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2024-06-07刘小卫

新农民 2024年13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大豆病虫害

刘小卫

摘要:在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历经多年发展至今,成为我国稳粮增油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主要技术以“选配品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核心技术,推进“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抗倒、绿色防控”配套技术。该项技术导致玉米、大豆之间相对密度增加,病虫害相对传统种植模式较重,为减轻病虫害对玉米大豆带来的产量和品种的影响,病虫害防控就显得格外重要。大豆玉米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就是在保障稳粮增油的基础上,实现农药的减量增效技术,该技术不但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期望对稳粮增油工作提出具有参考价值

的建议。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项历史比较久远的技术措施,原来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简单粗放、成本高、破坏生态、不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取更加健康、科学、生态的病虫防控技术,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防控方案,以期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桐梓县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4.6℃,年平均降雨量1 038.8 mm,四季不甚分明,水热同季,雨量充沛,初夏多雨,盛夏多旱,垂直地域分布差异大,立体气候显著,田间小气候多样,为有效防治病虫害增加了防控难度。通过近两年我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基础性服务行动工作,以绿色防控技术为重点防治玉米螟、草地贪夜蛾、豆荚螟、玉米纹枯病、锈病、大豆病毒病等病虫害,经测产证明该绿色防控技术效果明显,有一定的推广潜力。

1 栽种技术

1.1 品种选择

桐梓县位于我国贵州省北部,隶属于遵义市下辖县,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性气候,降雨量充沛,且天气闷热,干湿季节性明显,无霜期长,春季暖和,夏季多旱,冬季无严寒,因此适合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选择大豆和玉米品种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目前,适宜桐梓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品种应优先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抗虫、抗倒伏、株叶形态紧凑的品种,因为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是通过“扩间增光、缩株保密”技术,增加了玉米的行距,缩小株距来保障玉米密度;大豆品种优先选择产量高、品质好、耐阴抗倒,有限或亚有限结荚型习性的品种。品种必须通过国家或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优良玉米、大豆品种,种子品质必须符合粮食种子和油料种子的规定。适宜桐梓县种植的玉米品种有中单808、川单99、华农玉999、腾龙1号、和玉808、鄂玉16、金黔玉618、康农玉108、正玉968、隆白1号、仲玉3号、荃玉9号、黔单988、贵卓玉9号、卓玉6号、先玉1171、北玉1521等主导品种;大豆品种有黔豆10、黔豆11、黔豆12等主导品种和本

地大豆[1]。

1.2 药剂拌种

种子是传播病虫害的重要载体,容易遭受土壤中有害生物的侵袭。药剂拌种是农药减量增效的绿色防控代表性技术,靶标精准施药,拌种用药量低,缓释高效持效,省工省药省种,地下地上病虫兼治,可提高种子出苗率和抗寒抗旱等抗逆能力,促進生根发芽、齐苗壮苗。因此,通过推广药剂拌种技术,将病虫害防控关口前移,源头保障粮油生产安全,争取全年粮油丰收的主动权,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减少后期用药次数和农药用量,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的重要抓手。现代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之一就是采取种子包衣,种子包衣技术就是将病虫害防控端口前移,利用包衣缓释剂原理,提高病虫防控效率,减少后期农药投入,增加效益一种防控技术。一般情况下购买的玉米种属于包衣种,针对不同的病虫同样可以再进行拌种包衣,大豆多数为裸种,均适宜拌种处理。在药剂拌种之前将大豆、玉米种子进行精选,选择颗粒饱满,形态均匀正常的种子;晒种,晒种能够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还能提高种子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同时还能将部分带菌种子的病菌杀死,也可以将部分虫卵杀死[2]。

1.2.1 玉米拌种技术

(1)预防玉米茎基腐病。按10 kg玉米种子选用35 g/L咯菌·精甲霜悬浮种衣剂10~15 mL,加水90~135 mL稀释;或18%噻灵·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10~20 mL,加水80~200 mL稀释;或4%精甲·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10~15 mL,加水100~200 mL稀释。

(2)预防玉米丝黑穗病。按10 kg玉米种子选用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20~30 mL,或60 g/L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10~20 mL,加水100~200 mL稀释。

