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防安全监管路径探究
2024-06-06程婧园
程婧园
摘要:立足消防监管实际情况,研究对现行机制的优化创新,探索重构“互联网+”模式下以夯实责任为牵引、以精准评价为基础、以分级监管为手段、以全栈赋能为支撑,形成多元参与的联合监管模式路径。通过建立单位自评为基础,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多部门数据汇合迭代“精准画像”的他评全覆盖监管模式,研究在分级评估基础上生成“事中监管执法隐患热力图”的可能性,并通过消防物联网平台动态实时更新,以实现辅助决策和监管。提出“全周期评价管理、全覆盖随机监管、全方位融合共治”的监管应用模式,为实现“互联网+”消防安全联合共治提供实践参考和有益借鉴。
关键词:消防安全;互联网+;消防监管;联合治理
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轨道交通以及仓储物流业数量增长,文物保护单位、养老机构以及城中村、老旧小区、“九小场所”数量增多,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消防安全不确定性愈加凸显,各种常态和非常态风险隐患不断增多,给消防安全形势稳定带来严峻挑战。面对新的消防监管挑战,迫切需要以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各部门间形成联合监管、数字监管、多元监管新模式,以实现跨部门精准分类施策,双随机联合监管,“互联网+”消防监管模式在此背景下被广泛提及。
1 “互联网+”消防监管路径分析
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源头治理,通过在“夯实责任、精准评估、分级监管、全栈赋能、多元共治”五个维度上实现“互联网+”监管模式的创新,使治理主体从消防部门包揽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治理手段从单一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1],监管方式从粗放随机向分级评价靶向防控转变,治理重心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梯次实现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和治理效能的迭代提升。
1.1 以夯实责任为牵引
建立单位全流程管理体系。扭紧政府、部门、单位三方责任,打造属地政府、行业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及公安派出所核准评价的责任链条,制定《行业部门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市级党委政府消防工作责任考核评价指标》和《省级部门消防工作责任考核评价指标》等规定性文件,打通消防安全“都管都不管”的“中梗阻”[2]。编制地方标准,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纳入ISO9000和ISO45001认证,引导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向国际化接轨,形成“安全自查、风險自评、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标准化管理机制。
1.2 以精准评价为基础
建立单位全周期评价体系。健全地方政府、行业部门、消防救援机构、社会单位全面参与的风险识别机制,制定科学客观、多维覆盖的消防安全评价标准,强化社会单位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价,精准评定社会单位风险等级,实行色块管理,推动消防安全评价结果纳入酒店星级评定、景区星级评定、保险费率优惠、单位信用监管重要内容。
1.3 以分级监管为手段
构建量化评级为基础、分级监管为手段,多方协同为延伸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充分运用消防安全评价结果,细化分级、分类管控措施,为“双随机”靶向治理提供支持,将消防监督系统双随机库与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库对接,实现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应纳尽纳”和实时更新,分层级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优化双随机抽查频次,提高火灾高风险场所、严重违法和失信单位抽查比率,实现精准监管[3]。
1.4 以全栈赋能为支撑
研发消防监督移动执法终端,应用消防物联网手段,提升监督执法效能,执法数据链接智慧消防平台,为消防安全风险评价数据库提供支持。与智慧消防平台充分融合,加强前端开发、后台应用,建立统一的大数据库和“火灾风险一张图”,为城市消防安全风险防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队站和力量布局、消防装备配备等提供科学依据。
1.5 以多元共治为目标
充分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采用市场化手段,鼓励技术专家、社会力量和第三方机构广泛参与消防工作[1]。引入信用、保险、质量认证等辅助监管手段,通过行政手段引导、经济杠杆调节,将消防安全管理质效与社会单位生存发展紧密捆绑,将消防安全固化上升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打通消防安全与经营效益同抓并重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消防工作责任共建、单位共治、安全共享。
2 “互联网+”消防监管应用建议
2.1 建立“全周期”评估分级监管模式
2.1.1 创新单位自我管理机制
社会单位开展自主管理。制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规范单位消防隐患辨识方法和整改一般程序,明确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评价依据、消防安全评查评审制度、消防安全评价频次,建立“安全自查、风险自评、隐患自除、责任自负”标准化管理机制,实现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标准高效、自我评价规范科学、评价过程反刍循环”。
2.1.2 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评价体系
社会单位开展自我评估。制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全链条风险评价办法》,设定单位类型、火灾危险源、消防设施状态等事前评分指标和责任落实、表彰奖励、处罚、检查等事中事后评分指标,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风险事前、事中、事后评估,建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评价体系,通过自我评估,实现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素描”。
2.2 建立“全覆盖”分级监管模式
制定《行业部门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按照党委政府领导、行业系统管理、职能部门监督的原则,建立职能部门、行业系统、属地政府多方参与的评价核准体系,对单位自评结果进行全覆盖全链条评级二次核准,实现单位消防安全多元“精准画像”。
2.2.1 细化界定标准
