行动研究”(项目编号:E-c/2016/0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袁锦明.素养导向:学科教学变革的应然追求——江苏省无锡市南湖中学“素养目标导学”的校本实践与探索[J].江苏教育,2023(42).

[2]袁锦明.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引教学——以”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9(Z1).

鲁 珍   江苏省无锡市南湖中学。

袁锦明   江苏省无锡市南湖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导学课堂教学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貌合神离 远离主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