(3)预防玉米丝黑穗病、蚜虫等。按10 kg玉米种子选用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80 mL,加水150~200 mL稀释。

(4)预防玉米地下害虫、草地贪夜蛾、黏虫、蚜虫等。按10 kg玉米种子选用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30~60 mL,加水80~200 mL稀释;或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38~53 mL,加水80~200 mL稀释;或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60 mL,加水200 mL稀释;或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40~60 mL,加适量清

水稀释。

(5)拌种方法:将稀释后的拌种药液与玉米种子充分搅拌,使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拌种剂不宜过多,拌种剂过多会影响出苗时间,严禁将拌好的种子放置在太阳下晒种,太阳下直晒容易造成拌种剂有效成分改变,影响拌种效果,阴干后按常规方法

播种[3]。

1.2.2 大豆药剂拌种技术

预防大豆根腐病等土传病害。按10 kg大豆种子选用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40 mL或11%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20~40 mL,兑水至50~100 mL,混合均匀调成浆状药液。将药浆药液与大豆种子充分搅拌,直至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阴干后可直接用于播种。

1.2.3 注意事项

拌种时要注意,一是种子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确保每粒种子都能均匀沾上拌种剂,但也不能过多,过多会影响种子的出苗时间,也造成农药的浪费;二是要将种子摊晾阴干,切记不能将拌好的种子在太阳下晒种,阳光直射可能会导致包衣剂成分变质、有效成分改变等,从而达不到拌种目的;三是将阴干的种子按常规方法进行播种。

1.3 苗床整理

玉米播种选用钵盘育苗,选用育苗大棚内将苗床按照宽1.0~1.2 m、长8~10 m整平整细,然后筛选优质有机泥土和育苗机质料按照3∶7混合成覆盖土,并均匀铺垫在苗床上,便于后期移栽时起苗不伤根,四周开好排涝沟,做好播种前准备[4]。

1.4 播种及苗期管理

每个穴盘内填充一半的覆盖土,将晾干的玉米种按照每穴一颗种子,用配置好的覆盖土把种子覆盖,再用喷雾器喷水至覆盖土湿润,盖上薄膜增温,其间注意出苗前后苗床温度和水分管理,避免缺水影响出苗率和高温烧苗。出苗后两叶一心时要注意练苗,提高玉米苗的抗性,移栽前3~5 d,施用尿素2 kg/667 m2兑青粪水追施一次“送嫁肥”。

1.5 玉米移栽和大豆播种

1.5.1 玉米移栽

苗龄在两叶一心到三叶一心时移栽,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玉米苗的伤害。移栽前,苗床浇透水,带土取苗,根据移栽时间和进度,按计划随运、随栽,避免运输、暴晒秧苗造成植伤,减少返青时间。桐梓县采取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玉米为“3∶2”或“4∶2”模式,即:3行大豆间套2行玉米或4行大豆间套2行玉米。3行大豆和玉米或4行大豆和玉各自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单元。3∶2模式生产单元为2.4 m,大豆行距为30 cm,玉米行距为40 cm,大豆玉米之间的行距为70 cm;4∶2模式生产单元为2.7 m。玉米密度控制在3 500~4 000株/667 m2左右,窝距20.8~23.8 cm。

1.5.2 大豆播种

大豆开沟散播,按照沟长1 m下种16~18棵,可确保有效苗距7~9 cm;打穴点播,穴距24 cm,每穴下种4粒,留3苗,确保1万~1.5万株/667 m2。

1.6 大田肥水管理

1.6.1 玉米施肥

在移栽前整地时一次性使用农家肥1500 kg/667 m2,配合使用三元复合肥50 kg/667 m2作为基肥,将有机肥均匀撒施在土地中,然后翻犁平整土地,移栽时将复合肥施在窝底,用细泥土覆盖后移栽玉米苗;后期看玉米苗长势施肥,追肥分3个阶段施用:一是拔节期,一般情况下用尿素10 kg/667 m2,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二是大喇叭口期,用尿素15 kg/667 m2,结合中耕覆土起垄,防止后期玉米倒伏;三是抽雄吐丝期,用尿素5 kg/667 m2,有条件的可以追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增加果穗膨大,达到增产的目的。