修订《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9+N类小场所”界定标准》,厘清消防监督职责范围,明确消防安全重点监管对象,弥补消防监管漏洞和空白点。
2.2.2 扩容监管对象
对接市场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通过互融清洗、查漏补缺,对原有消防监督“双随机库”进行扩容,对符合监管范围的社会单位应纳尽纳,为实现“全覆盖”基础上的精准化监管奠定基础。
2.2.3 分级监管应用
按照单位自评和二次核准结果,将单位风险级别确定为A、B、C、D四大类。将单位的消防安全评价结果与双随机抽查比例频次、柔性执法应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业管理精度、联合监管力度、消防工作评优评先挂钩,以有限的人力资源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
分级抽查:在双随机抽查中,按照单位风险级别,确定差异化抽查比例。A级占比5%、B级占比15%、C级占比30%、D级占比50%,减少对低风险单位的不必要检查,针对性整治高风险单位隐患,实现靶向监管。
分级执法:对A、B级单位,实行首查不罚、首违不罚的柔性执法措施,鼓励单位加强自我管理,提升评价等级,享受评级红利。
分级裁量:依据自由裁量标准,将行政处罚历史记录作为事中评级减分指标之一。在自由裁量同一阶次基准范围内,对A级单位低限处罚,对D级单位高限处罚。
分级推优:在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评优评先时,A级单位优先推荐,D级单位不予参评。
分级服务:对C、D级单位,及时推送预警提示信息,指导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同时将D级单位预警信息推送至行业主管部门,提示加强重点监管和联合检查。
2.3 建立“全栈化”赋能防控模式
2.3.1 推动移动执法终端应用,实现执法现场闭环
优化基于小程序平台的“消防监督检查系统”,实现法律文书执法一线实时录入、取证照片同步上传、消防监督检查数据“多平台”同步更新、法律文书当场制作下发、罚款实时在线缴费等功能,实行网上流转、全程留痕、数字化监控、闭环管理,提升行政处罚时效性,杜绝人为干扰,促进执法质效提升,使执法流程更加顺畅、信息统计分析更加精准、单位评级核查更加便捷。运用大数据对每一起处罚案件全过程、多维度统计分析,自动生成“事中监管执法隐患热力图”,实现单位事中评分赋值一图清。
2.3.2 推动物联网辅助决策,实现隐患风险实时动态监测
制定《消防物联网平台技术标准》,统一监测数据采集标准和分析流程,强化对动态隐患信息的处理运用和归集共享,用“隐患动态数据引导监管执法”,由“人找隐患”变“隐患找人”,提升风险预警和辅助决策的智能化水平。联合大数据局规范物联网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根据历史数据定期统计分析结果,为科学评估单位风险提供依据。
2.3.3 推动清单数字化管理,实现多维數据精准画像
集成打通市场监管、发改、网信、商务、税务等部门相关数据,结合基层治理数据平台信息,汇聚整合多源数据资源,拓展动态监测、统计分析、趋势研判、效果评估、风险防控等应用场景,实现监管数据和行政执法信息归集共享和有效利用,运用多源数据为市场主体精准“画像”。通过风险分级,抓早抓小、预警预判,从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监督,推动形成风险预警、线索核查、调查处置的线上线下协同闭环管理,通过行业及基层治理智治全过程监管,实现评价体系透明化、监管机制良性化,全面提升监督执法决策科学化水平。
2.4 建立“全方位”融合共治模式
通过引入技术专家、第三方服务机构、质量认证机构、保险服务机构及信用监管手段,推动参与消防安全治理。
2.4.1 发挥技术专家作用,激发市场监管活力
制定消防安全专家库管理办法,利用行业技术力量和社会智力资源,推行专家检查指导服务制度,明确专家入库规则、抽取方式、业绩认定指标、教育培训要求、能力考核评价细则,完善专家遴选与聘任机制,规范专家分类与使用方式,优化专家管理与服务模式,发挥专家专业技术优势,提升消防安全治理水平。
2.4.2 鼓励购买技术服务,加强单位消防管理
建立第三方服务机构自律机制,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活动,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情况纳入失信目录,明确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具体人员相应责任和违规的处罚措施,防止造成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权力滥用,提升消防技术服务质量,为消防风险评价提供客观、公正、权威的技术支持。
2.4.3 完善质量认证体系,推进国际化标准管理
引入质量认证概念,制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填补现有ISO9000质量认证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体系中消防安全管理评价内容的空白,将消防安全融入单位质量认证全过程,认证结果在消安委成员单位间互认,与单位消防安全分级评价挂钩。
2.4.4 引入保险公司参与,提供托底服务
制定《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明确单位消防安全等级认定与保险费率浮动挂钩,通过保险企业对其所承保保险标的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处理,探索“保险+服务”模式,以保险的杠杆作用推动风险治理、提供社会风险托底服务。通过保险费率优惠的经济杠杆作用激励单位加强自我管理。对参保火灾公众责任险的单位,在全链条评价时,进行正向赋分,提升参保单位评价等级。认可保险公司评定结果,强化行政手段与市场经济调节双向促进。在保险公司运用费率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同时,强化行政手段保障。
2.4.5 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联合惩戒
制定《消防安全领域信用监督管理办法》,将单位的自我评估、技术服务机构和专家的执业行为纳入信用信息采集范畴,单位评价结果与信用修复挂钩,对技术服务机构、专家辅助执法和技术支持型消防物联网平台进行考核赋分,以信用手段提升消防治理水平,实现消防安全守信单位无事不扰,失信单位利剑高悬。
3 结束语
分析现行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研究“互联网+”模式下消防监管路径。提出以夯实责任为牵引,明确评价主体;以精准评价为基础,明晰监管分类分级依据;以分类分级监管为手段,优化监管效能;以全栈化数字手段赋能监管应用,实现多元共治目标。通过对“互联网+”消防安全监管应用分析,得出以单位自评为基础,以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多部门数据汇合迭代“精准画像”的他评全覆盖监管模式。研究在分级评估基础上实现“事中监管执法隐患热力图”可能路径,并通过消防物联网平台更新实现辅助决策和监管。最后对发挥消防技术专家作用、开展质量认证、购买技术服务、保险及信用监管引入提出指导性意见。
参考文献
[1]杨晓.城市消防安全治理面临问题及对策探析——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J].今日消防,2020,5(5):96-97.
[2]薛宇丰.构建完善社会化消防综合治理体系的实践和思考[J].今日消防,2020,5(10):109-110+114.
[3]刘志鹏.简论消防安全黑名单制度中的法律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20(4):158-160.