1.6.2 大豆施肥

在一次性施足底肥的情况下,配合施用钼、硼等微量元素肥料搭配。缺钼的土壤施用2 kg/667 m2的钼酸铵,缺硼土壤施用0.4~0.6 kg/667 m2的硼砂;并在大豆初花期追施尿素2~3 kg/667 m2,并喷施100 g/667 m2的磷酸二氢钾。

2 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是2006年全国植保会议上提出的“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方针,在此基础上推出的一项技术性概念,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采取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及科学用药技术,从而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天敌,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结合桐梓县气候特性,桐梓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主要以地老虎、玉米螟、草地贪夜蛾、豆荚螟、食心虫、大豆病毒病、根腐病、锈病等病虫害为主。

2.1 做好病虫监测预警

根据天气情况,结合灯下虫害成虫的迁入量,重点做好草地贪夜蛾、黏虫、玉米螟、豆荚螟等迁飞性、暴食性害虫的监测预警,同时做好田间普查和系统调查工作,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各生育期病虫发生动态,结合天气预报等因素及时制定发布草地贪夜蛾、黏虫等易突发、暴发病虫的防控技术方案,做到及时准确精准,防病治虫抓小防早,将病虫防治在萌芽状态,杜绝病虫害的大暴发、大流行,保障大豆玉米产量和品质。

2.2 色誘技术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在田间安装涂有黏虫胶的黄板、蓝板等塑料板,诱杀蚜虫、红蜘蛛、潜叶蝇等害虫,安装易降解的黄板或蓝板30~50张/667 m2。在防虫的同时可以减轻蚜虫、红蜘蛛等传播的病毒病等病害,需要注意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养殖蜜蜂,该技术同样也可以诱杀益虫,需远离蜂群安装。

2.3 灯光灭杀技术

利用玉米螟、豆荚螟、黏虫等成虫的趋光性特点,在田间每3.3 hm2左右安装一盏太阳能自控频振式杀虫灯,白天太阳能板收集储电,夜晚自动打开诱杀玉米螟、豆荚螟、黏虫等成虫,可有效减少虫口基数和虫卵量,减轻虫害发生危害。杀虫灯还可以重复利用,实现节本增效的目标。

2.4 释放天敌

天敌在自然界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它既可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是虫害生态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释放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 d,均匀放置

5~8点/667 m2,每次放蜂量8 000~10 000头/667 m2,能够取得很好的灭杀效果。

2.5 选择性诱剂诱杀技术

性迷向技术是通过释放到空气中大量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使害虫雌雄交配概率减少,达到降低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在大田中选用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性诱芯和配套诱捕器,放置3~5套/667 m2,利用诱芯释放的性信息素,在诱捕器内放置洗衣液等具有黏性的物质或少量农药,主要针对草地贪夜蛾、黏虫、玉米螟、豆荚螟等螟虫,将雄性螟虫集中诱杀,降低雄性成虫的交配率,从而减少害虫基数,减轻害虫危害程度。

2.6 生物农药使用技术

根据预测预报和田间发生情况,选用生物制剂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控,防控螟虫优先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30~50 mL/667 m2)或金龟子绿僵菌(60~90 mL/667 m2)等生物制剂;防控病害优先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宁南霉素等生物制剂农药进行防控,可加入适量有机硅以增加生物农药在叶面上的吸附能力,延长生物农药在作物叶面上的吸附能力,使药效得到更好的吸收利用。

2.7 大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

当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的时候,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宣传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实地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并及时组织群众开展病虫害群防群治,有条件的地方要统筹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做到病虫害防早防小,确保粮油稳产增收。

3 技术应用

通过桐梓县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为科学防控病虫害提供实践基础,同时采取的技术措施简单易行,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实践证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具有生态环保、节本增效、操作性强、适应广等特点,容易被群众认可,不像化学农药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绿色防治能够促进大豆玉米健康生长,提高大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会出现新型生物农药以及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参考文献

[1] 徐敏,罗洪秀,陆江,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3(1):38-39.

[2] 邢全道,秦海龙,刘天星,等.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农机化,2023(1):38-41.

[3] 杨钰莹,司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成本收益与补贴政策[J].农业经济问题,2023(1):49-63.

[4] 张庆生.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5):185-186.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技术大豆病虫害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套袋梨常见病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